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威胁当场取财,抢劫罪?敲诈勒索罪?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yr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地,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区别比较容易,主要采用“三个当场”作为区别标准。但司法实践中,常常出现暴力和威胁、立即实施暴力的威胁和将来实施暴力的威胁并存,实施暴力和获取财产的时间空间发生分离等情况,在某些场合下,敲诈勒索罪也不排除当场使用暴力当场取财的情形。而二罪的社会危害、量刑幅度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本文拟对暴力威胁情形下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的区分进行粗浅探讨。
  一、敲诈勒索罪也应包括当场暴力威胁当场取财的情形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而敲诈勒索罪的客观行为是否包括暴力手段,这在中外刑法理论上都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刑法第276条规定的敲诈勒索罪是简单罪状,没有明文规定敲诈勒索的手段。有观点认为“敲诈勒索仅限于威胁,不当场实施暴力”。[1]其它各国刑法规定也不完全相同,英美刑法的绝大多数立法例规定了以威胁手段构成本罪,只有加拿大刑法明确的将“被显示暴力”作为本罪的行为手段的一种。[2]大陆刑法一般认为恐吓只能是胁迫行为,不包括暴力,如果使用暴力,就构成抢劫罪,例如《德国刑法典》第255条。但日本的通说认为恐吓能够包括暴力,并且认为如果暴力达到了压制他人反抗的程度,就构成抢劫罪;如果暴力没有达到压制他人反抗的程度,则构成恐吓
  罪。[3]
  而我国通说对敲诈勒索罪的定义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和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那么这里的威胁是否包括暴力手段?学界有争议,但我国也有学者赞成日本的通说,持肯定态度。[4]笔者认为,这里的威胁,应当包含一定程度的暴力手段。如果将当场使用暴力当场取财一律定抢劫罪,在一些场合下,可能会导致量刑失衡,罪刑不相适应。比如实践中有不少“捉奸案”:丈夫发现妻子外遇,遂纠集人手将奸夫暴打一顿,之后索要“损失费”,与奸夫当场“私了”。此类案子虽然也是当场使用暴力当场取财,但实践中多以敲诈勒索罪处理。
  二、暴力威胁情形下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的界定
  实践中,暴力威胁当场取财的场合,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容易发生混淆的情形主要有:一种是当事人双方有纠纷、“事出有因”,行为人借机使用暴力威胁当场取财;一种是行为人在实施敲诈勒索行为过程中临时起意劫财;还有一种是暴力程度较轻的情形。暴力威胁情形下当场取财如何定性,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把握二罪的区别。
  1、暴力威胁程度是否达到足以排除被害人反抗的程度
  抢劫罪的暴力手段是否必须达到一定程度的问题,有些国家在刑法上做了明文规定。如俄罗斯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抢劫罪的成立以“使用危及生命或健康的暴力,或以使用这种暴力相威胁”为成立条件。瑞士刑法典第一百三十九条也规定,只有“加暴行于人,使其生命身体受急迫危险或以其他方法使不能抗拒者”,才构成抢劫罪。有的国家则没有对此做明文规定。
  我国刑法典没有对暴力手段的程度做明文规定,有观点主张暴力不需要达到压制他人反抗的程度,只要行为人主观上有抢劫的故意,客观上对被害人实施了暴力,就构成抢劫罪。但笔者认为,抢劫罪的本质是通过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使被害人不能反抗或不知反抗,从而劫取财物。在暴力型抢劫罪中,暴力行为与取财行为是紧密相连的,暴力是取财的手段行为,行为人实施暴力行为的当时,其主观因素是为了对被害人造成强制,为取财排除障碍、制造条件。而敲诈勒索罪中的所谓威胁,只能称为“要挟”——这种要挟不具有紧迫性,威胁的程度相对也要小些,被害人即使不当场答应行为人的勒索要求,其人身安全也不致受到严重危害。因此,行为人通过暴力手段劫取财物必须达到排除被害人反抗的程度。
  至于如何判断暴力手段达到了排除被害人反抗的程度,学界有主观说和客观说两种。主观说认为排除被害人反抗的标准应根据行为人的认识来判断。即如果行为人预见自己的暴力行为能达到排除被害人反抗的程度,则不管客观上有没有排除被害人反抗,都成立抢劫罪。客观说认为,暴力手段是否达到排除被害人的反抗应当根据暴力程度能否排除一般人的反抗为标准来进行判断。笔者认为应当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既要看行为人主观上是否确信自己的暴力程度足以排除被害人反抗,也要看暴力威胁在客观上是否实际排除了被害人的反抗。详言之,应通过考察暴力、胁迫的程度、样态、手段、时间、场所、对象、作案工具,以及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的人数、年龄、性别、身高等各种因素,遵循逻辑和经验法则进行综合判断,同时也要防止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能把排除反抗的标准定得过于严苛,那种认为只有被害人处于完全不能反抗的状态下,才是达到了排除被害人反抗的程度的观点,会宽纵罪犯,导致重罪轻判,给司法实践中处理案件带来困难。
  2、暴力威胁与取得财物是否有因果关系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作为犯罪客观要件的危害行为与具有刑法意义的危害后果(主要指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实践中,暴力威胁的手段千差万别,单从暴力威胁是否足以排除被害人反抗的角度,在某些场合下,仍难以区分二罪。所以,不但要考虑暴力威胁的程度,还有考虑因果关系。在行为人当场实施了暴力并当场取得财物的场合,危害行为就是行为人当场实施的暴力行为,危害后果就是行为人当场取得财物。笔者认为,如果行为人当场实施的暴力与其当场取得财物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就应考虑抢劫罪,反之则应考虑敲诈勒索罪。实践中,判断二者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全面把握影响因果关系的犯罪构成要件要素。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规律。而刑法视野下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相对性特征,只有与犯罪构成密切相关的事物联系才是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它不能脱离其他犯罪构成要件而独立存在,虽然因果关系本身不包含主观内容等其他构成要件要素,但作为原因的危害行为与作为结果的危害结果的存在范围要受到其他犯罪构成要件要素的制约。暴力行为是否必然导致被害人财物被劫,不仅仅要看客观行为要件,也要考虑行为人主观故意内容,是否意在以暴力威胁、排斥被害人反抗的手段来当场劫财。不能简单认为,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暴力行为就构成抢劫罪,而要具体分析暴力行为与获取财产之间是否存在手段与目的的联系,也就是要弄清楚行为人实施暴力的意图是否是“劫财”。另外也要考虑行为客体,看犯罪行为侵犯的主要客体是否是被害人的生命健康权。在“捉奸敲诈勒索案”中,行为人主观上暴力殴打被害人的目的仅仅是泄私愤,属于一般侮辱行为,侵犯的主要客体不是生命健康权。
  (2)暴力威胁手段是否是当场取财的主要原因。因果关系的复杂性表现在事物联系的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在复杂的因果关系中,既要看到因果联系的复杂性,避免片面性的偏向,也要注意把握主要的、其决定作用的原因,避免表面性的偏向。抢劫罪中的威胁是以立刻的、当场的暴力为内容的胁迫,暴力威胁是主要原因;而敲诈勒索罪中的所谓威胁,只能称为“要挟”,这种要挟不具有紧迫性,威胁的程度相对也要小些,属于敲诈勒索的附随手段,暴力威胁不是当场取财的主要原因,被害人即使不当场答应行为人的勒索要求,其人身安全也不致受到严重危害。在“捉奸敲诈勒索案”中,被害人主要是考虑到名誉、自身过错等因素而同意私了,暴力威胁并非主要原因。
  (3)暴力威胁和当场取财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直接的因果关系。从具体形式上,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既有必然的、直接的因果关系,也有偶然的、间接的因果关系。必然性因果关系是指,当危害行为中包含着危害结果产生的根据,并合乎规律第产生危害结果。与之相反的是偶然性因果关系,指当危害行为本身并不包含产生某种危害结果的根据,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其他因素偶然介入,并由介入因素合乎规律地引起危害结果。直接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不通过中间环节直接产生因果关系。间接因果关系是指行为与结果之间有第三者作为中间环节相联系。把握暴力威胁与当场取财之间的因果关系,要看暴力威胁和当场取财之间有无必然的、直接的因果关系,如果有其他因素介入,暴力威胁不起直接作用的情形下当场取财的,则暴力威胁与当场取财则不具有因果关系,其行为不构成抢劫,而是敲诈勒索。在“捉奸敲诈勒索案”中,因为其他因素的介入,被害人综合考虑各种不利后果而同意私了,此时暴力威胁属于间接的、偶然的原因。
  事实上,上述暴力程度的标准和因果关系的标准是互相关联的,因为在暴力程度不足以排除对方反抗而当场取得财物的场合,也可以说是行为人并不是基于自己的暴力行为而当场取得财物,这其实是刑法上因果关系的另外一种表述,在因果关系问题解决的同时,暴力程度的问题也已解决。所以,要从暴力程度是否足以排除被害人反抗以及暴力威胁与当场取财的危害后果之间有无因果关系两个方面去把握,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案件有一个全面的整体认识,才能正确区分暴力威胁情形下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
  参考文献:
  [1]高铭暄 马克昌主编《刑法学》(下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927页
  [2]赵秉志主编:《英美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6页。
  [3]张明楷著:《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42—643页。
  [4]张明楷著:《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764—765页。
  (作者通讯地址: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检察院,浙江 衢州 324000)
  
其他文献
行政法是控制行政权的法律,行政权是借助行政行为来发挥权力作用的,所以行政法核心内容就是规范行政行为,进而控制行政权。理论界依据行政作用的范围不同,将行政行为分为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并认为内部行政行为仅有内部意义。文章从联系、发展角度,分析研究内部行政行为。发现内部行政行为同样具有外部效果,即内部行政行为同样可能侵害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本着“有权利必有救济”的原则,控制内部行政行为,完善其救济
期刊
一、道路外交通事故的含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因此,道路外交通事故是指《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所称的“道
期刊
根据中央政法委会议精神,把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作为今年政法工作的三项重点工作,这是中央为更好地适应我国新形势,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更好地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社会和谐稳定而作出的重大部署。三项重点工作中社会矛盾化解是基础,因此,化解、减少涉检信访也是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深入贯彻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举措。  涉检信访是指那些已经或应当由检察
期刊
近几年来,我院民行工作在上级检察机关的坚强领导下,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围绕“搭建三个平台,坚持四个原则”的工作思路,有效履行民行检察法律监督职能,切实提高抗诉案件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7年以来,我院共提请市院抗诉35件,均被采纳并向中院提出抗诉,被中院裁定发回重审30件,改判15件,在抗诉过程中调解息诉13件,终止审查2件,改变率(改判和调解)达90%,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期刊
摘 要:我国目前的房地产产权登记分为土地产权登记和房屋产权登记。这种登记模式在政治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显出其弊端。我国目前的产权登记制度已不能满足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对登记职能的要求,存在诸多缺陷,亟待完善。我国立法对现行的房产登记制度应做调整,实行房地合一的登记体制。  关键词:房地产;登记;房地合一  一、目前我国房地产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  房产,是指依附于土地上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与地产一
期刊
摘 要:  原因自由行为是指行为人利用自己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来实施犯罪以及行为人在完全责任能力状态下可预见的,但在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下才得以实现犯罪的情形。其可罚性根据在于将自己无责任能力的状态作为工具来利用,原因自由行为是一个整体,不能将其割裂开来。  关键词:原因自由行为;可罚性;一体性  一、 原因自由行为的概念   原因自由行为,又被称作原因上的自由行为、原因中的自由行为或
期刊
一、引言   与大陆法国家一样,中国刑事诉讼法确立的是定罪与量刑一体化的程序模式。在这种刑事审判制度中,法庭通过一场连续的审理过程,既解决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又解决有罪被告人的量刑问题。   在这种制度格局下,由于法院对量刑不举行专门的庭审程序,因此,无论是公诉方、被害方还是被告方,都无法就量刑问题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量刑几乎完全成为法院自由裁量的对象。出庭支持公诉的检察官尽管可以宣读起诉
期刊
摘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六次全会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从刑事司法制度的角度来看,中国目前这种职权主义参合当事人主义的混合式诉讼模式已难以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很大程度上,和合型刑事司法提供了一种辅助性选择。和合型刑事司法是和合思想应用于司法活动的产物。和合思想推崇双方在平等、自愿、公平的基础上进行对话,求同存异,重新整合被破坏的社会状态,以达更为和谐的状态。和合型刑事司法与中国文化
期刊
摘 要:一段时期以来,维护刑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一直标领主流,被告人本位主宰着话语垄断地位。与此相反,刑事犯罪被害人(以下简称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却长期被大大地忽略了。被害人权利保障是刑事司法公正的应有之意,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虽然明确将被害人定位于当事人,也赋予其一系列权利,但纵观我国现有法律和司法实践,仍存在众多缺失。加强对被害人的权利保障,应赋予被害人公诉案件上诉权,被害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参
期刊
摘 要: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网民的大量增加,网络监督的强大威力,给检察机关带来了新的挑战。涉检网络舆情映射出网民法律维权意识的提高及对司法公正的广泛关注,绝大部分网民透过涉检网络舆情来了解和认识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及执法形象。检察机关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在主动接受网络舆论监督的同时,建立有利于涉检网络舆情监测的应对机制,使之成为促进检察机关推进“三项重点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