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世界的大学外语教学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782406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是人类的永恒话题,它源于人们的生活,充实人们的生活,引导人们对生活价值的追求。回归生活世界的外语教学,把握教育的生命逻辑起点,指向人的完整的精神构建,指向人的生活精神与生活智慧。
  一.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
  20世纪30年代,现象学的主要代表胡塞尔在其晚期著作《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中,提出“生活世界”的理论在哲学界一石激起千重浪,回归生活世界成为当代哲学的一个热门话题。生活世界理论直指科学与人生问题的分离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而克服这种危机的唯一途径便是重返生活世界。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是相对于客观的科学世界和抽象的逻辑理念世界而言的主观世界和直观世界,而不是相对于先验意识而言的事实性世界。生活世界是永远事先给予的、永远事先存在的世界,一切目标以它为前提.即使那些在科学的真理中所被认知的普遍的目标,也以它为前提,并且己经和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再以它为前提。他认为“生活世界”含义有三:一是狭义的生活世界概念,指日常的知觉给予的世界;二是作为特殊世界的生活世界概念,指人们各自的实践活动领域所构成的特殊世界;三是广义的生活世界概念,指与人有关的一切世界。显然,生活世界是一个直向面对的和现实的存在的世界,它是其它世界存在的基础,当然也是教育的出发点。
  胡塞尔认为,教育源于生活,本应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然而人类在建构教育科学世界的过程中,遗忘了生活世界,这不仅带来教育科学的危机,也带来了人类文化的危机。为消除这种危机,他发出了“回到事情本身”的呐喊并提出了“回归生活世界 ”的建设方案。
  二. 大学外语教学回归生活的需求
  外语作为语言与形式的统一体,实现交流思想、传达信息和表达情感等功能。语言教学可以创造条件,使学生在进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训练和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轻松自然地点点滴滴地体验和再现现实生活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习得知识、增强交际能力,还会通过亲历生活学会怎样做人、做事、生活、求知,甚至可以不断地完善人生。 而长久以来,大学外语教学受到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往往体现出单一的重视知识的接受性教学的格局,教学活动成为将学生局限在“ 书本世界 ”的知识授受性的单一的接受性活动。
  工具理性主义无限制的蔓延扩张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包括课程研制的功利主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生命的异化,教育过程被理解为一种技术过程,课堂被看成车间,试图用一种完美的技术来控制这个空间,以提高整个教育工作的效率。教师已然是技术设计的环节之一,控制着学生的活动,学生是完全被控制的,思想机械呆板,行动乏力无助。事实证明,工具理性主义主导下的课堂可以产出很多高分学生,他们在各种国内国外的语言过级通关考试中能够屡屡胜出,然而真正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和对周遭生活情境的理解时,却黯然无语了。
  三.外语教学回归生活之路
  胡塞尔“回到事情本身”的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范式,不仅对哲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也为教育向生活的回归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还向当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实践理念。教育对生活的真正回归,是要使我们的教育回归到生活世界内部所蕴涵的价值意义、知识经验等等。不难看出,这种日常生活批判范式意义上的教育即生活教育从生活中来。
  (一)树立以生活为基本的教学主旨
  语言教学的旨在通过构建交际情境,过程中让学生习得和增强语言的各项技能。工具理性主义主导下的教学是机械的、功利的,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和体验,学生的感受是呆板的、肤浅的、盲从的,他们对于生活的理解就只能停留在表层,停留在老师的说教中,难以达到情感的共鸣。而“所谓教育是要引导人“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和他人一起生活”。人类既是生活中的交往对象,又是生活交往的主体,通过在生活中实现主体间的对话,产生智慧的碰撞,达到多元的“思想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通过对话与交流达到彼此间的理解,相互间的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感悟更多的是源于师生交往中的沟通交流和对生活本身的体验与感受。因此树立以生活为基本的教学主旨是势在必行的,要引导学生真正地接近生活,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反思自我,促进成长。
  (二)构建回归生活的体验环境
  外语课的教学内容几乎可以涉及文史哲、数理化等各门学科的知识,这不仅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量,发展他们的智力和才能,而且也影响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情趣,使学生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这样的陶冶是潜移默化的,是在不知不觉中被学生们消化吸收的。学生掌握语言技能的过程是一个能动的认识过程,他们的思想品德状况、学习动机和态度对他们的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课程讲授过程中,结合教材,创设真实生活情境,把课堂与“生活世界”结合起来,学生在真实可感的生活场景中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自然地接受教学内容。 “教学”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感悟和体验的过程,引导学生在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上产生认同感,从而建构和生成生活主体的意识。
  (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教师教育的前提,这一点与现代教育观念是共同的。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造和睦、宽松的环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彼此信任,课堂是开放的、亲和的,对话是主体和主体之间相互敞开、理解、交流和进入的过程,每一个主体在与“他者”分享共同的经验的过程中确认自我。从生活的角度来审视教育,无疑会使教育返朴归真,师生之间的关系走向主体与主体间的关系,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作者简介:李丽君 ( 1975—) , 女,内蒙古乌兰察布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工作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外语系
  联系电话:15120083929, 010-82429250 电子邮件:cindyli0404@163.com
其他文献
关键词:学前英语、小学英语、现状、形式、内容  学前教育又称学龄前教育或幼儿教育,通常是指对胎儿至进入初等教育(小学)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它的教育对象包括胎儿、婴儿(0-3岁)、幼儿(3-6、7岁)。学前教育包含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人际教育[1]。  英语,根据以作为母语的人数计算,英语是最多国家使用的官方语言,英语也是世界上最广泛的第二语言,也是欧盟,最多国际组织和
期刊
一、愉快教学的内涵和作用  愉快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思考,在愉快中获得知识,在愉快中锻 炼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在愉快中培养学生当学习的主人。关于“愉快教学”,古今中外不少有见识的教育理论家都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过:“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所说的“好”与“乐”就是一种兴趣,一种愉悦的心理,一种力求认识和创造的
期刊
今年的“教学常规月”里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新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重点学习了《语文新课程标准》及县局领导的讲话视频、材料,通过学习我感触颇深,收获颇丰。“一、二年级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领导孩子们识字?”是一直以来令我困惑的问题,通过这次学习我觉得我的这个问题似乎已不是问题了。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里强调:“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
期刊
初中生地理绘图能力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初级阶段讲绘结合;中级阶段--文图转绘;高级阶段—图脑转换。本文就第一阶段也是最基础的阶段。  地理知识的掌握和地理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地理空间感知能力的形成。而要想形成地理空间感知能力,又必须具备扎实的地理知识素养。所以知识的讲解与绘图能力的培养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学生达到一定水平还可以实现二者的相互转化。在“培养初中生地理绘图能力”的初级阶段,就是要以老师讲授
期刊
仰慕已久的杜郎口中学终于可以一睹为快了,感谢学校派遣之余更多的是对基层学校办学的思考:为什么一所农村中学可以驰名国内外?他们的法宝究竟是什么?那里的老师、学生是什么样的?管理又是怎么样的?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们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呢?他们的成长经历是怎样的… …下了火车,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赶往学校,尽管天下着小雨,气温比预想中的要低得多,也未能阻止我们求知的欲望。一周的学习观摩下来,让我感悟很多,除了细节
期刊
摘要:美术是操作性、艺术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幼儿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期,幼儿学习美术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美术知识,激发幼儿绘画的愿望。为此,以情感体验的美术活动作为幼儿情感教育的切入点,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更能养成幼儿的良好个性品质。而幼儿美术教育不完全是技能教育,画出美丽的画面,更
期刊
【摘要】:写景诗的九种表现手法:一、层次分明法 二、动静手法 三、色彩搭配 四、绘声绘色 五、虚实结合 六、白描手法 七、渲染手法 八、移步换景法 九、借景抒情法  【关键词】:意韵生动,层次分明,动静结合,借景抒情,绘声绘色  诗歌中的写景诗纷繁多姿、意韵生动,“横看”成“岭”,“侧看”成峰。因此,我们必须要多角度、全方位审视,洞察其中运用的手法,认真读懂诗歌的意韵。高考诗歌鉴赏考题中,常有鉴赏
期刊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三节《宋明理学》,可谓是整个高中历史教材中最难啃的骨头,对老师能力的考量是多方面的。很多老师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看完教材和教参后搞不懂讲什么,自己都不懂,怎敢给学生讲!那么这一课我们怎么上,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上课过程中我认为要注意的问题,写出来与大家交流:  一、《宋明理学》在专题中的地位。本专题主要讲述的是儒学的发展历程,理学是儒学
期刊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我在三年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一直在思索,如何让这今日的花蕾,在明朝绽放出最炫丽的花朵出来呢?在教育实践反馈中,我恍然悟出伟大教育家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深刻道理。兴趣可以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它带有感性色彩,是启迪儿童心霏的钥匙。  在践行“新课改”的今天,作为一
期刊
【摘要】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每一位社会成员必备的基本生存能力,信息素养有助于提高人们进行有效的决策、交流、问题求解和研究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主阵地——信息技术教育,责任重大,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时代呼唤信息素养,随着以计算机、通讯、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