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农村小学生,语文无疑是最难学的,学生学习时常感到吃力,笔者虽然都在农村教了十几年的语文,同样不知从何处入手来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导致了语文教学往往停滞不前,一直在不断地摸索中,现就目前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现状做一浅析,并提出笔者的愚见。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读写严重脱节
读、写是语文教学的两大教学任务,它们相辅相成,紧密相连。教者时常未意识到两者的联系,分开进行,造成脱节的现象。我校有的教师就重读轻写,学生虽能较好地吸收文化知识,但因没有经常进行练笔,所以难以将知识融合适用,大脑所记的,都是零散的东西,充其量只不过是“两脚书橱”而已。有的教师又重写轻读,他们没有领悟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道理。在阅读量不足的情况下,即使学生心中真的有想法要表达,但因没有积累丰富的词汇,没学到前人的写作方法、技巧,同样会力不从心,做不到“吾手写吾口”。
(二)教者的定向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一部书乃至一篇文章,其涉及到的内容往往是多方面的。因此,对一篇文章涉及到的一个词语也应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教者如习惯于自己的定向思维或是遵从教学参考的意见,呆板地对学生进行诠释,便会扼杀学生创造力地发展。笔者曾看到一位一年级的语文教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春天来了,大地是一片( )。”有一位学生填下了“希望”,结果被教师打下了鲜红的叉,原因是该生没有按课文内容填下“绿色”之类的词。我们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到,这位学生是颇有创造力的,但教师的定向思维却彻底否定了他的创意。
(三)重于德育思想教育,轻于现代意识地渗透和现代思维地培养
教语文要结合课文内容教学生做人,如学习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的精神、生活朴素的作风,这是必要的。但应引以注意的是,学习其他的学科也同样是要学习做人的道理。语文教学无必独揽做人的大权,其更重要的教学任务是经结合学科的特点,传给学生文学常识、语法基础、写作技巧,并渗透现代的生活常识、时代的危机意识和培养学生的现代思维。
而目前,大多语文教师都对德育思想过分注重,尤为突出的地方是表现在作文教学中,如写老师,教者则要求学生写“老师带病上课、忘我工作”;写英雄则必须“舍己救人”……并以此为标识来衡量学生的作文水准。虽然这样进行教学有一定的正面意义,但其严重的负面效果也是不难想象的。
二、针对以上所述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可分两个阶段来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一)学好语文的基础阶段
1.强调多读
书要多读,这是千古不易的真理。先人对读书是十分注重的,知识源于生活,但书本的知识是先人生活经验的积累。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更是作家成熟文风、高超写作技巧的体现,我们将其读熟,可以化百家为己有,从而迅速地提高学生作文水准和语文素养。
2.读写结合
笔者于前已分析了目前普遍存在的读写脱离现象,这是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要严肃对待。关于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有些老师所提倡的“仿写”是一条可行之路。举个例子,在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中,课文对杨梅树和杨梅果进行描写,重点写杨梅果的颜色、形状和滋味,从而表现出作家对杨梅的喜爱之情。教材要求学生要仿照写法来介绍家乡的一种水果,这为初习写作的学生如何去描写一种日常见惯的水果,指明了一条可行之路,从而降低了学生动笔的难度,提高了他们写作的兴趣和信心。
3.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老舍先生曾说:“每个星期才写一篇文章的作家绝对不是一个好作家。”我们虽然不一定要当作家,但要学好语文,作文还是要勤写的。每日都动动笔,不管写得精彩还是失败,让这成为一种习惯。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写一件小事甚至是一句话,这样日以继日,学生会越写越多,越写越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的作文水准定会日益提高,他们不难写出有创意的佳作出来。
4.改革落后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上,教师“填鸭式”地灌输或是教条化地讲授,学生对此早已厌烦。我们要努力使教学方式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笔者在教学《少年闰土》《西门豹》等课文时,曾多次让学生扮演小说中不同角色,表演课文情节。结果发现学生参与的热情出奇的高,而且有的能根据自己的想象,结合课文创造性地加入一些情节,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这种“演戏”比单调的课堂讲解,要成功得多。
(二)提高语文能力的阶段
1.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小学语文教材,信息量太少,单独读课文,受益还是很有限的。因此在学生读透教材之后,要充分把学校图书室利用起来,让阅读进课表,要强硬要求学生读课外书,并利用时机举行汇报会,让学生介绍所读书名、文题、内容概要等,从而吸收外面的营养来补充自己的能量。
2.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
不要以为文学创作只有作家才能做到。文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往往内心中有教师意想不到的创意。我们要鼓励学生将心中的想法借助文墨表现出来,学生往往因为有着教师的鼓励而成材。
总之,在素质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反思自己教学的方法,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大胆地改革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我们的农村语文教学定能出现新的局面。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读写严重脱节
读、写是语文教学的两大教学任务,它们相辅相成,紧密相连。教者时常未意识到两者的联系,分开进行,造成脱节的现象。我校有的教师就重读轻写,学生虽能较好地吸收文化知识,但因没有经常进行练笔,所以难以将知识融合适用,大脑所记的,都是零散的东西,充其量只不过是“两脚书橱”而已。有的教师又重写轻读,他们没有领悟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道理。在阅读量不足的情况下,即使学生心中真的有想法要表达,但因没有积累丰富的词汇,没学到前人的写作方法、技巧,同样会力不从心,做不到“吾手写吾口”。
(二)教者的定向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一部书乃至一篇文章,其涉及到的内容往往是多方面的。因此,对一篇文章涉及到的一个词语也应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教者如习惯于自己的定向思维或是遵从教学参考的意见,呆板地对学生进行诠释,便会扼杀学生创造力地发展。笔者曾看到一位一年级的语文教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春天来了,大地是一片( )。”有一位学生填下了“希望”,结果被教师打下了鲜红的叉,原因是该生没有按课文内容填下“绿色”之类的词。我们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到,这位学生是颇有创造力的,但教师的定向思维却彻底否定了他的创意。
(三)重于德育思想教育,轻于现代意识地渗透和现代思维地培养
教语文要结合课文内容教学生做人,如学习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的精神、生活朴素的作风,这是必要的。但应引以注意的是,学习其他的学科也同样是要学习做人的道理。语文教学无必独揽做人的大权,其更重要的教学任务是经结合学科的特点,传给学生文学常识、语法基础、写作技巧,并渗透现代的生活常识、时代的危机意识和培养学生的现代思维。
而目前,大多语文教师都对德育思想过分注重,尤为突出的地方是表现在作文教学中,如写老师,教者则要求学生写“老师带病上课、忘我工作”;写英雄则必须“舍己救人”……并以此为标识来衡量学生的作文水准。虽然这样进行教学有一定的正面意义,但其严重的负面效果也是不难想象的。
二、针对以上所述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可分两个阶段来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一)学好语文的基础阶段
1.强调多读
书要多读,这是千古不易的真理。先人对读书是十分注重的,知识源于生活,但书本的知识是先人生活经验的积累。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更是作家成熟文风、高超写作技巧的体现,我们将其读熟,可以化百家为己有,从而迅速地提高学生作文水准和语文素养。
2.读写结合
笔者于前已分析了目前普遍存在的读写脱离现象,这是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要严肃对待。关于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有些老师所提倡的“仿写”是一条可行之路。举个例子,在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中,课文对杨梅树和杨梅果进行描写,重点写杨梅果的颜色、形状和滋味,从而表现出作家对杨梅的喜爱之情。教材要求学生要仿照写法来介绍家乡的一种水果,这为初习写作的学生如何去描写一种日常见惯的水果,指明了一条可行之路,从而降低了学生动笔的难度,提高了他们写作的兴趣和信心。
3.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老舍先生曾说:“每个星期才写一篇文章的作家绝对不是一个好作家。”我们虽然不一定要当作家,但要学好语文,作文还是要勤写的。每日都动动笔,不管写得精彩还是失败,让这成为一种习惯。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写一件小事甚至是一句话,这样日以继日,学生会越写越多,越写越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的作文水准定会日益提高,他们不难写出有创意的佳作出来。
4.改革落后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上,教师“填鸭式”地灌输或是教条化地讲授,学生对此早已厌烦。我们要努力使教学方式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笔者在教学《少年闰土》《西门豹》等课文时,曾多次让学生扮演小说中不同角色,表演课文情节。结果发现学生参与的热情出奇的高,而且有的能根据自己的想象,结合课文创造性地加入一些情节,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这种“演戏”比单调的课堂讲解,要成功得多。
(二)提高语文能力的阶段
1.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小学语文教材,信息量太少,单独读课文,受益还是很有限的。因此在学生读透教材之后,要充分把学校图书室利用起来,让阅读进课表,要强硬要求学生读课外书,并利用时机举行汇报会,让学生介绍所读书名、文题、内容概要等,从而吸收外面的营养来补充自己的能量。
2.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
不要以为文学创作只有作家才能做到。文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往往内心中有教师意想不到的创意。我们要鼓励学生将心中的想法借助文墨表现出来,学生往往因为有着教师的鼓励而成材。
总之,在素质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反思自己教学的方法,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大胆地改革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我们的农村语文教学定能出现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