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在危重新生儿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ho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在危重新生儿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方法 对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NICU 2011年7月~2013年5月份收治的165例危重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入住NICU进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测定动脉血乳酸水平;治疗6h后再次进行动脉血乳酸测定,计算6h血乳酸清除率。根据6h血乳酸清除率将患儿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乳酸清除率≥10%)和低乳酸清除率组(乳酸清除率<10%),比较两组间的病死率差异;按入院时乳酸水平将患儿分为乳酸轻度升高人群和乳酸明显升高人群,分别比较两组内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间病死率的差异。 结果 乳酸明显升高患儿中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显著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乳酸轻度升高患儿中高、低乳酸清除率组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可以作为乳酸明显增高新生儿预后判断的一个良好指标,而对于乳酸轻度增高新生儿的预后判断意义不大。
  [关键词] 新生儿;乳酸清除率;预后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3-143-03
  乳酸是机体无氧代谢的标志性产物,可以衡量组织氧合代谢状况。近年来乳酸及乳酸清除率在危重症中的应用被广泛关注,危重症患者由于机体缺氧、应激状态等原因,常伴发高乳酸血症,早期乳酸清除率能动态反映患者机体乳酸改变,有效评估组织氧合状态,价估患者预后,指导临床治疗[1-3]。关于血乳酸清除率在NICU患儿预后评估中的作用的研究也有,但对于乳酸升高程度不同的患儿,早期乳酸清除率是否均能有效预测预后,目前此类研究鲜见。本研究选取乳酸升高程度不同的新生儿,探讨其早期乳酸清除率对预后评价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1)按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neonatal critical illness score,NCIS)(草案)[4]评分满足危重或极危重新生儿标准的患儿;(2)资料完整,有0h及6h乳酸水平测定数据且预后明确的患儿;(3)排除以下疾病: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风湿性疾病或肝炎等长期服用可能影响血乳酸水平药物产妇所生产的新生儿。
  1.2 临床资料
  按上述标准选取2011年7月~2013年5月份入住我院NICU的165例危重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5例,女70例,日龄(2.56±2.89)d,出生体重(2260±820)g。其中根据主要诊断分为新生儿肺炎6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0例,休克8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6例,胎粪吸入综合征8例,肺出血6例,窒息10例,气胸12例。
  1.3 监测指标
  所有患儿均在入住NICU后进行NCIS评分,测定动脉血乳酸值,治疗6h后复测动脉血乳酸值,计算6h乳酸清除率[5]:6h乳酸清除率=(0h乳酸值-6h乳酸值)/0h乳酸值×100%。乳酸测定采用美国IL公司生产的GEM Premier3000血气分析仪(血乳酸正常值范围在0.5~2mmol/L)。
  1.4 分组
  根据0h乳酸值将患儿分为乳酸轻度升高人群(2~4mmol/L)和乳酸明显升高人群(≥4mmol/L) [5];根据早期乳酸清除率将患儿分为低乳酸清除率组(<10%)和高清除率组(≥10%)[3]。根据患者第30天的预后,分为死亡和存活组。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病死率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乳酸清除率人群病死率比较
  高乳酸清除率人群的病死率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x2=18.18,P=0.000<0.05)。 见表1。
  3 讨论
  乳酸是体内葡萄糖无氧代谢的终末产物之一,正常状态下机体血液乳酸浓度维持在正常低值,危重症患者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常伴发休克、心肺功能不全、血液携氧功能障碍,使组织细胞缺氧、低灌注,细胞无氧代谢增加,导致血乳酸升高[6]。Rivers等[7]认为早期血乳酸水平监测较生命体征监测的意义更大,其水平升高是明显器官功能障碍和死亡的前奏。但血乳酸水平是乳酸生成、清除、转化及利用的一个综合的过程。因此动态监测乳酸的变化或一段时间内的乳酸清除率将能更好地预测患者的预后。Nguyen等[8]将乳酸清除率定义为疾病初期抢救6h后乳酸下降的百分比,临界阈值为10%,其研究显示乳酸清除率大于或等于10%的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死率较高。
  先天性代谢性疾病、某些药物(二甲双胍、 硝普钠) 可能会影响乳酸代谢过程,为确保乳酸测定准确,本研究在选择病例时排除了这些影响因素。本研究显示高乳酸清除率患儿病死率显著低于低乳酸清除率患儿,与乔立兴等[9]的研究一致。但笔者在临床中发现部分初始乳酸较低的危重患儿其乳酸清除率并不能很好预测预后。研究表明乳酸轻度升高(2~4 mmol/L)时,机体缓冲系统可维持pH值在正常范围,而乳酸明显升高(≥4mmol/L)时,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5]。因此本研究进一步选取乳酸轻度升高和乳酸明显升高的两类人群进行分层研究,研究发现在乳酸明显升高人群,早期乳酸清除率≥10%的患者,其30d生存率明显改善。考虑与高乳酸清除率组患儿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清除部分乳酸积聚,及时使组织灌注和氧合改善有关。而在乳酸轻度升高人群,高清除率的患儿生存率无明显改善,早期乳酸清除率并非影响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原因可能有:(1)应激可引起乳酸水平升高,患儿血乳酸产生多系应激所致,乳酸清除率无法真实反映组织器官灌注水平的变化;(2)患者血乳酸多在低幅升高水平波动,易受外源因素干扰,即使乳酸聚积,短期内也多能在肝肾内代谢清除,所计算的清除率误差较大[10]。   乳酸明显升高患儿早期乳酸清除率可较好预测患儿预后,清除率≥10%者生存率明显改善。但对于乳酸轻度升高的患儿,其预后提示价值不佳。
  [参考文献]
  [1] Walker CA, Griffith DM, Gray AJ,et al. Early lactate clearance in septic patients with elevated lactate levels admitted from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to intensive care: Time to aim higher[J].J Crit Care,2013,28(5):832-837.
  [2] Wutrich Y,Barraud D,Conrad M,et al.Early increase in arterial lactate concentration under epinephrine infusion is associated with a better prognosis during shock [J].Shock,2010,34(1):4-9.
  [3] Arnold RC,Shapiro NI,Jones AE,et al. Multicenter study of early lactate clearance as a determinant of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presumed sepsis[J].Shock,2008,32(1):35-39.
  [4] 中华医学会急诊学分会儿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诊学组,新生儿学组.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草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1,39(1):42.
  [5] Donnino MW,Miller J,Goyal N,et al.Effective lactate clearance i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outcome in post-cardiac arrest patients[J].Resuscitation,2007,75(2):229-234.
  [6] Jansen TC,van Bommel J,Bakker J.Blood lactate monitoring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 systematic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J].Crit Care Med,2009,37(10):2827-2839.
  [7] Rivers EP,Kruse JA,Jacobsen G,et al.The influence of early hemodynamic optimization on biomarker patterns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J].Crit Care Med,2007,35(9):2016-2024.
  [8] Nguyen HB,Rivers EP,Knoblich BP,et al.Early lactate clearance i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outcome in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J].Crit Care Med,2004,32(8):1637-1642.
  [9] 乔立兴,钱钻好,郑意楠,等.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判断危重新生儿预后的初步观察[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0,5(6):442-446.
  [10] 王昊,吴大玮,陈晓梅,等.早期乳酸清除率对严重脓毒症患者 的预后评估价值[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9(12):85-89.
  (收稿日期:2013-10-17)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正确掌握睾丸扭转的临床特点,降低睾丸扭转的坏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34例睾丸扭转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患者中,29例入院前有误诊情况。结论 普及医疗常识,患者到正规医院专科医生诊治,能减少失睾率。  [关键词] 睾丸扭转;误诊率;睾丸切除  [中图分类号] R697.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
期刊
[摘要] 目的 提高教学查房质量。方法 从教学查房质量保证体系、教学查房内容管理、教学查房过程管理、教学查房研究、教学查房创新五方面建立教学查房质量监控体系并加以实施。结果 教学查房质量监控体系的实施是提高教学查房质量的有效途径。结论 教学查房质量的提高对临床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通过建立教学查房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学查房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监控,可以有效保证其质量。  [关键词] 教学查房;质量
期刊
[摘要] 目的 比较鼻内镜下带吸引电凝止血与鼻腔填塞止血治疗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鼻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鼻内镜下带吸引电凝止血的6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鼻腔填塞止血的5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止血效率、鼻腔通气改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一次性止血成功率为9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血液流变学变化。 结果 治疗10d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6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在前列腺增生中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 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室2008年8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263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患者手术平均时间(50±25)min,术中无大出血及输血,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平均5d,持续膀胱冲洗时间1~3d,术后住院天数平均(6±1)d,无手术近期并发症。术后l2个月的IPSS、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对男男性接触尖锐湿疣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预防性病/艾滋病的作用。 方法 对2012年8月~ 2013年3月在我院确诊的男男同性恋尖锐湿疣患者17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常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进行个人示教和集体指导、重复多次性的系统健康教育和行为指导。对照组于治疗后常规进行,观察组于系统健康教育3次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评估两组知识掌握情况;并随
期刊
[摘要] 目的 总结CT增强扫描所见结肠癌肝转移病灶CT表现,探讨少见类型的特征表现,以提高对结肠癌肝转移的进一步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我院检查确诊的结肠癌肝转移病例共80例177个病灶。所有患者接受16排CT常规三期增强扫描,对图像进行分析。 结果 177个转移灶中:CT增强表现环状强化者93灶,占52.5%;表现为结节状强化者56灶,占31.6%;表现为车轮征、丝瓜瓤征、钙化性牛眼征者28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近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当地进一步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从该县《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08~2012年各乡镇各医疗单位手足口病病例疫情报告,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县的12个乡镇卫生院5年中报告当地居民及流动人口手足口病病例共3114例,死亡病例共8例,年发病率在12.46/10万到457.06/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165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效应。 方法 成年新西兰大白兔肾下腹主动脉钳夹20min恢复再灌注。实验分组如下:Control组(n=8)仅行肾下腹主动脉钳夹20min恢复再灌注;Sham组(n=8)行对照组操作除外肾下腹主动脉钳夹;雌激素处理组(n=8)分别在再灌注开始即刻经兔耳缘静脉给予雌激素200,400,800μg/kg。再灌注后48h进行下肢神经功能评分(Ta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舍曲林对恶性肿瘤患者执行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更好地治疗晚期肿瘤提供参考。方法 122例确诊的Ⅲ期或Ⅳ期恶性肿瘤患者经过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估后分入抑郁组(n=86)或非抑郁组(n=36)。所有对象接受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抑郁组患者口服盐酸舍曲林25~75mg/d抗抑郁治疗,治疗周期为12周。在基线及12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