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语文,催生教学智慧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l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本教材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信息源。细读文本与钻研教材间所存在的是“源”与“流”、“本”与“末”的紧密关联,本色语文教学在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占据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本细读,就是要求教师站在教师、学者与读者的立场,指导学生细腻深入地感知、阐释、品味文本。换言之,教师应当从“教”、“学”两方面来指导学生展开阅读训练,由浅入深地由字、词、句、段来解读和剖析言语材料,全面地展示教材文本所涉入的表达手法、组织结构及思想情感。那么,文本细读,细读什么?就此,笔者仅就自身在解读文本内涵,揣摩教材实践的教学体验,在此略作探讨。
  一、精读细研,把握文本的主导价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与独特感受,多角度、多层面地对文本内涵进行解析。教材的阅读教学往往有多种价值取向,但无论有三种五种,教师都应将教学重心放在文本主导价值的把握和发掘上。
  如《爱如茉莉》一课,主题就要定义为“生活中也有如茉莉般散发幽香的感情,这就是爱!”在分节朗读、梳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教学环节中,平淡无奇、朴素温馨的爱要作为教学主线贯穿其中,尤其是对探究问题“文中词句段流淌着如茉莉芳香般的真爱”,要阐述出自身的切身感受,将感恩父母的情感体验推而广之,用文字加以抒发。如“爱是妈妈劳作的身影”,“爱如月光,光明而不耀眼”等等,都是如此。紧扣主题联系生活,拓展语言训练,对于我们感悟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受到情感熏陶,对学生更深入地把握文本主导价值无疑更具实效性。
  二、整体感知,掌握文本的主要内容
  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多数课文都可以寻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表现为词、句、段、开篇或总结。通过切入点的准确分析,学生可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涵,对文本形成完整的印象。在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应抓住以下要点。
  1.品味题目,初步感知文本的精神意蕴
  “眼为心窗,题为文眼。”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与概括。通过对文章标题层次渐进地剖析和解读课文,可以做到“小入大出”,在教学导读设计中就可以恰到好处地向学生提点出文章阅读的背景及主要内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文本细读指导方法。如《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一课,教师就可紧扣标题,引导学生就标题“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行诗句,提出自己的感触和联想,对春游中观察到的景象用词语加以描绘,有哪些呢?(春意盎然、桃红柳绿、姹紫嫣红等)由此,在师生、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诗歌教学设计的重点就自然地凸显出来,课程目标得到整合。
  2.抓关键词、中心句,围绕文章主旨进行教学设计
  仔细地阅读和品味文章中的语言文字,不难发现,很多高度概括、意蕴深厚的词语,对于文章内容的表达都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就以《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一课来说,全文围绕着“荒山野岭”、“青山碧岭”二词阐述了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艰辛历程。从裸露的山岩(“煎熬”)到小鸟、松鼠、小兔、小猴搭窝筑巢的青山碧岭,教师可设计出如下问题,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思考诗歌蕴含的内在情感。①看到“荒山野岭”,你看见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青山碧岭”呢?②诗人为我们描绘出怎样的“青山碧岭”,哪些诗句反映了这一点?③“青山碧岭”的巨变,是谁的功劳?
  此外,找寻中心句,分析文章的基本架构也是如此。将文章或开篇点题,或篇末总结,或全文概括、段落小结式的中心句单独拎出来,使学生在互问互答中了解全文概要,无疑更适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学情。当然,在初步训练中,教师的要求要合理地加以控制,过高或过低都不好,要有层次,循序渐进。
  三、细读赏析,透视文本的艺术特色
  教材课文的筛选、设置都有其特定的规律,不同文章的结构特色、表达方法与语言风格,也是不尽相同的。走进细节,突出重点,才能使学生在发现文本精华的同时,更清晰地掌握各类基础语文技能。
  1.掌握文章结构特色,辅助习作训练
  提到文章结构,很容易联系到写作顺序、逻辑段、层次等概念。尽管新课程标准并未将“给文章划分段落”、“概括中心思想”等纳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但结构安排始终是与文本精神内涵的表达紧密关联的。要渗透结构知识,在教学中关键是火候的把握。如《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该篇文章前后照应,在由物及人、借以抒情的文章学习中,整理式的渗透不仅为学生带来文章内涵的总结,对习作结构安排赏识的学习也不无裨益。
  2.揣摩表达方法,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修辞知识包括比喻、排比、拟人等都是语文知识能力培养的重点,教师以此作为突破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并更深刻地感悟文章内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自然美、艺术美的鉴赏力,可感受到古诗词意境的美。在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着重从西湖莲花、荷叶相互映衬、美不胜收的景象来引导学生想象、感悟,或配置以多媒体背景音乐、动画,使学生充分地领悟“碧”“红”映衬之美。
  通过文本的细心研读,学生多少会有所感悟,在教师的提点指导下,归纳总结,持之以恒,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也会在师生互动、主动探究的学习中得到提高。
  (责编 陈剑平)
其他文献
课堂回放  最近执教了一节区级公开课《孙中山破陋习》,受到老师们的好评。其实,我很清楚我最终的课堂教学要得益于我的第一次失败和二次备课。在第二次的教学中,我努力要构建的就是生本课堂。  在引入新课后,我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想:(1)文中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姐姐缠足的痛苦?(2)面对姐姐缠足的痛苦,孙中山有什么样的表现?体会人物说话时内心的情感。(学生自学后交流汇报)  师:文中哪些语句让你感受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一些蔬菜,了解蔬菜的一些知识,培养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能围绕蔬菜这一话题,积极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3.纠正个别学生偏食的不良习惯。    活动资源  1.描写蔬菜的谜语、儿歌及相关故事等。  2.学生对有关蔬菜的内容已有一些了解:菜园、农贸市场上的蔬菜。   3.每个学生准备一种自己最喜欢吃的蔬菜(实物或图片),并通过询问家长、访问菜农、查
习作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积累·运用三》习作:选择一处秋景物,仔细观察,开展想象,把秋天的景物写下来,写出这处景物的特点。如果你们班已经组织了秋游活动,可以写出秋游活动中看到的景物。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印象最深的、最感人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这一理念,
《蒲公英》是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它是一则童话故事,通过拟人的手法讲述了蒲公英的种子们对太阳公公的嘱咐采取不同的态度与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不相同:飞向沙漠的种子干死了,落在湖泊里的种子淹死了,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成长起来。  学习本课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两颗“另类”蒲公英种子真正的死因。即他们为什么一颗要飞向沙漠,一颗要落在湖泊里?编者在文后的练习中也有明显的提示:“
初次教一年级,我将和刚入学的孩子们一起学习汉语拼音。面对枯燥、抽象的拼音字母,我的教学语言显得苍白无力,课堂上教学氛围平淡如水,我的心里总缺乏一种教学的激情。新课标如一缕阳光,拨开了我眼前的迷雾,新课标指出:“将多种活动融入拼音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啊,为什么我不能将故事、游戏等孩子们感兴趣的东西和拼音教学结合起来呢?  复韵母“ui”和“iu”孩子们很容易混淆,于是上课时我问孩子们:“你
【教材解读】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与前几册教材中出现的《咏华山》、《母亲的恩情》、《李广射虎》、《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等课文相比,《黄鹤楼送别》传承着“文包诗”诗文互照、情景同现等特点,但又有着自身独特的韵味。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他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景中寓情,以景抒情,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正所谓
中国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加强古诗词教学有助于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如何使古诗词教学超越对诗词的字面意思的肤浅理解,不再把作者的思想情感简单地灌输给学生,引领学生主动融入诗词的意境,领悟诗词中的形象和情感,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的启迪、艺术的熏陶,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很好的提升?为此,我常常想到诗人徐志摩在他的《再别康桥》中写到的:“寻梦?撑
教学片断  生:“老师,太讲信用了也不好!”  师:“为什么呀?”  生:“你看,小蝌蚪因为太讲信用了,而两次放弃了求生的机会。”  一时间,我被问住了。原想按教材要求讲完故事,让学生根据故事大意试编一个结尾。不曾想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扣人心弦,又与教材的教育目的相违背的问题。是教育学生守信用呢?还是教育学生灵活对待问题呢?我深思了一下,反问道:“如果小哥哥也像小蝌蚪一样讲信用,那结果会怎么样呢?”
语言作为人思维的物质外壳,不可或缺地成为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元素,更是人在社会中以符号系统形式存在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因而,小学教育必须把语言的受授、内化和传递视作基础工程。然而,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的现状仍然让人忧心。    获得语言为中心——培育语文素养的现状  1.深陷字词为基的窠臼  “语文即语言文字”的说法或受质疑,或受赞许。而文字的获得是语文教学根基的认识,仍为普遍接受。但令人想不到的是,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深度学习愈加显得意义重大。截至目前,我国对于深度学习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如此现状之下,美国学者莫妮卡·R.马丁内斯与丹尼斯·麦格拉思教授所著的《深度学习:批判性思维与自主性探究式学习》非常值得致力于这方面研究与实践的读者借鉴。  全书基于对美国公立教育中存在的单纯灌输知识而没有注重提升能力,缺乏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缺乏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无法在完成高中學业后胜任大学学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