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词作为我国文学的一朵奇葩,绚烂而悠久,阅读学习古诗词,既能陶冶情操、丰富情怀,提高语文素养和赏美鉴美的能力。同时,学好古诗词也是促进青少年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所以,重视古诗词阅读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如何解决古诗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初中古诗词阅读;有效课堂;问题现状;诵读;鉴赏;运用;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2-031
一、首先说说教师、学生在教、学古诗词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不够重视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和能力,不足够重视古诗词语言的品味。缺乏妥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缺乏主动积累的意识和鉴赏古诗词的方法,没能树立为“陶冶情操、文化传承”而阅读的高远目标。
二、针对师生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应对策略。
(一)背景切入,适时精当
古诗词离现今年代久远,很多篇目如果脱离了对背景的了解,学生就不能真正读懂诗人,理解诗意,感悟诗情。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背景资料是一项重要的工具。但是,背景的切入,也要选一个适当的时机。如果按照常规的导入新课,介绍作者,介绍背景,那是只是走了一个流程,对诗词的理解起不了应有的作用。应该在学生品读诗词,解读文意的基础上,再将背景资料适时切入,对诗词的感情进行深化、细化的理解(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或喜或悲的情感)。例如,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学生理解“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以学生目前优越富足的生活现状,很难切身体会诗人彻夜难眠,凄苦潦倒的处境,更难体会诗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的济世忧国情怀。那么此时补充“安史之乱”的史实资料:唐天宝年间,皇帝骄奢,不理政事,奸臣当道,安禄山起兵反唐,潼关失陷,尸横遍野,百姓逃散,田无荒芜,乱世中诗人一路西行,颠沛辗转来到成者,一时无处栖身,只好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浣花溪旁搭建一座小茅屋,暂避风雨不想,八月一场秋风,卷走了屋顶的茅草,紧接一场大雨,瓢泼如注,诗人彻夜难眠,瑟瑟之中想到一路西行所见百姓流离无所,自然而然生发“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强烈渴盼。诗人此时,由已及人,关注苍生的济世情怀就缘起明了,诗人高大形象就高大了!真实了!也拉近了学生与时空的距离。
所以背景的导入如果抓住了恰当的时机,就会让你课堂的点拔起到画龙点睛,拔云见日的效果。
(二)朗读指导,明确有效
诗词的音韵节奏美需要诵读来展现,诗词思想情感需要朗读来传递,语感的培养要朗读来提升。要达到这些效果,就需要课堂教学中将朗读落到实处。
1、读法指导要明确。还要立足文意的理解,词眼的推敲揣摩上。《木兰诗》:“唧唧复唧唧……唯闻女叹息。”表达的女儿愁绪回转,忧虑重重,故读时语调稍低,语连稍慢,语气稍沉;“东市买……北市买长鞭。”则应节奏稍快,停顿明显,干脆利落方可表现木兰战前准备紧张却忙而不乱。“开我动阁门……对镜帖花黄。”从句中体会到木兰喜悦、新奇的心情,想到木兰爱美,娇俏神情,那么读时,语速欢快跳跃。而“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则要字正腔圆,铿锵有力的读“不知木兰是-女-郎!”方可读出木兰的自豪、得意、神气、伙伴的惊讶。
关于词眼的推敲揣摩可以这样做,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引导提问:“醉”表现诗人的情态(放松、专注,迷醉),“挑灯”可见诗人定神细视,并会生发拔剑杀敌的豪气,读“醉”则读的悠长,“挑灯”读的重且慢,“看剑”则读的落地有声。“梦回”,表现了诗人陷入无尽的回忆或遐想中,故读的悠长低回,“马作的卢飞快,弓如劈雳弦惊”是描写紧张激烈的战争场面,故而读的节奏快而铿锵有力!
2、读的层次要渐进。例: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情理
3、读的形式要多样:一成不变的诵读形式易让学生厌倦。除常规的齐读、个读、男女读、分组竞赛读,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有新意的读法:如:背诵读(给1分钟记时,谁最先背诵)、限时读(给1分钟,你能读几遍)、变调读:对某一重点句,用不同的声调读:高声→低声→悲伤→喜庆、大声→小声,用难过的语调,用悲伤的语调等等。
d.创氛围读:例:现在,我们将刚才学到的读法集合起来,进行一次朗读表演,窗外的阳光就是我们观众,我们读给阳光听,读完后评价:瞧,窗外的阳光笑了……。
4、读的目的要具体:不做无谓朗读,这和读的层次是统一的,读准音,读准节奏、读中背诵、读中体会情感……不管哪一次朗读的指令,都要明确清楚!不要随性而致,想起来就读。
5、读的评价要客观。不要让朗读环节成了走过场,明知没有读出诗句的所表达的感情,还要违心的说读的很好!没读好,就继续花时间示范、指导、练习,在日常上常规课时,更不要怕多花了时间。
(三)精选角度,以“品”知意
一篇诗词,老师要教的,学生可学的内容太多。甚至一首短短的绝句我们都可以教学一节课。所有都抓,所有都教,最终学生可能反而不清楚学了什么。我们可以根据诗词的内容、形式、风格等确定的品析角度。例张玲老师教学《江城于·密州出猪》《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两词时,就根据豪放词这个特点,就抓住一个意象“白发”、诗眼“狂” “壮”、场面、情怀、典故。引导学生品析豪放词视野广阔,气象恢弘雄放的特点。
再如《木兰诗》的教学内容的确定:抓住木兰“巾帼英雄”形象,以“英雄”、“巾帼”两个点为入口,赏析文本,设计这样两个问题:
1、结合诗文说说对木兰的“英雄”本色的理解: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果断、勇敢、担当);旦辞爷娘去……暮至黑山头(策马急行、报国心切)、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勇敢、善战、矫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出生入死,九死一生)、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战功显赫,英雄归来)
2、根据诗句,说说木兰的“巾帼”情怀: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贴心、细腻)、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思乡念亲的女儿柔情)、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无意功名,只想孝顺父母,承欢膝下)、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归家的喜悦、兴奋、新奇)、脱我战时……袍对镜贴花黄(娇俏可人)
再如:山水田园诗品意象,知意境;咏物言志诗品手法,知理趣;咏史怀古诗品典故,知讽意;边塞诗品塞外风光,知情怀
(四)联诗教学,构建体系
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往往缺乏助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能力。 “联诗”即将相同的文体(绝句、律诗)、风格(豪放、婉约)、同一作者不同作品、相同主题的诗词放在一起教学。
例如:将杜甫的《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放在一起教学,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杜甫诗作风格的变化与人生抱负再例如:《江城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构建学生对豪放词的认知体系:同为豪放,有狂放,有悲壮。
(五)以仿促读,提升能力。
念奴娇·祖国赞
(八年级三班 毛睿萱)
龍脉巍巍,千余里,横亘神州大地。天堑滔滔,东际流,孕育中华儿女。山川秀丽,江河不息,忆九州往昔,江山如画,多少英雄豪杰。
回想建国初期,国民齐努力,抗美援朝,改革开放,几十夕。祖国繁荣昌盛。望大好河山,幸为炎黄,心生激荡,砥砺前行,不负祖国期望!
六、拓展阅读,延伸内涵。例如:教学《诗经》推荐背诵《木瓜》、《无衣》、《桃夭》;教学《渔家傲》推荐阅读《康震讲李清照》;教学《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推荐阅读林语堂的《苏轼传》。
关键词:初中古诗词阅读;有效课堂;问题现状;诵读;鉴赏;运用;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2-031
一、首先说说教师、学生在教、学古诗词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不够重视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和能力,不足够重视古诗词语言的品味。缺乏妥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缺乏主动积累的意识和鉴赏古诗词的方法,没能树立为“陶冶情操、文化传承”而阅读的高远目标。
二、针对师生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应对策略。
(一)背景切入,适时精当
古诗词离现今年代久远,很多篇目如果脱离了对背景的了解,学生就不能真正读懂诗人,理解诗意,感悟诗情。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背景资料是一项重要的工具。但是,背景的切入,也要选一个适当的时机。如果按照常规的导入新课,介绍作者,介绍背景,那是只是走了一个流程,对诗词的理解起不了应有的作用。应该在学生品读诗词,解读文意的基础上,再将背景资料适时切入,对诗词的感情进行深化、细化的理解(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或喜或悲的情感)。例如,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学生理解“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以学生目前优越富足的生活现状,很难切身体会诗人彻夜难眠,凄苦潦倒的处境,更难体会诗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的济世忧国情怀。那么此时补充“安史之乱”的史实资料:唐天宝年间,皇帝骄奢,不理政事,奸臣当道,安禄山起兵反唐,潼关失陷,尸横遍野,百姓逃散,田无荒芜,乱世中诗人一路西行,颠沛辗转来到成者,一时无处栖身,只好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浣花溪旁搭建一座小茅屋,暂避风雨不想,八月一场秋风,卷走了屋顶的茅草,紧接一场大雨,瓢泼如注,诗人彻夜难眠,瑟瑟之中想到一路西行所见百姓流离无所,自然而然生发“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强烈渴盼。诗人此时,由已及人,关注苍生的济世情怀就缘起明了,诗人高大形象就高大了!真实了!也拉近了学生与时空的距离。
所以背景的导入如果抓住了恰当的时机,就会让你课堂的点拔起到画龙点睛,拔云见日的效果。
(二)朗读指导,明确有效
诗词的音韵节奏美需要诵读来展现,诗词思想情感需要朗读来传递,语感的培养要朗读来提升。要达到这些效果,就需要课堂教学中将朗读落到实处。
1、读法指导要明确。还要立足文意的理解,词眼的推敲揣摩上。《木兰诗》:“唧唧复唧唧……唯闻女叹息。”表达的女儿愁绪回转,忧虑重重,故读时语调稍低,语连稍慢,语气稍沉;“东市买……北市买长鞭。”则应节奏稍快,停顿明显,干脆利落方可表现木兰战前准备紧张却忙而不乱。“开我动阁门……对镜帖花黄。”从句中体会到木兰喜悦、新奇的心情,想到木兰爱美,娇俏神情,那么读时,语速欢快跳跃。而“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则要字正腔圆,铿锵有力的读“不知木兰是-女-郎!”方可读出木兰的自豪、得意、神气、伙伴的惊讶。
关于词眼的推敲揣摩可以这样做,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引导提问:“醉”表现诗人的情态(放松、专注,迷醉),“挑灯”可见诗人定神细视,并会生发拔剑杀敌的豪气,读“醉”则读的悠长,“挑灯”读的重且慢,“看剑”则读的落地有声。“梦回”,表现了诗人陷入无尽的回忆或遐想中,故读的悠长低回,“马作的卢飞快,弓如劈雳弦惊”是描写紧张激烈的战争场面,故而读的节奏快而铿锵有力!
2、读的层次要渐进。例: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情理
3、读的形式要多样:一成不变的诵读形式易让学生厌倦。除常规的齐读、个读、男女读、分组竞赛读,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有新意的读法:如:背诵读(给1分钟记时,谁最先背诵)、限时读(给1分钟,你能读几遍)、变调读:对某一重点句,用不同的声调读:高声→低声→悲伤→喜庆、大声→小声,用难过的语调,用悲伤的语调等等。
d.创氛围读:例:现在,我们将刚才学到的读法集合起来,进行一次朗读表演,窗外的阳光就是我们观众,我们读给阳光听,读完后评价:瞧,窗外的阳光笑了……。
4、读的目的要具体:不做无谓朗读,这和读的层次是统一的,读准音,读准节奏、读中背诵、读中体会情感……不管哪一次朗读的指令,都要明确清楚!不要随性而致,想起来就读。
5、读的评价要客观。不要让朗读环节成了走过场,明知没有读出诗句的所表达的感情,还要违心的说读的很好!没读好,就继续花时间示范、指导、练习,在日常上常规课时,更不要怕多花了时间。
(三)精选角度,以“品”知意
一篇诗词,老师要教的,学生可学的内容太多。甚至一首短短的绝句我们都可以教学一节课。所有都抓,所有都教,最终学生可能反而不清楚学了什么。我们可以根据诗词的内容、形式、风格等确定的品析角度。例张玲老师教学《江城于·密州出猪》《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两词时,就根据豪放词这个特点,就抓住一个意象“白发”、诗眼“狂” “壮”、场面、情怀、典故。引导学生品析豪放词视野广阔,气象恢弘雄放的特点。
再如《木兰诗》的教学内容的确定:抓住木兰“巾帼英雄”形象,以“英雄”、“巾帼”两个点为入口,赏析文本,设计这样两个问题:
1、结合诗文说说对木兰的“英雄”本色的理解: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果断、勇敢、担当);旦辞爷娘去……暮至黑山头(策马急行、报国心切)、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勇敢、善战、矫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出生入死,九死一生)、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战功显赫,英雄归来)
2、根据诗句,说说木兰的“巾帼”情怀: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贴心、细腻)、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思乡念亲的女儿柔情)、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无意功名,只想孝顺父母,承欢膝下)、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归家的喜悦、兴奋、新奇)、脱我战时……袍对镜贴花黄(娇俏可人)
再如:山水田园诗品意象,知意境;咏物言志诗品手法,知理趣;咏史怀古诗品典故,知讽意;边塞诗品塞外风光,知情怀
(四)联诗教学,构建体系
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往往缺乏助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能力。 “联诗”即将相同的文体(绝句、律诗)、风格(豪放、婉约)、同一作者不同作品、相同主题的诗词放在一起教学。
例如:将杜甫的《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放在一起教学,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杜甫诗作风格的变化与人生抱负再例如:《江城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构建学生对豪放词的认知体系:同为豪放,有狂放,有悲壮。
(五)以仿促读,提升能力。
念奴娇·祖国赞
(八年级三班 毛睿萱)
龍脉巍巍,千余里,横亘神州大地。天堑滔滔,东际流,孕育中华儿女。山川秀丽,江河不息,忆九州往昔,江山如画,多少英雄豪杰。
回想建国初期,国民齐努力,抗美援朝,改革开放,几十夕。祖国繁荣昌盛。望大好河山,幸为炎黄,心生激荡,砥砺前行,不负祖国期望!
六、拓展阅读,延伸内涵。例如:教学《诗经》推荐背诵《木瓜》、《无衣》、《桃夭》;教学《渔家傲》推荐阅读《康震讲李清照》;教学《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推荐阅读林语堂的《苏轼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