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以一技之长面对社会职场的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bott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在于职业性,高职教育的目的在于使高职的学生能拥有一技之长。因此,高度重视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以一技之长面对社会职场的培养模式的创新,积极以一技之长的培养理念去引导,实现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尤为重要。文章积极从如何让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真正能掌握社会所需的“一技之长”,在面对社会职场时,在实际项目实践操作中达到“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入手,总结和归纳当前部分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对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一技之长;无缝对接
  我国现正处于经济文化高速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高等职业教育业进入了大发展时期。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如今的高等职业教育已具备相当的规模,高职院校数量、每年招生数、在校生数和毕业生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均占很大的比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相比规模的快速扩张,我国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教學特色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办出自己的职业特色和水平,真正成为一种独立的、无法代替的高等教育类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趁高职教育发展之春风,高职层次的艺术设计教育业得以迅猛发展,招生人数逐年上升。但传统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等日益呈现出了其不合理性。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如何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艺术设计人才,让学生学有所成,顺利就业,是摆在所有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现状
  从目前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及结果看,艺术设计专业的程设置与教学过程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专业名称的混乱、师资结构不完善、阶段式的授课方式、设计基础教育与设计教育的完全不对接、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剥离、传授不求过程只求结果的设计方法、学生思维的孤立与片面、设计意识与社会脱轨、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等等。以此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进入设计行业,还得进行3-5年的再教育,不断修正、补充,才能真正进入设计的门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面对目前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在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时存在着“学过”但不熟练,无特长,无法有效进入实际设计项目的操作,无法快速的投入到设计团队中,展开实际的设计项目工作,无法尽快缩短实习期。学生毕业进入设计公司还需经过较长时间的再教育,不断修正、补充、摸索,才能真正步入设计的门槛。
  学生停留在基础理论上,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弱,体现不出高职院校学生以技能见长的的优势,学生毕业进入公司过了实习期还不能有效掌握工作所需的一技之长,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就业岗位初期无法实现“无缝对接”,给设计企业带来一定的负担。
  2、学生在毕业应聘及就业初期不够明确自己的专业特长——以展示设计为例,展示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在完成前期项目设计过程中需要发挥展示设计方向各专业的特长配合协同完成,(如博物馆设计训练中,学生根据自己特长分别进入到空间设计组、后期平面深化组、艺术品造型组、多媒体组、施工图组、现场服务组等),学生各专业都学过一点,但都不会,或不够熟练,无法尽快上手。相互之间配合出现断档,无法顺利的推进项目进程。与其分散精力的浅学不如集中精力加强自己特长训练。
  3、从教学安排,职业院校没有更多的区别于本科院校,教学过程中重视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培养的基础上,高职学生更应明确自己的专业导向,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实习和大三这一年时间重点加强自己主攻方向,加强自我训练,缩短在一线设计公司的实习期、过渡期和适应期,有效实现在企业就业的“无缝对接”)。
  二、以“一技之长”理念下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策略研究
  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要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众所周知,艺术设计产业涉及社会、科技、环境等诸多领域,艺术设计是一项创造性劳动,需要充分挖掘个人的创造潜能,这就要求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复合型艺术人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综合素质佳、创新能力强,更主要是具备过硬的“一技之长”来满足创意产业迅速发展背景下艺术设计市场的需要。因此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紧扣社会用人单位需求来改革,具体如下:
  1、教学内容改革与安排
  首先,增加技能课程的设置,在课程设置中减少传统的素描和色彩等基础课程。相应增加手绘快速表现、计算机表现等技能课程。如计算机表现课程,将原有二年级的计算机课程一分为三,基础入门部分在大一进行,特技表现设置在二年级,实际运用在三年级的作业中得到实操训练。让计算机表现技能贯穿在三年的技能训练中。而原本设置在大二的手绘快速表现课程也应提前至大一进行,并在三年课程训练中反复加强学生实际运用和训练。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强化真题真做,或将已有的真题虚拟化,让虚拟题快速的过渡到实操题中。尽量让学生走出课堂教学,回归项目课题,让学生在设计第一线设计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与设计企业一线设计师直接沟通和交流,让学生在项目中成长。
  再者,打破原有学生一人完成一份作业操作的模式,强化“小组形式、发挥特长”的模式进行。设计课程教学中,可按实际项目的的设计流程、设计分工、根据学生对各知识掌握的情况和技能特长来组合作完成。过程中强调发挥个人的优势,培养学生一技之长(如小型博物馆设计课程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对学生进行分组:让手绘表现能力强的同学主要负责该组的设计创意和构思快速表现;计算机效果表现能力强的负责项目的空间建模、贴材质、打灯光及后期渲染;平面设计能力强的负责该项目的版面设计、AutoCAD能力强的负责后期的施工图深化等。)。
  2、教学方式的改变与更新   改变原有以教师单向课堂施教为主的教学方式,结合多种方法,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让教师和学生走出课堂教学,回归项目课程。让任课教师和学生同时进入一线设计企业参与到实际项目中,充分发挥一线企业资深设计师的设计经验,教师和一线设计师共同辅导帮助学生。根据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来强化一至二项的专业技能特长训练,如在展示设计实践中,面对具体设计项目中设计创意的构思、空间功能的布局、立面和节点的具体表现、施工图的落地实施等。展示设计专业学生应该掌握何种技能、熟练到何种程度才能熟练的进行实际操作进行针对训练。
  另外,可建立弹性学习机制方式,给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一個“学习——工作——再学习”的一种学习模式。在大一大二的学习中掌握基础的设计知识和操作技能,在大三的第一学期定岗实践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在大三的第二学期中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和自己的不足和缺陷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
  3、成果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在各实践课程成果的评价上,应采用学生特长呈现、阶段式评价和最终成果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在实践项目中的整体表现、完成度及技能表现的熟练度来进行综合评定。打破以往一个学生单独完成一个项目及对项目成果表进行评价的体系,而应注重学生对某一项技能掌握深度及实际运用的熟练度评价,在评价主体上,除了校内教师,也需让学生所在的展示公司相关设计负责人参与其中,综合两方面意见确定学生课程的最终成绩。
  这种针对性比较强的改革特色在于职业院校学生在教学过程和实习中(尤其是大三环节的教学中),根据设计专业的特点和设计企业用人的基本标准和要求,来设置学生培养模式:
  ①提出以专业分解消化及强化个人特长训练方法的教学模式,以缩短在一线设计公司的过渡期和适应期,有效实现在企业就业的“无缝对接”。
  ②全面模拟实践演练:让学生对自己专业特长进行自我定位,以“项目+过程”的模式直接参与到项目中,通过顶岗实习使普通的实习转变为生产实践(实际设计)过程中,学以致用。
  通过教学的改革,打破原有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教学、回归项目课题”,在实践项目中对自己专业特长进行自我定位,强化自己专业特长训练,以一技之长适应社会的需求从而达到在毕业就业时和企业的无缝对接为研究主线,提出了各阶段教学实施的具体方法和步骤。通过这样的学习和针对性的训练,学生掌握一技之长,真正适合社会的需求,从而体现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一技之长理念的引导下实现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和改善,是很有必要的。对此,我们应该不断总结和归纳当前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缺陷,积极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改善,使得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得以改进,实现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技能的提升,这对于提高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率是很关键的。
  参考文献:
  [1]转韩学军.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职业类高等教育体系构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
  [2]刘云.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成长研究报告[M].科学出版社,2013:29.
  [3]楼一峰.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高职教育发展的深入思考[J].职教论坛,2005.
  本文为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5-2016年度立项课题“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以一技之长面对社会职场的培养模式研究——以展示设计为例”(艺教指委文[2016]06号、项目编号YJY2015-16-03)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要:会计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对专业操作性要求很高。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的会计从人员是出自高职院校,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从教学内容的选取来看,传统的还是以会计理论知识为课程内容的主体,实训只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只是理论线性演绎的结果、是理论的附属品,不能突出工作实践的逻辑主线地位,这样的教学内容与会计职业需求是严重脱节的,因此,改革勢在必行。本文就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训改革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中职音乐课程是对学生开展美育的重要阵地,重视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推动学生知识体系以及人格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中职音乐教学中音乐素养的培育,从学生音乐知识的培养、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以及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四个层面,对中职音乐教学开展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中职院校;音乐教学;音乐素养  中职音乐教育是中职艺术教育、美育教育体系中重要的
期刊
摘要:职业素养的培养作为一项内容复杂的教育工程,必须与教育教学紧密的融合在一起,才能实现促进职业素养教育效率和质量全面提升的目的。所以,中职教学必须将职业素养教育与现代教育紧密的融合在一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教育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本文主要是就中职课堂教学中的职业素养渗透教育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中职教学;渗透;职业素养;现代职业教育  1中职生职业素养的发展现状  由于现阶段中职院校学生的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受到广泛的关注,并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课程教学实践中。本文分析了线性代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设计了相应的实施方案,结果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如何进行深入融合逐渐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热点,翻转课堂结合了在线学
期刊
摘要:本文从创设具有美术氛围的活动空间,激发儿童对绘画的兴趣、采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多种绘画形式的运用激发儿童绘画兴趣等方面阐述对于学生绘画过程把握的重要性,通过教学反思,主动发现问题,并通过不断地学习掌握信息和更新知识,为了学生的发展不断地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更好地保证学生的绘画兴趣。  关键词:氛围;教学方法;儿童;绘画兴趣;激励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对绘画所表现
期刊
摘要:小學体育教学作为小学教学课程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教育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以及智力的考法和学习成绩的提高等。但从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情况来看,还有一些问题必须要着重注意。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训练;问题  小学体育教学与训练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科学性很强的工作。通过小学体育教学与训练实践,不断总结和发现新的规律。改进和充实教学
期刊
摘要:数学学习作为学习的难点与重点,是当下教育工作者探索最多的领域,如何提升数学解题能力,是当下教育背景下高中生关注的高頻问题,数学解题是对数学知识点的应用,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时本文的重点。数学教学作为高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需要面对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生基本能力提升的现状,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提升学生解题能力,以响应国家的基本政策。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  引言:  作
期刊
摘要: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工作的质量,影响着未来人才的素质。在众多的教育工作者中,班主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独特的作用。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校规校纪的执行者,教与学双向交流的沟通者,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辅导员。肩负着领导、引导、辅导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及学会做人的责任,他既是学生学业上的导师,又是生活中的父母,更是个人成长中的朋友。所以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期刊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素质教育这一理念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至关重要。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教学中更应注重这一理念的体现。课堂中渗透素质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与道德修养。本文主要阐述了素质教育的作用与意义,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保证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顺利实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解决对策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意义
期刊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水平,是职业学校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也是教育工作者终生努力的方向。笔者长期从事幼儿师范学校地理教育教学。那么,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呢?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提高课堂效果的根本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能只注意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更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另外,现代职业教育的规律与发展,要求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