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语文教学则是一种知识与艺术的综合体。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更具艺术性和启发性,使学生体会语文的趣味性,掌握更多的语文学习技巧。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就是要优化课堂教学,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更新颖。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艺术 教学语言 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能产生一种迷人的力量。而语文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假如上课没有教学艺术,学生上课的兴味就减去了一半;剩下一半即使是科学的知识,学生也处于一种被动而僵化的状态。因此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艺术。 常听人们说,听一堂好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这正是对执教者“教学艺术”的褒奖,对执教者来说,课之所以上得好,其“秘诀”就在于成功地运用了“教学艺术”。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运用教学艺术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呢?
一、课堂导入艺术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艺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部分必须成为其他部分最自然、最恰当和最精彩的开端。试想,课堂教学伊始,假如教师生着气绷着脸走进教室,抓住某个调皮的学生狠狠训斥一通;或是就最近遇到的不顺心事情乱发一通牢骚,然后开始授课,那么这一节课即使课文内容多么精彩,也肯定达不到教学目的。相反,如果教师具有一定的课堂导入艺术,经常使用可以先声夺人、切入本题、激起兴趣的导语,就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可以很好地达到“良好开端是成功一半”的教学效果。
如我教《海上日出》一课先问学生:“谁看过日出?是在什么地方看的?”学生纷纷回答在门口、在阳台上、在楼顶上。我又问:“在这些地方看日出,你们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学生回答有树挡住,有房子挡住,不能看清太阳刚从地平线跃起那一瞬间的情景。这时我故意叹了一口气说:“多遗憾!大家都没有看过日出全景,但老师知道有个地方看日出可以一览无余,那就是大海上。大家想知道那是怎样的奇景吗?”由于悬念的诱惑,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主动认真地读书、思考。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悬念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如果故弄玄虚,那就失去了悬念的意义,有时甚至会把学生弄糊涂。
二、课堂应变艺术
课堂应变艺术指教师对事先未估计到的偶发情况善于及时、巧妙、灵活地加以处理,从而收到意外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艺术操作。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是预定的,教师按照预定的教案照本宣科,学生回答的问题是教师设计好的,若学生的回答有与教案设计的不符合,很快就被老师“矫正”过来,若有与计划设计不协调的其他音符,很快也会被“消灭”。因此,很大程度方面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了遏制,整节课也只有老师一个人在滔滔不绝地讲,而学生只是呆板地听。其实课堂上教师期望学生按教学设计做出回答,当学生和教师的思路不吻合时,教师就千方百计、努力引导,将学生拉回预设好的轨道。将课堂编成表演的舞台,学生扮演者配合教师完成教学设计的主角。
如在学习《酸的和甜的》一课时,让学生识记“猴”字时。我事先把字词板书在小黑板上,因为我的大意在“猴”字里面单人旁边多写一竖。把小黑板挂出来以后,很多学生都认读了,一个眼尖的学生看出来了,提出了我多写一竖。因为是公开课很多老师在下面听课,刹那的失控,随后我灵机一变,夸奖了那位学生,并告诉全班学生老师故意多写了一竖,一是考验你们的注意力,二是提醒你们别出现同样的错误。这样的处理使一堂公开课更加的完美了。课后有老师调侃问是不是我故意设计的。我告诉他们是我的大意,他们都对我的应变表示赞赏。
三、课堂提问艺术
教师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提问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有不同的影響,为了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好,教师应当建立合理有效的提问机制。具体来说,教师的提问必须是适当的、适时的,切不可整堂课都在提问,这样只会让学生觉得很有压力;也不可以整节课没怎么提问,这样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不专心状态。所以,提问就是一种艺术,教师如何正确地提问呢?
例如,在教学《掩耳盗铃》这则寓言时,教师可以在读完寓言之后,提问学生:“大家可以从‘掩耳盗铃’这四个字猜出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吗?”学生便会根据词义来进行猜测,有学生说:“是捂着耳朵,然后偷铃铛。”教师便可以顺势将这个答案与课文结合,看看学生说得对不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思维得到发散,有利于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
四、课堂结尾的艺术
课堂教学的结尾对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归纳、小结的作用,对他们的思维起着整理的作用,对整堂课的教学起着“回炉”提炼的作用。它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结课的形式与方法很多,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绪灵活运用,而不拘于形式,死板单调。
教《趵突泉》,讲读课文完后教师小结:“趵突泉真是美丽极了,所以它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乃至帝皇将相前往观赏。清朝的乾隆皇帝观赏趵突泉后留下“天下第一泉”的墨迹,我们的朱镕基总理也曾观赏过趵突泉,可是,现在的趵突泉没有课文所写的那样美丽了。因为趵突泉是老舍1932年写的,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济南的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增长,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降低了,美丽的趵突泉再也不冒了,小泉有的也干涸了,真是可惜啊!由此可见,祖国的名山名水需要我们好好地保护,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也需要好好地保护,希望你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把我们美丽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教师的情绪感染了学生,我想这种结尾留给学生的印象是深远的。
艺术性的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方式方法,解决了课堂教学的枯燥无味,转变了学生学习的角度、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强化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力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与效果。一名优秀的教师不是他(她)本身的优秀,而是他(她)们教育出来的学生的优秀,这就是教师在教育岗位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运用这种自尊心和自信心能够确立教师爱岗敬业、探究教学、总结经验,创造更多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凤荣.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读书文摘》 ,2016 (23);
[2]李桂香.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浅析. 《小作家选刊》 ,2015 (34)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艺术 教学语言 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能产生一种迷人的力量。而语文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假如上课没有教学艺术,学生上课的兴味就减去了一半;剩下一半即使是科学的知识,学生也处于一种被动而僵化的状态。因此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艺术。 常听人们说,听一堂好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这正是对执教者“教学艺术”的褒奖,对执教者来说,课之所以上得好,其“秘诀”就在于成功地运用了“教学艺术”。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运用教学艺术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呢?
一、课堂导入艺术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艺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部分必须成为其他部分最自然、最恰当和最精彩的开端。试想,课堂教学伊始,假如教师生着气绷着脸走进教室,抓住某个调皮的学生狠狠训斥一通;或是就最近遇到的不顺心事情乱发一通牢骚,然后开始授课,那么这一节课即使课文内容多么精彩,也肯定达不到教学目的。相反,如果教师具有一定的课堂导入艺术,经常使用可以先声夺人、切入本题、激起兴趣的导语,就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可以很好地达到“良好开端是成功一半”的教学效果。
如我教《海上日出》一课先问学生:“谁看过日出?是在什么地方看的?”学生纷纷回答在门口、在阳台上、在楼顶上。我又问:“在这些地方看日出,你们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学生回答有树挡住,有房子挡住,不能看清太阳刚从地平线跃起那一瞬间的情景。这时我故意叹了一口气说:“多遗憾!大家都没有看过日出全景,但老师知道有个地方看日出可以一览无余,那就是大海上。大家想知道那是怎样的奇景吗?”由于悬念的诱惑,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主动认真地读书、思考。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悬念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如果故弄玄虚,那就失去了悬念的意义,有时甚至会把学生弄糊涂。
二、课堂应变艺术
课堂应变艺术指教师对事先未估计到的偶发情况善于及时、巧妙、灵活地加以处理,从而收到意外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艺术操作。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是预定的,教师按照预定的教案照本宣科,学生回答的问题是教师设计好的,若学生的回答有与教案设计的不符合,很快就被老师“矫正”过来,若有与计划设计不协调的其他音符,很快也会被“消灭”。因此,很大程度方面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了遏制,整节课也只有老师一个人在滔滔不绝地讲,而学生只是呆板地听。其实课堂上教师期望学生按教学设计做出回答,当学生和教师的思路不吻合时,教师就千方百计、努力引导,将学生拉回预设好的轨道。将课堂编成表演的舞台,学生扮演者配合教师完成教学设计的主角。
如在学习《酸的和甜的》一课时,让学生识记“猴”字时。我事先把字词板书在小黑板上,因为我的大意在“猴”字里面单人旁边多写一竖。把小黑板挂出来以后,很多学生都认读了,一个眼尖的学生看出来了,提出了我多写一竖。因为是公开课很多老师在下面听课,刹那的失控,随后我灵机一变,夸奖了那位学生,并告诉全班学生老师故意多写了一竖,一是考验你们的注意力,二是提醒你们别出现同样的错误。这样的处理使一堂公开课更加的完美了。课后有老师调侃问是不是我故意设计的。我告诉他们是我的大意,他们都对我的应变表示赞赏。
三、课堂提问艺术
教师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提问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有不同的影響,为了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好,教师应当建立合理有效的提问机制。具体来说,教师的提问必须是适当的、适时的,切不可整堂课都在提问,这样只会让学生觉得很有压力;也不可以整节课没怎么提问,这样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不专心状态。所以,提问就是一种艺术,教师如何正确地提问呢?
例如,在教学《掩耳盗铃》这则寓言时,教师可以在读完寓言之后,提问学生:“大家可以从‘掩耳盗铃’这四个字猜出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吗?”学生便会根据词义来进行猜测,有学生说:“是捂着耳朵,然后偷铃铛。”教师便可以顺势将这个答案与课文结合,看看学生说得对不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思维得到发散,有利于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
四、课堂结尾的艺术
课堂教学的结尾对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归纳、小结的作用,对他们的思维起着整理的作用,对整堂课的教学起着“回炉”提炼的作用。它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结课的形式与方法很多,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绪灵活运用,而不拘于形式,死板单调。
教《趵突泉》,讲读课文完后教师小结:“趵突泉真是美丽极了,所以它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乃至帝皇将相前往观赏。清朝的乾隆皇帝观赏趵突泉后留下“天下第一泉”的墨迹,我们的朱镕基总理也曾观赏过趵突泉,可是,现在的趵突泉没有课文所写的那样美丽了。因为趵突泉是老舍1932年写的,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济南的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增长,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降低了,美丽的趵突泉再也不冒了,小泉有的也干涸了,真是可惜啊!由此可见,祖国的名山名水需要我们好好地保护,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也需要好好地保护,希望你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把我们美丽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教师的情绪感染了学生,我想这种结尾留给学生的印象是深远的。
艺术性的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方式方法,解决了课堂教学的枯燥无味,转变了学生学习的角度、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强化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力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与效果。一名优秀的教师不是他(她)本身的优秀,而是他(她)们教育出来的学生的优秀,这就是教师在教育岗位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运用这种自尊心和自信心能够确立教师爱岗敬业、探究教学、总结经验,创造更多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凤荣.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读书文摘》 ,2016 (23);
[2]李桂香.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浅析. 《小作家选刊》 ,2015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