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样年华与水相伴

来源 :今日中学生(初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nhdceh986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在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几乎无所不在。
  即使你漫不经心走上街头,也总会看到一些被称为“桥”的东西。于是,水便自然而然地在你身边悄然地流淌,垂顾我们这座城市,聆听我们这座城市的心率。
  无法想象,城市离开了水会怎样。尽管有时候我们并不在意身边这些蜿蜒的河流,有段时间我们甚至会掩鼻而过,然而,实实在在地,我们每天都在享用着它。用眼睛,看它的清波荡漾;用耳朵,听它与清风垂柳絮语。水,是我们这个城市的浪漫。
  常常看到水边的一张张石凳上依偎着都市的恋人。夜朦胧,水朦胧,那些氤氲的妖娆,那些悄悄的甜言,那些柔柔的蜜语,因为有了水的浸淫,而变得湿漉漉的,沉甸甸的。
  也常常看到,河边的一块块空地上,集拥着早起的人们。阳光明媚,水也明媚,踢腿、伸臂、弯腰,充分享受那因水而更加纯净的空气;或许还有几个喜静的城市人,只是悄悄地站在水边的树下,闭起眼睛,水便成了他们倾诉心曲的听众。
  其实,每个人还未出生就与水有缘。尤其在我们这座倚水而建、因港而兴的城市里,尤其在这个东方大港已经跃出海平面,“染无边海浪,其道大光”的伟大时代。城市与水,从来没有如此水乳相融,休戚相关。
  是水,成就了上海得天独厚的城市形象。上海位于长江之箭与弧形海岸线的搭接处,背靠太湖,面临东海,北挟长江口,南濒杭州湾,内有黄浦江和苏州河浩浩荡荡穿城而过、往复奔流,千万条支流如脉动的血管、滋养生息。特定地理环境的自然造化,加上历代人民的勤劳创造,织出江河湖海之风水,绘就江南水乡之风貌。
  是水,塑造了上海独特的城市品格。上海从无到有,因水成陆;从小到大,因水而兴。以河口般开放的姿态和海纳百川的胸怀气魄,迎来送往,吐故纳新,从本土走向世界,从过去走向未来。她从来不是封闭的、保守的,而是充满着创造的冲动和激情;她的开放与发展的品性与生俱来,与时俱进,富有朝气和活力。
  是水,扩大了上海的外延,也丰富了上海的内涵。黄浦江上的汽笛应和着海关大楼的钟鸣,陆家嘴的和谐夜色映照着朱家角的粉墙黛瓦,苏州河的今昔见证了城市发展理念的升华和回归。水,流淌在上海的历史文化中;历史文化,也将溶进上海水的时空变幻。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这座城市正如《上海旧志》中所载:“十里一横塘,五里一纵浦”。而在我们看来,长江、黄浦江、吴淞江,大治河、太浦河、淀浦河、川杨河、金汇港……这一连串的名字从来没有遥远过,它们就像儿时的玩伴,不管走到哪里,都让人牵挂。
  其实,上海的河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激荡,也没有“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雄浑。那是一匹锦缎,更多的时候水流平缓得仿佛忘记了流淌,只顾滋润两岸的沃土;那是一段记忆,老港区码头工人“哎呀啰嗬”的号子声伴随着霓虹灯的璀璨,还有河岸边外婆早起的背影和你我放学途中的欢笑。那水、那河就是如此的平常,它们不是生活的点缀,它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当然,我们也有骄傲的遗迹。历史上,上海曾有一条青龙港,青龙港边有座青龙镇,在唐宋鼎盛时期,繁华直逼苏杭,有二十二桥三十六坊,还有三亭七塔十三寺,商贾云集,文人汇聚。北宋诗人梅圣俞作有《青龙海上观潮》诗:“百川倒蹙水欲立,不久却回如鼻吸。老鱼无守随上下,阁向沧洲空怨泣……”
  我们也有凄美的故事。很多人说,华东师大是远东最美的校园。因为苏州河襟带于右,丽娃河蜿蜒其中,有古木清辉、荷塘挹翠、水榭观虹、夏雨飞烟、书海掇英、石径花光、小河远眺和园丁小筑,并称师大“八景”。其中有四景与校园里的一大一小两条河流有关。大小两河因清道光年间治理吴淞江时将北新泾地区河湾截直而来。据说,上世纪二十年代,曾有沙俄落难贵族在河岸边建花园别墅,他漂亮的女儿丽娃爱上了一位中国穷书生。由于遭到父亲的极力阻挠,丽娃最后在一个下雨的春夜跳进了这条河里,小河因此得名。
  而今天,黄浦江两岸又将搭起新的梦工厂,世博园区里吹响人类文明的集结号。试想,有一天坐在中国馆顶层的茶室里,品一杯香茗,眺看浦江东逝,卧波千里,而身边全球最优秀的设计师、最睿智的决策者正竭力展示着自己对生活、对未来的憧憬。这里怎会没有骄傲,没有故事?黄浦江传来新涛声,又一段花样年华。
  (选自《解放日报》)
  
  赏析
  此文不仅仅让我们意识到水对城市的重要作用,也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上海这座国际性大都市的影响所在,魅力所在。水,带给上海的是纯净和朴实,美丽但不妖娆,祥和而不庸俗,热诚而又不少浪漫。本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语言优美,读来韵味深长。特别是“是水,成就了上海得天独厚的城市形象”“是水,塑造了上海独特的城市品格”“是水,扩大了上海的外延,也丰富了上海的内涵”这几个排比段,既点出了水与上海的密切关系,语言也极富有气势,耐人品读。
其他文献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把课堂当成了自己的舞台,学生就像被教师和知识左右的奴隶。新课程改革改变了这种教学方式,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从高高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于一体。  一、更新理念,优化学习过程  传统教学中,教师占据着课堂,很少给学生独立思考空间。这种越俎代庖的教法,严重妨碍和抑制了学生的思维。不仅学生品尝不到“成功”的喜悦,更使原本宽松、快乐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门学科发生浓厚的兴趣时,学习这门课程就有了内在的持久的动力,这种内因的作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那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  一、利用化学实验的神奇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化学与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我们可以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利用一些神奇的化学现象来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比如在裹着过氧化钠的脱脂棉上滴上几滴水,片刻后脱脂棉可
期刊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恰当运用多媒体,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多媒体网络教育是把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本人教科学课的三个学期中,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硬件设备——多媒体教室,一方面自己在网上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复制光碟、制作课件,用于课堂教学中;另一方面要求有条件的学生上网查阅资料、上网交流。通过教
期刊
新课程标准倡导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的学习。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探究、摸索。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地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浓厚的兴趣——学好化学的最好老师  皮亚杰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思想教育的要求在不断加强,就其本质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做学生的心灵卫士,以自己的爱心去感染学生,做他们自我教育的向导,让学生体验到尊严感。要抓住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根源“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坦诚对待每个学生,做他们的朋友,为此就要不断转变教育教学方式,探索品德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  在我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有这样一件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学生
期刊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是一个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在《新课程标准》中,小学高段口语交际的要求是: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已的意见,表达要有条理,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要达到这些要求,传统的听说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应凭借学生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特点,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从而达到激情、明理、导向等教学效果。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与课文教学是有区别的,口语交际内容不同也会导致形式不一样。
期刊
【摘要】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学习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在物理学课堂中进行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物理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关键词】导入方法 实验 故事 日常经验 复习 生活情景 实际应用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教学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或是某项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
期刊
2005年秋,我市初中全面使用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三年来,《牛津初中英语》的使用一直是全市初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话题,褒扬者有之,否定者也不在少数。作为一名长期在基层英语教学第一线工作的英语教育工作者,深知教材的选用事关教育的成败,也一直关注并研究着《牛津初中英语》的使用及其在师生及社会中的反映,那么该教材的主要特点和优点是什么?有那些不足?我们又该如何更好的使用它呢?    一、《牛津初中
期刊
一、亭子  亭子古时候常建于路旁或园林之中,以供行人和游人驻足休憩,它因功能而得名。《释名释宫室》:“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亭”谐音“停留”的“停”,故名。  二、骑楼  骑楼是指楼房向外伸出在人行道上的部分,仿佛骑跨在马路上一样,故名。  三、阁  阁是一个形声字,本义指门开后插在两旁用来固定门扇的长木桩。《尔雅释宫》:“所以止扉谓之阁。”后引申出多个义项,其一为置放。这一意义的“阁”,后
期刊
蒋淑琴讲述第一个故事:灯光  新年晚会排练结束,踏出温暖而明亮的练功房,暮色四合,风仿佛挥舞着鞭子,刮在脸上,生痛生痛。  我骑上单车,独自在寒冷中前行。周末回家的路,要穿过半个小城,拐过城边的一大片田地。  左手握住车龙头,右手腾出来,放到嘴边,哈了口气。空中,飘起了绵绵细雨,一丝一缕,张牙舞爪,入侵到我的衣领里、袖子里。天知道,这种雨对于一个冬夜里的行路人而言,有多悲凉。  拐过田地时,我抬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