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一)教学预设
  所谓“教学预设”,指的是教师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的预先设计。具体来说包括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对象等各方面的预设。
  预设可以使教师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从而利于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
  (二)教学生成
  “生成”,是新课程理念倡导下出现的一个重要教学概念,它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具体指在教学过程中,因学情的变化,对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的适切调整,以及在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机智和合理调控,产生的有价值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学生出人意料且有价值的回答,教师精当的点拨或讲解等。
  (三)教学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
  预设和生成作为课堂教学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如同课堂教学的双翼,缺一不可。
  二、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存在的问题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又需要生成,但是实践过程中教师往往不能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具体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预设过度,挤占生成的时空。
  过度的预设就像一根无形之手控制着课堂,从而使课堂成为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把学生看作一个待装的容器,然后根据自己事先设计的教案将教学内容一成不变地灌下去,没有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态,关注不到学生是否改变了、进步了、提高了。学生稍出现一些非预期情况就遭封杀,使本应生动的课堂变得异常沉闷,机械与僵化;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更无从谈起。
  另一方面,生成过多或对生成处理不当。
  表现一:生成过多。有些教师生怕一句拒绝的语言就扼杀了一个牛顿或爱因斯坦,于是面对任何非预期情况教師都抛开预设去解决,“生成”势必会影响预设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实现,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
  笔者在上《财产属于谁》,讲到财产的收益权时,举了UBER(优步)的例子,说明私家车主利用自己的车去搞营运获得收益正是在行使财产的收益权。说到这个例子后,同学们立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主要是围绕“优步合不合法”,唇枪舌剑,气氛热烈,但是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下课铃响了,老师才意识到教学内容还没完成呢!
  表现二:不能恰当处理生成。有的教师由于没有对教学内容把握透,缺乏对学生的全面深入了解,没有一定的实际教学经验,所以在课堂正确处理非预期情况使教学目标很好达成有一定的困难。
  三、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统一的对策
  (一)科学预设,促进生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备而来,有备不患,不上无准备的课,这是科学而艺术地把握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的重要前提。要上好课必须要有很好的预设。那么,科学预设需要把握哪些要点呢?
  第一,树立新型的教材观。
  教师必须结合实际去解读、运用教材。由于教材的编写具有普遍性,不可能适合不同地区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也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变迁,特别是思想政治课还具有时效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政治教师结合地区实际、关注时事政治,对教材进行“再生产”。比如,笔者在上《投身精神文明建设》这一课时没有用课本上“三下乡”等材料,而是自己搜集“南国书香节”“创建文明城市”“友爱车厢”……这些发生在广州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上课的材料。
  第二,留有弹性灵活的时间和空间。
  在时间上是指,不要让预设的教学内容把四十分钟的课堂塞得满满的,如果塞得太满,教师难免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赶时间,必然忽视或较少关注学生的表现,使教学变得程序化,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就挤占了生成的时间。
  在空间上要有弹性是指教学方案为体现学生主体而准备充分的空间,为鼓励课堂动态生成保留足够的余地,比如,预设一些灵活可以开动学生脑筋的问题、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知识点等等,这样既能达到教学的大方向,但又不失高度的灵活性。
  第三,预设学生情况。
  首先,预设学生的已知。教学过程就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精心设计。就初中思想品德课而言,教学内容许多都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师如果在平时善于观察学生生活,在备课时结合学生实际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预设学生的未知。对于一个知识,学生可能知道了哪些,知道了多少,哪些可能是不知道的,教师应该做到“心里有数”。对教学过程要作多种假设:学生会如何说?我将如何引?对于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多估计几种情况,为生成奠定基础。
  (二)关注生成,促进预设
  第一,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教师必须转变方法,把提问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引导学生自己解决提出来的问题;再者,教师还要善于利用教学内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设计成开放性的问题,并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回答。
  第二,善于捕捉信息。
  教师要拥有一双慧眼,敏锐地发现、捕捉稍纵即逝的信息,这就需要教师有随机应变的能力,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可以避免刻板的公式,才能估量此时此刻的情况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方法并加以正确的应用。”实际上这就是教学机智,教学机智反映在对学生学习信息的及时捕捉和反馈上,反映在课堂上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设计。针对课堂出现的突发状况,教师要有敏锐的感觉,做出准确的判断,并能作出恰当的反馈,因势利导。
  第三,善于利用错误。
  对待错误,教师不应该去打击学生,而应该正确对待甚至鼓励表扬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教师对待错误不能快刀斩乱马将答案拱手送上,从而封住学生的嘴,教师应该善于挖掘学生错误中合理的成分,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再思维,抛弃不合理成分,走向正确的道路。
  英国一位心理学家曾讲过:“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合理利用教学中出现的“错误”资源,让“错误”为教学服务,不仅有利于呵护学生的自尊,增强学生的自信,也有利于促进课堂的生成,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预设和生成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预设中有生成,生成离不开预设,两者无法分开。只有将预设和生成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有激情与活动,才能碰出智慧的火花,才能发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独特的魅力。
其他文献
有一次,学校老教师听了我的一节阅读课,课后给我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其中一条让我深思。我對文章中出现的语言点,知识点和语法知识讲解的很清楚,学生完全可以读懂文章,就没有必要让学生逐句翻译,这样做太浪费时间。阅读课到底要让学生学会些什么?难道仅仅是让学生多认得几个单词,多记得几条短语和多看懂一篇文章吗?我想肯定不仅仅是这些。其实要检测学生是否读懂了文章,不一定非要采取英译汉的方法,那教师应该怎
期刊
十几年前,历史学科的地位在乡镇中学的教育教学体系中一直沉浮不定,因而人们对它也是或冷或热,总体是冷多热少。但在现阶段的乡镇初中教学中历史学科已颇受重视,盖因受中考指挥棒的指引和高中文科必选历史科目的直接影响,地位才明显上升,师生的教与学都比以往予以较多的关注和投入,教学质量也大有提升,这是可喜的、值得庆幸的事,因为无论对这门学科本身的发展还是对学生以后的学业成长及未来发展都是令人欣慰的。尽管如此,
期刊
一、理论依据  有效参与的层次分为浅层次和深层次参与。浅层次参与是指通过简单的思维和简单的活动方式参与的课堂教学方式参与的教学活动。深层次参与是指通过复杂的思维和复杂的活动方式参与课堂教学方式参与的教学活动。这类活动需要学生深入思考,并能准确、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是较复杂的语言训练形式。  有效的参与方式分为行为参与和思维参与。行为参与是指通过回答问题、分组讨论、表演等动作行为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阅读能力是学生形成诸多能力中的基础,它具有综合性强,牵扯面广的特点。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能力是学生首要的能力,是学生能力发展的“最重要的方面”,学生能否顺利进行学习首先取决于他的会不会有理解地阅读,而学生的智力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因此,本人认为,把学生从课堂中解放出来,还给学生自主的学习空间,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使学生从被动接受
期刊
在黔教基发〔2011〕85号《关于坚决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学校一定要深刻认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带来的严重危害性,以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不争论,不观望,不懈怠,克服一切困难和阻力,坚决按照文件要求抓好贯彻落实,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意見中的八个“严控”是
期刊
语文教材是富于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的教学资源,它已基本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材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新课程标准提出整体把握的概念,使这一内涵赋予了重要性,意在指课程学习中学生对文章要有一个大体的、初步的理解和认识。教材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教师在在教学中,须要做到创造性使用教材,充分运用语文教材的资源优势来帮助学生提高整体把握能力。  一、整体把握能力的认识  整体
期刊
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现在一些学生对政治课有一种逆反心理,缺乏热情。因此,要使现在的中学生能够对政治课感兴趣,对老师讲的理论能够“洗耳恭听”,教师就必须花大力气研究上好政治课的讲课技巧,尤其是语言艺术。因为语言艺术是传播思想、阐明道理、表达感情的工具,所有政治老师要用形象、生动、富有哲理、情趣的语言来“粘”住学生,激发他们对政治课丰富的想象力,使他们不仅受到政治理论的启迪,而且得到知识的滋养。下面就
期刊
一、引言  翻译可以看作是一项跨文化交际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存在语言符号的转换,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强调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注意文化背景对于翻译教学的影响以及如何教给学生正确的翻译手段,使学生认识到运用正确翻译手段的必要性。译学界自古以来就存在归化与异化、直译与意译、神似与形似孰优孰劣之争。  二、什么是归化与异化  1813年,德国著名社学家、古典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
期刊
一、小组合作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一直以来,高中英语教学几乎是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没有时间主动思考知识,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降低,阻碍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合作为形式,为了同样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集体合作能力以及提高教学效果起
期刊
2012年是广西普通高中开始全面实行新课程改革,百色市高中历史科用的是人民版的教材(简称人教版),现行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插入了大量的“材料”。高中历史教材“材料”的增加丰富了历史教材的内容,补充教材的内容,添加了历史教材的难度和生动性,拓展学生知识面,又加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重视高中历史教材中“材料”的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研究和问卷调查,从学生不重视教材“材料”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