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在一半”,在初中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新课的引入尤为重要。
  什么是新课的引入呢?新课的引入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引出该节课所要教学的内容。通过师生的互动,把学生领到未知的数学世界,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求知欲望,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下面就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点初浅的认识。
  一、充分认识课堂教学导入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节新课的导入,就是教师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出该节课的内容,把学生引入学习的大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对新传授内容巧妙的导入,对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积极性、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如何导入新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导入新课,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课题。那么如何导入新课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与各位共勉。
  (1)直接导入新课是指教师要讲解新课时直接出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直接将学生带到学习数学的环境中,让学生注意教师的提醒,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导入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特点是授课开始就接触教学内容的主题,点明本课所讲问题的重点及中心,尽可能使学生心中有数、一目了然的一种常见方法。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第一课时)时,可以在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般形式等基本知识后,直接提出问题:“对于形如Ax2=B 的方程,如何求解?”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特殊形式: “Ax2=B 的解法”,然后导出新课题:“直接开平方法”。
  (2)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在讲授新课前,根据课题内容设置问题,让学生产生质疑,急于寻求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新知的欲望,这种方法较为常用。如在教学九年级上册《生日相同的概率》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问题:《红楼梦》62回中有这样一段话:探春笑道:“倒有些意思,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有几个生日,人多了,就这样巧,也有三个一日的,也有两个一日的……过了灯节,就是大太太和宝姐姐,他们娘儿两个遇的巧。”宝玉又在旁边补充,一边笑指袭人:“二月十二日是林姑娘的生日,她和林姑娘是一日,所以她记得。”就这一段话,提出问题:在几个人中,有两人生日相同的可能性有多大,即几个人中,有2人生日相同的概率是多少呢?故事中情境是一种必然还是一种偶然?带着这一历史有趣的问题从而引出该节课的课题—生日相同的概率。这样适当增加趣味成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因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采用类比法导入新课
  采用类比的方法导入的教学方法,是将以前学过与即将
  学习的有联系的新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知识自然过渡的过程。例如在讲《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可以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为例进行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对应线段、对应周长等相等,那么相似三角形这几组量怎么样?这个问题一出,学生便有了探索的方向。
  (4)实验操作导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现实生活走进数学
  课堂,实验导入最大的优势是让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既动脑思考又能亲自动于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进而产生求知欲望。这种直观形象、生动活泼,且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导入便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提高学生观察力、思考力,使知识导入自然,使抽象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例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导入。要求每个学生在纸上任意做一个三角形,剪开成三个部分,然后把三个内角拼在一起,问:这个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多少度?由此导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这时,学生意外地发现他们的和等于180°,兴趣一下子浓厚起来,课堂气氛活跃了。这种导课,能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知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探索规律,即增长了知识又增添了智慧。
  (5)设疑式導入
  设疑式导入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例如:有一个同学想依照亲戚家的三角形玻璃板割一块三角形,他能不能把玻璃带回家就割出同样的一块三角形呢?同学们议论纷纷。然后,我向同学们说,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三角形的判定。现在我们就解决这个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6)强调式导入
  根据中学生对有意义的东西感兴趣的特点,一上课就叙述本课或本章的重要性的一种方法。例如:三角形是平面几何的重点,而圆是平面几何重点的重点,它在中考试题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将来学习深造的基础。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七章圆。
  总之,教无定法。其关键就是要创造最佳的课堂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内在积极因素,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处于精神振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为学生能顺利接受新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就能很好的把学生带到生机盎然的数学世界,为我们的数学教学起事半功倍的效果,使之师有所授,生有所得。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经典阅读是传承发展祖国文化的重要途径。对于小学生来说,坚持阅读经典的习惯,对以后的学习及个人素养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小学语文教材中也编排了大量优秀的文章,这些文章帮助学生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但是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选择并推荐一些经典著作,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高
期刊
摘 要:高中物理知识具有抽象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与生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教学中,部分教师却忽略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枯燥地照本宣科,导致学生没有兴趣学或者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对此,教师应把握物理学科的特点,以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为出发点,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物理教学,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 生活化; 抽象思维能力;
期刊
摘 要: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恰当运用,能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自主探究精神、提升学生学力。而在实际教学中,其运用存在较多误区,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本文试图在分析其运用误区的基础上,先破后立地找出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高效应用之道。  关键词:微课;小学信息技术;误区;高效应用  首届中国微课大赛对微课的定义是:“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
期刊
摘 要:在实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新的教学理念已为广大教师接受与认同,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等都已经有了一定的改进,但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并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通过精心备课,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加强师生互动等活动,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课堂效率;提高方式  基于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时数比原先少了许多,而农村家长又无法辅导孩子的课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小学语文教师已认识到阅读教学对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但就现实情况来看,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仍较弱,无法为自身语文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就需要广大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积极顺应新课改的要求,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并善于立足学生的学情,创设合理科学的教学策略,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提升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新课改的提出与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体育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就别较高的身体素质,实现“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目标。在小学体育教学阶段,教师在提高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还应加强学生的体能发展,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鉴于此,本文针对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探究提高小学生体能水平的体育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能水平;教学策略  小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础阶段,要求教师在关
期刊
摘 要:在新的经济发展背景下,为了保证教育事业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我国的教育事业也纷纷进行改革和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英语这门学科显得越来越重要,加之新课程改革的落实,对英语教学也有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即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而初中作为英语学习的最佳时期,更应该加强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分析当下课堂教学效率低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切实的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的英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学不纯粹是知识的传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结合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索,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动机和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虽然课前预习非常重要,但是如果课前预习方法不当,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浪费学习时间,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基于此,本文对课前预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课前预习;小学数学;
期刊
近年来,随着航天科技飞速发展,开展太空科学实验以及太空探索项目日益成为国际研究热点与前沿。凭借运行稳定、规模庞大等优势,国际空间站(ISS)成为进行太空探索实验的理想平台。作为第一个在ISS上开展的大型科学实验,阿尔法磁谱仪(AMS)旨在通过探测高能宇宙射线,以更好地理解宇宙未知和起源。AMS安装于ISS主桁架外部,面对复杂且恶劣的太空环境,同时受到ISS自身运行的影响,AMS热系统面临严峻考验。因此,对AMS热系统在轨运行响应特性的研究是保证AMS长期安全运行的关键,也对其它站载设备热系统的研发具有重要
颗粒堆积结构中通常涉及多相间复杂的流动、传热,是工业中被广泛应用的能量交换结构。在其内部进行的流动与传热过程中,通常呈现出流体特征不稳定、堆积结构不均匀、传热机理复杂、传热规律不清楚等特征,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与模型描述。本文以颗粒堆积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其完善的传热数学模型,并基于模拟和实验研究,以分析复杂颗粒堆积结构在不同传热状态(非稳态和稳态)下的气固传热特性;并进一步构建优化模型,对堆积结构和传热系统的优化方法展开讨论。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1.开展对颗粒堆积结构传热的理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