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篮球运动训练中篮球文化的渗透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67843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各种专业性职业人才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普遍提升,这一形式迫使属于高职教育范畴内的高职院校体育篮球教育与篮球运动迫切寻求新的发展突破口,以达到提升专业人才质量的目的。篮球文化与高职院校体育篮球运动的融合是高等职业院校篮球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本文从篮球文化与篮球运动训练的关系出发,探究篮球文化在高职院校体育篮球运动训练中的渗透途径及其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篮球文化;篮球运动;渗透融合
  篮球作为一种全民参与性运动,在我国日渐普及。在各大高校校园中,篮球凭借自身的固有优势已经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体育运动。与篮球运动的普及一同出现的是篮球文化的蓬勃发展。但是在有些高职院校中篮球文化难以与篮球训练融合,如何让篮球文化渗透到高职院校中,需要从物质文化方面着手,改善经费不足的状况,加大材料与设施更新力度,配以良好的文化建设与管理制度,激励学生们积极投入到篮球运动中去,使学生们能够在良好的校园篮球文化氛围中提升对篮球运动的热爱。
  一、高职院校篮球运动训练与篮球文化的关系
  1.篮球文化通常指体现在篮球运动中的各种优良品质。篮球文化包含了在篮球运动不断发展中出现并以各种形式保存下来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统一体。篮球文化产生的性质决定了实现篮球文化在高职院校中的渗透需要依托于校园内的日常篮球运动训练的过程。高职院校需要从篮球运动的整体特征出发,兼顾文化制度建设,在篮球运动中实现规则、理论知识的渗透,引导学生体会坚毅、勇敢、协作、不服输等篮球文化的精神内涵,从而塑造良好的篮球文化氛围。
  2.篮球文化能够促进高职院校篮球运动的积极发展。作为一项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与精神内涵的文化内容,篮球文化能够使高职院校篮球运动朝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篮球作为一种运动项目,无法逃脱出运动项目的发展规则,这就意味着要实现篮球运动的长期发展离不开文化精神的动力,篮球文化就是促进篮球运动发展的直接文化动力。篮球文化以其协作、坚毅、不服输的内涵,不断激发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激情,让学生在追求胜利的过程中感受篮球文化的内涵,得到精神的升华。学生热衷篮球运动的原因并非只是完成学习任务,更多则是追求参与运动带来的身体素质与精神素养的提升,良好的篮球文化氛围能够让学生在参与篮球运动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精神上的满足感,从而引导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篮球运动训练中去。
  二、高职院校篮球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1.高职院校篮球课教学中存在教学观念亟需改变、教学方式有待丰富、考核方式缺乏合理性的问题。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篮球教学仍然普遍以技能性教学的形式存在发展,这种发展形式直接导致了篮球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篮球技术动作方面的传授,而忽视对篮球文化的宣传与引导。虽然国内部分高职院校已经从篮球教学的实践中认识到固有的教学观念难以适应当代篮球教育的需要,有些一线教师也充分意识到篮球文化对篮球教育的重要性,但整体教育趋势决定了这些院校与老师的改变只能是差强人意的,应该采取什么途径向广大高职院校学生进一步普及篮球文化的内涵,以及應当如何在日常教学和训练中引导学生认识到篮球文化的重要性方面仍是难以解决的挑战。在教学方式上,我国各高职院校的篮球教育还停留在单纯地运动技能教学上,缺乏对理论教学重视,这种教学方式使得接受篮球教育的学生们无法了解篮球运动的理论知识,已经逐步成为阻碍学生对篮球文化深入理解与掌握的障碍[1]。与这种教学方式相对应,广大高职院校对篮球教育的考核也停留在以对运球、投篮等基础技能的考核为主,而忽略对篮球理论与文化的考核。这种考核模式也使得学生们注重对篮球基础技能的学习为主,忽视对篮球文化的学习与理解。
  2.高职院校篮球文化制度建设不足,难以营造良好的篮球文化氛围。高职院校内部没有健全的篮球文化管理制度,是导致篮球文化无法在篮球运动中发挥应用作用的关键原因,这直接导致了篮球活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譬如,篮球文化重视运动参与者体能与技能的同步提升,而现有的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只关注到了学生运动技能的不足,致力于加大技能教学,却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上的不足,这就导致由此发展而来的篮球文化偏重于体现运动者本身的技能而忽视体能等基础性条件。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对篮球文化的关注不足,将篮球运动视为一般的体育考核课程,并没有培养与篮球运动相适应的校园篮球文化氛围,这导致学生在参与篮球运动时只能感受到课程带来的压力,并不能体会到篮球文化带来的满足。其次,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始重视营造篮球文化氛围的建设,但在实际的建设中,这些院校普遍没有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找到篮球文化的正确培养与应用方式,难以实现篮球文化的价值。高职院校篮球训练模式中单一的功能性训练更是与篮球文化的建设相差甚远。
  三、高职院校实现篮球文化渗透的途径
  1.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对篮球文化的教学引导。篮球教育凭借其强大的引导与熏陶功能仍然是培养篮球文化的首要途径。这就意味着要将篮球文化渗透到高职院校中去,必须先实现篮球文化对篮球教学活动的渗透,这就要求教学老师从自身出发,寻求新的教学模式,敢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进行篮球文化的灌输和融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篮球活动之中。高职院校在课程安排上需要适当增加篮球运动理论教学的课时,在不断的理论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篮球文化,充分深化学生对篮球文化的认识。除此之外,系统而又科学的教学流程是实现篮球文化渗透的有效途径。这需要老师认真考量接受篮球教育的学生在相关知识水平、认知习惯和心理状态上的表现,从而依据学生们的特点设计出系统而又科学的篮球教学流程,为学生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个性化篮球文化学习计划。同时,适当地引入分组教学、小组比赛等其他体育项目的教学经验和手段,能够提升学生对篮球文化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篮球文化的接受,并能不断提升学生彼此之间的配合,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实现篮球教育的德育目的。   2.改善篮球运动基础设施环境,为篮球文化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建设过程中普遍忽视基础运动设施的建设,导致各院校现有的基础设施环境无法与学生篮球运动的需求相适应[2]。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高职院校对体育设施的投资力度不足,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加强校内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资力度,逐步实现场地场馆、器材等基础设施的及时换代更新,使其能与篮球文化的发展需求适应。在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上,高职院校应当进一步增强组织经费投入,开展丰富多样的篮球文化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宣传篮球文化,实现篮球文化的日常渗透。此外,教师在篮球教育中拥有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发挥者篮球文化传播者的重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建设一支拥有浑厚篮球专业技能与身后的篮球文化基础的师资队伍,强化老师们的文化传播意识,让他们时刻谨记自身篮球文化的传播者身份。
  3.建立完善的校园篮球制度,提高开展篮球教育与其他活动的效率。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校园篮球制度建设不足的问题,没有给予篮球文化足够的重视。通过建设完善的校园篮球相关制度,可以让篮球运动的教学参与者以及工作者高效地进行篮球活动。首先需要完善的是篮球运动的教学制度,这需要高职院校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对篮球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引导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为出发点,实现学生积极参与篮球教学活动的目标;其次,高职院校应当重视完善篮球活动管理体系,目前校园中的篮球活动缺乏科学同一的组织管理,往往是学生个人或者学生组织的自发行为。高职院校可以对校园篮球活动的组织、管理及费用规划进行指导,增强篮球活动的科学性,同时注重创新活动形式,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最后,高职院校需要改善教学过程中的考核评价体系,摆脱只对运动技能进行考核的传统思维,更要发展对的篮球理论知识考核,同时对学生团队意识、战术的运用以及篮球思想等方面进行适当考量。除此之外,可以采取学生互评的方式,使学生不仅是考核的对象也是考核的執行者,增强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理解及参与程度[3]。
  4.高职院校需要增加校际间的篮球文化交流,推进篮球运动的赛事文化建设。赛事是学生们体会篮球文化的有效放肆。高职院校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篮球比赛,可以构建多元的篮球赛事文化,促进篮球文化的渗透。高职院校可以在教育部门的牵头线下,积极组织校际正赛、友谊赛、文化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篮球赛事,也可以在校内组织班级赛、新生赛、新老生赛、邀请对抗赛等多种形式的竞赛体系。除此之外,高职院校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影响力联合广泛的社会力量,与各大企业、社区进行合作,联合开展篮球文化赛事。
  四、结论
  高职院校的篮球教学活动中普遍缺乏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亟需寻求适应现代篮球教育长期发展的实现路径。篮球文化在高职院校中的渗透可以丰富现有的传统篮球教学内容,以新颖而有趣的形式提升学生对篮球的认识,进而逐步增强学生的篮球文化素养。因此,高职院校想要实现篮球文化的教育,需要从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逐步加强对篮球文化的教育;还需要通过完善篮球运动基础设施、完善校园篮球文化制度、优化篮球考核体系的途径营造浓厚的校园篮球文化氛围;丰富的赛事文化建设,也有助于将篮球文化渗透到校园的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朱嫣.高职篮球教学中篮球文化的融合策略探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05):133-134.
  [2]程斌.高职院校篮球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4):24-27.
  [3]胡晓军.简析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篮球文化的融合及影响[J].运动,2018(04):130-131.
其他文献
◆摘 要:得天独厚的巴山蜀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四川人民。四川人民勤劳朴实的劳动形象在四川民歌中得以充分体现,四川民歌是四川人民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四川民歌囊括着四川汉族民歌与四川少数民族民歌。本文以《槐花几时开》为个例,探析四川汉族民歌的现状。  ◆关键词:汉族民歌;槐花几时开;现状  四川盆地民族众多,不同民族催生出不同特色的地方民歌。四川汉族人口占四川总人口的90%以上,分布于全省各地
期刊
◆摘 要:现阶段,大家对于企业员工管理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企业政工师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其角色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企业员工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明确企业政工师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企业政工师的具体素质要求,并学会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开展工作,为企业各项生产经营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关键词:政工师;新形势下高速公路企业;职业规划  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企业政工师职业发展过程中,政工师职业发展
期刊
◆摘 要:本文以高校教育改革为背景、以公安院校所实施的警务化管理作为思考对象,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角度出发,结合警务化管理的内涵和特点对其优势与劣势进行分析,探讨在现代高校教育规律之下,警务化管理对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个性化发展以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后,针对当前警务化管理存在的不足,提出具体性和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警务化管理;公安院校;个性化发展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对公安院
期刊
◆摘 要:人才是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高职教育作为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供给方面發挥着重要的功能。本文根据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产业结构,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高职专业建设现状,进行高职专业建设的适应性探索,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高职专业建设新思路,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高职教育;专业建设;适应性  高职教育为粤港澳大
期刊
◆摘 要: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2016版)明确要求学生要会书写一定数量的常用汉字。智障学生因在大脑发育中存在的先天不足或受到损伤,普遍存在许多的问题,写字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教学中要把握起点,循序渐进,从精细动作训练、手眼协调能力训练等起步,从连点成线、描红等入手,逐步形成独立书写能力。  ◆关键词:智障学生;生活语文;写字教学;基本策略  写字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重要的教学内
期刊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品牌效应扩大化特征日益显著,促使营销成为了商业领域品牌建设中不可获取的一个手段。其中动漫IP形象是伴随着动漫产业快速发展所形成的新兴传播方式,拥有广泛的青少年受众群体基础,是开发或塑造商业品牌的一个新形象。本文立足商业品牌建设现状,对动漫IP形象的影响及应用策略进行了重点探讨,以期为商业品牌开发中动漫IP形象的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动漫IP形象;商业品牌;影响;应
期刊
◆摘 要:聋人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伴随听力障碍和大学生的双重属性。当前聋人大学生还没有真正的走向社会,在校园生活的环境下,聋人大学生进入校园不知所措,更不知如何与听人大学生交流,难以融入主流群体。结合聋人大学生身心特点进行引导,打破“玻璃墙”,构建无障碍且和谐的校园环境,削弱对聋人大学生的歧视,从而达到真正融合。  ◆关键词:融合教育;聋人大学生;校园管理  在融合教育背景下,当聋人大学生的学业
期刊
◆摘 要:马克思主义生命观为解决现代大学生生命异化现象提供了突破口。生命的价值通过劳动实践和学习合作才能彰显出深度和广度,将马克思主义生命观哲学思想通过劳动实践和学习合作的方式运用到大学生生命观心理教育中来,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为一体的大学生生命观心理教育模式,能推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生;生命观  当代大学生面临各种发展机遇与诱惑的同时也遭受着巨大的情感与就业压
期刊
◆摘 要:企业工会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它是企业与企业员工之间的纽带,能够调控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就现阶段经济社会而言,劳动关系是一项最基本的要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此背景下,企业工会作为维护企业员工劳动关系、调控劳动纠纷的主角,更应该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作用。  ◆关键词:工会;和谐劳动关系;地位;作用  当前处在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发
期刊
◆摘 要:现如今中小学美术课堂已成为素质教育的关键部分,在培养学生审美过程和创造美的方面都发挥重要的作用,学校和教师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给予学生一定的创造空间,让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美术实践工作坊;校园文化;建设作用  美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为呼应国家素质教育,许多学校创立了美术实践工作坊。与传统的课堂美术教学相比,美术实践工作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