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科”现象作为特殊的时代产物,它的产生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民科”与“官科”的矛盾背后揭示出科学划界问题的模糊性、大众传媒的片面性和国家的科学文化教育的缺陷及对科学共同体监察力度的不足等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对“民科”现象简单地采取否定性或者肯定性的态度和作法都有失客观性和全面性,难以于此有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也无法提出基于多维度的综合性认识和理解。只有从多维的视角出发来探讨“民科”问题,我们才能真正把握住“民科”问题的本质,民科问题才能获得客观的恰当的对待,并促进其转化,为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民科;官科;科学共同体;时代产物 ;大众媒体
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研人员宣布首次探测到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所做的预测。这本該是轰动科学界的一项惊人的发现,但是,在中国,这件事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在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后不久,“民间科学家”郭英森在2011年2月参加天津卫视真人秀电视节目《非你莫属》时提到“引力波”遭到讥讽的视频在网上热传,随之引发广大观众的热议和对“诺贝尔哥”郭英森的同情。通过这次事件的发酵,“官科”与“民科”之间的矛盾及“民科”问题的复杂性日益凸显出来,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当前民科现象进行多维的思考和详细的探讨,从对“民科”现象的研究中解析其社会意义与哲学意义。
一、“民科”的定义及其与“官科”的区别
长期研究民科现象的学者田松曾经将“民科”定义为“民间科学爱好者”。“所谓民间科学爱好者,是指在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或者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或者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或者致力于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却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范式,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总的来说,他们的工作不具备科学意义上的价值。”5但同时田松博士也明确指出,“民间科学爱好者”和那些“业余科学爱好者”是有区别的,业余科学爱好者“这个群体也在科学共同体之外从事着科学活动,但是他们能够与科学共同体达成很好的交流”5,他们“不想推翻现存的科学体系,也不指望建立一个全新的庞大理论”5,并且都按照科学共同体的范式来进行科学活动的。
那么,究竟何为“科学共同体”?何为“范式”?西方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认为“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同一个科学专业领域中的工作者组成。在一种绝大多数领域无法比拟的程度上,他们都经受过近似的教育和专业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钻研过同样的技术文献,并从中获取许多同样的教益。通常这种标准文献的范围标出了一个科学学科的界限。”1[148]并且他还指出,“在这种团体中,交流相当充分,专业判断也相当一致”1[148]。而至于何为“范式”,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详细讨论了“范式”的基本内涵,他在该书序言中指出“范式”通常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它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并且“范式”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一是“它们的成就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1[8],二是“这些成就又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1[8]。除此之外,托马斯·库恩还对“范式”的涵义作了补充性理解:“一方面代表着一个特定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等构成的整体。另一方面,它指谓着那个整体的一种元素,即具体的谜题解答;把他们当做模型和范例,可以取代明确的规则以作为常规科学中其他谜题解答的基础”1[147]。简单来说,“共同体就是科学知识的生产者和确认者的单位,范式是为这样的团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东西”1[149]。
从以上田松博士关于“民间科学爱好者”以及托马斯·库恩关于“科学共同体”、“范式”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民科”与“官科”的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遵不遵循科学共同体的范式的指导,能不能与科学共同体达成基本的交流。官科在托马斯·库恩所说的常规科学的发展阶段必定是遵循某一科学共同体的范式的指导,直至这一范式所规定的方法不再能够应付不断持续出现的反常现象,从而导致危机持续爆发,最终一项新的科学成就诞生,重新指导实践,并被奉为新一代的范式。并且官科中存在着不同的科学共同体,它们遵循着各自的范式,选择的理论也不尽相同,从而会出现“不可通约性”的现象。托马斯·库恩在《客观性、价值判断和理论选择》一书中曾指出“不可通约性”意指不同理论支持者之间所能彼此交流的內容存在着极大的局限。虽然官科中存在着“不可通约性”的现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同理论拥护者之间不能比较技术成果,“当交流阻塞时,其参与者所能做的,就是把彼此看作不同语言共同体的成员,然后把自己当作翻译”1[169],也就是学会把对方的理论及其技术成果翻译成我方自己的语言,同时也能把我方的理论及技术成果用他方的语言翻译出来。但是当我们考察民科的时候,情形就大不相同了,“民间科学爱好者”最大的特征就是不能交流。这里所说的“不能交流”一方面指的是“民间科学爱好者”不能与科学共同体的成员交流。因为“民间科学爱好者”不遵守科学共同体的范式的指导,也不用科学共同体的语言、理论来阐述自己的理论,各自发明了一些规则和理论体系,这最终导致他们的某些行为像是在自说自话,而他们还抱怨为什么没有人愿意倾听他们的理论;另一方面则是指这些“民间科学爱好者”之间也不能够交流。因为每一位“民间科学爱好者”都发明了一套自己的理论方法,并且都试图让其他“民间科学爱好者”学习模仿自己的这一套理论体系,而不愿学习其他人的体系方法,他们只想倾诉,而不愿意倾听。
二、“民科”与“官科”冲突与矛盾的多层原因
虽然田松博士强调说“民科”现象不是一直持久下去的,“民科”的数量实质上一直在不断减少,但是官科与民科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矛盾却是根深蒂固的。因此,除了上述的“官科”和“民科”在科学共同体语言方面不能够进行有效互动之外,我们还应从体制、社会舆情、性情等方面来分析“官科”与“民科”之间的矛盾的源泉。 1、体制内外的划分和科学管理思维的束缚。在中国,“官科”基本上都是被政府部门雇用的科技工作者,他们是处在“体制内”的,因而能够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研究经费充足、资源丰富。但是在这样的“体制内”,官科很容易异化为鸟笼科学,故步自封、腐败滋生。他们习惯于在西方前人的理论范围内思考问题,长期把理论创新话语权拱手让给西方人,一切向西方的标准看齐。并且在这种科研环境下,很容易导致为了拿基金而随意申请课题项目的腐败现象的泛滥,最终使得“官科”失去了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科研精神。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官科”都是這样的,也不乏一些真正具有求知精神和科研精神的科学家,如著名的物理学家、航天工程首席科学家钱学森等等科学家。相反的,在中国,“民科”往往只能在“体制外”进行他们的“科学研究”,而在“体制外”进行研究的“民科”因為得不到政府的关注和支持,大多数人都是十分贫寒的,年过四十还靠父母救济生活的不在少数。但是,也正因为处在“体制外”的环境中,“民科”相较于“官科”拥有更大的研究自由和创新热情,他们敢于质疑前人的观点,虽然很多质疑实属荒谬或者经不起逻辑分析。官科与民科在资金、思维等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以至于有些官科鄙夷、打压民科所提出来的观点,全盘否定民科的理论;而民科则讽刺官科只会不断重复论述前人提出来的理论观点,而没有一点创新精神。最终导致双方矛盾加剧。
2、舆论媒体对于“民科”现象的过度炒作。正如去年引起热议的“诺贝尔哥”事件,我们细看《非你莫属》有关“诺贝尔哥”这一期节目,郭英森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在说一些不知所云的新名词,“引力波” 这三个字仅仅是顺口一说。但是部分媒体偏偏以“引力波”、“方舟子”、“爱因斯坦”等等字眼来博眼球,罔顾报道的真实性,传递反智的价值观。因为部分媒体的肆意炒作,最终该节目不但没有起到任何科普宣传的效果,反而引发了广大群众对于“民科”的同情心的泛滥以及对于“官科”的无端指责,让人深感愤怒。而大众对于“民科”的同情,也会让“民科”产生一种错觉,误认为大众都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官科”是在以强权束缚人民。从而刺激“民科”投入更大的热情,试图“解放”民众的思想,最终使得“民科”与“官科”之间的矛盾加剧。
3、非科学因素导致“官科”与“民科”难以客观冷静地审视对方。“官科”和“民科”在评价对方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掺杂一些非科学因素,如职业、学历、社会身份等等。有些“官科”鉴于自己的高学历、高职位,因而看轻那些只有初中或者小学文化水平的“民科”,一味地忽视“民科”们的研究成果,这必然引起“民科”们的不满与愤怒。诚然很多“民科”确实自身科学文化素养不高,对于科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并不十分熟悉了解,但是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事实上也存在着一些从“官科”圈子中走出来的所谓的“民科”,甚至还有一些“民科”在私营企业或机构工作。如果说这些“民科”的科学文化素养不高,想必大多数人都会持怀疑态度。因此我们应该正视那些导致“官科”与“民科”争斗不休的非科学因素,只有摒除这些干扰因素,才能真正做到“民科”与“官科”的平等对话。
三、民科产生的原因及现状
虽然民科在全球范围内都广泛存在,但是唯独中国出现过大规模井喷。一直持续关注“民科”现象的田松博士曾经指出“民间科学爱好者”基本上都出生在1970年以前,80后、90后是民科的凤毛麟角,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民科”是时代的产物。我们可以尝试着从1970年之前中国的历史环境中去寻找合理性原因。
1、特殊的历史环境导致“民科”科学文化素养不高。1970年以前,当时的新中国在“大跃进”的时代背景下开展了“文化大革命”,导致我国高考中断了十年,中国教育事业出现了严重断层,选拔人才的机制缺失。并且当时上大学的大多数是工农子弟兵,学校政治化严重,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民科,他们的受教育程度都不高,属于被耽误的一代。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部分民科,学历往往都是初中、高中,甚至小学,基本上没有受过科学训练,很难通过运用科学语言与“官科”进行对话从而进入科学共同体。
2、受过理想主义教育的影响,坚持不懈,期以为国争光。上个世纪70年代左右,主流意识形态中的理想主义成分日益增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诞生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大跃进”所倡导的理想主义的影响,并且这样的人往往认为自己肩负着为中国科学事业献身,打破西方的“学术霸权”的重大使命,并且往往容易钻牛角尖,认为自己的“科研成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是能够对当今世界的科学理论体系产生重大影响的。因此,他会想方设法将他的“科研成果”广而告之以期获得肯定,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写信、上访;直接演讲;自费出书;自建研究所;上网。如果那些科学家理解不了他们的理论,他们会不断强行给那些科学家灌输他们的理论而且还不准科学家反驳,一旦科学家否定他们的学说,他们则会认为是这些科学家自身水平不高,无法理解他们的理论,而不是他们自身的问题。
3、大众传媒对科学活动的误读,对科学的介绍过于“面谱化”、“浪漫化”。传统的科普文章并不具体介绍科学共同体的活动,而只专注于普及具体的科学知识。并且传媒对于科学研究工作的描述过于浪漫化,几乎所有的科学家的形象都千篇一律,大部分都是身穿工作服、头发斑白、戴眼镜、和蔼可亲的老人,起早贪黑、废寝忘食,他们在实验室里度过了自己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光,为科学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并且以往教科书上描述的牛顿因为被苹果砸到脑袋而“灵机一动”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因为泡浴缸偶然发现了浮力定律等等这些一系列故事往往给那些“民科”们造成了一种假象,似乎只要坚持不懈、勤奋刻苦加上偶然的灵机一现,那么他们就算只有小学、初中学历,也可以攻克重大的科学难关、解决世界性的数学难题比如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因此,特定的时代环境,加上大众传媒对于科学的简单描述,刺激了“民科”们前赴后继地为科学事业“献身”。 “民科”现象之所以产生并且延续至今,其原因不止上述几个方面,也受到了“民间科学爱好者”自身的性格特征、舆论媒体对“民科”的推波助澜等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探索“民科”现象产生的原因只是解决“民科”问题的基础,我们也应关注“民科”的现状,立足于当下,才能更加客观全面地把握“民科”现象的复杂性。
1、大多数“民科”都被科学共同体拒之门外。在当今中国,已经不会再出现大规模式的“民科”井喷现象,但是“民科”却并没有消失,仍然有部分“民科”在坚持不懈地进行所谓的“理论”探索。然而很多“民科”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他们被传统科学共同体拒之门外,却又无法获得非常正规和系统的科普。他们也尝试在网络上和专家学者进行讨论,但大多真正的学者不愿跟他们争论,并且很多“民科”在网上的那种讨论实质上大多数都是在自说自话,不听他人意见,势必得不到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只能够游走在科学共同体之外。
2、“民科”往往生活贫苦但却为了心中理想仍坚持研究。大多数的“民科”为了宣传自己的“理论”,往往会自费出书、自费到处演讲、自费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甚至家徒四壁也在所不惜,而且“民科”往往生存能力较差,家境贫困,有的“民科”年过四十还要靠父母、妻儿的接济才能生存下去。但是他们之所以长年累月、日复一日地,就算贫困潦倒也要坚持进行研究,大多数为的并不是现实利益,而是源于他们对于自己提出的“理念”的坚持,并且执拗地认为如果这项研究成果不公诸于世、不被世人重视的话,将会对历史的进程造成极其重大的影响。这种心理和行为往往得不到家人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因此“民科”常常陷入身心俱疲的困苦境界。
3、大众媒体的大肆炒作对“民科”产生了双面影响。当今媒体还是会不时地拿“民科”作为噱头来炒话题,增加节目收视率,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引发一场“官科”与“民科”之争。但是,从另一面来说,媒体增加“民科”的曝光率,在某种程度上也使得“民科”获得了一定话语权,使得他们或多或少能够站在公众面前阐述自己的“理论”。虽然这些“理论”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媒体对“民科”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进大众对于“民科”这一特殊群体的认识和了解,使得观众对“民科”这一群体进行自觉自主的反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关于科学的良性讨论。只有揭去了“民科”的神秘面纱,让“民科”站在公众面前,我们才能真正了解“民科”。只有民众自主自觉地反思“民科”,才能推动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四、“民科”问题产生的影响及有关解决“民科”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民科’不仅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是现实问题”5。通过详细分析研究“民科”给当今社会所产生的一系列利弊影响,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看待“民科”,把握好“民科”未来的发展方向。
1、科学发展方面。“民科”处在科学共同体之外,所以很难获得像“官科”那样丰厚的资金支持、雄厚的技术支持、优惠的政策支持,因而他们所得到的“创新性理论”在“官科”看来往往是不值一提甚至荒谬可笑,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民科”往往比“体制内”的“官科”的思想更加自由、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具有创新性,因为“民科”无需面对“体制内”的各种有形的无形的诱惑和压力,比如上级领导的施压、体制框架的束缚、雄厚项目资金的诱惑等等。而“民科”这种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正是“官科”群体所缺乏的。因此,“民科”对于科学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因为“民科”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逻辑推理水平差异较大、不善于使用科学共同体的语言,因而他们的“理论”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问题,这势必会给大众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阻碍科学的良性有序发展;但是,另一方面,“民科”所具有的坚持不懈、刻苦钻研、敢于创新的精神却是科学进步的必然要求,因此“民科”在一定程度上又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热情,从侧面起到了推动科学发展的作用。
2、社会舆情方面。一方面,由于大众媒体需要增加自身曝光率,因此它们在谈及“民科”的时候大多数都会采用一种极端、激烈的语调来吸引公众的眼球,过度炒作,但是这样的做法往往导致大众对于“民科”的同情心的过度泛滥,甚至对“官科”进行无端的谴责和批判,刺激“民科”的再次发展。除此之外,还会导致民众对于科学的认识和分界变得模糊不清,不利于科学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另一方面,“民科”虽然处于科学共同体之外,但是通过一些大众媒体对其的客观评价和正面宣传,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发展科学的氛围,当然,必须得辅以对正确科学观的宣传和教化,只有这样,“民科”现象才能最终对社会起到推动发展作用。
3、家庭伦理方面。一方面,因为“民间科学爱好者”是处在科学共同体之外的,因此他们没有“官科”那样丰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民科”基本上都表现出一种明显的理想主义倾向,对物质利益并不是很看重,因此他们常常自费出书、自费演讲、自费参加各種研讨会,甚至不惜举债进行自己所谓的“理论研究”,导致自己家徒四壁、妻离子散。在中国这样一个重视家庭人伦和谐的大环境中,坚持理想应该以其与家庭的和谐统一为基础。而“民科”却常常置家庭的和谐幸福于不顾,一味地坚持自己的“理论创新”,甚至已经过了不惑之年还不具备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还需要依靠父母、妻儿的接济才能生存下去。“民科”的这种行为无疑是对社会伦理的一种伤害,不但给自身的家庭成员带来了身心的伤害,同时也在社会中形成一种不良的风气,对社会成员产生不利的影响。
基于以上对“民科”的分析,我们可以就“民科”现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尝试性地提出的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
1、鼓励“民科”从事诸如博物学之类的科学工作。這类科学工作不像物理学、数学那样对理论性、逻辑性要求极高,但是它需要日复一日地不辞辛苦地记录下你所观察的植物的生长情况、你所在地的大气情况。这些数据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处理分析之后,也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并且有助于你发现自然界一些隐秘的关联性,而发现这种关联性也非常需要有“民科”那样无限的热情和想象力、创造性。 2、建立学术评价的社会制度及理性标准。对于科学和学术的评判标准不能以“权威”为基础,否则只会导致科学界和学术界的思想和体制逐渐僵化,挑战“权威”的结果只能是粉身碎骨,这无疑是“霸权主义”在科学界、学术界的一种变形而已,而这种“霸权主义”也会阻碍中国科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于科学共同体之外的科研创新、理论创新,应该采取多元化评审制度,并且在评审双方充分沟通了解的基础之上对创新性科研成果进行客观评判,只有这样,科学共同体才能处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状态,才能成为科学进步的基地。
3、增强大众科普和媒体的客观正面宣传作用。通过对“民科”现象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他们的科学文化素养参差不齐,他们的逻辑性也往往较差,不懂科学共同体的语言。并且“民科”讨论的主题仍然停留在一些诸如永动机、热力学第二定律之类的旧问题,殊不知如今科学界讨论的主题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另一方面,大众科普和媒体对于科学家形象的“面谱化”、“单一化”以及对于科研活动的“浪漫化”的描述,很容易造成只要勤奋刻苦加上偶然的灵感,那么就算没有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没有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也能够从事科研活动的假象,从而刺激“民科”的盲目发展和壮大;另一方面,大众科普和媒体对“民科”的大肆炒作和有失偏颇的宣传,极易激发民众对于“民科”的盲目同情,从而使得“民科”更加肆意泛滥。因此,大众科普和媒體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对于科学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对于科学共同体进行广泛而有效的宣传,对于科学的研究活动、行为和成就予以积极的正面的宣传。
4、国家政府也应该出台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从国家政策层面既要防范不尊重科学的反智主义的兴起发展、“民科”的肆意泛滥,又要预防“官科”沦为科学“权威”的温床。一方面,国家应该加强科学文化教育,着力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从而帮助民众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全社会形成认识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风气;另一方面,“官科”是被政府所承认的科学共同体,但是这并不代表“官科”就是绝对正确的权威,科学共同体实际上也是某一利益集团的代言人,科学共同体也会压制一些有价值的科学创新理论。因此国家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防止“体制内”的权钱交易、学术造假等腐败问题的重要性,加大惩戒力度,并且加强对科学共同体的监督引导作用,从而防止科学“权威”的横行。
“民科”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他们很难使用科学语言与“官科”进行对话始因而终游走在科学共同体之外。他们的生活状况也是令人担忧的,加之媒体的过度炒作,我们很容易就对“民科”产生偏见,对他们持否定态度。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民科”身上那种刻苦钻研、坚持不懈的宝贵精神还是值得当代所谓的“官科”敬佩和学习的。并且“民科”与科学、社会等等多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仍然是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通过研究“民科”问题,不仅可以促进科学划界问题的解决,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助其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同时还有利于激发社会理论创新热情和科研动力,从而促进中国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和社会意义。因此只要对“民科”进行深度了解并且加以适当的引导,相信“民科”一定能在当今中国社会发挥出积极的建设性作用,推动科学、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田松.永动机与哥德巴赫猜想[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田松.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基本界定及其成因分析[J].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7).
[4]田松.二十年目睹之“民科”怪现状[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da37d0100cslj.html
[5]田松.我民間,但是我科学[EB/OL].http://cul.qq.com/a/20160224/051822.htm
[6]王迪兴.解决民科问题需要理论及制度保障[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31dc61010008ns.html.2007-05-03
[7]王红旗.告别民科与官科,创新科学与守成科学之相对论,迎接“创科”与“守科”合作共赢新时代[EB/OL].http://bbsl.people.com.cn/post/6/1/2/158415706.html.2016-09-07
作者简介:张媛媛(1997—),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学哲学系2013级哲学专业本科生。
【关键词】:民科;官科;科学共同体;时代产物 ;大众媒体
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研人员宣布首次探测到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所做的预测。这本該是轰动科学界的一项惊人的发现,但是,在中国,这件事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在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后不久,“民间科学家”郭英森在2011年2月参加天津卫视真人秀电视节目《非你莫属》时提到“引力波”遭到讥讽的视频在网上热传,随之引发广大观众的热议和对“诺贝尔哥”郭英森的同情。通过这次事件的发酵,“官科”与“民科”之间的矛盾及“民科”问题的复杂性日益凸显出来,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当前民科现象进行多维的思考和详细的探讨,从对“民科”现象的研究中解析其社会意义与哲学意义。
一、“民科”的定义及其与“官科”的区别
长期研究民科现象的学者田松曾经将“民科”定义为“民间科学爱好者”。“所谓民间科学爱好者,是指在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或者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或者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或者致力于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却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范式,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总的来说,他们的工作不具备科学意义上的价值。”5但同时田松博士也明确指出,“民间科学爱好者”和那些“业余科学爱好者”是有区别的,业余科学爱好者“这个群体也在科学共同体之外从事着科学活动,但是他们能够与科学共同体达成很好的交流”5,他们“不想推翻现存的科学体系,也不指望建立一个全新的庞大理论”5,并且都按照科学共同体的范式来进行科学活动的。
那么,究竟何为“科学共同体”?何为“范式”?西方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认为“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同一个科学专业领域中的工作者组成。在一种绝大多数领域无法比拟的程度上,他们都经受过近似的教育和专业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钻研过同样的技术文献,并从中获取许多同样的教益。通常这种标准文献的范围标出了一个科学学科的界限。”1[148]并且他还指出,“在这种团体中,交流相当充分,专业判断也相当一致”1[148]。而至于何为“范式”,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详细讨论了“范式”的基本内涵,他在该书序言中指出“范式”通常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它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并且“范式”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一是“它们的成就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1[8],二是“这些成就又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1[8]。除此之外,托马斯·库恩还对“范式”的涵义作了补充性理解:“一方面代表着一个特定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等构成的整体。另一方面,它指谓着那个整体的一种元素,即具体的谜题解答;把他们当做模型和范例,可以取代明确的规则以作为常规科学中其他谜题解答的基础”1[147]。简单来说,“共同体就是科学知识的生产者和确认者的单位,范式是为这样的团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东西”1[149]。
从以上田松博士关于“民间科学爱好者”以及托马斯·库恩关于“科学共同体”、“范式”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民科”与“官科”的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遵不遵循科学共同体的范式的指导,能不能与科学共同体达成基本的交流。官科在托马斯·库恩所说的常规科学的发展阶段必定是遵循某一科学共同体的范式的指导,直至这一范式所规定的方法不再能够应付不断持续出现的反常现象,从而导致危机持续爆发,最终一项新的科学成就诞生,重新指导实践,并被奉为新一代的范式。并且官科中存在着不同的科学共同体,它们遵循着各自的范式,选择的理论也不尽相同,从而会出现“不可通约性”的现象。托马斯·库恩在《客观性、价值判断和理论选择》一书中曾指出“不可通约性”意指不同理论支持者之间所能彼此交流的內容存在着极大的局限。虽然官科中存在着“不可通约性”的现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同理论拥护者之间不能比较技术成果,“当交流阻塞时,其参与者所能做的,就是把彼此看作不同语言共同体的成员,然后把自己当作翻译”1[169],也就是学会把对方的理论及其技术成果翻译成我方自己的语言,同时也能把我方的理论及技术成果用他方的语言翻译出来。但是当我们考察民科的时候,情形就大不相同了,“民间科学爱好者”最大的特征就是不能交流。这里所说的“不能交流”一方面指的是“民间科学爱好者”不能与科学共同体的成员交流。因为“民间科学爱好者”不遵守科学共同体的范式的指导,也不用科学共同体的语言、理论来阐述自己的理论,各自发明了一些规则和理论体系,这最终导致他们的某些行为像是在自说自话,而他们还抱怨为什么没有人愿意倾听他们的理论;另一方面则是指这些“民间科学爱好者”之间也不能够交流。因为每一位“民间科学爱好者”都发明了一套自己的理论方法,并且都试图让其他“民间科学爱好者”学习模仿自己的这一套理论体系,而不愿学习其他人的体系方法,他们只想倾诉,而不愿意倾听。
二、“民科”与“官科”冲突与矛盾的多层原因
虽然田松博士强调说“民科”现象不是一直持久下去的,“民科”的数量实质上一直在不断减少,但是官科与民科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矛盾却是根深蒂固的。因此,除了上述的“官科”和“民科”在科学共同体语言方面不能够进行有效互动之外,我们还应从体制、社会舆情、性情等方面来分析“官科”与“民科”之间的矛盾的源泉。 1、体制内外的划分和科学管理思维的束缚。在中国,“官科”基本上都是被政府部门雇用的科技工作者,他们是处在“体制内”的,因而能够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研究经费充足、资源丰富。但是在这样的“体制内”,官科很容易异化为鸟笼科学,故步自封、腐败滋生。他们习惯于在西方前人的理论范围内思考问题,长期把理论创新话语权拱手让给西方人,一切向西方的标准看齐。并且在这种科研环境下,很容易导致为了拿基金而随意申请课题项目的腐败现象的泛滥,最终使得“官科”失去了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科研精神。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官科”都是這样的,也不乏一些真正具有求知精神和科研精神的科学家,如著名的物理学家、航天工程首席科学家钱学森等等科学家。相反的,在中国,“民科”往往只能在“体制外”进行他们的“科学研究”,而在“体制外”进行研究的“民科”因為得不到政府的关注和支持,大多数人都是十分贫寒的,年过四十还靠父母救济生活的不在少数。但是,也正因为处在“体制外”的环境中,“民科”相较于“官科”拥有更大的研究自由和创新热情,他们敢于质疑前人的观点,虽然很多质疑实属荒谬或者经不起逻辑分析。官科与民科在资金、思维等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以至于有些官科鄙夷、打压民科所提出来的观点,全盘否定民科的理论;而民科则讽刺官科只会不断重复论述前人提出来的理论观点,而没有一点创新精神。最终导致双方矛盾加剧。
2、舆论媒体对于“民科”现象的过度炒作。正如去年引起热议的“诺贝尔哥”事件,我们细看《非你莫属》有关“诺贝尔哥”这一期节目,郭英森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在说一些不知所云的新名词,“引力波” 这三个字仅仅是顺口一说。但是部分媒体偏偏以“引力波”、“方舟子”、“爱因斯坦”等等字眼来博眼球,罔顾报道的真实性,传递反智的价值观。因为部分媒体的肆意炒作,最终该节目不但没有起到任何科普宣传的效果,反而引发了广大群众对于“民科”的同情心的泛滥以及对于“官科”的无端指责,让人深感愤怒。而大众对于“民科”的同情,也会让“民科”产生一种错觉,误认为大众都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官科”是在以强权束缚人民。从而刺激“民科”投入更大的热情,试图“解放”民众的思想,最终使得“民科”与“官科”之间的矛盾加剧。
3、非科学因素导致“官科”与“民科”难以客观冷静地审视对方。“官科”和“民科”在评价对方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掺杂一些非科学因素,如职业、学历、社会身份等等。有些“官科”鉴于自己的高学历、高职位,因而看轻那些只有初中或者小学文化水平的“民科”,一味地忽视“民科”们的研究成果,这必然引起“民科”们的不满与愤怒。诚然很多“民科”确实自身科学文化素养不高,对于科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并不十分熟悉了解,但是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事实上也存在着一些从“官科”圈子中走出来的所谓的“民科”,甚至还有一些“民科”在私营企业或机构工作。如果说这些“民科”的科学文化素养不高,想必大多数人都会持怀疑态度。因此我们应该正视那些导致“官科”与“民科”争斗不休的非科学因素,只有摒除这些干扰因素,才能真正做到“民科”与“官科”的平等对话。
三、民科产生的原因及现状
虽然民科在全球范围内都广泛存在,但是唯独中国出现过大规模井喷。一直持续关注“民科”现象的田松博士曾经指出“民间科学爱好者”基本上都出生在1970年以前,80后、90后是民科的凤毛麟角,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民科”是时代的产物。我们可以尝试着从1970年之前中国的历史环境中去寻找合理性原因。
1、特殊的历史环境导致“民科”科学文化素养不高。1970年以前,当时的新中国在“大跃进”的时代背景下开展了“文化大革命”,导致我国高考中断了十年,中国教育事业出现了严重断层,选拔人才的机制缺失。并且当时上大学的大多数是工农子弟兵,学校政治化严重,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民科,他们的受教育程度都不高,属于被耽误的一代。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部分民科,学历往往都是初中、高中,甚至小学,基本上没有受过科学训练,很难通过运用科学语言与“官科”进行对话从而进入科学共同体。
2、受过理想主义教育的影响,坚持不懈,期以为国争光。上个世纪70年代左右,主流意识形态中的理想主义成分日益增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诞生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大跃进”所倡导的理想主义的影响,并且这样的人往往认为自己肩负着为中国科学事业献身,打破西方的“学术霸权”的重大使命,并且往往容易钻牛角尖,认为自己的“科研成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是能够对当今世界的科学理论体系产生重大影响的。因此,他会想方设法将他的“科研成果”广而告之以期获得肯定,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写信、上访;直接演讲;自费出书;自建研究所;上网。如果那些科学家理解不了他们的理论,他们会不断强行给那些科学家灌输他们的理论而且还不准科学家反驳,一旦科学家否定他们的学说,他们则会认为是这些科学家自身水平不高,无法理解他们的理论,而不是他们自身的问题。
3、大众传媒对科学活动的误读,对科学的介绍过于“面谱化”、“浪漫化”。传统的科普文章并不具体介绍科学共同体的活动,而只专注于普及具体的科学知识。并且传媒对于科学研究工作的描述过于浪漫化,几乎所有的科学家的形象都千篇一律,大部分都是身穿工作服、头发斑白、戴眼镜、和蔼可亲的老人,起早贪黑、废寝忘食,他们在实验室里度过了自己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光,为科学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并且以往教科书上描述的牛顿因为被苹果砸到脑袋而“灵机一动”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因为泡浴缸偶然发现了浮力定律等等这些一系列故事往往给那些“民科”们造成了一种假象,似乎只要坚持不懈、勤奋刻苦加上偶然的灵机一现,那么他们就算只有小学、初中学历,也可以攻克重大的科学难关、解决世界性的数学难题比如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因此,特定的时代环境,加上大众传媒对于科学的简单描述,刺激了“民科”们前赴后继地为科学事业“献身”。 “民科”现象之所以产生并且延续至今,其原因不止上述几个方面,也受到了“民间科学爱好者”自身的性格特征、舆论媒体对“民科”的推波助澜等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探索“民科”现象产生的原因只是解决“民科”问题的基础,我们也应关注“民科”的现状,立足于当下,才能更加客观全面地把握“民科”现象的复杂性。
1、大多数“民科”都被科学共同体拒之门外。在当今中国,已经不会再出现大规模式的“民科”井喷现象,但是“民科”却并没有消失,仍然有部分“民科”在坚持不懈地进行所谓的“理论”探索。然而很多“民科”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他们被传统科学共同体拒之门外,却又无法获得非常正规和系统的科普。他们也尝试在网络上和专家学者进行讨论,但大多真正的学者不愿跟他们争论,并且很多“民科”在网上的那种讨论实质上大多数都是在自说自话,不听他人意见,势必得不到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只能够游走在科学共同体之外。
2、“民科”往往生活贫苦但却为了心中理想仍坚持研究。大多数的“民科”为了宣传自己的“理论”,往往会自费出书、自费到处演讲、自费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甚至家徒四壁也在所不惜,而且“民科”往往生存能力较差,家境贫困,有的“民科”年过四十还要靠父母、妻儿的接济才能生存下去。但是他们之所以长年累月、日复一日地,就算贫困潦倒也要坚持进行研究,大多数为的并不是现实利益,而是源于他们对于自己提出的“理念”的坚持,并且执拗地认为如果这项研究成果不公诸于世、不被世人重视的话,将会对历史的进程造成极其重大的影响。这种心理和行为往往得不到家人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因此“民科”常常陷入身心俱疲的困苦境界。
3、大众媒体的大肆炒作对“民科”产生了双面影响。当今媒体还是会不时地拿“民科”作为噱头来炒话题,增加节目收视率,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引发一场“官科”与“民科”之争。但是,从另一面来说,媒体增加“民科”的曝光率,在某种程度上也使得“民科”获得了一定话语权,使得他们或多或少能够站在公众面前阐述自己的“理论”。虽然这些“理论”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媒体对“民科”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进大众对于“民科”这一特殊群体的认识和了解,使得观众对“民科”这一群体进行自觉自主的反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关于科学的良性讨论。只有揭去了“民科”的神秘面纱,让“民科”站在公众面前,我们才能真正了解“民科”。只有民众自主自觉地反思“民科”,才能推动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四、“民科”问题产生的影响及有关解决“民科”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民科’不仅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是现实问题”5。通过详细分析研究“民科”给当今社会所产生的一系列利弊影响,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看待“民科”,把握好“民科”未来的发展方向。
1、科学发展方面。“民科”处在科学共同体之外,所以很难获得像“官科”那样丰厚的资金支持、雄厚的技术支持、优惠的政策支持,因而他们所得到的“创新性理论”在“官科”看来往往是不值一提甚至荒谬可笑,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民科”往往比“体制内”的“官科”的思想更加自由、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具有创新性,因为“民科”无需面对“体制内”的各种有形的无形的诱惑和压力,比如上级领导的施压、体制框架的束缚、雄厚项目资金的诱惑等等。而“民科”这种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正是“官科”群体所缺乏的。因此,“民科”对于科学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因为“民科”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逻辑推理水平差异较大、不善于使用科学共同体的语言,因而他们的“理论”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问题,这势必会给大众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阻碍科学的良性有序发展;但是,另一方面,“民科”所具有的坚持不懈、刻苦钻研、敢于创新的精神却是科学进步的必然要求,因此“民科”在一定程度上又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热情,从侧面起到了推动科学发展的作用。
2、社会舆情方面。一方面,由于大众媒体需要增加自身曝光率,因此它们在谈及“民科”的时候大多数都会采用一种极端、激烈的语调来吸引公众的眼球,过度炒作,但是这样的做法往往导致大众对于“民科”的同情心的过度泛滥,甚至对“官科”进行无端的谴责和批判,刺激“民科”的再次发展。除此之外,还会导致民众对于科学的认识和分界变得模糊不清,不利于科学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另一方面,“民科”虽然处于科学共同体之外,但是通过一些大众媒体对其的客观评价和正面宣传,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发展科学的氛围,当然,必须得辅以对正确科学观的宣传和教化,只有这样,“民科”现象才能最终对社会起到推动发展作用。
3、家庭伦理方面。一方面,因为“民间科学爱好者”是处在科学共同体之外的,因此他们没有“官科”那样丰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民科”基本上都表现出一种明显的理想主义倾向,对物质利益并不是很看重,因此他们常常自费出书、自费演讲、自费参加各種研讨会,甚至不惜举债进行自己所谓的“理论研究”,导致自己家徒四壁、妻离子散。在中国这样一个重视家庭人伦和谐的大环境中,坚持理想应该以其与家庭的和谐统一为基础。而“民科”却常常置家庭的和谐幸福于不顾,一味地坚持自己的“理论创新”,甚至已经过了不惑之年还不具备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还需要依靠父母、妻儿的接济才能生存下去。“民科”的这种行为无疑是对社会伦理的一种伤害,不但给自身的家庭成员带来了身心的伤害,同时也在社会中形成一种不良的风气,对社会成员产生不利的影响。
基于以上对“民科”的分析,我们可以就“民科”现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尝试性地提出的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
1、鼓励“民科”从事诸如博物学之类的科学工作。這类科学工作不像物理学、数学那样对理论性、逻辑性要求极高,但是它需要日复一日地不辞辛苦地记录下你所观察的植物的生长情况、你所在地的大气情况。这些数据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处理分析之后,也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并且有助于你发现自然界一些隐秘的关联性,而发现这种关联性也非常需要有“民科”那样无限的热情和想象力、创造性。 2、建立学术评价的社会制度及理性标准。对于科学和学术的评判标准不能以“权威”为基础,否则只会导致科学界和学术界的思想和体制逐渐僵化,挑战“权威”的结果只能是粉身碎骨,这无疑是“霸权主义”在科学界、学术界的一种变形而已,而这种“霸权主义”也会阻碍中国科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于科学共同体之外的科研创新、理论创新,应该采取多元化评审制度,并且在评审双方充分沟通了解的基础之上对创新性科研成果进行客观评判,只有这样,科学共同体才能处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状态,才能成为科学进步的基地。
3、增强大众科普和媒体的客观正面宣传作用。通过对“民科”现象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他们的科学文化素养参差不齐,他们的逻辑性也往往较差,不懂科学共同体的语言。并且“民科”讨论的主题仍然停留在一些诸如永动机、热力学第二定律之类的旧问题,殊不知如今科学界讨论的主题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另一方面,大众科普和媒体对于科学家形象的“面谱化”、“单一化”以及对于科研活动的“浪漫化”的描述,很容易造成只要勤奋刻苦加上偶然的灵感,那么就算没有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没有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也能够从事科研活动的假象,从而刺激“民科”的盲目发展和壮大;另一方面,大众科普和媒体对“民科”的大肆炒作和有失偏颇的宣传,极易激发民众对于“民科”的盲目同情,从而使得“民科”更加肆意泛滥。因此,大众科普和媒體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对于科学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对于科学共同体进行广泛而有效的宣传,对于科学的研究活动、行为和成就予以积极的正面的宣传。
4、国家政府也应该出台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从国家政策层面既要防范不尊重科学的反智主义的兴起发展、“民科”的肆意泛滥,又要预防“官科”沦为科学“权威”的温床。一方面,国家应该加强科学文化教育,着力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从而帮助民众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全社会形成认识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风气;另一方面,“官科”是被政府所承认的科学共同体,但是这并不代表“官科”就是绝对正确的权威,科学共同体实际上也是某一利益集团的代言人,科学共同体也会压制一些有价值的科学创新理论。因此国家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防止“体制内”的权钱交易、学术造假等腐败问题的重要性,加大惩戒力度,并且加强对科学共同体的监督引导作用,从而防止科学“权威”的横行。
“民科”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他们很难使用科学语言与“官科”进行对话始因而终游走在科学共同体之外。他们的生活状况也是令人担忧的,加之媒体的过度炒作,我们很容易就对“民科”产生偏见,对他们持否定态度。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民科”身上那种刻苦钻研、坚持不懈的宝贵精神还是值得当代所谓的“官科”敬佩和学习的。并且“民科”与科学、社会等等多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仍然是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通过研究“民科”问题,不仅可以促进科学划界问题的解决,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助其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同时还有利于激发社会理论创新热情和科研动力,从而促进中国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和社会意义。因此只要对“民科”进行深度了解并且加以适当的引导,相信“民科”一定能在当今中国社会发挥出积极的建设性作用,推动科学、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田松.永动机与哥德巴赫猜想[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田松.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基本界定及其成因分析[J].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7).
[4]田松.二十年目睹之“民科”怪现状[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da37d0100cslj.html
[5]田松.我民間,但是我科学[EB/OL].http://cul.qq.com/a/20160224/051822.htm
[6]王迪兴.解决民科问题需要理论及制度保障[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31dc61010008ns.html.2007-05-03
[7]王红旗.告别民科与官科,创新科学与守成科学之相对论,迎接“创科”与“守科”合作共赢新时代[EB/OL].http://bbsl.people.com.cn/post/6/1/2/158415706.html.2016-09-07
作者简介:张媛媛(1997—),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学哲学系2013级哲学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