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背景
美术新课程改革重新界定了“教”与“学”的关系,强调了教学的主导与主体性。美术鉴赏课课程中,教材的设置以文化标题统领专业知识。改变了过去以画种为主线的编法,拓展了美术的文化情感背景。而且教材的灵活性很大,教师可以大胆的选择教材,重新进行整合。
在设计《审美变化中的自我》一课时,教材处理上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育理念,同时正视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的教育现实,注重学生的情感熏陶和审美情趣这两方面的有机统一。。并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知识点的动态生成,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能与现年龄段好玩爱动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和创作的主动性。并充分采用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力与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
本课设计依照“点线面”的美术鉴赏教学策略。即抓住一个“点”,形成一条“线”,生成面向学生的一个“面”。所以我们只能选取典型意义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以不同时代两件油画作品比较鉴赏切入,引出课题,并提升课题“笔墨当随时代”作为“点”。二、案例描述 我在处理鉴赏课第三单元第四课《审美变化中的自我》时,考虑到本单元着重阐述美术与社会、自然的关系,把美术作品放在社会与自然的大环境中进行解读的。教学的设计不要太“紧”,留出部分“空白”给学生自主发挥,“计白当黑”,以促成课堂精彩瞬间的生成。(一)“点”的瞬间
在导入过程中,用两张油画作品:卡拉瓦乔的《花果蓝》和塞尚静物作品进行比较鉴赏。问题: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不同?我不作任何提示,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与喜好畅所欲言,答案是多方面的,甚至有些是不着边际的。而教师在其中的作用,就是能迅速的抓住并肯定那些灵光一现的答案并加以引导。比如:背景处理、逼真度、自然与主观色彩、细节等。紧接着又追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两张作品有这样的不同,主要原因是什么?引出课题《审美变化中的自我—-—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我引用了清初画僧石涛的画论“笔墨当随时代”作为“点”概括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两者关系的落实是通过美术作品中蕴涵着的“物我”关系在不同时代的不同侧重实现的。(二)“线”的瞬间
“物我”关系是本课中联系各个环节的“线”,也是阐述笔墨与时代的关系的依据。以北宋山水作品郭熙《早春图》和苏轼《枯木竹石图》作比较鉴赏。分析作品,提出问题。问题1 看到了什么,观者的位置?《早春图》:看到了山、树、水、云雾、春天的嫩牙、树的鳞片;看的人站的很高,边走边看,看到了群山,场面大,胸怀广……《枯木竹石图》:看到了石、枯树、没有远景,看的人站的很近,场景小,不大像山水画,像校园一角……问题2 假设你是画家本人,在作画时,手法会有什么变化,内心有什么不同感受?《早春图》:细腻、详细、繁杂、精致、全面、累、技法高超;视野宽广,爽快,心有造化,春天,生命……《枯木竹石图》:简单、粗略、局部,一角、画的一般;视野小,画的爽,一挥而就,偷懒,左下角到右上角的气韵,苍老、死亡……问题3 画家是谁,画家为什么要这样表现,画家要告诉我们什么?《早春图》:郭熙是北宋早期的画家,在其《林泉高致》中提出“三远”,对后世影响巨大。代表以细腻、逼真、全景式的刻画自然物象为主的北派山水,侧重对“物”的客观表达……《枯木竹石图》:苏轼提出“士人画”的概念,提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主张即兴创作,达到“得意忘形”的境地。代表以表达文化情感为主的南派文人画,侧重对“我”的主观表现……
此过程是课堂中主要环节,是新授知识点的落实阶段,也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通过两件作品的呈现与三个问题的设置,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问题2对苏轼作品的某些质疑,都需通过师生之间不断探究逐渐深化解决的。
(三)“面”的瞬间
“面的生成”是渗透于每个教学环节教学理念,但在这部分我营造了一个给学生深化新授知识,展现自我能力,挖掘知识储备的平台,设置了五组作品。
“请同学们通过‘物我关系’来分析作品的细节,挖掘作品背后时代的审美标准。”学生任意选择一组回答,没有答好,推荐其他同学补充。
两件作品比较鉴赏,学生更乐意对《六君子图》进行分析,教师顺势进行引领。
三件作品的比较反映出西方美术时代审美的变化:客观物象的逐渐消融,主观情感逐渐强化。我提供了画家的人生背景,由学生结合画面分析,体现学生综合的能力。
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课堂教材的具体使用应是动态的:作品3《芙蓉锦鸡图》《墨葡萄图》《三千年结实》三、案例反思(一)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基于教学双方的平等对话
我们不能制止或避免课堂发生的预设之外的事情,我们要正视并合理加以利用,变难点为亮点,课堂不是战场,与我们对话的不是敌人,而是教学中平等的学生。所以教学设计上不要太“紧”,应留有更多的余地与学生对话乃至生生对话,只有在平等的交流中才会有精彩的生成。比如对苏轼作品的质疑,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并分析作品,寻找论据。在这过程中师生逐步探究苏轼作为文人,他的绘画不如其诗词以及画论,甚至不如同时的专业画家。但其画面中蕴涵的文人情怀绝不逊与他人,因为苏轼追求的是“我”。
有时为了某种精彩,我们甚至可以适当调整阶段目标,以便更好的提升课堂生成。“我们宁愿改动即定路线,也要在风景绝佳处稍作逗留”。(二)专业性到文化性的教学转变
高中美术鉴赏教育是一门面向全体高中生的艺术课程,教材的设置上应该普及,教法应该体现人性化。而老教材不管从教材本身还是学法都过于专业,显然不符合现阶段高中生的学习实情。
新教材在教材的编排上强化了美术学科的文化性。从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考虑,作品的文化性包融了专业性,这样就消除了学生对美术专业技能的恐惧感。这样在教学的深层挖掘中学生会生成新的知识点,并带来创新的满足感。在对《溪山行旅图》和《六君子图》的比较鉴赏中,学生从自身的知识与生活等情况出发,似乎更钟情于对《六君子图》的解读。这样我们就顺势引导,比如设置 “为什么叫六君子,六君子在哪?”等问题,而不是马上以“笔法如何,墨色如何?”等让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性极强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文化情境中完成对作品的文化解读,学生找到了对作品鉴赏的突破点,也给自己的思维带来了创新的成就感。所以学生才会作出自信的解读“通过树与树之间的疏密安排而推出君子之间的亲疏关系”,“长在岩石上,逆境出人才”。这种课堂教学的生成其实就是文化的深化。
从美术教育的长远目标考虑,由于当代社会中人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思想的影响,有着不同的精神已及多元文化的需求。造成了现代人在现代生活里迷惑、矛盾;导致了自身对事物判断力的混淆,意志力的衰退。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一种能够渗透人心灵的审美教育,改进与复活社会中人的判断力。林凤眠先生在筹建中国美术学院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强调了审美教育于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性,曾呐喊:“以美育代宗教”。人与人的相处需要文化润泽下的沟通与交流,需要对美好事物的正确判断与弘扬。美术教育中对作品的文化探究至关重要,因为审美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
美术新课程改革重新界定了“教”与“学”的关系,强调了教学的主导与主体性。美术鉴赏课课程中,教材的设置以文化标题统领专业知识。改变了过去以画种为主线的编法,拓展了美术的文化情感背景。而且教材的灵活性很大,教师可以大胆的选择教材,重新进行整合。
在设计《审美变化中的自我》一课时,教材处理上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育理念,同时正视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的教育现实,注重学生的情感熏陶和审美情趣这两方面的有机统一。。并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知识点的动态生成,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能与现年龄段好玩爱动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和创作的主动性。并充分采用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力与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
本课设计依照“点线面”的美术鉴赏教学策略。即抓住一个“点”,形成一条“线”,生成面向学生的一个“面”。所以我们只能选取典型意义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以不同时代两件油画作品比较鉴赏切入,引出课题,并提升课题“笔墨当随时代”作为“点”。二、案例描述 我在处理鉴赏课第三单元第四课《审美变化中的自我》时,考虑到本单元着重阐述美术与社会、自然的关系,把美术作品放在社会与自然的大环境中进行解读的。教学的设计不要太“紧”,留出部分“空白”给学生自主发挥,“计白当黑”,以促成课堂精彩瞬间的生成。(一)“点”的瞬间
在导入过程中,用两张油画作品:卡拉瓦乔的《花果蓝》和塞尚静物作品进行比较鉴赏。问题: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不同?我不作任何提示,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与喜好畅所欲言,答案是多方面的,甚至有些是不着边际的。而教师在其中的作用,就是能迅速的抓住并肯定那些灵光一现的答案并加以引导。比如:背景处理、逼真度、自然与主观色彩、细节等。紧接着又追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两张作品有这样的不同,主要原因是什么?引出课题《审美变化中的自我—-—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我引用了清初画僧石涛的画论“笔墨当随时代”作为“点”概括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两者关系的落实是通过美术作品中蕴涵着的“物我”关系在不同时代的不同侧重实现的。(二)“线”的瞬间
“物我”关系是本课中联系各个环节的“线”,也是阐述笔墨与时代的关系的依据。以北宋山水作品郭熙《早春图》和苏轼《枯木竹石图》作比较鉴赏。分析作品,提出问题。问题1 看到了什么,观者的位置?《早春图》:看到了山、树、水、云雾、春天的嫩牙、树的鳞片;看的人站的很高,边走边看,看到了群山,场面大,胸怀广……《枯木竹石图》:看到了石、枯树、没有远景,看的人站的很近,场景小,不大像山水画,像校园一角……问题2 假设你是画家本人,在作画时,手法会有什么变化,内心有什么不同感受?《早春图》:细腻、详细、繁杂、精致、全面、累、技法高超;视野宽广,爽快,心有造化,春天,生命……《枯木竹石图》:简单、粗略、局部,一角、画的一般;视野小,画的爽,一挥而就,偷懒,左下角到右上角的气韵,苍老、死亡……问题3 画家是谁,画家为什么要这样表现,画家要告诉我们什么?《早春图》:郭熙是北宋早期的画家,在其《林泉高致》中提出“三远”,对后世影响巨大。代表以细腻、逼真、全景式的刻画自然物象为主的北派山水,侧重对“物”的客观表达……《枯木竹石图》:苏轼提出“士人画”的概念,提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主张即兴创作,达到“得意忘形”的境地。代表以表达文化情感为主的南派文人画,侧重对“我”的主观表现……
此过程是课堂中主要环节,是新授知识点的落实阶段,也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通过两件作品的呈现与三个问题的设置,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问题2对苏轼作品的某些质疑,都需通过师生之间不断探究逐渐深化解决的。
(三)“面”的瞬间
“面的生成”是渗透于每个教学环节教学理念,但在这部分我营造了一个给学生深化新授知识,展现自我能力,挖掘知识储备的平台,设置了五组作品。
“请同学们通过‘物我关系’来分析作品的细节,挖掘作品背后时代的审美标准。”学生任意选择一组回答,没有答好,推荐其他同学补充。
两件作品比较鉴赏,学生更乐意对《六君子图》进行分析,教师顺势进行引领。
三件作品的比较反映出西方美术时代审美的变化:客观物象的逐渐消融,主观情感逐渐强化。我提供了画家的人生背景,由学生结合画面分析,体现学生综合的能力。
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课堂教材的具体使用应是动态的:作品3《芙蓉锦鸡图》《墨葡萄图》《三千年结实》三、案例反思(一)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基于教学双方的平等对话
我们不能制止或避免课堂发生的预设之外的事情,我们要正视并合理加以利用,变难点为亮点,课堂不是战场,与我们对话的不是敌人,而是教学中平等的学生。所以教学设计上不要太“紧”,应留有更多的余地与学生对话乃至生生对话,只有在平等的交流中才会有精彩的生成。比如对苏轼作品的质疑,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并分析作品,寻找论据。在这过程中师生逐步探究苏轼作为文人,他的绘画不如其诗词以及画论,甚至不如同时的专业画家。但其画面中蕴涵的文人情怀绝不逊与他人,因为苏轼追求的是“我”。
有时为了某种精彩,我们甚至可以适当调整阶段目标,以便更好的提升课堂生成。“我们宁愿改动即定路线,也要在风景绝佳处稍作逗留”。(二)专业性到文化性的教学转变
高中美术鉴赏教育是一门面向全体高中生的艺术课程,教材的设置上应该普及,教法应该体现人性化。而老教材不管从教材本身还是学法都过于专业,显然不符合现阶段高中生的学习实情。
新教材在教材的编排上强化了美术学科的文化性。从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考虑,作品的文化性包融了专业性,这样就消除了学生对美术专业技能的恐惧感。这样在教学的深层挖掘中学生会生成新的知识点,并带来创新的满足感。在对《溪山行旅图》和《六君子图》的比较鉴赏中,学生从自身的知识与生活等情况出发,似乎更钟情于对《六君子图》的解读。这样我们就顺势引导,比如设置 “为什么叫六君子,六君子在哪?”等问题,而不是马上以“笔法如何,墨色如何?”等让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性极强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文化情境中完成对作品的文化解读,学生找到了对作品鉴赏的突破点,也给自己的思维带来了创新的成就感。所以学生才会作出自信的解读“通过树与树之间的疏密安排而推出君子之间的亲疏关系”,“长在岩石上,逆境出人才”。这种课堂教学的生成其实就是文化的深化。
从美术教育的长远目标考虑,由于当代社会中人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思想的影响,有着不同的精神已及多元文化的需求。造成了现代人在现代生活里迷惑、矛盾;导致了自身对事物判断力的混淆,意志力的衰退。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一种能够渗透人心灵的审美教育,改进与复活社会中人的判断力。林凤眠先生在筹建中国美术学院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强调了审美教育于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性,曾呐喊:“以美育代宗教”。人与人的相处需要文化润泽下的沟通与交流,需要对美好事物的正确判断与弘扬。美术教育中对作品的文化探究至关重要,因为审美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