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细节前,先认清本质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goboy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大为第一份工作是在《瑞丽》杂志社做美术编辑,他向对谈学员的建议是:才入行,别想三五年后的事,刚开始不要乱,认准一件事,一直做下去。
  
  王大为
  英文名David Wang。北京人。
  出生在军人家庭的水瓶座。
  现在看起来“饱满”,据说以前相当清瘦,11年前大学实习时还拍过保健品广告。
  工作10年左右,跳了6次槽。是4A公司里做到这一级别为数不多的本土人。
  
  大为其人
  
  “做创意有点儿演员性质,今天演反派,明天就可能演英雄:今天演偶像剧,明天就可能扮古装,客户一变,你就有了不同体验”
  


  
  10年跳了6次槽
  工作10年左右,王大为跳了6次槽。具体历程为:观唐、李奥贝纳、电通、精信、奥美、麦肯光明。
  “别的行业我不懂,在广告行业,尤其做创意,多跳槽有好处。”王大为说。
  理由有三:可以升职加薪;可以今天做快销品广告,明天做通讯,后天做交通工具,尝试多种选择;可以积累人脉。
  对应着,他又有例证:比如最开始,他也是个薪水和职位驱动跳槽的“功利派”;后来觉得公司短时间不给换客户,工作内容没变化,好比对着一本老剧本重复台词,所以换公司:“连看客都是同一拨人,不演新戏怎么积累?”再后来,他发现开始有同事以及工作中认识的朋友介绍新工作,“比如电通的工作就是前同事介绍的,奥美是一个摄影师朋友推荐的。我也介绍了四五个人进入这个行业。”所以王大为的逻辑是,跳槽没关系,但是一定要扎根行业再跳,不能跳出圈子,这样没积累,跳着跳着就“废了”。王大为与其说“跳”,不如说“被挖”,他把客户所在的行业吃了个“半透”,“做创意的人至少是你所服务客户所在行业的半个专家。”他说。
  
  因为汽车客户,才考驾照
  王大为之所以学开车,是因为有了一个汽车客户。刚学会驾驶的他要试驾,极限驾驶,180度调头,走蛇形弯,亲身体会汽车的性能和特点,那时他还不太敢开,简直吓死人。
  “那你现在比原来‘富态’,也是麦当劳做客户时试吃出来的吧。”我打趣,王大为嘿嘿一笑,“那必须的。”他们做任何产品,都要深入探究,不仅产品本身,还有行业。比如现在他就知道国内哪个牛奶品牌真的好;哪个电视机品牌的确纯进口,而不是挂名。“我原来根本不了解车,现在已经大致可以看到一辆车的局部就说出它的品牌和价位了。”
  
  一边做创意,一边做生意
  “广告人和艺术家不同,广告人不能随性,说自己不喜欢就不去看。就好像宝马用了鲨鱼鳍的那个广告一样,观察出来的创意点。甚至不需要加工就最棒。”王大为一直把自己当成半个生意人,一边做创意一边做生意,考虑的更多是实际的东西:怎么帮老板把客户比稿“拉”进来;怎么能够帮客户把产品卖出去,做广告不是为了娱乐自己。
  所以说,创意行为的发生本身就具有批判性,必须严肃地追溯到客户产品被制造的缘起,甚至是人类对该产品的需求行为的初始,必须去介入、去探究,“以身试法”,才能有符合客户需求的好创意。
  
  他的创意是“记录曾经的心颤”
  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说过一句话:“轻轻地将手肘撑在桌子上,托着脸来看这个世界,眼前的一切似乎也会随之有所不同。我们观看世界的视角与感受世界的方法可能有千万种,只要能够下意识地将一些角度和感受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就是设计。”创意同样如此。
  王大为讲了三个他自己的创意故事,都来源自他曾经的“心一颤”。第一个是他做美术指导时,等地铁上班过程中遇到的一件事。一位急着去洗手间的母亲把很多包放在孩子身边,然后向孩子身旁的人交代了几句就匆忙走开了,当时有柱子隔着,王大为还以为母亲把孩子托付给了自己的朋友,不料后来发现那人原来是地铁工作人员。这个故事后来用在了京港地铁的广告里,只不过剧本改成一对父子在月台玩耍,突然另一个男人从卫生间里跑出来——原来他才是孩子的爸爸,之前看到的人是地铁工作人员。
  第二个故事来自王大为的初恋,他大学时期的女友特别爱喝酸奶,每次都拉他一起喝,不太喜欢酸奶的王大为深感被逼无奈。直到后来女友出国,他一看见酸奶就觉得心酸。这个故事被用在伊利优酸乳的电视广告中。
  第三个是王大为和父亲的故事,他的父亲是个严肃的军人,平日里两个人交流不多。“高考时每个孩子都有家长接送,我跟我爸说‘你不用送,我自己去。’后来看到电视里播家长在门口等孩子考试,我还跟我妈说,‘你看这些人,我当时就是自己去的。’结果我妈说的是,‘其实你爸一直在后头偷偷跟着你呢’。”后来这个故事也被略做修改写进一个广告脚本里。
  
  王大为麦肯光明创作总监
  王岩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大三学生
  
  谈作品
  Lesson1:是广告,不是平面设计。
  王岩:这是我的作品,有些是在学校做的海报,有些是我自己画的画。您能点评一下吗?
  王大为:以我现在的角度,你的作品其实还谈不到“平面广告”,是“平面设计”。我入行第四五年时,反思过两者的区别。平面设计是关乎构图、构成的一些理论知识,是帮你去实现广告的表现工具;而平面广告是有想法和概念的。它是一件商品。
  在职业上也有分别,平面设计相对应的职业偏向于美术编辑和书籍装祯,广告则可能在广告公司做一些创意工作,即便不会画画也可以做广告。
  设计靠设计元素表达思想,设计元素是丰富的色彩和创作手段。但是如果我要做广告,可能只是用Word打一个句号上去,再配上一句文案:“你曾经选择了那么多,到今天你可以结束选择了。”
  Lesson2:评价设计的标准是美丑,评价广告的标准是对错。
  王大为:对象决定了评价标准的不同。如果说评判设计,我们先强调的是它好看还是不好看。但是如果评判平面广告,我们则是先有对错,后有美丑——呈现得再好看,但传达的商业信息是错误的,或者说让广告的沟通对象发生了偏移,也不是好广告。我刚八行的时候,老广告人都会告诉我们这个原则。
  Lesson3:广告的好,在于影响力的深。
  王岩:“对”的基础上,什么才是好广告?
  王大为:广告的最终目的是帮企业主卖东西。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获奖广告作品,非常棒,但却鲜有人知。而另外一些广告翻来覆去讲一两句广告语,大家都被搞得很烦却“地球人都知道”,你说这两种广告,哪一种好?
  我认为真正有影响力的好广告,可以影响到一代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最终帮企业把产品卖出去。
  我看过一个万艾可(伟哥)广告,广告设计公司规模小,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客户,但是它的创意好,想做出来,怎么办?他就找了家卖万艾可的药店给它做了一个药品广告——这实际也是飞机稿。飞机稿的重点是先有想法,再倒过来找合适的客户做呈现,目的是投奖为企业挣荣誉——我们一直很不赞成这类做法,业界也开始排斥这种做法,我们希望真正得奖的作品是在营销效果上着实出色,而本身又非常有想法的广告。
  
  谈选择
  Lesson4:经济不景气,不会说来不会抢,怎么有生意?   王岩:可是如果客户非要把很多元素放到广告里,你劝他们为了广告效果好,他们还觉得你挺倔,这怎么办?王大为:当然会有说服不了客户这种事发生,但既能坚持自己,又能让客户接受建议,这其中就是广告人成功的关键。
  其实刚入行时大家的创意水平、执行能力都差不多,最后脱颖而出更多是靠把你的想法卖给客户——有的人善于表达,有的人逻辑清楚,他们往往比其他人更容易成功。尤其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许多著名广告公司也不得不去抢生意,这种时候,能让客户愿意为你的想法买单是最重要的。
  Lesson5:在车子房子压力下的正确行为是跳槽不换轨。
  王岩:虽然还有一年才毕业,但我现在和同学聊天时已经感觉到浮躁了。我们不知道自己毕业后适合什么样的公司、什么样的工作。而且现在跳槽那么多,我的同学甚至还在实习期就开始在多家公司兼职了,你说这种现象好还是不好,我该怎么办?
  王大为:我能理解你现在遇到的困难和压力,美术类专业考大学往往要考一些年,毕业后已经二十四五岁了,再在一个地方积累几年,马上三十岁,车子和房子却遥遥无期。我身边实习生和一些刚刚转正的员工都有这样的问题:工资不高。吃完饭、交完房租就没什么钱了。也有人问我,“是不是应该换个行业或公司,有些本土设计公司的薪水挺高的。”但我还是劝他再做一年,因为那时层级是不一样的,你会更值钱。我不反对跳槽,但我所谓的“跳槽”是“你一定在这个行业里”,不能说今天从杂志社跳到广告公司,明天从广告公司跳到动画公司,你可以从奥美跳到灵智或者盛世长城——现在一切都来得及,因为你还没毕业。
  Lesson6:工作是一环套一环,没有这环,哪有那环。
  王大为:如果真打算进广告公司,现在就开始在这个领域多实习。比如我,大二暑假时通过在一家大企业做财物的表姐介绍,到一家类似夫妻店的小公司实习——一个暑假的实习才给一百块钱。工作基本上是印一些小宣传单,然后把传单从大山子拉到前门(全程十七八公里),沿街帮着拉客户。要换现在很多孩子的气性儿,早走了多少回了。可是我觉得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一环一环安排好的,不经历这一环,就到不了那一环——在这家公司待了一段时间后,我认识了老板的一个朋友,他的广告公司需要人画插画,我就去他那里帮忙。后来这家公司和台湾联广(当时的当代国际)在内地开始合作,我又有幸参加了所有的培训。大四时我一个礼拜去这家公司上两三天班,工资也提高到一千多,最关键是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快捷键,两三天比我上学一个月学的东西还多。
  毕业我想留在广告公司,但那时要服从国家分配,硬性规定必须去新闻出版署下属出版社,就挑了《瑞丽》。当时《瑞丽》是纯国营单位,我天天以少而又少的工资做奢侈品的版面,怎么能理解我做的东西呢?还是想去广告公司的我跑到军事博物馆参加人才招聘会,然后遇到了原奥美广告总经理陈必赋开的公司。我递了简历,人家也很客气,后来还专门打电话跟我说你不太适合。没有广告经验,让我别等了。我说要不要我不要紧,但是广告我在大学实习时也做过。还是想见见对方,给我指点指点。于是公司总监给了我一个面试机会,正巧对方是台湾人,知道我在台湾联广与内地合资的公司里工作过,看了作品,加之认可我锲而不舍的精神,就算是正式留下来了。
  Lesson7:创业还是读研,关键看你要什么。
  王岩: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进公司的好像比较少,都是创业开一家小一点的工作室,可能大家都偏艺术一点,比较个性。不喜欢被人管……如果我要想创业,前期应该做点什么?很多学生都考研,我又有必要去吗?
  王大为:自创设计公司还好,如果有实战经验的话,毕业后挣点小钱不成问题,只是走多远不好说。不过,我建议你不要一毕业就做广告公司,在中国做广告,人脉是非常重要的,人家不可能一上来就信任几个刚毕业的学生。
  读不读研还是那句话,要看你做什么。如果你要做广告创意,考研不重要,因为学校里学到的东西要总结、编好,印成书,等你看到时它已经过去很久了,而广告的一切来源于实践,理论能给你的也就是大概的模式和流程,跟你在大学学到的东西没有太大差别。
  Lesson8:人脉问题不用急。
  王岩:你提到了人脉,可我觉得自己就很傻,也没有认识什么学校之外的人,圈子就是老师和同学,怎么结识更多的人脉?我觉得周围人都是做设计的,大家谈的话题差不多,是不是应该多和别的专业的人交流,这样视野和思考都会不一样。就好像我不能局限于学设计,应该去学一些管理一样。
  王大为:学生的人脉当然就是同学和老师,工作之后自然有新的人脉。假设你一直在广告行业工作,刚开始工作时认识的一群朋友很快就会分散到其他广告公司,去找他们玩,可能就和这些公司的其他人成为朋友,圈子很小的,待上几年自然有积累,这些积累不见得你有多成功才会获得。
  Lesson9:与其操心未来事,不如惜取眼前时。
  王大为:如果你打定主意要在广告行业,那么你现在考虑的这些应该是你工作三四年后要考虑的事情。
  你甚至还没有入行,需要的是多了解你可能进入的圈子。踏踏实实认识这个行业,至少知道广告是什么。只有到了这一步,才能从别的行业汲取养料为你所用。
  在刚开始不要乱,刚毕业还是认准一件事,一直做下去就行。
  
  关于作品细节,王大为这样说
  
  你的作品在学生中算不错的。从设计角度说比较成熟,如果留白多些会更好。
  留白多了,要表达的文字和图像反而更清楚。
  你的问题是作品里想要表现的东西太平均、太满,反而让我看不到你最想传达的。想表达“五彩缤纷”,未必要用颜色铺满白底,其实微微洒上几个彩色的点,情绪气氛表达得会更好。
  你的优点是打破陈规,还有你的漫画。请一直把你上学时的绘画功底保留下来,当你回过头来做广告时会发现,做的年头越多,Idea的重复率会越多,只是有些表现手法不一样,这时如果你的绘画底子还在,会很快脱颖而出。我觉得年轻人做设计,视觉传达上可以不断冲破自己一些以前所学的条条框框。
  
  大为再议好广告的标准
  
  判定广告好坏的标准很复杂,不过有几个原则一定要严格遵守。
  第一,看客户。你在为甲方做宣传品,而不是做个人作品展览,不能太强调个人风格,也不能套用好的Idea来生硬地卖产品。
  第二,看媒体。做创意行销,评断它是否有效还要看你投放的媒体平台。投放在户外媒体上,做很多细节,用很小的字,都不奏效。
  但是关于创意好坏的思考点却是不变的要单纯、直接地传达信息,不要传递混杂的信息,就像卖车,往往客户花很多钱就想在海报里说很多,外观、省油、安全,这就乱了。“就说一件事”是最理想的状态。
其他文献
一切有关转行的源头和困惑,其实都可以用大脑的生理结构来解释——转行的风险永远大于机会,创新脑和分析脑强的人才适合转行做老板,而一直在犹豫转行的人其实先天比较保守和悲观。    面对职业上的取舍操戈,最老生常谈也最正确的话往往是——了解自己最难。詹志辉很早就接触到国外的大脑神经元理论,并惊讶地发现员工的神经元特质与企业人力管理的关系,于是他在十几年前从人力资源转向商业运营和咨询行业。透过他的大脑解析
期刊
别人的成功故事往往是对你的误导,你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内心冲动,找到你自己,挖掘你自己。    我接触过的80%的职场人士对他们的职业生涯持否定或迷茫态度。原因很多,你可以列举出1000条理由表示你不喜欢某个工作,而这些理由听起来都是合理的,不过,我经常问他们:你想过怎样改变吗?“曾经想过”,这是大部分人的回答。  大部分人把失败的尝试都冠以“曾经”而抛弃,所以不是他们没有改变的动力,更多是因为他们
期刊
普利策新闻奖得主约瑟夫·哈里南(Joe Hallinan)的最新著作《错觉》,正在国内广受欢迎。在对他的专访中,针对我们关于转行决策的疑问,他解释了职业转向决策中屡犯屡错、屡错屡犯的奥秘。    在豆瓣网上,《错觉》被评价为一本可以轻松阅读的有趣读物,大量的例证甚至于啼笑皆非的糗事向我们展现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很多错误是我们“不得不犯”的,正如作者约瑟夫·哈里南所说,“人生而犯错,或者说人类就是为某
期刊
不同时间段的社会、经济热点事件,在老朱的职业抉择中都有鲜明的影响,灵活不光是指随机应变,勇于回头有时也是一种策略。  老朱的故事不算另类,却让人听起来很是津津有味。采访北京义工联时与他结识,后来才听说原来他曾经做过16年法官,当过律师和文化传播公司的总经理。关于转行,他不是顺风顺水的精英派,也不是满头是包的沦落派,可是算得上孜孜以求。他的立场很普罗大众,代表着每一个为了更好的生活、更接近的理想、更
期刊
对大多数人来说,转行是个“计划外”动作,如何能让它跟你的职业规划不冲突?吴伟农的经历是个很好的启示。    三十出头就享受副处级待遇的新华社要闻特稿编辑室副主任,在职业生涯马力最猛的时候,突然一脚刹车“掉头”坐进课堂,辞去公职,自费留学,这在常人看来,确实有点“违章”嫌疑,“至少目前我已经比较接近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吴伟农说。  “9·11”事件发生之后,新华社第一篇来自美国的特写就出自吴伟农之手
期刊
请问,为何我熟看电影三千部,至今未成梁朝伟?再请问,为何我读尽谈判大全却仍未晋级为谈林高手?  熟看干部影片是否可变身梁朝伟?天天观看游泳是否可成为菲尔普斯?倘若如此,影院与泳池必然人头攒动。我们通过观察和阅读获得认知,却误会技能也可通过观察来掌握。与其狂读商务谈判书籍却极少获得技能性提高,不如和《职场》一起经历为期两天的商务谈判演练,迅速晋级为“谈”林高手。  演练像一面镜子,可以在模拟环境下不
期刊
在《职场》工作,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你可以了解人生百态。不同的采访对象,从事的职业各不相同,同他们一起看他们的活法是件趣事。这一点似乎与做演员有些像,能了解更为丰富的人生。不同之处则在于,不必挖心挖肺地改变自己投入其中,只要旁观就好;但又不是冷眼的,总是与你切身有些关系。你大可将自己曾经的、正在经历的或将有的烦恼与困惑,大大方方地拿出来与采访对象、同事甚至老板交流。  本期特别策划“转行焦虑症”,在
期刊
跑步的时候,我们追求在同样长度的跑道上花费最少的时间,竞技比赛就是如此辛苦。但是工作并不是竞技比赛,走走,跳跳,有时候滑出轨道外以旁观者的眼光看,会有更大帮助。    林桂枝  英文名Kweichee Lam。香港人,被老北京丈夫留在了北京。她是互联网上被年轻人以“名震江湖”、“传说”、“大腕”形容的人物。桂枝一路工作走走停停,随遇而安却也努力专注。  除了广告创意,其间还做过公益,开过导演工作室
期刊
面对外行的领导,内行的新人会成功上位还是成为炮灰?    上个月,在人才市场,我被这家公司的企业管理培训顾问看中了。他介绍,公司刚成立了物料控制部,正需要我这样的人协助建立和管理。我在物控这行做了几年,对业务报价、成本、生管、物控、采购、仓储都比较了解。我们顺利谈妥了待遇,我也就欣然加入了。  一晃已经一个月了,我与这位物控部的主管还是无法相互适应……  主管是位女士,从采购部提上去的,所以对物控
期刊
一个人首先要愿意接受改变,才能被改变。如果你怕苦怕累怕改变,多少年后还是老样子。好比骡子牵到北京、牵到上海,就是牵到纽约,也不可能变成狮子呀!    平时,我最喜欢听到身边的人说的话不是今年的福利状况,也不是下个月的业绩目标——我最喜欢听到的,是他们发问。  在一个要求创新的行业太守规矩并不可取,如果每一件事情都按照惯常模式四平八稳地运行,那么抱歉,行销不会像今天这么活络。年轻人应当冲出边界框框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