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中要害谋突破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ad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读不懂文本”是学生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理解的致命伤。教会学生读懂论述类文本是高三论述类文本复习的根本。学生能够读懂论述类文本,能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感知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对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提炼概括、分析判断及抽象思维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高考;论述类文本;难点;解决策略
  就江苏高考而言,高考论述类文本一般以议论文的面目出现,分析事实、阐述观点、说明道理、辩驳旧说等。其主要特征是观点鲜明,议论性较强,材料涉及面广,着重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由此可见,论述类文本的阅读非常必要。但事实是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教学在普通中学的课堂中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以致学生读不懂文本,论述类文本得分低。
  一、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教学在普通中学的课堂中被忽视的原因
  第一,就教材而言,必修一到必修五较少涉及论述类文章。仅有《劝学》《六国论》和《拿来主义》等几篇文章。
  第二,教师思想上不重视。一是一部分教师觉得阅读理解靠“天生”。学生本身素养决定做题得分,教师讲得再有方法,学生没那个理解力,考试时还是写不出来。二是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是试卷的最后一题,试卷评讲时,一部分老师有时间多讲,没时间也就少讲。三是由高三这个年级特点决定的。高考语文复习的知识板块较多,按知识板块复习到论述类文本时基本没什么时间了,很多教师会选择把已经复习好的知识点巩固,不想再花时间“铺底子”了。
  第三,教师缺乏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指导能力。因为教材中这类文本较少,再加上2008年才在高考试题中出现“论述类文本”这样的表述,大部分教师忽视了这类文本的阅读教学,缺乏对论述类文本的教学研究。
  第四,学生平时没有积累相应的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方法,考试时“心有余力不足”。就学生考试状态而言,很多时候前面题目占时过多,此时想认真阅读时间不够,阅读了能写好又没有把握,索性草草结束论述类文本的解答,留时间好好写作文。
  二、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教学策略
  1.寻根究底探目的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论述性文章是为了表达内心情感、表达思想。论述性文章,还是为解决现实问题而写。以《师说》为例,唐代中期,士大夫们安享门第阶层带来的一切,耻于从师。韩愈不仅猛烈抨击了“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而且还现身说法,亲自收徒,写文章称赞敢于抵抗世俗的年轻人李蟠。他发现现实问题,想用文字来改变现实。寻根究底探目的,给学生“一个方向”读文章,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文章。
  2.荡开迷雾找观点,水到渠成理思路
  学生读文章的方向确立后,我们还要“荡开迷雾找观点”。论述类文本都有明确的中心观点。怎样找到作者的观点呢?
  一是题目细研究。有的题目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如《崇尚简单》 由文题可知作者的观点是“崇尚简单”。有的题目只是话题,如《说异》《捧与挖》。题目要么是作者的观点,要么是这篇文章要讨论的话题。因此,阅读文章时要紧扣题目。
  二是步步追问法。如果题目中没有出现观点,我们就要步步追问:第一段中有没有出现观点?如果有,下面每一段从哪个角度论证观点的?跟中心论点的关系是什么?如2009年《说“异”》作者首先开门见山,提出观点,接着阐释“异”是什么,然后论述为什么需要“异”的存在,最后谈我们怎样看待“异”并重申观点。如果第一段没有中心观点,那作者写的是什么?作者的观点在哪里?通过追问,学生才能理清每一段的内容,求同存异,合并同类内容,文章的思路也就理清了。如2010年《捧与挖》,作者首先指出人们对可能危害自己的人物常取“捧”的做法,其次分析人们捧的动机,然后用例证法揭示“捧”的后果,最后才提出正确的做法。
  三是常识牢记心。读懂文章,还要让学生从论述类文章的基本要素出发,哪些是观点,哪些是论据,论据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等等。通过“删繁(删除论据及论证过程)就简(保留观点性文字)”,文章的观点、脉络也就“水落石出”了。而且通过大量文本让学生感知论述类文本的思路总体上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者“提出观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3.“以一当十”用课本
  学生重读《六国论》《拿来主义》《劝学》这三篇经典论述性文章,要求他们从论述类文本的基本要素出发,寻找作者的观点,分析作者为了论证这个观点从哪些角度进行论证,各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使用了哪些论据等。学生不断思考,不断发现,总结阅读心得,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4.以写促读共提高
  高三议论文升格训练时,学生尝试各种各样议论文的写作方式,如怎样开头,中间怎样布局,怎样收尾,主体部分怎样论证……高三试卷上的论述类文本给议论文写作提供了范式。我们一边分析着论述类文本的思路,一边用于自己的写作,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两者紧密结合,共同提高。
其他文献
摘 要:“以学定教,同伴互助”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那就是“教育走向生本”。“生本”,顾名思义即以学生为本,相对的是“师本”。师本教育是为教师“好教”而设计教学,生本课堂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思路,只有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课堂才称得上生本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才能走出教育困境。所以,教育应当走向生本。   关键词:教育困境;生本教育;以学定教;同伴互助   “
期刊
2013年9月10日,教师节。   白天在学校,学生们的祝福带给我一丝喜悦,下班回到家,依旧是一身脱不去的疲惫。然而,一个已毕业的学生给我打来的祝福电话,让我的疲惫一扫光,思绪回到了五年前……   一、案例描述   那时,新一轮初三分班刚结束,小王分到了我的班。他是一个个子高高、皮肤白净、满脸自信的男孩。各科成绩都十分优秀,工作能力也很强,与其他班干部配合融洽,在年级里知名度很高,做班长他当
期刊
摘 要:好的提问能点燃学生头脑中的火把,使之放射出光彩夺目的火焰。这是教师的使命,也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本文阐述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优化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优化策略  陶行知在他的创造教育理论中指出“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语文教育的核心是教学生会学,让学生在练习中养成习惯,把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提问就是沟通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桥梁。教师通过提问来激发
期刊
摘 要: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采用对教员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针对教员备课中的备学员环节,在更新教员观念、学员特点、学情分析、因材施教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分析和准备,以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授课效果。  关键词:更新观念;认知规律;学情分析;因材施教  随着全军人才战略工程的加速推进,岗位任职教育成为军队院校教育的主体,应岗位任职教育特点,我校很多课程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是基于建构主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层出不穷,开卷考试已经成为初中政治考试的趋势。本文探讨了在初中政治考试中使用开卷考试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初中政治;开卷考试;持续发展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已经经历了数次改革,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开卷考试已经在不同课程、不同学段、不同科目中进行了实践应用。在初中政治教育考核中,应用开卷考试的可持续发展展开一系列讨论。
期刊
摘 要:生物学的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要结合学生现实的生活背景学习生物,在生物的学习中探讨生活中的问题,并深刻记忆生物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探究生活中的问题,让生物的课堂生活化。本文以苏教版的生物中“植物的光合作用”为例,结合生活实际以及有关生物的知识来探讨生物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生物教学  为了在“植物的光合作用”这节课中体现生物教学的生活化,首先在课堂中引入与
期刊
摘 要:小说教学如何创新设计,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难以回避的问题。当前,中学语文小说教学中普遍存在“陈旧”和“跳出”两种问题。从本质上来讲,最重要原因是没有从“小说体式”这一本体性认知的高度来解读小说。本文拟从“言语体式”“结构体式”“意蕴体式”三个维度来进行小说体式教学的创新设计,把小说当成小说来教,从而实现小说教学“不变味、不走调”,也保证了中学小说的学习“接地气、有活力”。  关键词:小说教
期刊
摘 要:虽然音乐和美术的概念、形式不同,但两者存在着统一性。本文结合教学活动,提出音乐课程与美术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探讨如何利用两者的相容性,把知识技能与人文主题相结合,使学生的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共同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小学美术;教学整合  2015年10月,我参加了“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苏式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观摩了王萍、张洁老师共同执教的音美整合课——“化装舞会”。此次活动两
期刊
摘 要:什么样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才是有效问题?笔者认为,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能勾起学生生活经验的问题,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的问题就是有效问题。笔者将针对有效问题的设计展开论述。  关键词:有效问题;问题设计;思考  课堂中,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效的问题?在一次校内教学研讨活动上,有一个三年级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年、月、日”的教学中,学生不太容
期刊
我结合新课标中关于“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理念,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2 In the library Story time板块为例,谈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巧用电子白板,构建趣味课堂,提高学习效率。  一、歌曲导入,适当铺垫  Sing a song  (1)First, watch the cartoon and listen to the song.  (2)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