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生命,便是平等

来源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xw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1]部编本语文教材将“立德树人”作为教材使用的总要求,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方式来建构单元学习内容,力求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促进其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德性培育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作为贯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的指导性理念。
  自1982年第一次被选编入人教版教材至今,《猫》入选初中语文教科书已经有39个年头,这足以见得这篇课文的重要性。在现行的部编本教材中,《猫》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教读课文,该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生命之趣”。单元提示明确指出:“该单元课文描绘了人与动物相处的种种情形……阅读这些文章,可以增进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理解,加强对人类自我的理解和反思,形成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在语文要素方面,该单元的教学重点依然落在了阅读方法与策略两个方面。相较于前几个单元,该单元更进一步地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默读的方式边读边思考,勾画出重要语句或段落,并且在把握段落大意和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学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
  郑振铎先生在《家庭的故事?自序》中说道:“我写这些故事,当然未免有几分的眷恋;然而我可以说,它们并不是我的回忆录,其中或未免有几分是旧事,却决不是旧事的纪实。”[2]郑振铎先生的儿子郑尔康在《石榴又红了——回忆我的父亲郑振铎》一文中也回忆过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我家的猫,也有遇到灾难的时候。……自从上述那两件‘猫的事件’发生不久以后,父亲便写了他的《家庭的故事》的第一篇《猫》。”[3]因此,作为郑振铎早期创作的写实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中的第一篇,《猫》毫无疑问是以作者的家庭旧事为基础进行创作的。
  在课文《猫》中,三只猫不再是普通的猫,而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人物形象。这篇课文篇幅较长,但叙事结构相对简单,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不难看出,叙写前两次养猫的经历是为详写第三只猫作铺垫,也与养第三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对三只猫特点和命运的描写清晰明了,学生可以自行掌握。因此,笔者将教学重点放在对第三只猫的解读上,主要探析第三只猫的遭遇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学界对于《猫》的主旨定位素来争议颇多。从教材单元提示中可以看出,部编本教材对《猫》的主旨定位偏向于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然而,作为郑振铎秉承“为人生”的理念而创作出来的系列小说之一,《猫》不是仅单纯表达了对弱小生命的尊重和关爱,更在于作者对自我的审视、对人性的剖析以及对平等的追求。课文中“我”对三只猫命运的情感态度的变化,从“一缕酸辛”“怅然的,愤恨的”到“十分地难过”“更难过得多”,从“只得安慰着三妹”“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到“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的主动忏悔,从“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的痛心惋惜到“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的决然,这既是文章的行文线索,更是作者直视灵魂、剖析人性的过程。因此,对“我”的评析成为这篇课文教学的另一个重点。同时,由于学生所处时代与课文写作时代相距甚远,看似常见的“养猫”经历未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而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入相关的背景资料,使其更好地体会作者作为一个时代里的知识精英,其对生命的尊重与心中怀揣着的高度的责任感。
  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轻松把握文章结构和内容大意,但要深入理解文字背后的内涵则难度较大,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由浅入深、适度探究。因此,笔者在教学时将对人性的思考置于次要的位置,点到为止即可,而更加强调作者尊重生命、时刻自省、追求平等的良好品格。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默读的方法,通过圈点勾画的方式梳理出作者三次养猫的经历,理清文章思路,感知整体内容。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特点和命运,抓住细节描写,学习课文强调特征、细处着笔、生动刻画的写作手法。


  3.体会三次养猫经历中“我”的复杂的情感变化,深化对平等公正以及善待生命的认识,培养自省精神。
  【教学重点】
  梳理三次养猫的经历,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特点和命运,理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难点】
  理解“我”情感变化的原因,认识到尊重生命、自我反思的重要性。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问答法、品词析句法、朗读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小学四年级,我们认识了著名作家老舍的家猫,它们古灵精怪,天真可爱。今天,另一位作家郑振铎先生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与猫有关的故事。接下来讓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看看这是个怎样的故事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作为学习新知桥梁的旧知,拉近学生和课文的认知距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根据表格要求在课文中圈画出相关词句,回答问题。
  默读要求:用“○”或“着重号”标记重要词语,分别用“”“”“”划出不同作用的句子。
  (1)这是一个关于的故事。
  (2)填写表格。
  (3)用一两句话概括猫的一生。
  参考:
  (1)这是一个关于“我”家三次养猫经历的故事。
  (2)第二只猫是从舅舅家抱回来的,它比第一只猫更有趣,更活泼;它会爬树,还会到街上晒太阳,有时还会捉蝴蝶、捉老鼠,最终过路的人抱走了它。第三只猫是冬天在家门口被捡到的流浪猫,它很忧郁,也很懒惰,有时会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晒太阳,在“我”家一直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有一次“我”误会了它,还打了它,两个月之后它死在了邻居家的屋脊上。   (3)第一只猫是从隔壁抱来的,它很活泼可爱。它在阳光下打滚,还扑来扑去地和三妹做游戏。“我”把它视为“小侣”。可是不久,它渐渐失去活力,最终离开了“我”。
  (设计意图:第一个问题学生可能会回答“这是一个关于猫的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补充回答,把握课文内容。表格的填写可以提醒学生要学会筛选信息,找准关键词。同时,启发学生关注表头各项可以作为描写事物角度的内容。对表格的适当加工,增添了“‘我’的感情表现”这一栏,可以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我”的情感变化。第三个问题在填写表格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概括归纳和遣词造句的能力,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整体内容的印象。)
  2.比较作者对三次养猫经历叙述的异同。
  (1)同:每只猫都是按照三层式的结构来写的,每一次经历都包含猫的来历、“我”以及其他人的感情态度和猫的离开。这种三层式的结构使文章脉络清晰,同时以小猫亡失后“我”的情感态度变化来连接三个故事,承上启下,结构紧凑,值得借鉴。
  (2)异:作者在描写这三次经历上倾注的笔墨呈现出由少到多的变化趋势,对三只小猫的刻画由略到详,涉及的人物由少到多,渗透的情感逐步强烈、深刻。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结构,理解课文详略结合、由简到繁的写作手法,以及其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三、精读课文,重点把握
  1.找出文中三只猫亡失之后表现“我”的情感的语句,师生合作朗读,仔细品味。
  (1)师生合作朗读。
  师:当第一只猫病亡后——


  (2)研读关键词句
  “一缕的酸辛”“不要紧”看出“我”的难过程度之低,可以读出此时“我”内心的平静;“怅然”“愤恨”“诅骂”则要读出作者所爱之物被夺走后的不甘和愤怒;“我家好久不养猫”语速要放缓,重音落在“好久”上,读出惋惜、无奈之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要读出“我”的懊悔、痛心和深深的自责,并且在语速上稍微加快,语调上略有提高;最后两句重音要落在“永无”“永不”上,要读得沉重、坚决,读出“我”的伤痛之情。
  (设计意图: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加强朗读指导,强化学生对“我”对猫的亡失的情绪变化的体会,把握由淡变浓、由表及里、由弱渐强、由惋惜猫到无法面对猫的情绪层层推进的过程。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我”的内省语调和愧疚之情,将关注重点转移到第三只猫上。)
  2.文中“我”并不喜欢第三只猫,甚至觉得它是只“可厌的猫”,可为什么对于它的死亡要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地多”呢?
  (1)默读课文,用一句文中的或自己的话来概括。
  明确:“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的动物。有一次妻养的芙蓉鸟被咬死,但“我”和“妻子”在没有调查的情况下认为是第三只猫所为,冤枉并殴打了它,间接导致了它的死亡。
  (2)“我”如何“证实”猫的罪状?
  明确:
  ①猫的凝望——作案动机。


  ②妄下断语——主观臆断。
  在文中划出体现“我”妄下断语的相关语句,读一读。
  (屏显)
  ①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
  ②妻听见了……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
  ③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
  ④妻听见了……便道:“是猫咬死的。”
  思考:①②句能否用③④句作为替换?
  明确:不能。文中的句①肯定、反复的修辞强调了“我”的愤怒和确信,表现了“我”的武断,感叹号也使语言在情感的表达更加强烈。句②以反问句式强调了对判断的肯定,略带讽刺的语调在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猫的罪状。
  ③猫的可厌——内心偏见。
  从它来到“我”家的时候,就开始了它“可厌”的猫生。它瘦,不好看,好像天生忧郁。养胖了以后,毛又被烧掉了好几块,“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总之,不招人喜欢。也为“我”的误会增添了几分砝码。
  师:猫生漫漫,也许这是它仅有的一次获得众人关注的机会,但却是如此令人痛心的致命一击。而小说的情节也在此时被推向了高潮。
  (3)“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于是”一词可以读出哪些情感?指导学生朗读句子,体会情感。
  明确:“猫的罪状”被证实不是通过确凿的“物证”或“人证”,而只是通过“我”和妻子两个人的主观臆断。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出“于是”中的顺理成章、自以为是的情绪,以及反省时的难过、愧疚等情感。
  (4)文中第四只猫——黑猫——的出现,有什么作用?
  明确:①是非转折点。“黑”与“花白”的颜色反差之巨大,体现了“我”对第三只猫犯下了严重错误的可能。②情感转变点。“我”对第三只猫的情感从这里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之前的冷落、讨厌、暴怒到后悔,继而是深深的自责和愧疚。
  (5)“两个月后,我们猫忽然是在邻家的屋脊上”,“忽然”一词可以读出什么?
  明确:猫唯一的反抗便是那一声悲楚的“咪呜”。在逃离后猫生究竟是怎样的凄楚和可怜。这一切,作者只用了“忽然”两个字,与第一只小猫死亡前详尽的描述形成巨大反差,留下了无限大的想象空间。或许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我”内心的痛。
  (6)文中除了第三只猫,还有哪只同样不能为自己辩护的“猫”?
  明确:张妈。第三只可怜的小猫是被“向来不大喜欢”第二只猫的张妈从门口拾进来的,后来芙蓉鳥被咬死,受到责怪的张妈同样是“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7)为什么对于第三只猫的死亡“我”会“更难过地多”?
  明确:因为导致这第三只猫死亡的是“我”的“妄下断语”和“暴怒虐待”。三只猫的亡失原因,从“天灾”“人祸”到“己过”,这种痛苦情感的渐进加深是必然的。当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过失给他者带来伤害且再无任何机缘予以弥补时,那么,他在心里将永远背负愧疚的沉重十字架。
  文中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第三只猫是否有罪,但“我”却在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下,依然作出了深刻的反省,认为是自己无情地剥夺了第三只猫的生命和尊严、平等和自由、诉说和辩护的权利,最终导致了它的夭折。“我”的难过是出于妄下断语的愧疚自责和严于律己的自省担当。“永不养猫”的背后是对生命平等、自由的诉求,是维护生命价值的可贵,是人性中善良、仁爱、公平、正义等美好一面的觉醒。
  (设计意图:教师先给出这一环节的中心任务,以“为什么对于第三只猫的死亡‘我’会‘更难过地多’”为抓手,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第三只猫的故事。而后通过对细节的解读,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以读促思,促使学生走进文字,边读边思考。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朗读、品味、比较,体会不同句式、语调所表达出的不同意味,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其学会用合适的句式表情达意。最后再回到主问题上,引导学生走进“我”的内心,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3.从“我们”对第三只猫的态度中可以看出“我们”并不喜欢它,那么“我们”是否真的那么爱前两只猫呢?请从文中找出相应语句,分析说明。
  (屏显)




  参考:
  ①当第一只猫出现了反常的情况,三妹关注的并不是猫的健康问题,而是买了小铜铃逗猫。瘦弱的生病的猫与代表生机活力的铜铃形成鲜明的对比,带不来任何的安慰,徒增负担。在三妹眼里,这只猫只是一个玩具,而不是一个需要呵护的鲜活的生命。
  ②第一只猫的死让三妹难过,但仅“隔了几天”,她便看上了别的有趣的猫。这种爱未免过于浅薄。“拿”一般用于没有生命的物体,这里的“拿”表现了三妹的冷淡随意,她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俯视猫的生命。
  ③“立刻”“又”表现了三妹情感转移的快速,说明三妹对猫的爱是一种表面的、肤浅的爱,更突出了她对猫的生命的不尊重。
  ④“一缕”“不要紧”可以看出“我”的难过程度之低,也表现了“我”对第一只猫的喜欢微不足道。在“我”看来,大有可以作为替代品的猫在。虽然是在安慰三妹,但不难看出“我”也仅仅把猫看作一个玩物。
  ⑤将猫当作“心爱的东西”表示“我”并不认为猫是与“我”平等的生命体,而是将其视作自己的所有物,“怅然”“愤恨”“诅骂”也是出于私有物被夺而产生的不甘和愤怒。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一家人对猫所谓的“爱”,只不过是人类高高在上的一种所谓的“恩宠”,只是一个虚伪的假象。面对比自己弱小的物种,“我们”本能地根据外貌、性格和对我们的有益程度对猫表现出不同态度,却很难把它们当作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去看待和尊重。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上述语句,抓住关键词语,品味文章语言背后的深刻内涵,从中感知人性的虚伪和自私,启发学生要平等对待动物、尊重生命。)
  四、悟读课文,总结升华
  1.黑猫的出现从逻辑上并不能排除第三只猫吃鸟的嫌疑,并且“我”的重击不一定直接造成了第三只猫的死亡。为什么“我”会如此难过?如果只是觉得愧疚自责,“我”在第三只猫死前的两个月完全有机会弥补过失,继续收养流浪的猫犬,用自己的关爱来移情、补过。“我”为什么会产生“我家永不养猫”的念头呢?“我”的愧疚和自责仅仅是因为冤枉了第三只猫吗?
  (屏显)
  资料链接:《猫》创作的前后时期郑振铎主要的社会经历。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
  1920年11月,与茅盾、叶圣陶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与叶圣陶、胡愈之等创办《公理日报》,揭露和抨击帝国主义暴行。同年,发起“中国济难会”,并与郭沫若、茅盾、胡愈之等人签名发表《人权保障宣言》。
  1927年2月,与叶圣陶、胡愈之等人发起成立“上海著作人公会”,公会积极参加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前后的革命活动。
  明确: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郑振铎深受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勇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将平等、民主的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在20世纪初的作品中,他毫不讳饰地表达了自己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强权,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和主张。《猫》是其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中的第一篇,书中的小说创作于1924年至1928年之间,多是悲剧,表达的是对下层百姓不幸的同情,对弱势群体苦难的关注,以及对被侮辱、被践踏者的哀怜。而这种对弱者不幸命运的观照,对造成人物悲剧命运根源的思考,以及来自灵魂深处的自我反省的精神,正是五四时期进步作家文学创作共有的母题。
  2.第三只猫的命运悲剧有没有可能被改写?如果有,“我”要怎么做?
  明确:
  (1)尊重生命。
  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每一种生命的存在都有其价值和意义。我们可能做不到绝对的平等,但也应该努力做到对其保持应有的尊重。
  (2)时刻自省。
  ①人的自省:我们不能不加考证就妄下断言,不能以貌取人而产生偏见,甚至对他人造成伤害。只有时常反思,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新鲜和美好。
  ②猫的自立:如果说第三只猫外表的不堪和性情的抑郁是与生俱来的,一时难以改变,但终日的懒惰却是后天形成的,是可以改变但终究没有改变的不良习性。猫即是人,人也是猫。文中的猫象征了一切微小生命和弱势群体。因此,我们何尝不是这个世界中渺小的猫?但我们可以选择生命成长的方式和路径,不断地审视自身,努力活出生命的價值,完善自己的人格和行为。如是,才能赢得生命的尊严。   (设计意图:猫是这篇课文的主角,但其同时也是人的象征。为了让学生有深刻的领悟,教师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由表达,促进其正确价值观念——善待生命、平等尊重、自立自省——的形成。)
  3.联系当下的时代背景和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感想。
  预设:我们生活在当今的中国,倡导着自由、平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不断走向更美好的时代。可现实世界,生命又确实面临着诸多不平等的现象。仍有太多的人在无情地掠夺自然、屠杀动物。它们因为不能说话,只能默默地承受所有痛苦;仍有太多像张妈一样的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小群体,遭受着社会的伤害。反思和追问自身,我们又能否宽容地对待有缺陷的人或动物,平等地对待一切生命?
  凡是生命,便应是平等的,但人生却向来不平等。巴尔扎克曾说:“平等或许是一种权利,但却没有任何力量使它变为现实。”那么不平等的人生应追求什么?我们所要追求的平等不是平均,而是人格,是尊严。如果我们处于底层,那我们更应该努力改变自己,创造机会,赢得尊严;如果我们生来幸运,那我们要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因为,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设计意图:理解课文的深层内涵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难点。通过写作背景材料的知识链接,学生可以在对课文整体内容感知的基础上,加深对主旨的思考,感受一个时代的知识精英对生命的尊重及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进而转向对自身的反思和审视。)
  五、作业布置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作答,要求做到文从字顺,条理清晰。
  1.“我”对第三只猫的表白。
  2.第三只猫受屈离家后的内心独白。
  (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入体察课文内涵,体会“我”的自省和第三只猫的无辜、委屈,强化其对课文的理解,在培养写作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其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猫》是一篇经典篇目,内涵深刻,意味隽永。要想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不断地研读课标和教材,结合学情对教学内容进行挑选,作出取舍。考虑到文章叙事结构相对简单,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因而笔者把梳理课文结构、感知大意这一教学任务主要留给了学生,将重点放在了对文章思想内涵的深挖上。
  在教学设计的结构上,笔者首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以小学课文老舍先生的《猫》为桥梁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坚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其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以“讲一个故事”这一教学环节为总线,引导学生把握课文总体框架,采取粗讀的方式快速了解全文内容,填写表格,整体掌握三只猫的经历和特点。在此基础上,笔者以教材单元提示要求为基准,分离出“看一只猫”和“评一个人”这两条教学主线。而在这个过程中又强调对默读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使用圈点勾画等方法对主要段落和关键语句进行精读,对第三只猫的经历和“我”的情感变化进行仔细的揣摩和深入的探究。最终,结合笔者提供的相关写作背景资料,学生能够较好地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和体悟,逐步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在阅读方法的教学上,笔者根据单元提示的要求,采取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强调对默读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同时通过品悟朗读、对比朗读,使学生在多样化的阅读形式中培养语感、把握情感,加深对课文内容、作者情感以及文章主旨的理解和体悟。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在文本解读的深度上还需再下功夫,对文章思想内涵的剖析和把握还不够到位。
  其二,语文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但在教学用语、提问引导和重点讲解的设计上,还是未能充分体现出过程性评估、终结性评估对先前诊断性评估的呼应,基于学情的灵动建构在设计中也未能充分彰显。
  其三,相对重视对文章深层思想内涵的剖析,但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训练有所忽略,如对文章的细节描写、对比衬托等写作手法的教学一笔带过,缺乏较为深入的探讨。
  其四,教师的范读基本功有待加强,未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书目】
  1.郑振铎:《家庭的故事》,春风文艺出版社,1984年。
  2.郑尔康:《石榴又红了——回忆我的父亲郑振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4.肖培东:《我们都可能会是那只猫——<猫>教学思考》,《语文建设》,2018年第8期。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页。
  [2]郑振铎:《家庭的故事》,春风文艺出版社,1984年,第1页。
  [3]郑尔康:《石榴又红了——回忆我的父亲郑振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2页。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编辑:有忻
  责任编辑:文海
其他文献
新中国成立之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饱含血泪抒写了众多奔放豪迈而脍炙人口的诗词,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毛泽东诗词就是一颗璀璨明珠。它既是中国革命的壮丽凯歌,也是毛泽东伟岸人格的光辉写照,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教育意义。对其进行群文阅读,能加深学生对毛泽东诗词及其精神的解读、涵养和弘扬。  一、确定议题  毛泽东与人民一道创造了历史,也创造了别具一格的诗词。他的诗词多次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引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变课堂浅层的知识认知、教材明示性信息的接受为深度学习成为了普遍的价值取向。中小学作文教学属于历年来的“老大难”[1]:其一,从教学观念看,作文是为了应试,为了得高分,基于此观念,有的老师甚至存在“抄、套、编、背”的教法;其二,从作文教学主体看,教师往往是作文指导的主体,学生是接受指导的客体,缺乏对学生作为“思想存在者”的本质认识;其三,从作文教学内容看,语文教师
期刊
一、教材与文本分析  《动物笑谈》是部编本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节选自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康拉德·劳伦兹的科普著作《所罗门王的指环》。  部编本教材是近几年开始推行的新教材,其不仅综合了以往各版本教材的优势,实现了优化布局与编排,更提出了符合当下教育发展总体趋势、语文教育根本要求的新理念,正如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所说:“统编本语文教材编写理念中最重要的一条,是‘立德树人’
期刊
【教学设想】  该文选自美国生物学家、医学家托马斯·刘易斯的科学散文著作《细胞生命的礼赞》。《细胞生命的礼赞》是一部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的著作,它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作为生物的社会》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的课文,这篇自然科学“小论文”论述的是生物的社会行为,它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于一体,阅读这篇文章,既可得到科学知识的启迪,又
期刊
一、教学设想  部编本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四篇文章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四季多姿多彩的美景,体现了“人与自然”这一人文主题。这个单元作为初中语文学习的起始单元,对培养学生的美感至关重要。《雨的四季》编排在该单元第三课,是自读课文。此课和前两篇课文朱自清先生的《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样,都体现了写景抒情散文的美,语言清新明丽、意境深远、感情真挚,值得细细品味。  《
期刊
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版课标”)。结合新时代的要求和新阶段的特点,2017版课标在坚持2003版课标的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对一些重要概念作了补充和完善。其中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的界定与说明,是最新修订版课标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当代语文教学改革致力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7版课标使用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第六章“实施建议”下的“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中对语文考试命题提出了三点具体要求:1.测评与考试目的;2.命题思路和框架;3.命题和阅卷原则。[1]每一条下面都有相应的解说文字。基于对新课标“实施建议”精神的解读和实践,语文学科的考查突破只注重知识和技能考查的局限,加大了对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考查。这种变革细化到试题中,体现
期刊
2020年春节上映的电影《囧妈》作为徐峥导演“囧”系列的第三部作品,讲述了缠身于家庭危机和商业纠纷中的企业老板徐伊万,阴差阳错地与母亲一同坐上了开往俄罗斯的火车并开启了一段囧事频发的俄罗斯之旅的故事。影片呈现出的儿子徐伊万与母亲卢小花、妻子张璐三人之间频繁而激烈的冲突实际上是母亲卢小花专权独断式教育理念与情感控制型教育模式的一个缩影,其将矛头直接指向了教育的重要阵地——家庭教育。为了最终能够顺利到
期刊
在多年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笔者始终坚信,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智慧是大于教师的。一个班级有那么多的学生,每一位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都各不相同。综合起来,作为集体的学生的智慧是作为个体的教师所想象不到的。因此,无限地、完全地相信学生的潜能,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而言至关重要。  教师提问与学生提问实际上是殊途殊归的,前者旨在“学会”,后者目的在于“会学”。很多一线教师都有这样的教学体验:问题是学生自主提出的,
期刊
作為一名语文老师,听到孩子最多的真心话就是语文作业一点意思都没有,不就是一些抄抄写写背背默默吗?最近受疫情的影响,开学时间多番推迟,孩子们长期待在家中,每天除了忙于线上学习外便无所事事。而倘若家长不在家,孩子就“大闹天宫”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线上语文学习如何才能更加合理有效呢?笔者设计了以下几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孩子的线上学习与宅家生活既有滋味又有涵养。在充裕的时间里,让孩子们稚小的心灵亲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