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光明的两位民国“圣人”

来源 :历史学家茶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y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适生前就被目为圣人。
   台大毕业的陈之蕃梦想赴美留学,但连买机票的钱都没有,胡适知道后,立即从美国给他寄来支票,圆了他的留学梦。陈之蕃后来在美钻研物理学,成为大家。经济条件有了转机后,陈把支票寄还给了胡适,胡适给他写了封回信:
  
  之蕃兄:
   谢谢你的信和支票。
   其实你不应该这样急于还此四百元。我借出的钱,从来不盼望收回,因为我知道我借出的钱总是“一本万利”,永远有利息在人间的。……
  
   陈之蕃接到此信后大为感动,说:“这是胡先生给我的最短的一信,但却是使我最感动的一信,如同乍登千仞之冈,你要振衣;忽临万里之流,你要濯足。在这样一位圣者的面前,我自然而然的感到自己的污浊。他借出的钱,从来不盼望收回,原因是:永远有利息在人间。……我每读此信时,并不落泪,而是自己想洗个澡。我感觉自己污浊,因为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澄明的见解与这样广阔的心胸。”
   在秘书胡颂平眼中,胡适也如同孔圣人那样让人高山仰止。在胡适身边工作一年多后,胡颂平体验到了胡适做人的道理,不觉对胡适说:“我读《论语》,在先生身上得到了验证。”胡适听了这话,不觉一愣,然后慢慢说:“这大概是我多读《论语》的影响。”
   不过在胡适眼中,有一位朋友比他更有资格当圣人,此人即为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高梦旦。
   胡适曾说:“凡受过这个世界的新文化的震撼最大的人物,他们的人格,都可以上比一切时代的圣贤,不但没有愧色,往往超越前人。”胡适认为以下九人,其人格可以上比圣贤,名列第一即为高梦旦,其余几位依次为:
   张元济、蔡元培、吴稚晖、张伯苓、周诒春、李四光、翁文灏、姜蒋佐。
   胡适熟读《西游记》、《封神演义》这些旧小说,文章中常常引用小说中的故事作譬喻,“取其人人能解,人人能大笑”,高梦旦对旧小说很生疏,不能领会胡适的用意,而高梦旦的九兄因为熟读旧小说,对胡适文章的妙处心领神会,读到过瘾处,忍不住给弟弟写信夸奖胡适。
   在信中,九兄夸胡适文章为梁任公之后数第一:文笔纵横,一往无敌,威武不屈,胆略过人。九兄给胡适取了个称号“龙胆公”——“取赵子龙一身都是胆之意”。
   九兄还告诉高梦旦,他已向二侄、三侄推荐了胡适文章,尽管侄子们说已在《新月》杂志读过胡适大作,九兄依然嘱三侄,对胡适文章有进一步加以研究之必要:“读人之文字而不究其意义,察其眼光,犹过门不入,莫稔其园亭之美,陈设之华,与不读同。三侄允自购一本加以研究。”
   信末,九兄还以充满惋惜的口吻对三侄说:“惜尔腹笥太俭,苟稍富有,当托十一叔(指高梦旦)为尔介绍于胡先生之门,以长尔学识。人贵自立,好为之,未晚也。”
   高梦旦把这番信转给胡适,说:“吾家有最守旧之老兄,忽然大恭维起胡先生。兹寄奉,以博一笑。”
   胡适回信表达了他对九兄的感谢,至于教导高家晚辈,胡适认为自己没这个资格:“至于九令兄原信末段所说,我读了几乎汗下。君家自有圣人,何假外求。此言亦不可不与九令兄一读。”
   这里提及的“圣人”,即是高梦旦。
   胡适留美归来在北大做教授时,爱才如渴的高梦旦数次劝胡适辞去北大教职,出任商务印书馆编辑部主任。他对胡适说:“我们那边缺少一个眼睛,我们盼望你来做我们的眼睛。”
   高梦旦为何要让贤于胡适?在一封信中,他透露了缘由:
  
   弟生平不作白话文,而对于白话文并不反对,盖知非此不能普及也。……此间编辑教科用书,本以普及教育为职志,故不能不注重白话文,以期养成多数国民之智识,而弟既不能白话文,势不足应时势之需要,颇思求可自代者。有人盛称胡氏之为人,初不敢过信,因与之往返,委托其校阅稿件,相知既久,相信较深,颇欲招致来沪,引以自代。
  
   尽管胡适知道“得着一个商务印书馆,比得着什么学校更重要”,但他一则自认资历浅不一定能胜任商务印书馆的工作,另外,他也不愿放弃北大的教职。那时的胡适钟情学术,想在哲学研究方面做一番事业,只能一再谢绝高梦旦的好意。高梦旦不死心,就请胡适暑假期间去上海商务印书馆“玩三个月,做他们的客人”,顺便为印书馆出谋划策指点迷津。高梦旦还劝胡适把家眷一起带去。胡适看出这是高梦旦的“一种骗计”,仅答应只身前往。
   1921年7月,胡适冒着酷暑从北京赶至上海商务印书馆。
   高梦旦请胡适来当然不是“玩玩”而已,而是请这位因提倡白话文而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文艺复兴”之父来商务印书馆调研考察,指导工作的。那段时间,胡适和高梦旦朝夕相处,倾心交谈。在后来的回忆中,胡适有过这样的交代:
  
   高先生每天都把编译所各部分的工作指示给我看,把所中的同事介绍和我谈话。每天他家中送饭来,我若没有外面的约会总是和他同吃午饭。
  
   由于高梦旦一再请胡适来印书馆做事,胡适推辞不过,便推荐王云五“到商务以自代”,王云五答应“中秋前回话”,这样一来,胡适心中的石头才落下地。在日记中,他不无轻松地说:“此事使我甚满意,云五的学问道德都比我好,他的办事能力更是我全没有的。我举他代我,很可以对商务诸君的好意了。”
   暑假结束,胡适要回北京授课。商务印书馆给胡适1000元钱作为暑期工作的报酬,胡适只收下500元,他说:“500元够这一个半月的花费了。我并不想做短工得钱。我不过一时高兴来看看,使我知道商务的内容,增长一点见识,那就是我的酬报了。”当然,胡适不愿拿商务的钱也是为了保住自由身,倘若拿了商务的酬金,就要守规矩,不能像现在这样“来去自由”了。
   本来王云五已同意去商务印书馆工作,但由于高梦旦执意将自己编译所所长的职位让给他,王云五自认能力有限,且是新人,骤然担任重任,“总不似梦旦自己主持的顺利”,于是他致信胡适,请对方劝说高梦旦继续主持编译所的工作:
  
   梦旦日前来京,想必和你会过多次。他近来给汪伯训一封信,请其转达菊生两件事:第一件他自己要脱离编译所,第二件要举我接任所长。他这番美意,我实在感激得很;但我却有点意见,以为他断断不可辞却编译所的事。我并不是客气,实在为顾全大局起见。梦旦的为人,我初次见面时,只知道他是个至诚待人的忠厚长者;等到和他共事后,我更发现他许多不可及之处:第一件就是思想细密,第二件能知大体,第三件富有革新的志向,第四件度量宽宏——这几件事都是做主体者最可贵的资格。……
   我是一个新来的人,虽然平素不怕劳苦不怕负责,但是信用究竟未孚,骤然担这改革的重责,无论如何,总不似梦旦自己主持的顺利。
  
   鉴于上述情况,王云五提出:“梦旦照旧主持,至于做事方面,我们年轻的人当然有替长者服务的责。……又如恐怕我没有相当名义,不容易应付各处,那就照你的计划案,给我一个副所长的名义,也未尝不可应付。”
   为了表明自己的坦诚,王云五在信末说:“如果主持者没有梦旦这样的好人,若是他们看得起我,要我任所长,我也断不客气。所以我尤望你和梦旦都能谅解我的诚意。”
   这封信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高梦旦人品佳、能力强。
   高梦旦六十岁生日时,胡适作了一首小词祝贺:
  
   很小的问题,可以立时办到。
   圣人立言救世,话不多不少。
   一生梦想大光明,六十不知老。
   这样新鲜世界,多活几年好。
  
   从这首小词,可看出胡适与高梦旦的志同道合,趣味相投。
   高梦旦原名凤谦,而晚年却自号“梦旦”,因为“‘梦旦’是在漫漫长夜里想望晨光的到来,最足以表现他一生追求光明的理想”。
   而胡适也是终生憧憬光明的人。胡适自称乃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因为他的心中永远揣着希望。1921年,胡适做了一首诗,题目即为《希望》:
  
  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好。
  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时过;
  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
  
   胡适认为,西方人乐观、有信心,所以才敢于梦想。受其影响,胡适留美后也非常看重梦想,曾说:“梦想作大事业,人或笑之,以为无益。其实不然。天下多少事业,皆起于一二人之梦想。今日大患在于无梦想之人耳。”
   英国诗人丁尼生曾写过这样的诗句:
  
   吾曾探究未来,凭眼极力眺望,
   望见世界之远景,望见将会出现之种种奇迹;
   看到空中贸易不断,玄妙之航队穿梭往来,
   驾紫色暮霭之飞行者纷纷降落,携带昂贵之货品;
   听到天上充满呐喊声,交战各国之舰队在蓝天中
   央厮杀,降下一阵可怖之露水;
   同时,在遍及全世界之和煦南风奏响之飒飒声中,
   在雷电之轰鸣声中,各民族之军旗勇往直前;
   直到鸣金收兵,直到战旗息偃,
   息偃在全人类之议会里,在全世界联邦里。
  
   胡适慨叹,此诗句当时句句是梦想,而现在基本都成现实,除了最后两句——但谁又能断定最后两句就一直是空想呢?
   “很小的问题,可以立时办到。”是高梦旦朋友说的一句话。胡适很喜欢这句话,因为它“最能写出他(高梦旦)的志趣。他一生做的事,三十年编纂小学教科书,三十年提倡他的十三个月的历法,三十年提倡简笔字,提倡电报的改革,提倡度量衡的改革,都是他认为不难做到的小问题”。
   高梦旦做事脚踏实地而不好高骛远,他崇尚事实,主张实干,“知道进步是一点一滴的积聚成的,光明是一线一线的慢慢来的”。这一点他和胡适也“英雄所见略同”。胡适信奉“自古成功在尝试”,倡导一点一滴的努力,一尺一寸的收获。正如胡适所说:“他(高梦旦)的赏识我,也是因为我一生只提出一两个小问题,锲而不舍的做法,不敢好高骛远,不敢轻谈根本改革,够得上做他的一个小同志。”
   胡适最欣赏高梦旦的还是他做人“最慈祥”“最热心”:“他那古板的外貌里藏着一颗最仁爱暖热的心。在他的大家庭里,他的儿子、女儿都说:‘吾父不仅是一个好父亲,实兼一个友谊至笃的朋友。’他的侄儿、侄女们都说:‘十一叔是圣人。’”
   高梦旦和儿子如同两个最知心的小朋友,父子俩亲密相处的一幕让幼年丧父的胡适既羡且妒。胡适甚至特意为此做了一首诗:
   在我的老辈朋友之中,
   高梦旦先生要算是最无可指摘的了。
   他的福建官话,
   我只觉得妩媚好听;
   他每晚大叫大喊地说梦话,
   我只觉得是他的特别风致。
   甚至于他爱打麻将,
   我也只觉得他格外地近人情。
   但是我有一件事
   不能不怨他:
   他和仲洽在这里山上的时候,
   他们父子两人时时对坐着,
   用福州话背诗,背文章,
   作笑谈,作长时间的深谈,
   像两个最知心的
   小朋友一样,——
   全不管他们旁边还有
   两个从小没有父亲的人,
   望着他们,妒在心头,泪在眼里!
   ——这一点不能不算是
   高梦旦先生的罪状了!
  
   胡适缺少父爱,高梦旦父子之间的亲昵神态自然令他羡慕也伤怀。胡适后来能那么慈爱那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两个儿子,多少也受到高梦旦的影响。
   我们知道,林纾因极力反对白话文而成为众矢之的,可此人与高梦旦的两位兄长关系极好,也是高梦旦非常尊敬的一位前辈。尽管如此,高梦旦还是冒着被痛斥的危险给林纾写了一封信,为白话文张目,为胡适辩护:
  
   足下闻此言,且勿遽怒,请更将胡氏之为人,为足下言之。胡氏年少气盛,言论行检,不无偏激之处,然事亲孝,取与严,娶妇貌不飏,相敬如宾,当局以巨金乞其一文,而胡适处卧病困顿时,竟置不理。即此数端,当为足下之所许。足下勿谓弟为胡适做说客,实因足下恶之过深,枉之过甚,不详述其内行,不能得足下之原谅,而弟亦有取友不端之嫌矣。且弟不独为足下言胡氏之为人,亦为胡氏言足下之为人,胡氏颇信吾言,并谓新旧冲突,我等少年人,对于前辈态度,亦有太过之处,以此知胡氏之非不近人情者矣。
  
   信末,高梦旦坦言,这封信可能会让对方怒不可遏,对此,他作了充分的准备:
  
   此书草就多日,未以付邮,且逆料足下未尽一纸,即当撕为万段,故特打成三份:一以奉寄;一存小蔚处,备足下息怒时,就近更行取阅;一存此间,因弟作此书时,不免有负气之言,欲俟气平后,自取复阅也。
  
   但这封信尚未发出,林纾便来到了上海,和高梦旦“同游雁荡,相聚十余日,谈论甚久,无所芥蒂”。高梦旦因此觉得“先生胸无宿物,天性然也”,最终“不忍出此书,以伤其心”。
   13年后,高梦旦翻检旧书时发现了这封信,当时林纾已去世12载。他把这封信转寄给了胡适。
   显然,这封信让胡适大为感动,不是因为高梦旦在信中为自己开脱、辩护,而是因为高氏出于一颗不忍之心,最终并没有寄出这封可能会触怒对方的略带火药味的信。
   高梦旦曾告诉胡适,他之所以敬重胡适,是因为胡适能听从母命,没有背弃旧婚约。胡适问:这一件事有什么难能可贵之处吗?高梦旦说:对你来说,这是一件大牺牲。胡适不以为然,道:“我生平做的事,没有一件比这件事最讨便宜的了,有什么大牺牲?”高梦旦更加不解,问:“何以最讨便宜?”胡适娓娓道来:“当初我并不曾准备什么牺牲,我不过心里不忍伤几个人的心罢了。假如我那时忍心毁约,使这几个人终身痛苦,我的良心上的责备,必然比什么痛苦都难受。”
   顿了一会,胡适仿佛自我安慰地说:“其实我家庭里并没有什么大过不去的地方。这已是占便宜了。最占便宜的,是社会上对于此事的过分赞许;这种精神上的反应,真是意外的便宜。我是不怕人骂的,我也不曾求人赞许,我不过行吾心之所安罢了,而竟得这种意外的过分报酬,岂不是最便宜的事吗?”
   胡适坦言,对于旧婚约,他“始终没有存毁约的念头”,但也曾面临“危机一发”的时刻。
   原来,胡适回国后,在结婚前想去江村见一下江冬秀。胡适想,既然两人即将结婚,亲眼看一下新娘子应该是最低限度的要求了。没想到,他来到江冬秀家后,江冬秀竟躲入床上,放下了床帐。胡适对高梦旦说:“若当时自己拔腿就走,或到外面客店去住,那关系就僵了。”胡适忍住内心的不快,一边翻书一边与其他人闲谈。渐渐地,内心的不快一点一点消失了,因为胡适意识到,新娘婚前不愿见新郎,并不是新娘的错,而是旧家庭旧习惯之错,既然如此,何必要争这最低限度的面子?倘若坚决要见江冬秀,就算对方勉强同意了,自己的面子有了,人家的面子何在呢?这样一想,他心平气和多了。第二天回家后,胡适给江冬秀写了封信,没有责怪对方,反而一味自责,说自己不该强迫对方见面,劝对方不要把此事放在心里。
   后来胡适得知,果然是因为旧家庭作梗,旧长辈反对,江冬秀才被迫躲入帐中的。
   胡适对高梦旦感慨:“那天晚上,我若一任性,必至闹翻。我至今回想,那时确是危机一发之时。我这十几年的婚姻旧约,只有这几点钟是我自己有意矜持的。我自信那一晚与第二天早上的行为也不过是一个绅士应该做的。我受了半世的教育,若不能应付这样一点小境地,我就该惭愧终身了。”
   听到这里,高梦旦连连点头,夸胡适此事处理得当。
   胡适之所以在高梦旦而非别人面前,吐露他对自己婚姻的真实看法以及婚前那段鲜为人知的小插曲,也许因为在他看来,高梦旦和自己均具备一颗慈悲之心,只有如此,对方才愿意相信,自己接受并享受旧式婚姻是出于“不忍”之心,才会认同这一看法:慈悲之怀,容忍之心有助于我们度过人生中那些不期而至的“危机一发”之时。
   1930年11月25日,胡适结束在上海的工作即将远赴北京时说:“住上海三年半,今将远行了,颇念念不忍去。最可念者是几个好朋友,最不能忘者是高梦旦先生。”又说:“能常亲近梦旦、菊生两公,是我一生的大幸事。”
   正因为相知最深,分手时才会念念不忘。
   胡适晚年曾说及自己的婚姻:“我们那个时代,现在年轻人是不会了解的。我和我的太太订婚之后,我们从未见过面。到我民国六年回国,我走了一天的路去看她,还是看不到,一直到了结婚那天才见面的。我有两句诗:‘情愿不自由,也就自由了。’”
   有了“情愿不自由”的宽厚容忍,就有了“也就自由了”的达观释然。
   胡适晚年还和秘书谈起高梦旦的一次遭遇:“高梦旦先生有一位最小的女儿,也是最爱的女儿,她出国回来不久,因盲肠炎进医院割治。那时割治盲肠炎已很稳定了,只有万分之一的危险。高小姐刚刚是万分之一的危险,结果不救了。”
   说到这里,胡适加重了语气,道:“高梦旦先生没有说一句话。”
   如果不是特别能容忍,高先生不会“没有说一句话”。
   或许,高梦旦和胡适能成为民国圣人,就是因为两人都具备罕见的容忍精神。
其他文献
毛泽东诗词论气势磅礴当属《沁园春·雪》。但是我们现在读的并不是毛泽东的原作。原作写于1936年2月,那是红军长征抵达陕北的第一个冬天。词的首次公开发表是在1945年9月国共重庆谈判期间。不久后出版的《毛泽东印象》一书收录了这首词(爱泼斯坦等:《毛泽东印象》,山东新华书店出版,1946年4月。柳亚子和毛泽东的诗词共三首,在头两页,无编页)。词的再次公开发表是在1957年,中间相隔了12年。当时有毛泽
期刊
1864年,经过多年的征战,曾国藩率领他的湘军终于平定了太平天国,挽救了摇摇欲坠的清王朝。对于顶梁柱和救命恩人,清王朝并不吝惜它的赏赐,给了他极高的封赏,此时的曾国藩荣宠至极。然而,这并没能给他带来多少快慰,相反,他却有一种临深履薄的惊心。他在一首给其弟曾国荃的诗中,道出了当时的境况和心态:    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  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无独有偶,二十年之
期刊
学生时代,读到“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李广力挽强弓的英武形象便深深印在脑海里;次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更是对飞将军敬重万分;再读“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不由得替李将军委屈愤懑。但后来知道汉武帝的故事后,开始对偶像李广产生怀疑。汉武帝时期是武人各显其能的时代,武帝的用人原则是拔贤选能,出类拔萃的人压不住。李广若是将帅之材,没有理由不能封侯。笔者细读史书,通过量化分析和比较研究,发
期刊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以下简称《协定》)签字,但至今没有举行后续的政治会谈,堪称历时最长的军事停战。   《协定》文本与政治问题撇得很干净,《协定》文字中未正式出现参战国名,仅能从部分签字人军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元帅”、“美国陆军上将”看得出国别。在不得不涉及朝鲜半岛的两个政权时,采用“某军军事控制地区”一词。《协定》末尾漫不经心地说一句“双方军事司令官兹向双方有关各国政府
期刊
1月9~14日 继续拉练,向冉庄进发,日行70里,宿冉庄第12生产队。10日,在冉庄参观地道战,由当年的民兵进行解说。12日,行程80里,至沈家坯,因跟骨刺痛允坐汽车。13日,步行至白洋淀,行程50里,宿端村西前大队。14日,听抗日战争时期当地人民群众斗争的历史,忆阶级苦,听学习路线斗争史报告。有感,写成打油诗:白洋淀上打渔船,芦苇丛中杀敌顽。多少英雄话当年,教育人民永向前。   6月 市委文教
期刊
日前,在《文史哲》杂志举办的第三次人文高端论坛上,冯天瑜先生在发言中断定“五月二日”,即此次论坛的开幕日将会载入学术史,——这一天,除冯先生外,李伯重、汪晖、秦晖、何怀宏、萧功秦、张希清、李治安、王和、荣剑、李振宏、仲伟民、李若晖、张金光、孟祥才等20位学者齐聚山东大学,研讨“秦至清末:中国社会形态问题”。冯先生此言实际是暗示:史学界正在发生方向性调整,即史学界正在重返对历史进程本身等宏大问题的关
期刊
明洪武二十八年三月十二日(1395年4月1日),对宣化城(时称宣府)的老百姓而言,是一个印象深刻的日子。因为这一天,皇帝的第十九子——谷王朱橞举行隆重的仪式,就藩宣府,成为这片土地新的主子。   在老百姓眼里,朱橞可不是一般的皇子,他是明太祖朱元璋最宠爱的惠妃所生。惠妃的父亲是对朱元璋有栽培之恩的红巾军首领郭子兴,因此朱元璋对她是恩宠有加,对其所生的爱子朱橞,自然也是十分偏爱,十二岁时便封他为谷
期刊
三、“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在《人民日报》1966年6月1日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鼓动之下,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红卫兵于1966年6月24日贴出了题目为《无产阶级革命造反精神万岁》的大字报,宣告“不拔掉黑旗,不打垮黑帮,不砸烂黑店,不取缔黑市,决不收兵!”他们请江青把大字报转交给毛泽东,毛于8月1日回信,说:“我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支持”,“不论在北京,在全国,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凡是同你们采
期刊
近日,笔者在北京市档案馆查阅档案之时,偶然发现了两件1960年吴晗同志在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谈历史教科书编纂问题的讲话记录。   吴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担任北京市主管文教工作的副市长。上任伊始,吴晗就深入到北京的大、中、小学校,调查摸底,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寻求扩展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在随后的几年间,他重点抓了教师队伍与教材建设等环节。   当时,北京市各中学的优秀教师大
期刊
西安的标志性建筑是钟楼,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为天坛(祈年殿)。二者天各一方,相距千里。西安钟楼呈方,北京天坛为圆。两者无论从地域还是形状,都有天壤之别。可是,经过多年揣摩比对,假如闭上双眼把这两个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建筑在脑海中同时高速旋转,竟然得到一个惊人相似的图形。西安钟楼与北京天坛竟是一对孪生兄弟!至此,自然会为二者外在一方一圆而释怀,这只不过是天圆与地方如出一辙的缘故罢了!这个惊人的发现让我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