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理不清用图形,思路不明画线段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l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几何直观在数的认识和运算中有重要作用。在教学“除数为分数的除法”时,多次运用几何直观,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
  [关键词]几何直观;分数除法;归纳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1-0079-0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57页至58页“练一练”。
  【教学目标】
  1.借助實物操作和演示,理解分数除法中除数为分数的意义和算理。
  2.归纳得出一般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设计思路】“几何直观”是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算理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几何直观”素养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通过教具、课件演示等直观方式,在帮助学生理解除数为分数的除法算理的同时,提升学生运用“几何直观”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素养。
  【教材分析】分数除法(二)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即除数为分数的小数除法。本课是让学生在上节课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后,进一步认识分数除法的意义和算理算法。与除数为整数的除法相比,除数为分数的除法意义在算理上是完全不同,前者为“等分”,后者为“包含分”;前者算理容易理解——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与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的意义容易沟通,后者学生理解很困难——每几分之一个一份,相当于每个几分之一都可以分成几份。因此,理解算理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将利用“几何直观”手段来突破这些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出示本课师生愿景:会讲故事的老师,会讲道理的学生):猜一猜,老师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师:一位国王造了一个大湖,便问群臣“:这个大湖的水能装多少桶?”大臣无言以对……最后,有一位大臣的儿子帮父亲解决了问题:“关键要看桶多大,如果桶和湖一样大,一桶就装完;如果桶是湖的一半,可以装两桶……”
  [设计意图:揭示本节课的主线和学习的策略——讲算理。故事为主线的问题串引入,不但为除数为分数的除法意义的学习做了铺垫,还沟通了2和,3和……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实际意义——总量为“1”时,每份数与份数互为倒数。]

二、新知探究


  师:国王问:“你们会列算式吗?”大臣表示只会列第一个1÷1=1,其余不会。国王要求他们和我们一起学习“分数除法”,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不过他们远道而来,一定已经饿了,我们先请他们吃点东西。
  师(出示主题图1;图略):有4张同样的大饼,每2张为一份,可以分给几个人?
  (学生列出算式,重点讲清为什么用除法,以及两个2的区别)
  师(出示主题图2;图略):有4张同样的大饼,每1张为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学生列出算式,重点讲出除数1和商4的意义)
  [设计意图:温习除法中包含分的意义及除法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师(出示主题图3):
  生1:4÷=8。
  师:8是如何得到的?
  生2:看主题图可知,一共被分成了8份。
  生3:根据意义,看4里面有几个一半,共8个一半,即8份。
  生4: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所以4÷=4×2=8。
  师:我们只学过“除以一个整数,相当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这能直接迁移到分数除法吗?
  师:除以一个分数是否相当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理由是什么?意义上能说得通吗?
  (举例说明除数为整数的情况。如a÷3和a×都可以表示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
  师:除数为分数时也是这样吗?刻舟求剑的典故后面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把一个婴儿扔到水里,曰“其父善游”。其父善游其子亦善游?这个故事传达了一个重要的数学精神——大胆猜测,小心求证。
  师:为什么除以相当于乘2呢?或者说每张饼为一份时,为什么乘2,2表示什么意思呢?(教师出示“锦囊”:每张饼为一份相当于每张饼可以分成2份)
  (学生讲4遍“道理”:第一遍读“锦囊”,初步理解句意;第二遍,教师手持教具(教具为两个半圆)演示,学生看着几何教具讲,通过几何直观,初步理解算理;第三遍,学生看着主题图讲,并补充说4张饼可以分成4×2=8;第四遍,学生看着算式讲,理解“除以几分之一,相当于乘几。”)
  [设计意图: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学生在反复讲“道理”的过程中,就能理解算理,教师再辅以几何直观,就能充分帮助学生沟通生活与算式的意义。]
  师:有4张饼,每张为一份,可以分成几份?你会算吗?(把“锦囊”的教学内容迁移到上)
  师:现在能否说“除以一个分数,相当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师:通过“守株待兔”这个故事,我们明白了,为了排除偶然因素,必须小心求证。因此,仅用分饼一件事来说明是不够严谨的,还要用更多的事例来进行归纳,从而提高命题的正确性。
  [设计意图:此处让学生体会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作为合情推理,事例越多,不完全归纳得出的命题正确性越高。]
  师(出示P58练一练图1;图略):2米长的绳子,每段米,可以截成几段?(学生列式,并讲出算理。“锦囊”改为“每米一份相当于‘1’米可以分成2份。”)
  (教师出示P58练一练图2,教学流程同上)
  师(出示P58练一练图3):2米长的绳子,每段米,可以截成几段?
  生5:每米为一份,相当于1米可以分成份。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原来的除数一直是分子为1,即为分数单位,如果分子不是1,原来的“锦囊”就不灵了”,指导学生将转化为1或是1.5,说成一个半,再对照线段图来讲明道理。)
  [设计意图:对于分母不为1的情况,运用转化和几何直观手段,可以助力教学目标的达成。]
  师:通过以上例子可以得出,除以一个分数,相当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除以一个数,相当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三、反思总结


  师:如果桶是湖的一半,可以装两桶。列式为1÷=2(桶)。总量为“1”时,表示每份数,2则表示份数。我们是将除以每份数转化为乘每份数来计算和说明算理的。
  师:本节课中,老师是会讲故事的老师吗?你们是会讲道理的学生吗?我讲了什么故事,你们又讲了什么道理?我们是如何进行归纳推理的?有两个幕后“英雄”介绍给大家。
  课件呈现:
  A锦囊: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多讲多说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算理。
  B几何直观是理解算理、解决问题的好帮手,今天我们就是用它来学习的。送给同学们两句话:算理不清用图形,思路不明画线段。
  (责编 金 铃)
其他文献
[摘要]在“再创造”的“图形与几何”教学活动中,教师紧扣知识本质创设情境、引领活动、促进反思,助推学生自主发现、自主建构、自主创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发现者、探索者和建构者。  [关键词]图形与几何;隐性学力;学力生长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7-0073-02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摘 要]乘法的概念教学是一切乘法计算教学的基础。如何引导学生抓住本质,让学生经历乘法建构的全过程,感悟乘法的简洁性,是教师必须关注的事情。在“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生的知识起点,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配以圈一圈、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等数学活动,沟通相同加数和乘法之间的关系,以此帮助学生感悟乘法意义。  [关键词]知识起点;转化思想;乘法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
[摘要]“用字母表示数”是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转折点。教师要吃透教材,将教材文本背后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有效整合,利用统一情境衔接小学和初中的知识。  [关键词]用字母表示数;数量;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32-0026-03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如图1和图2)是代数知
[摘 要]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设置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构建适当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关键词]千米;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2-0078-02  【教学内容】苏教版
[摘 要]立足“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教材内容,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增设探索环节和过程环节,从而对相关教学进行优化设计。  [关键词]认知规律;知识迁移;教学反思;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5-0033-02  苏教版教材编排“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这一单元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用计算器计算较大数的乘除法技能,并在此基
[摘 要]在小学阶段,理解概念是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答相关问题的前提。“正比例”是六年级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正比例的应用性也比较强,教师要在课本已有的情境基础上,合理扩充并完善素材,为学生对概念形成完整的认识提供立体支撑。  [关键词]正比例;教学设计;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3-0030-02  关于“正比例的意义”
[摘 要]估算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文章针对估算教学时常出现的 “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从现状、成因、改进措施以及教学效果谈提高估算教学效率的切实做法。  [关键词]估算教学;实质问题;估算意识;估算能力  估算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估算教学备受关注。然而,有些教师过于重视估算方法的指导,而忽视对估算本质的探究,缺乏对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思
[摘要]以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为例,给出了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联系旧知为导向、以联想猜测为导向的自主学习的目标和做法。从知识层面、学习意义、学习方法三个维度设计的不同层级的教学方案中,同一层级的自主定向学习各个环节层层递进,不同层级的自主定向学习教学目标各有侧重。  [关键词]自主定向;不同层级;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摘 要]思考是心理内在的运作,很难用一种测量工具来界定,因此难以通过观察来判断学生是否进入主动思考的状态。以 “认识 >、< 和 =”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从有目标的观察、有意义的建构、原有知识的转换、有价值的反思几个方面来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关键词]主动思考;观察;建构;转换;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3-00
[摘要]建构深度课堂,要抓住知识的本质和内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图形面积教学的种子课。在图形面积教学的起始课中,借直观的小方块,让学生通过“悟——测——验——用”四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探究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本质与内涵,以求课堂的深度建构。  [关键词]面积计算;小方块;准确定位;深度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