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师的应对思考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enggejia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互联网+”这一全新概念产生,逐渐成为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社会关注度也不断提高,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话题。本文选取“互联网+”时代为切入点,从分析思政教育受到的影响出发,着重探讨了高校思政教师应如何从正视“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积极转换自身角色定位,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及能力三个方面更好地应对这一教育变革。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教师;思政教师;应对思考
  一、引言
  (一)“互联网+”时代到来
  2012年11月14日,易观国际创始人于扬发表了题为《互联网+》的演讲,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理念。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2015年3月“两会”上,马化腾提交了题为《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议案,呼吁我国要持续以“互联网+”为驱动,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创新发展。与此同时,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概念的知名度随之提高,并成为当下的流行语。经济领域通过推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成立“中国互联网+联盟”。学术界也展开了对“互联网+”的高度关注和热烈探讨。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
  (二)“互联网+教育”大势所趋
  政府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各个传统领域被带入了深入变革的时期。而教育行业也是如此。“在线教育”持续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并得到快速发展,逐步成为大众学习生活中的主流趋势。“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线下)教育模式成为很多人乐于选择的学习方式。“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自出现之日起,迅速风靡。2008年玛丽华盛顿大学的 Jim Groom 教授以及纽约城市大学的 Michael Branson Smith 教授采用“慕课”这一课程结构并在全球各国大学推广。其后,斯坦福大学两位教授联合开出了《人工智能导论》这一免费课程。2011年,世界各地注册此课程的人数高达 160000。对教育领域而言,“互联网+”时代也已到来。
  (三)“互联网+教育”的相关研究
  鉴于“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全新开启,以及互联网对大学生生活、学习、社交等多方面产生了革命性变革,已有学者开始关注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研究。刘洪森[1](2015年)首先分析了基于教育的视角应该如何看待互联网,然后论述互联网对青少年的教育带来的困境,教育教学在树立互联网理念,调整教学重点和重塑教师素质三方面的作为。张忠华,张萍[2](2015年)在研究了“互联网+”给德育带来的优良平台和资源的基础上,强调了当前德育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田蕊(2015年)[3]从沉溺网络游戏,信息庸俗化,个人主义膨胀三个方面分析了互联网对德育产生的负面影响。曾长秋[4](2015年)从宏观的视角谈论了互联网与传统德育的融合,创新学校的德育生态,推动德育新发展。闫书华[5](2016)则着重探讨了互联网给大学生带来的精神生活侵蚀,道德法律观念减弱,信息免疫力下降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构建“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虽然已有学者对“互联网+教育”和“互联网+德育”有所研究,但成果主要集中于近两年,比较薄弱。通过进一步检索发现,对“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专门分析更为少见。
  二、“互联网+”带给思政教育的挑战
  (一)教育对象特点变化大
  当下,互联网方便了大学生的学习、交往和生活,也对其本身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今的大学生群体多是90后一代,伴随着互联网时代出生、成长、受教育,比以往任何一代收到的互联网影响都要深刻。在性格特点方面,互联网会带给学生积极热情、活跃、有主见和有创意等积极影响。但是,如果大学生过多的沉溺于网络游戏和虚拟社区等,则可能造成他们性格上的孤僻、偏执、易躁怒、甚至厌世等。由于互联网的信息具有裂变式传播、质量良莠不齐、检索手段方便、数量庞大、难以辨别等诸多特点。大学生长期接触这样的网络信息,会对他们的理性判断力,独立思考能力,精力集中和耐心方面产生负面影响。此外,网络时代下,人人都将成为“自媒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生很方便地将其接受的知识和信息迅速传播。这样教育对象的影响性无论从范围还是速度上讲,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二)意识形态领域挑战增多
  目前,我国面临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其中,西方国家凭借其在科技,尤其是网络上的优势,对我国展开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如今,“个人中心主义”、“拜金主义”、“极端功利主义”以及“历史虚无主义”等价值观在网络上充斥,并已经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鉴于此,中央积极呼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坚守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互联网+”时代的全新开启,势必会带来更加猛烈的意识形态的挑战,需要高校领导、思政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们引起高度重视,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三)思政教学发生重大变革
  “互联网+”带给诸多传统行业革命性变化,高校思政教学也是如此。首先,从教学资源上看,更加丰富多元化。教师备课和学习时,可以通过数据库、网站搜索、教课视频、教学资源分享平台等轻松快捷获取资料。学生学习时也可如此轻松获取大量信息,并随时参与网络平台的学习交流和反馈。教学方式也因“互联网+”变化较大,不在仅仅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老师一张嘴,融合了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云盘资源库等多样方式。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也带来了较大变革。以往三尺讲台就是老师的主阵地,课堂就是师生交往的主要空间。而今,师生交往虽然还是以课堂为主,但学生也更加热衷于通过微信、微博、QQ等网络交流方式[6]。   三、思政教师应对“互联网+”时代的建议
  (一)正视“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思想决定行为。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政教师首先应该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在此时代背景下,依然有些思政教师不知“互联网+”为何物,不会运用互联网,还抱着自己传统的观念和传统的教学应对当前的网络大潮。这样既不会以更好的准备应对系列变化,也不会很好地满足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高校思政教师一方面必须认识到这个时代已经全新开启,势必会对自己从事的思政教育产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高校思政教师应辩证地分析“互联网+”给自己的教学工作带来的影响。抓住互联网资源丰富、平台多、传播迅速等优势,加以利用。对于互联网带给思政教育的挑战,分析清楚,结合实际教学工作探索应对策略。
  (二)积极转换自身角色定位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教师角色的传统定位。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教师依然担负着传播知识这一传统职责。但是,教师角色又发生了诸多变化,要求思政教师积极转换自身角色定位。从学生主体性和学生本位原则出发,教师是引导者。思政教师应当引领学生理性客观地吸收来自网络等多样媒介的信息,切勿过多地“人云亦云”,在信息海洋中迷失自我,失去判断力。其次,教师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服务者。一方面思政教师要组织好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课后思考、实践调查等传统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又要注意为学生的网络学习创建平台,丰富资源,并主动向学生提供网络知识及其技术知识,提高学生对“互联网+教育”的可参与性。再次,思政教师时刻谨记自己是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即使传统教育受到网络诸多影响和挑战,但是网络教育短时间内不可能取代传统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思政教师在重视网络运用的同时,不能忘记自己的初衷,要在诸多挑战中“披荆斩棘”,以课堂教学、师生交往、人文关怀、师范影响等为主阵地,引导学生保持理性,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及能力
  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及能力是教师培养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互联网+”时代给教师素质及能力提出了更全面、更高的要求。首先是夯实而全面的科学文化知识。较以往不同,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唯一途径。学生可以通过多途径迅速高效地获取多样而大量的信息。教师必须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才能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再者,当下的90后学生,对学习有着更高的交往性和情感性要求。思政教师理应提高自己了解和研究学生特点的能力和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样将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创新意识和能力是“互联网+时代”给思政教师提出的又一个重要要求。教师只有不断创新教学内容设计、媒介选择、师生交往途径、课程考核方式等多方面,学生才能更好地感受到老师的认真、用心,欣赏老师的创意和个性,从而改善思政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洪森.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困境和作为[J].中国青年研究,2015(07):30-34.
  [2]张忠华,张萍.互联网背景下的德育应对[J].中国德育,2015(15):23-26.
  [3]田蕊.互联网下的学生德育探析[J].科普教育,2015(02):197.
  [4]曾长秋.“互联网+”促进学校德育变革[J].中国德育,2015(15):18-22.
  [5]闫书华.“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J].中华少年,2016,2(4):296-297.
  [6]周纯玉.“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2):82-83.
其他文献
【摘 要】结合当前初中美术教学的有效开展,本土特色为背景的中美术教学备受重视,让教学更接地气,让教学更显成效。本文从四个方面开展探索:生活为素材,在寓教于乐中进行陶艺;环保为理念,在模仿塑造中实现合作;想象为引导,在精彩情境中眼神创作;情感为流淌,在陶艺开展中渗透德育。  【关键词】初中美术;本土特色;教学渗透  一、明辨之:云在青天水在——现状思考  结合当前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我有了诸多思考,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创新高,就业形势逐年严峻,几乎每年都会冠以“史上最难就业季”。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思想政治作为高校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很难满足大学生日益高涨的自我发展需求。因此,尝试利用新媒
期刊
【摘 要】本文在阐述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的内涵与意义的基础上,指出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的具体实施对策,对提高高校主题班会课程有效性具有一定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校;主题班会;课程有效性  一、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的内涵与意义  主题班会的内涵是:在辅导员(班主任)的指导下,以班集体为单位围绕一个专题或针对个问题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海外教师资源短缺的现象凸显,中国向世界输送了数名具有高素质的汉语志愿者教师。他们走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对于国际汉语志愿者教师而言,除了掌握各种教学技能之外,如何在跨文化语境中,既尊重对方的文化,又能很好地传播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从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出发,总结出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三个途径。  【关键词】志愿者;跨文化
期刊
【摘 要】在21世纪,我们需要建立区别于理论型课程的应用型课程教学模式,在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学校切需要建设应用型课程,实现课程转型。应用型课程建设既要体现在课程体系的整体架构之中,也要体现在每一门课程的改造之中。同样作为体育课旗下的乒乓球选项课也同样要进行改革。本文通过对应用型课程理念下的乒乓球选项课教学模式的研究提出新的思路,提供实践和理论借鉴。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乒乓球;选项课;教学研
期刊
【摘 要】人重于才,人不仅是手段,更是目的。受过教育的人的形象是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之一。目前的中国教育存在的功利化、机械化趋向,以及与国外教育的一些差距,让我们不得不深思:如何才能培养真正的“人”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培养杰出的“人才”。  【关键词】受过教育的人;知识;情感;道德  “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
期刊
【摘 要】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在司法实践中经常交织在一起,容易使人产生混淆,若不对二者从理论上进行深入分析比较,就会给法律适用带来困难。本文将通过对默示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的理解再比较两者的区别。  【关键词】默示预期违约;不安抗辩权;区别  一、默示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1、默示预期违约的概念  默示预期违约,又称为默示毁约,是指在履行期到来之前,一方当事人以自己的行为表明其将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日渐频繁,我广西外国语学院有着地域优势、外语优势和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的优势,为培养国际复合应用型人才,我院推行的是所有专业大学四年英语不间断,推行每天英语晨读不间断。本文主要是以通过广西外国语学院中欧美语言文化学院英语专业与艺术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合作推出的晨读训练“晨之声”为例,探讨通过实验教学利用早上晨读时间,提高学生的双语听说能力。找到适合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家庭暴力、重婚等婚内侵权现象屡见不鲜,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由于我国没有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对此类案件出现不同审理结果,该项制度构建迫在眉睫。婚内侵权不同普通侵权,通过介绍其含义及构成要件,进而分析我国构建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最终为构建我国婚内侵权赔偿制度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婚内侵权;损害赔偿;立法保障  一、婚内侵权行为含义及构成要件 
期刊
【摘 要】根据应用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主要培养的是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应用能力的掌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工作过程中掌握,也就是按工作过程来安排学生学习。本文是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教学实施成效进行有效性分析研究,拟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依据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的实施成效进行评价,提出完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有效性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工作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