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复习主题,提升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jf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存在着“知识碎片化”“操练机械性”“复习面面俱到”等问题,课堂效率低下,不利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基于此,本文提出通过“以单元主题为基本单位,构建知识体系”“注重各单元主题之间的联系,掌握关键线索”“抓住复习主题这条主线,对复习材料进行有效取舍”三大方面来把握复习主题进行中考复习的策略研究,达成提高中考复习的有效性和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单元主题;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
  一、问题的提出
  历史与社会学科一直以来都面临时间紧、任务重,但分值有限、课时有限,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又不重视但又要出成绩的难题。尤其是2019年历史与社会中考统一使用杭州B卷以来,加强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考查,想考出理想成绩就更难了。例如,2019年杭州市初中历史与社会试题第33大题的第2小题“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此题考查“我国古代经济发展”这一主题。再如,2020年杭州市初中历史与社会试题第32大题的第(2)题“材料二中‘开设同文馆’‘兴办京师大学堂’分别是中国近代哪一次运动中的具体措施?试从目的和影响的角度,写出这两次运动的共同点。”此题考查“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史”的主题。如果课堂复习中存在没有抓住主题进行系统的引导和整合、对解题思路没有进行方法指导、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缺少应有的重视等问题,那么,学生就很难答得全面,丢分就显而易见了。
  同时,教育部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拓宽了试题命题的范围,加强对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查,提高了开放性、探究性、综合性试题的比重,使中考命题更自由、更灵活,难度也更加大了。但在现实的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课堂中还存在缺乏主题意识,不注重空间认识、历史意识、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提升,亟需改变和调整。
  二、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碎片化,主题无法归依
  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中,存在着将知识体系割裂成若干个碎片化的知识点进行理论知识灌输的问题,这种没有结合教学主题来进行的中考复习,弱化了主题之间的关系,忽视知识网络的构建,使知识点无法归依。
  (二)操练机械性,综合能力难以提高
  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中,往往把复习重心放在巩固基础知识上,这种机械性记忆操练没有明确学科的内涵、没有把握主题、没有把握历史规律,忽视了思维的培养和方法的引领,忽视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忽视了综合能力、认知能力的培养。
  (三)复习面面俱到,课堂效率低下
  中考复习阶段任务繁重,大多数师生都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复习的任务,这种流水账式的复习方式强调面面俱到,缺少实践反思,不关注学情需求,不会促进学生深度认知的发生,使课堂复习的内容与考核的内容相脱节,这样的复习课堂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
  因此,结合对历史与社会中考试题的分析和课堂复习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在中考复习过程中应采取把握单元主题的复习策略,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单元主题为主线来组织课堂,将零散的知识整合起来构建新的知识网路,展开高效、系统的中考复习模式,开拓思维,培养能力。
  三、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把握复习主题的策略研究
  (一)以单元主题为基本单位,构建知识体系
  单元主题是课程建立的基础也是基本线索,单元主题就是要把某单元的主题或多个单元的某个主题作为设计单位,避免知识的碎片化,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主旨,建构教材的知识体系,提升复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例如,复习“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时,先让学生了解本单元各课内容,理清教材的基本结构,构建知识体系:
  学生从知识体系中明确“世界近代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的背景,从新视野、新思想、新体制三方面掌握世界近代文明产生的一系列变革,知道这一切预示着工业文明的来临和近代社会的到来。这样,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从建构单元知识体系中,抓住本单元主题复习的线索。让学生真正理解近代文明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注重单元主题之间的联系,掌握关键线索
  在进行主题复习时,要注意单元与单元、主题与主题、主题与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注重联系与发展的大教材观来进行教学。
  1.关注单元之间的联系
  历史与社会以特定的内容构成一个个相对完整的单元,使每个单元围绕一个或两主题,在复习中要关注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握教材的基本线索。例如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第二单元“开辟新的发展道路”。两个单元都反映当时世界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让学生明白列强为争夺霸权和殖民地而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虽然暂时确立了划分势力范围的新格局,但战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在中国,由于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危机,爆发了辛亥革命,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又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世界格局的影响,特别是十月革命为中华民族送来了新的选择,在经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之后,中国革命开始了新的篇章。在复习时要注意将单元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明白,进入20世纪以后,世界已经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不同民族和国家在发展中有共同的追求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复习时抓住世界发展的基本线索,帮助学生纵横联系着厘清史脉,宏观架构体系,以求培养思维,发展素养。
  2.关注主题之间的联系
  从历史与社会知识本身的特点看,反映的是事物现象、过程、本质等主题之间的一定关系。复习历史与社會就是使学生认识主题之间最基本关系,进而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的主要内容。例如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开辟新的发展道路”中,第一课的主题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与第四课的主题“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俄国的十月革命”传到中国,中华民族选择新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既有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子,有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新道路,从中我们会看到发展道路的不同特色,进而分析理解各国的发展道路如此迥异的原因。   3.整合主题与专题之间的联系
  在进行单元主题复习时,还要打破主题之间的前后顺序,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复习。如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第二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在教学中把这两课整合为一个专题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政权巩固: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巩固了新生政权。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和中共八大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物质和政治基础。曲折探索: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建设成就:1961年调整国民经济,国民经济状况全面好转。
  (三)抓住复习主题这条主线,对复习材料进行有效取舍
  在把握主题进行复习时,要紧紧抓住主题这条主线有效展开复习环节。
  1.构建复习目标,确定复习主题
  教师必须根据课程标准、单元模块之间的联系等构建每一课教学主要内容的尽量清晰、可测量、可操作的具体复习目标,抓住作为课堂的灵魂复习主题。这样,在具体的复习过程中,紧紧围绕主要复习目标,才能很好地达成复习效果。例如在复习“冲破思想的牢笼”时,根据课程标准设计教学目标:①列举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②评析他们的主要成就。通过这样的复习目标的设定来确定“冲破思想牢笼”这一复习主题,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列举”说明学生知道“冲破思想牢笼”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即可,“评析”明确学生需要理解、评价、分析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的主要成就是如何将人们从中世纪的蒙昧中解放出来的,体会“冲破思想的牢笼”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大解放,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导。这就在复习过程中准确清晰地构建了复习目标,抓住复习主题。
  2.围绕复习主题,选择有意义复习材料
  在具体的中考复习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根据复习目标,围绕复习主题,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扬弃、创造性的整合、智慧的深加工,充分有效地激活能体现主题复习血脉的教材知识,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去复习、去探索。例如在复习“宋太祖赵匡胤”这一历史人物时围绕“高度集中的北宋政治”这一主题,先明确北宋并未统一全国,只是多个政权并立,接着精选体现宋太祖为加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背景及影响的图文材料,学生才能自主归纳高度集权的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寻原因探结果,对后期为摆脱“积贫”“积弱”而进行的王安石变法扣本主题不很明显,由于时间关系,可一句带过甚至大胆地舍弃。可见,所选的材料不仅要丰富而且要凸显主题,使学生更好拓展思维。
  3.立足复习主题,深化复习主题
  在具体的复习过程中,围绕复习主题,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知识点向更深更远更广的方向进行拓展,对复习的主题进行深化,使学生能够不仅仅记得某些具体的基础知识,而且对相关的人物、事件等进行分析,以更深更远更广的角度来对事物、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影响意义等等进行探讨。这样,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结合复习主题,培养自主复习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有利于全面发展。例如复习九上“综合探究四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时,不管是学生自主确定复习目标还是自主梳理历史事件都围绕“回顾百年历程”这一复习主题,特别是第三个环节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引导使主题得到了深化,启迪了历史智慧。最后进行简单归纳探究思路,整堂课融会贯通,既服务主题,又深化主题。
  四、历史与社会把握单元主题复习的实践意义
  (一)有利于实行开放性复习教学,发展学生高阶思维
  历史与社会的中考复习课堂,要充分展现开放性的特点,加强老师的引导,努力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依据材料大胆提出自己的创见,引导学生走出回忆、理解、应用的“低阶思维”,向分析、评价、创造的“高阶思维”发展。历史与社会把握主题进行复习,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抓住主题,创设开放的复习环境,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大的拓展空间。例如复习“20世纪的革命和战争年代”这一主题时,从四幅具有主题代表性图片走进课堂,让学生自主谈感受、提疑问。接着结合课程标准梳理知识,从中国和西方两个方面归纳20世纪的革命和战争,提醒学生要一一对应,并记录疑惑点,板书归纳梳理知识:中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特色命道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西方:两次世界大战等。
  学生再此自主梳理、初步认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整个历程以及两次世界大战的概况的基础上,完成微检测,微检测校对结束后再次提出疑问记录在问题单上,小组讨论解决的思路。最后,结合时政,编写材料题。整堂复习课围绕“20世纪的革命和战争年代”这一主题展开,凸显了学科的开放性的特点,激活了兴趣,启发了思维,发展了能力!
  (二)有利于渗透中考复习,直击中考试题
  近几年来,历史与社会中考对初中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判断知识的能力等要求逐年提高,而这些能力的培养直接落实在单元主题教学上。例如2019年杭州市初中历史与社会试题第32大题的历史题,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成就”这一主题的掌握情况,在复习时,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主题来组织复习,运用归纳法,注重前后知识的迁移,由浅入深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这一主题。因此,在平时的复习中把握单元主题复习,将单元主题讲深讲透,渗透中考复习,直击中考试题,那么解决中考试题就显得轻而易举了。
  (三)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历史与社会把握主题进行中考复习适应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克服了初中生理解能力差的缺陷,减轻了课业负担,提高了课堂效率,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构建,有利于提高学生归纳、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历史意识、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在复习“资产阶级革命”时,先引导学生抓住“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的主题为例,运用年代尺整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发生的大事,基本呈现曲折较量历程,主题突出,学生分析“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的原因、影响和理解《权利法案》等等就顺理成章。最后,比较“美国的诞生”和“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整体构建“资产阶级新体制建立”这一知识框架,进而理解资产阶级新体制的多样性和多样性的原因,一切都水到渠成,提高了课堂效率,提升了学生的学科素养。
  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以单元主题为主线来进行复习,认真研究课标,深入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把減轻师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金明强.历史与社会框架式板书设计与解读[M].浙江古籍出版社,2018.
  [2]徐峥.初中历史主题式教学设计的理念、做法及成效[J].新课程学习,2013(09).
  [3]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韦海荣.“五程序单元教学模式”的回归与突破[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06).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理上对“非法占有目的”内涵的讨论通常从传统的财产罪展开,却忽略了合同诈骗罪文本概念本身所具有的实践功能,要很好地改善这一问题,必须结合“非法占有目的”认定的司法实务经验,把握刑法文本的基本语义,重新检讨“非法占有目的”在刑法文本上的一般阐释,从整体上把握“非法占有目的”推定的基础事实与适用标准,最终落脚于诈骗行为、履约能力和逃匿情形等具体规范的考量上来。  关键词: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
期刊
摘 要: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不仅仅由教师的个人努力就可以达成,还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对于学困生来说,家庭教育尤其重要。学生天然对其家长有着无条件的信任与依赖,因此父母的关爱与教育往往能够起到比教师更大的作用。家校合作可以在多方面、多层次共同作育用学困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困生提高成绩。  關键词:学困生;家校合作;提高成绩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政府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加大,不论是城市还是农
期刊
摘 要:应用问题导学法学习高中数学知识,能够有效提升高中生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并且鼓励他们完成自我突破,实现健康发展。应用问题导学法,能够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促进教师工作不断优化,实现师生合作共赢,对于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有利。本文将对关于高中数学学习应用问题导学法的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法;应用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学生家长以及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质量要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在“全面二孩”背景下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现状,结合笔者调研情况,提出完善女职工劳动权益保障的建议。  关键词:全面二孩政策;女职工;劳动权益  1问题提出  2015年,党中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该《建议》指出,要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结构健康发展。截止到2018年底,
期刊
摘 要:从科学绘本包含的内容来看,主要由图片和文字两部分组成,均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这就可以用到幼儿科学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同步引用多媒体和科学绘本,用插图和故事带领幼儿了解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可以结合生活讲述科学绘本,这会较为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有助于增强科学探索的兴趣,从而可以有效地理解众多科学道理。  关键词:科学绘本;幼儿;科学探索;兴趣  在幼儿园教育中,科学课程是启发幼儿思维的重要课程,会灌
期刊
摘 要:幼儿教育中对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孩子们健康成长与形成健全的人格尤为重要,但当今家庭与学校大都忽略了这一方面,一旦孩子没有完成他们规定的事,他们只知一味地怪孩子们没有认真去做,长此以往,孩子们只会越来越没信心与勇气做成他们本就能做成的事。所以,对于孩子们自信心的培养需要从幼儿抓起。  关键词:幼儿教育 ;幼儿;自信心;培养策略  一、关爱创设“被爱”“被需要”的情境  爱心是每个从事教育行
期刊
一、引言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的出台,英语学科提出了基于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的核心素养构架。其中,思维品质是心智动力,它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英语阅读是每个单元的重要课程,学生通过阅读文章,进行大量的分析、推理、概括和评价等多种思维活动,培养综合语言能力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围绕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展开研究,通过分析钢琴教学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的必要性,结合钢琴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通过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以及调整教学模式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相对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钢琴指法和相关曲目,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逐渐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技巧,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中职院校;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有效性  中职院校
期刊
摘 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为确保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全国各地教育机构开展线上教学,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巨大变革和挑战,因此需求一种适合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具有显著的意义。本文对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模式开展方式进行研究和探索,并对线上教学产生的成效进行总结,为线上教学模式的推广提供借鉴。  关键词:肺炎疫情;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线上教学保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全国多地、多校、多
期刊
摘 要: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当中明确表示,要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将思政工作贯穿到教学整个过程中来,从而实现全程育人。专业实践课程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组成,在教学中应当全面渗透和融入思政教育,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促使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本文就对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实践课程路径进行分析,供参考。  关键词:思政教;融入;专业实践课程;路径  高校专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