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攀峰张天宝:走向关怀: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趋向等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m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攀峰、张天宝:走向关怀: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趋向
  
  王登峰、张天宝在《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第9期刊文指出,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缺乏关怀,具体表现为:偏重技术理性,忽视实践关怀;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情感关怀;具备强烈的职业意识,缺乏人文关怀。作者进而认为,诺丁斯的关怀伦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依据关怀伦理,学校不能一味地追求学术目的而放弃对学生的关怀,应该把关怀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教育者必须认识到关怀学生是教育的根本;同时,培养学生具有很强的关怀能力是向社会负责的教育的一项主要目标。诺丁斯所提出的关怀伦理的思想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教师成长不仅仅是知识与专业能力的提高,更是人文关怀精神的成长。因此,从关怀伦理的视角出发,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应在目标、课程和教学设计等方面发生转向。具体包括:教师专业发展在目标上应注重培养教师的关怀素养,围绕关心为主题来组织课程,在教学中淡化教师的职业意识,建立关怀型师生关系。
  
  王仕杰:论人的需要的德育价值
  
  王仕杰在《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年第1期刊文指出,长期以来,学校德育低效的问题一直未得到根本解决。由于德育的对象是人,德育是否有效,是由对象的主观意愿决定的,这种意愿主要来自于其生命与生活需要的满足感。因此,要提高德育实效,必须使德育回到“人”自身,并注重人的需要。
  作者认为,人是生命存在,人的需要是其生命的本质属性,它不仅是人自身的利益选择和价值追求,而且是其生命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需要与德育本来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范畴。但它们存在共同的生命基质,它们均与人的生命与生活存在利益关系。一方面,人的需要与德育存在着价值关联,人的需要蕴涵着自我价值需求,德育着力于对人的价值引导;另一方面,人的需要与德育均关涉人的生命与生活。生活是需要的表现形式,需要是生命的本质,而道德教育引导人过有意义的生活,并在实现自然生命价值的同时,努力追求精神生命的自我超越。总之,人的需要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
  人的需要的德育价值,说明德育必须注重人的需要,特别是人的精神生命与生活需要。这不仅是现代德育的必然走向,而且是人本德育的内在要求。通过对德育对象各种需要的分析、引导与转化,并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和满足其道德需要,使其养成选择符合社会道德规范需要的能力和自觉性,这样的德育既人性又有效。
  
  王传峰:当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话语权的式微
  
  王传峰在《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第5期刊文指出,道德领域中的话语权反映了人们在道德现象、道德问题上说话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学校道德教育话语权,通俗地讲,就是指学校教育对道德现象、道德问题说话的权力和资格,以及对学生(未来的社会成员)日后的成长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影响的权威性。在以道德文化至上为传统的中国,道德教育始终是学校教育的主题,学校教育始终是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把持着中国道德教育的话语权。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已进入全面的转型期。市场化、全球化、网络化的发展,使得我国道德教育的价值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网络和电视传媒、明星效应、社会交往方式的变化等,已经或正在影响着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道德观,学校道德教育的话语权正在日渐式微,学校的德育功能趋于弱化。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特征、二元分离的道德教育模式及教育主体职业道德退化。为此,学校教育要适应新形势下的道德教育需要,及时调整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以培育受教育者的实践道德精神为基础,努力完善学校道德教育话语体系。
其他文献
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而有效的家校桥梁的构建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如果班主任能充分运用家长委员会,真正架起家校合作的桥梁,将有助于育人效果的提升。    筹备——怀揣信心踏上路    去年,我初次任教一年级。面对孩子们,我想到的是他们五年的成长。我思索着:这五年我要带给孩子们什么,怎样打造出自己的班级特色品牌呢?我查看了全国很多名师的教学资料,根据自身善于写作的特
如诗如画的校园,现代睿智的教师,阳光自信的学生,这是湖北省潜江市实验小学校长李爱玲一直渴望的教育梦想。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全国名校600家之一的当家人,李爱玲经历了教育变革的洗礼,感受了教育发展的欣喜。三尺讲台的历练,二十多年教育积累的沉淀,让李爱玲在接过潜江市实验小学帅旗的那一刻,就从内心里迸发出这样一个信念:让所有的教师成就阳光事业,让所有的学生绽放阳光理想。绚丽的梦想让她插上了一双为实现教育
看着由全班41个学生的“手印”勾画出的班级目标栏,心中总会莫名地涌起一阵感动,思绪也回到当初……  新的学期开始了,又要重新布置班级园地。我们决定把本学期班级园地的布置完全交由学生自主策划,老师只当顾问和参谋。班级目标栏是班级园地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班集体,首先要有一个积极的奋斗目标,这是班级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对于班级学生来说,个人的学期奋斗目标则应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因此,针对上
教学目标  1.乐于在课余时间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会有品位地玩,玩得健康、积极、有益。  2.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使自己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快乐而有意义。  教学重难点  培养课余时间里的兴趣爱好,能有品位地玩、玩得健康有益。  教学准备  1.采访昆山篮球健将张成,制成录像资料。  2.请学生搜集有关名人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不懈努力,最后取得成功的故事。  3.搜集有关班级学生课余生活
【摘要】本文分析了不同高职英语教师在课堂提问的等候时间,即教师提问后留给学生思考时间长短的不同,目的是要探寻不同高职英语教师不同提问等候时间背后的教学认识,进而揭示课堂提问等候时间的不同对学生话语输出量和课堂师生互动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等候时间;调查研究  【作者简介】杨柳娜,刘晓莉,平凉职业技术学院。  “等候时间”(wait-time)指的是当教师的问题提出以后和继续
问题:忽视综合课堂人文缺失  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地理题材的教学内容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民俗、世界人口等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强调凸显情感性和思想性,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和谐建构。这样一来,地理知识就应是人文的、生活的、有生命的、有活力的,回归于人文本色的知识。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材中的地
【摘要】在新技术盛行的时代背景下,农村的初中英语教学需要认识到新技术在教育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并保证将新技术科学合理地引入至初中英语课堂中,但结合目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况分析,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仍旧会受到诸多不同因素所制约,致使整体教学效果与理想中的教育效果存在一定的偏差,为此,本文对新技术支持下的农村初中英语活动化作业进行全方位的探析。  【关键词】新技术;农村;初中英语;活动化作业  【
【摘要】21世纪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高校英语教师的传统角色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高校英语教师角色急需重塑,例如专业知识自我更新提高者,信息技术运用的先行者和引导者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等。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校英语教师;角色挑战;重塑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
一、学生最怕什么    案例1:我上英语课,最怕老师的啰嗦。老师喋喋不休地讲语法烦得我都快疯了。——一位小学六年级学生如是说  老师的唠叨对学生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心理折磨。  案例2:影片中的男贼王薄长得很帅,他冲门卫喊的时候特别酷,他说:“好车里坐的就一定是好人吗?”我看他不像贼,倒像我们老师,总是喋喋不休的。——一小学生看《天下无贼》写的观后感  小学老师留给学生最深刻的负面印象好像就是唠叨。
编者按:  童年是要阅读、要故事、要文学的。谁的心里不藏着几个故事?一组组鲜活真实、感人至深的故事,让人流下的是眼泪,震撼的是心灵。  近年来,浙江上虞市以故事为载体,结合本市实际,开展了《小学品德课程故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的课题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吸引了众多学校与教师的参与,故事以其独特的魅力润泽着小学品德教育课程,也丰富着孩子们的心灵。为此,本刊编辑部组织了这组稿件,希望由此引发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