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类信息层出不穷,而对于信息的处理与判断成为信息化时代必备的素养。而大部分初中生并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与信息知识相关素养尤为重要。为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要着重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意识,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环境、构建实践活动体系,加强学生文化素养,将对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起到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 培养路径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必须着重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使学生充分了解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在现实生活中能主动解决信息问题。同时,在实践活动课程中,也应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学生信息分辨能力,最终提高其信息素养。
一、信息素养概况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化应用,信息素养成为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虽其对信息素养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看法,但将其综合来看可知信息素养的来源主要为三个方面。分别是信息意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在处理信息时面临道德问题的做法。而对初中生信息意识的培养,主要指学生在接触网络信息时是否具有一定的敏感程度,并在接受信息时做出正确的反应。因此,在培养初中生信息素养前,需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了解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一个具有优秀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有效意识到信息的优良,从而做出合理决策,也能对信息需求及潜在的信息问题做出甄别,并制定完善的解决方案。主动从信息库中获取信息,并对信息加以评价、组织,从而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信息素养作为一个广义概念而言,需要学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并在信息环境中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
二、中学生需具备信息素养基础能力
1.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主要指学生对信息的敏感程度与注意力,学生可通过浏览信息了解信息的作用,从而生成积极的信息需求。可以说信息意识决定着学生使用信息的效果与程度。学生只有具备信息意识才能结合需求去主动寻找信息,并主动学习相关技术。信息意识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意识信息的重要作用、确定信息时代创新观念、对信息具有积极的需求。此外,学生还应将社会需求自觉转化为个人需求,对信息具有一定敏感性与敏锐的观察力,从而迅速发展具有价值的信息。
2.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主要指学生在网络生活中表现出的思想道德素养,准确来说是指对信息生产、加工、传播与使用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解、规范的准则。是每名网络使用者需要遵循的信息道德标准。作为信息社会的新生力量,初中生需要具有信息道德责任感,并樹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与人生观,从而自觉避免不良信息,提高信息甄别能力,遵循信息思想道德,规范自身网络行为活动,积极参与信息社会创建。例如,学生需要文明上网、不主动制造并传播病毒、不散播不良信息等。
3.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培养的根本,主要指学生可利用信息资源对信息进行加工与处理,并主动创造具有积极作用的信息。只有学生掌握有效的信息能力,才能更好地开展信息活动,并利用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息环境下网络信息的作用与价值,将信息作为学习动力进行传播。通常情况下,学生应具备信息工具使用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与创造能力、信息表达与发挥能力、信息合作能力等。
4.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是培养信息素养的基础,主要指学生对信息相关概念的了解,并对信息传播源的掌握与利用。通常来说,信息知识包含传统文化知识,例如信息技术读写、计算的能力;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信息化社会、环境的理解与认识、信息技术应用方法、信息技术应用准则等。同时,信息知识还需包含信息技术应用原理、作用、发展等知识。
三、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路径
1.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意识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大多仅教导学生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与基础金恩,而没有对学生实际技能运用、生活与信息环境的关系等知识进行讲解,这样的信息技术教育对于初中生而言,无法使其具备优秀的信息素养。因此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按照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先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为此,教师需将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意识作为工作目标之一,并利用自身教学经验,为学生解答信息技术实践难题,向学生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时要遵守网络道德与社会伦理,从而为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奠定基础。此外,教师无法有效避免网络不良信息的出现,此时,可将网络不良信息作为反面教材,向学生展示错误例子带来的不良后果。同时,教师还需对不良信息加以了解,寻找相关示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直观地向学生展现。教师亦可对不良信息加以评论,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告知学生正确做法,久而久之,学生会对网络不良信息有所甄别,并有效知晓处理不良信息的方法。学生不仅具有信息素养意识,也能在技术上有所进步,在思想道德上有所提升。
2.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环境。首先,教师可充分运用校内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严谨的教学环境,从而提升学生运用信息能力,为营造自主学习环境奠定基础。同时,教师还需提升自身教学技能,从而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学工作。为此,教师需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技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且初中生思维较为跳脱,不够稳定,只有教师技能稳步提升才能有效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为自主学习环境的构建起到促进作用。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走入人们生活中,作为新生力量的初中生,其思维较为跳脱、活跃,在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时,学生无法有效进行甄别与处理。因此,针对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创新教学手段、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意识、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环境、加强文化素养提升,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从而有效提升初中生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杜艳霞.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探讨[J].考试周刊,2013,(42).
【关键词】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 培养路径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必须着重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使学生充分了解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在现实生活中能主动解决信息问题。同时,在实践活动课程中,也应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学生信息分辨能力,最终提高其信息素养。
一、信息素养概况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化应用,信息素养成为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虽其对信息素养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看法,但将其综合来看可知信息素养的来源主要为三个方面。分别是信息意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在处理信息时面临道德问题的做法。而对初中生信息意识的培养,主要指学生在接触网络信息时是否具有一定的敏感程度,并在接受信息时做出正确的反应。因此,在培养初中生信息素养前,需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了解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一个具有优秀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有效意识到信息的优良,从而做出合理决策,也能对信息需求及潜在的信息问题做出甄别,并制定完善的解决方案。主动从信息库中获取信息,并对信息加以评价、组织,从而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信息素养作为一个广义概念而言,需要学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并在信息环境中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
二、中学生需具备信息素养基础能力
1.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主要指学生对信息的敏感程度与注意力,学生可通过浏览信息了解信息的作用,从而生成积极的信息需求。可以说信息意识决定着学生使用信息的效果与程度。学生只有具备信息意识才能结合需求去主动寻找信息,并主动学习相关技术。信息意识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意识信息的重要作用、确定信息时代创新观念、对信息具有积极的需求。此外,学生还应将社会需求自觉转化为个人需求,对信息具有一定敏感性与敏锐的观察力,从而迅速发展具有价值的信息。
2.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主要指学生在网络生活中表现出的思想道德素养,准确来说是指对信息生产、加工、传播与使用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解、规范的准则。是每名网络使用者需要遵循的信息道德标准。作为信息社会的新生力量,初中生需要具有信息道德责任感,并樹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与人生观,从而自觉避免不良信息,提高信息甄别能力,遵循信息思想道德,规范自身网络行为活动,积极参与信息社会创建。例如,学生需要文明上网、不主动制造并传播病毒、不散播不良信息等。
3.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培养的根本,主要指学生可利用信息资源对信息进行加工与处理,并主动创造具有积极作用的信息。只有学生掌握有效的信息能力,才能更好地开展信息活动,并利用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息环境下网络信息的作用与价值,将信息作为学习动力进行传播。通常情况下,学生应具备信息工具使用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与创造能力、信息表达与发挥能力、信息合作能力等。
4.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是培养信息素养的基础,主要指学生对信息相关概念的了解,并对信息传播源的掌握与利用。通常来说,信息知识包含传统文化知识,例如信息技术读写、计算的能力;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信息化社会、环境的理解与认识、信息技术应用方法、信息技术应用准则等。同时,信息知识还需包含信息技术应用原理、作用、发展等知识。
三、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路径
1.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意识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大多仅教导学生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与基础金恩,而没有对学生实际技能运用、生活与信息环境的关系等知识进行讲解,这样的信息技术教育对于初中生而言,无法使其具备优秀的信息素养。因此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按照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先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为此,教师需将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意识作为工作目标之一,并利用自身教学经验,为学生解答信息技术实践难题,向学生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时要遵守网络道德与社会伦理,从而为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奠定基础。此外,教师无法有效避免网络不良信息的出现,此时,可将网络不良信息作为反面教材,向学生展示错误例子带来的不良后果。同时,教师还需对不良信息加以了解,寻找相关示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直观地向学生展现。教师亦可对不良信息加以评论,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告知学生正确做法,久而久之,学生会对网络不良信息有所甄别,并有效知晓处理不良信息的方法。学生不仅具有信息素养意识,也能在技术上有所进步,在思想道德上有所提升。
2.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环境。首先,教师可充分运用校内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严谨的教学环境,从而提升学生运用信息能力,为营造自主学习环境奠定基础。同时,教师还需提升自身教学技能,从而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学工作。为此,教师需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技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且初中生思维较为跳脱,不够稳定,只有教师技能稳步提升才能有效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为自主学习环境的构建起到促进作用。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走入人们生活中,作为新生力量的初中生,其思维较为跳脱、活跃,在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时,学生无法有效进行甄别与处理。因此,针对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创新教学手段、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意识、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环境、加强文化素养提升,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从而有效提升初中生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杜艳霞.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探讨[J].考试周刊,2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