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feng27424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青壮年外出务工成为时下农村的主流,只有老人和孩子留守在家中。那些留守家中的适龄儿童就自然地成为留守儿童。由于这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而出现的新生事物,因此教育这些留守儿童就成为农村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家校结合 心理咨询
  
  据资料显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7.14%,且父母打工年限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越严重。他们虽然隅居农村,可是谁又能无视他们的存在和将来对社会的影响?留守儿童不只是一群缺少父母照看的人,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孤儿,他们的成长与中国的未来也息息相关。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很容易导致心理缺陷。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很多孩子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产生读书无用的想法,进而导致很多的孩子不能或不想完成学业。孩子是未来、是希望,中国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他们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鲁迅曾发出“救救孩子”呼声,现在是该“救救”留守儿童的时候了。
  
  一、对留守儿童的认识
  
  “留守儿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广义的“留守儿童”泛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或工作,孩子“留守”在家的少年儿童。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也有一部分留守儿童与亲戚一起生活,儿童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问题,就成了当今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更是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棘手的问题。
  
  二、留守儿童的形成原因
  
  1.社会因素
  随着城乡差别的扩大,造成外出务工或工作的低收入人群,无法承担子女在打工地入学的高昂费用及各地不同教材影响教育衔接、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的失衡,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2.家庭因素
  随着家庭收支的不平衡,家庭主劳动力为了生活,就要背井离乡外出务工,这样把绝大多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代管,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再说隔代抚养易形成溺爱现象。另外,家长(或监护人)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的巨大落差,使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3.学校因素
  目前,学校教育侧重于学生在校时段的管理,重视学业成绩的提高,对留守儿童心理关爱不够,无专业心理辅导教师,硬件设施不足等等。而在农村,广大农民教育观念歪曲,认为只要有钱,读书多少无所谓,只要在外面能多挣钱,孩子学习生活有好的经济保障等,都给留守儿童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分析
  
  1.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学习上没有动力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并缺少联系, 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氛围,缺少正常的亲子交流与亲情关照,孩子感受不到亲情、父爱、母爱。这样,留守儿童的家庭便成为一种特殊的残缺家庭。长期与父母分离并缺少联系使孩子长时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缺乏父母双亲的呵护和相伴,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性格极易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情感相对冷漠。有的孩子怀疑世间没有亲情和关爱,一切都是假的,只有钱是真的。
  2.心理素质差,人格不健全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留守儿童的父母有的半个月或一个月给家中打一次电话,有的一年才回家一次,由于家庭教育的突然断裂或缺位,许多孩子出现了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于与人交往、胆小、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有被歧视的感觉和强烈的自卑感、心理负担过重、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神经过敏、逆反心理强等问题。
  3.易受环境影响,思想品行不端
  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和求异心理极强,很容易受学校周边环境的影响。学校周围娱乐场所繁杂,社会治安秩序较乱。由于农村孩子缺少公关活动的场所及设施,他们既没有少年宫又没有儿童活动中心,课后也很少有其它的课余活动。只有电子游戏机房和网吧是向他们开放的,流连在网吧和游戏机房就成了部分孩子课余的主要生活方式。
  
  四、具体做法
  
  1.定期座谈,确定联系人
  为了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们课题组成立了留守儿童工作组,以学校为单位,班级为支点,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安全、心理健康等,使这些孩子们能安心生活和学习,父母在外能安心务工,老师就是外出务工乡亲们孩子的“保姆”。我们课题组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座谈。摸清留守儿童的情况,让留守儿童的父母,配合学校确定每位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随时可以与监护人进行联系,了解留守儿童在家的情况。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通过到各校了解留守儿童的性格、兴趣、学习、思想、心理、品格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及学生家庭情况、家长的相关信息、监护人的信息,为每位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并将这些档案进行管理,为中心、学校、家长等关爱网络做好铺垫工作。
  3.完善校内外结合的“留守儿童”沟通体系
  平时,通过校信通工程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监督和管理。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留守儿童”监护人集中学习(结合学校家长会),沟通家、校之间的联系。还定期邀请专家来校与“留守儿童”座谈、为他们作报告,帮助留守儿童疏导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校内外结合的“留守儿童”沟通体系,可以做到对“留守儿童”的情况时时有底,确保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成立心理咨询室
  去年,我校成立心理咨询室,每周从周一至周五都安排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及时地帮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疏导心理问题。采取灵活的方式方法耐心劝导那些对学习和生活丧失信心的孩子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学会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使留守学生没有一个辍学。
  总而言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安全缺失和家庭监管缺位是产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政府、家庭和学校联手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关爱留守儿童,解决留守儿童的实际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关爱。
  (作者单位:223722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洋河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的发展是课堂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所以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立足于新课改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  【关键词】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新编的高中历史教材完全打破了老教材的章节内容体系,都以专题的形
期刊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也点出了语文教学的本质——积累。在语言实践中只有不断地“听取、记住、分析、比较”,才能感受语言,形成语感,掌握好语文。  由于乡村教育受经济条件限制和环境的影响,农村学生课外的阅读积累太少。随着国家普九的验收,时下农村学校终于有了自己的图书馆,学生才有机会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  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举不胜举,它们像一颗颗闪亮的明珠吸引着人们的视线。中学生正处于增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要想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应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没有学生实实在在的参与,就不可能学到扎扎实实的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投入到学习中。    一、创设问题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让学生参与思考    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由此
期刊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主要是思维活动的教学。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更应重视思维的培养。能力是多方面的,而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又分为传统思维和创新思维,在当今以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大潮中,对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创新能力的训练必须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要不断地
期刊
【摘要】孙犁的短篇小说《芦花荡》景物描写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布局谋篇,独到新颖,画面清新明快、和谐柔美;(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人景生辉;(3)巧用多种修辞,语言生动形象。教学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深刻领会这篇小说景物描写的精妙之处。  【关键词】孙犁 芦花荡 景物 描写 特点    孙犁的短篇小说《芦花荡》之所以被文学界称为“诗化小说”,作者在小说中多层次、多角度的景物
期刊
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猫》一课的两个片断:  师:同学们,本节课,我们来学习郑振铎同志撰写的《猫》一文。猫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动物,大家可能养过猫,想必大家一定很了解吧。教师事先安排了预习,看谁说说你了解到的有关猫的知识。   生1:我家里养过一只猫,它长着一双圆圆的眼睛,浑身上下都是黑色,很可爱,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爱睡觉。   生2:它长着一双很锐利的爪子,可以抓住老鼠。我家的仓房里一只老鼠都没有,那可
期刊
据报载,我国小中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作文障碍,更为严峻的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大中国至今尚无一位本国籍作家问鼎诺贝尔文学奖,以至于一部《作文三步法》引起许多家长和学生抢购,这不能不引起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关注,作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改革作文教学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着手,认真思考:    一、教师必须认真学习领会《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的总
期刊
教无定法,学无定式,阅读教学更无普遍适应的模式常规。个性化阅读,是阅读机智的灵动闪现,是个性化体验的自由释放。教师在个性化阅读中起导向、点拨、铺垫、组织等作用。那么,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让学生以最少的时间获最大的效益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自主选材,激发兴趣    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都不可以包办代替,但教师往往会因为课时紧,任务重,学生能力差等原因,以讲代
期刊
上个星期,我复习了第三单元说明文。在讲到说明顺序和说明文结构时,让学生查找了相关资料,笔者进行了讲解。笔者认为这部分知识学生已弄懂了,但突然间想起常学勤老师所说的:“再追问一下”。于是,笔者又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完全解读》一文中说到《故宫博物院》中写太和殿是按照“由外到内,总说、分说相结合”的说明顺序来写的。大家判断一下,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结果,只有少数同学能做出正确的回答。其实,“由外到内
期刊
逆向思维是人们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是把问题倒过来或从问题的反面思考或逆用某些数学公式、定理解题。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思维中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拓宽解题渠道,提高灵活应变能力。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下面,列举几例说明数学教学中逆向思维的培养:  一、在数学概念教学中训练逆向思维能力  例1:已知a≠b,且a2-3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