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共图书馆是满足公民基本的文化需求的公共美国文化体系的重要的文化载体。随着价值体系的变迁,公共图书馆的价值也在不断的变迁。这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初探,反思和拓展三个时期文章就这三个时期图书馆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价值体系 图书馆 作用变迁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高,图书馆的价值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与反思,对于图书馆的价值的探索在1984年到现在30年间也经历了三个时期,初探时期,反思时期拓展时期。在新的历史趋势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图书馆必须顺应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做出自身的反思与改变。
图书馆价值探索的三个时期。
1.初探时期。初探时期是指1984年到2004年的20年间,这一时期中国经历着改革开放的浪潮。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互联网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发展。图书馆的遭到了两次大的洗礼和冲击。
市场经济对于图书馆的冲击。随着1987年文化部,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声明《文化事业单位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的暂行办法》的颁布。图书馆产业化经营与市场化运作全面的展开,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原则不断的深入人心。加上企业转型的要求,使得一些图书馆工作者错误的认为,图书馆的运行模式必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所以很多的经验丰富的图书管理员都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下海经商。新毕业的大学生又不愿意去图书馆工作,这边是的图书馆的书籍管理人员,以及古籍修复人员大量的流失。图书工作者青黄不接。在这种背景下对于图书馆的价值和市场化经营以及产业化运作进行了深刻的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争论,图书馆的不正之风得以纠正,图书馆的价值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依然存在着图书馆出租馆舍盈利的市场化运作。
计算机技术迅速的发展使图书馆有没有必要存在成为人们不断辩论的焦点。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地发展,使得信息的共享更为方便快捷,查询信息的速度大大提高,这在很大的程度上给予了公共图书馆以冲击。另外,互联网的不断推广,使得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图书馆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来源。在这种背景下,国际图书馆把目光投向图书馆的价值。希望图书馆人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明确前进的方向。通过申明图书馆的价值来消除那非理性质疑。在这种背景下,国内的一些学者提出图书馆要适应信息化趋势,以多功能,网络化,多媒体,智能化的模式为社会提供服务。这种思考缓和了计算机的冲击,反击了图书馆消亡论。
2.图书馆价值的反思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指2004到2007年,这一时期的图书馆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低迷和反思后,出现了重大的转折。这一时期在理论上肖希明论述了图书馆学研究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失衡,认为工具与价值的整合是新时期图书馆发展的方向。这一时期,图书馆的价值恢复到了公共上。心得图书馆运动从这一时期开始发展。到了2007年,中国图书馆峰会确定图书馆价值核心为重要议题的热议。这一时期,图书馆精神向图书馆核心价值转变。图书馆价值是核心价值构建的基础,核心价值建立在图书馆价值和职能之上,但是又反作用于图书馆价值的实现。
3.图书馆的拓展时期,是指2007年以后以蒋永福为主的学者提出的以文化权利为主范畴,保存与共享,促进阅读,平等服务,包容与民主为辅助范畴的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时期提出了第三空间理论。所谓的第三空间,是指除住所和工作空间之外的休闲空间。这个名词要追溯到美国社会学家雷·奥登伯格的书《绝好的地方》。在这本书里,他提出了一个概念:“第三空间”。“第三空间”被这么定义:除了第一空间(居所)、第二空间(工作地)之外的公共空间,如酒吧、咖啡店、图书馆,公园。在这一空间里,人的关系自由而平等,人们能够抛开功利目的,只是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畅快地交流。
2009年意大利都灵的国际图联卫星会议,国际图书馆界将“第三空间”这个提法郑重地提了出来,会议的主题是“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
但在禇树青看来,“第三空间”这个概念对于图书馆而言过于宽泛,不能涵盖图书馆特有的文化现象。既然公共场所都可以被称作“第三空间”,那么图书馆就难以同地铁站、马路这些公共空间区分开来。他在这个词语前加上了一个定语:文化。
二、新时期价值体系下图书馆价值的转变要求
1.制度保障。作为一项社会制度保障了公民的权益,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代表观点:保障民众的图书馆权利;保障文化权利,均等化服务;公益性服务,实现社会包容;维护信息平等,消除数字鸿沟。
2.信息中心。搜集、保存、组织、开发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信息资源交流的服务。代表观点:文献的情报价值;文献的教育价值;信息资源的战略价值;信息再组织的隐性价值;创新提升信息服务水平。
3.经济促进。价值评估的显性展现;事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隐性展现。代表观点:图书馆经济价值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上;图书情报事业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是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图书情报事业对国民经济起到推动作用,推动作用不会自发显现,需要图书情报事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
4.空间拓展。为与信息资源相关的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代表观点:文献信息保存空间;文献信息阅读空间;第三空间:包括休闲空间、文化交流空间、灵感空间、学习空间、会议空间、表演空间等发挥信息资源作用相关场所。
5.文化象征。保存代表文化记忆的文献记录,是国家与民族文化发展的象征。代表观点:文献记录的文化价值;图书馆建筑的文化传承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历史文献与古籍的文物价值;口口相传的关于图书馆传奇故事的文化心理价值。
公共图书馆的五种价值集中反映了图书馆的价值,而图书馆在社会中的宏观角色定位和功能划分也基本上由这五方面确立。
三、实现休闲功能的基础建设
1.建立高质量的图书馆,深化休闲的理念。图书馆的建筑风格必须靓丽高雅,既要有浓厚的文化品位,又要有宁静整洁,清新舒适,令人赏心悦目的气氛。室内所谓装潢必须注重空间的结构采光,以及色彩搭配。也就是说图书馆要变得像咖啡馆那样让人舒适,放松,买足其服务的功能要求。
2.建立休闲阅览室。也就是说新时期的图书馆,除了要有丰富的阅览资料,阅览设备之外,在建立专业资料阅览室的同时,要增加休闲阅览室。里面的可以布置让人舒适的沙发,以及各种下午茶饮品,让人舒适的音乐等。将图书馆建立成公众休闲场所。
3.建立事半功倍的连锁俱乐部。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人均图书的拥有率不平衡,大规模的兴建这种高标准高要求的图书馆不切实际,并且会造成资源浪费,但是新的时期,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连锁阅读俱乐部。他投入小,规模小,选址方便,但又能促进阅读的普及。可以满足大宗的需求。
4.培养让读者满意的高素质的服务人员。一般的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常常会给人呆板而严肃的印象。新時期图书馆转为服务业,所以图书管理员的要求也更高。相关的大学可以设置图书管理专业,从形象和专业素质两方面来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要求。
四、结语
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地变化和要求,对于图书馆的体制转变有新的要求,所以面对新的社会形势,图书馆也应该从转变自身开始,不断提高自身的价值,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成为人们以及读者理想的休闲地点。
参考文献:
[1]詹秋红.新时期公共图书馆休闲功能之我见[J].北京大学,1993.
[2]罗贤春,姚明.价值体系研究视角变迁下的公共图书馆价值[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05).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n].南京日报,2010-10-28.
关键词:价值体系 图书馆 作用变迁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高,图书馆的价值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与反思,对于图书馆的价值的探索在1984年到现在30年间也经历了三个时期,初探时期,反思时期拓展时期。在新的历史趋势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图书馆必须顺应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做出自身的反思与改变。
图书馆价值探索的三个时期。
1.初探时期。初探时期是指1984年到2004年的20年间,这一时期中国经历着改革开放的浪潮。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互联网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发展。图书馆的遭到了两次大的洗礼和冲击。
市场经济对于图书馆的冲击。随着1987年文化部,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声明《文化事业单位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的暂行办法》的颁布。图书馆产业化经营与市场化运作全面的展开,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原则不断的深入人心。加上企业转型的要求,使得一些图书馆工作者错误的认为,图书馆的运行模式必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所以很多的经验丰富的图书管理员都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下海经商。新毕业的大学生又不愿意去图书馆工作,这边是的图书馆的书籍管理人员,以及古籍修复人员大量的流失。图书工作者青黄不接。在这种背景下对于图书馆的价值和市场化经营以及产业化运作进行了深刻的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争论,图书馆的不正之风得以纠正,图书馆的价值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依然存在着图书馆出租馆舍盈利的市场化运作。
计算机技术迅速的发展使图书馆有没有必要存在成为人们不断辩论的焦点。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地发展,使得信息的共享更为方便快捷,查询信息的速度大大提高,这在很大的程度上给予了公共图书馆以冲击。另外,互联网的不断推广,使得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图书馆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来源。在这种背景下,国际图书馆把目光投向图书馆的价值。希望图书馆人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明确前进的方向。通过申明图书馆的价值来消除那非理性质疑。在这种背景下,国内的一些学者提出图书馆要适应信息化趋势,以多功能,网络化,多媒体,智能化的模式为社会提供服务。这种思考缓和了计算机的冲击,反击了图书馆消亡论。
2.图书馆价值的反思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指2004到2007年,这一时期的图书馆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低迷和反思后,出现了重大的转折。这一时期在理论上肖希明论述了图书馆学研究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失衡,认为工具与价值的整合是新时期图书馆发展的方向。这一时期,图书馆的价值恢复到了公共上。心得图书馆运动从这一时期开始发展。到了2007年,中国图书馆峰会确定图书馆价值核心为重要议题的热议。这一时期,图书馆精神向图书馆核心价值转变。图书馆价值是核心价值构建的基础,核心价值建立在图书馆价值和职能之上,但是又反作用于图书馆价值的实现。
3.图书馆的拓展时期,是指2007年以后以蒋永福为主的学者提出的以文化权利为主范畴,保存与共享,促进阅读,平等服务,包容与民主为辅助范畴的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时期提出了第三空间理论。所谓的第三空间,是指除住所和工作空间之外的休闲空间。这个名词要追溯到美国社会学家雷·奥登伯格的书《绝好的地方》。在这本书里,他提出了一个概念:“第三空间”。“第三空间”被这么定义:除了第一空间(居所)、第二空间(工作地)之外的公共空间,如酒吧、咖啡店、图书馆,公园。在这一空间里,人的关系自由而平等,人们能够抛开功利目的,只是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畅快地交流。
2009年意大利都灵的国际图联卫星会议,国际图书馆界将“第三空间”这个提法郑重地提了出来,会议的主题是“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
但在禇树青看来,“第三空间”这个概念对于图书馆而言过于宽泛,不能涵盖图书馆特有的文化现象。既然公共场所都可以被称作“第三空间”,那么图书馆就难以同地铁站、马路这些公共空间区分开来。他在这个词语前加上了一个定语:文化。
二、新时期价值体系下图书馆价值的转变要求
1.制度保障。作为一项社会制度保障了公民的权益,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代表观点:保障民众的图书馆权利;保障文化权利,均等化服务;公益性服务,实现社会包容;维护信息平等,消除数字鸿沟。
2.信息中心。搜集、保存、组织、开发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信息资源交流的服务。代表观点:文献的情报价值;文献的教育价值;信息资源的战略价值;信息再组织的隐性价值;创新提升信息服务水平。
3.经济促进。价值评估的显性展现;事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隐性展现。代表观点:图书馆经济价值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上;图书情报事业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是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图书情报事业对国民经济起到推动作用,推动作用不会自发显现,需要图书情报事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
4.空间拓展。为与信息资源相关的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代表观点:文献信息保存空间;文献信息阅读空间;第三空间:包括休闲空间、文化交流空间、灵感空间、学习空间、会议空间、表演空间等发挥信息资源作用相关场所。
5.文化象征。保存代表文化记忆的文献记录,是国家与民族文化发展的象征。代表观点:文献记录的文化价值;图书馆建筑的文化传承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历史文献与古籍的文物价值;口口相传的关于图书馆传奇故事的文化心理价值。
公共图书馆的五种价值集中反映了图书馆的价值,而图书馆在社会中的宏观角色定位和功能划分也基本上由这五方面确立。
三、实现休闲功能的基础建设
1.建立高质量的图书馆,深化休闲的理念。图书馆的建筑风格必须靓丽高雅,既要有浓厚的文化品位,又要有宁静整洁,清新舒适,令人赏心悦目的气氛。室内所谓装潢必须注重空间的结构采光,以及色彩搭配。也就是说图书馆要变得像咖啡馆那样让人舒适,放松,买足其服务的功能要求。
2.建立休闲阅览室。也就是说新时期的图书馆,除了要有丰富的阅览资料,阅览设备之外,在建立专业资料阅览室的同时,要增加休闲阅览室。里面的可以布置让人舒适的沙发,以及各种下午茶饮品,让人舒适的音乐等。将图书馆建立成公众休闲场所。
3.建立事半功倍的连锁俱乐部。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人均图书的拥有率不平衡,大规模的兴建这种高标准高要求的图书馆不切实际,并且会造成资源浪费,但是新的时期,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连锁阅读俱乐部。他投入小,规模小,选址方便,但又能促进阅读的普及。可以满足大宗的需求。
4.培养让读者满意的高素质的服务人员。一般的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常常会给人呆板而严肃的印象。新時期图书馆转为服务业,所以图书管理员的要求也更高。相关的大学可以设置图书管理专业,从形象和专业素质两方面来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要求。
四、结语
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地变化和要求,对于图书馆的体制转变有新的要求,所以面对新的社会形势,图书馆也应该从转变自身开始,不断提高自身的价值,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成为人们以及读者理想的休闲地点。
参考文献:
[1]詹秋红.新时期公共图书馆休闲功能之我见[J].北京大学,1993.
[2]罗贤春,姚明.价值体系研究视角变迁下的公共图书馆价值[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05).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n].南京日报,201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