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龙之介和鲁迅的作品特征比较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ao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芥川龙之介和鲁迅作为同时代的文学者,其作品具有相似性,但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作家创作的作品理应拥有与其相应的特征。因此,本文围绕创作特征阐述两位作者在创作上的异同。
  关键词:情节单纯化 取材 创作人称 心理描写 暧昧分析 结尾创作
  
  芥川龙之介在日本文坛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深受日本国民的喜爱,也是包括鲁迅在内的许多中国文学者瞩目的作家。鲁迅是中国的大文豪、中国近代文学的先驱。作为同时代的作家,其作品具有相似性,但又拥有各自的创作特征。因此,本文从情节的单纯化和取材、作品的创作人称、心理描写、暧昧分析、结尾的创作等五个方面,阐述两者在创作上的异同。
  情节的单纯化和取材
  在小说的创作方面,《鼻子》这部作品主要是围绕奇妙的鼻子,描写了主人公愚蠢的自尊心以及旁观者的利己主义。《孔乙己》這部作品,以孔乙己悲惨的人生为中心,批判了利己的人性、封建科举制度以及病态的社会。即芥川龙之介和鲁迅都尽可能地追求情节的单纯化。但是,两者在取材方面还是有所不同的。
  芥川龙之介不是从现实生活中,而是从传说故事集《今昔物语集》中获取创作材料的。《今昔物语集》中关于长有长鼻子的内供的描写,主要是外部描写,没有加入特别的思想、意识等,是极其简单的叙述,完全没有对于人性的批判,即是历史典故的本来面目。芥川创作的《鼻子》,在其单纯的故事情节中加入合理的想象,把现代人的心理体验巧妙地反映在历史传说中,重新诠释历史典故,表达了对人生的体验和感受。从创作来看,芥川龙之介放弃了自然主义文学的如实告白,选择了与自己生活毫无关系的世界作为文学创作的题材。那么,芥川为什么采取这样的方式呢?也许是因为与身边的事情相比,人们对历史传说的虚构、异常更为感兴趣。所以,为了作品的主题更艺术地、更强有力地表现出来,芥川采取了古为今用的方法,创作了《鼻子》。另外,我认为这样的取材方式也和包括芥川在内的日本人的暧昧性不无关系。
  在当时的中国,像孔乙己那样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愚蠢的知识分子不在少数,像酒客和酒店掌柜那样冷酷、麻木的民众也有很多。鲁迅从身边的现实生活出发,从人们见惯的事情中取材,创作作品反映生活的真实。这并不是说鲁迅的小说中没有根据神话、传说改编的作品,只是反映真实生活的作品更多一些而已。鲁迅认为虽然艺术的真实同生活的真实应有差别,但艺术作品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应该基于现实生活,加入客观的变更而创作出来的。就是在世上,将所体验到的、所想到的、所要说的,实实在在地或稍微变更一下表现出来。
  作品的创作人称
  芥川和鲁迅同样都把小说的内容明确地传达给了读者,但他们采取了不同叙述者的叙述方式。
  《鼻子》不是从“我”、“你”等人称的角度,而是从某个叙述者讲述故事的角度创作的。《鼻子》中的叙述者不介入故事情节,只是客观地担任叙述故事的中间媒介。因此叙事者不表明主观的态度、想法、评价。《孔乙己》却和《鼻子》完全相反。《孔乙己》是以第一人称展开故事情节的。《孔乙己》中的“我”既是故事的叙述者、事件的旁观者,又是构成孔乙己生存其中的冷酷社会环境的一分子。从叙事学的角度看,“我”充当故事的主角,或至少成为当事人,这样,“我”不仅拥有了构建情节的功能,而且获取了营造主题的功能。
  在作品的完整性与清晰度上,《鼻子》和《孔乙己》的叙述方法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我们认为在真实性与深刻性上有所差异。读《鼻子》时,会有一种别人给你讲故事的感觉。《孔乙己》中,“我”的观点、意识、体验,弥漫、笼罩全文,所以容易缩短作品与读者的心理距离,使读者获得一种亲切感,从而增强小说的艺术效果。
  芥川龙之介受各方面的影响,也许根本就没有想过用第一人称创作作品。或者也许他想让读者客观地读解小说、自己体味小说的主题。鲁迅的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并不仅仅是叙事学意义上的技巧,从根源上来看,应该是鲁迅启蒙思想的外在表现。即鲁迅借“我”,把想拯救国民的思想直接传达给读者。《孔乙己》中的“我”既是孔乙己悲惨命运的见证人,又是戏弄孔乙己的人之一。因为“我”的冷眼旁观,作品多了一份冷峻、添了一份悲凉,因而鲁迅的启蒙思想以另一种方式展现在读者眼前。
  无论采取哪种叙述方法,都不仅仅是叙事学上的追求,也是反映自国文化、传达作者思想的必然选择。
  作品中的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指人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的心理活动,根据意识或行动捕捉到的心理过程。心理描写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等,所以被称作无声的语言。人的心理可以通过作品中人物独白的方式或通过动作、语言、反应等揭示出来。芥川龙之介和鲁迅都很重视心理描写。
  在小说《鼻子》中,芥川似乎把主题设定为内供的心理变化,通过细微的描写把内供的心理巧妙地刻画出来。《鼻子》中,没有一句是内供心情的独白,但内供积极地、消极地尝试各种方法想把鼻子变短的行为,清楚明晰地表明了他在意自己鼻子的心理。另外,当弟子求得变短鼻子的方法时,虽然内供很想马上把鼻子变短,但他不坦率地讲出来,让弟子觉察他的心情。观察这个场面的描写,读者就会发现内供不想让他人知道自己在意鼻子,想保护自尊心的心理。弟子踩他鼻子时,内供很不高兴。鼻子宛如被当做物品一样,内供不满的心情也随之表现出来了。还有,鼻子刚变短时,内供显得很满意,但他还担心鼻子会不会再变长,所以只要有时间就摸鼻尖。但如愿以偿变短的鼻子更加引发了他人的嘲笑,内供开始后悔了。鼻子恢复原状,内供感到非常轻松愉快。这些微妙的心理变化,得惠于机敏巧妙的细节描写,十分引人注目。
  乍一看,小说《孔乙己》似乎注重的是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他人对孔乙己的态度,但是从细微的方面,我们也能看出孔乙己的心理。例如,孔乙己虽然站着喝酒,但他是唯一穿长衫的。他说出来的都是叫人半懂不懂的奇怪的话。另外,偷了何家的书,他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是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孔乙己还考过小说中的“我”是否真的认识字。孔乙己从不拖欠酒钱,也许他并不是真的不想拖欠,只是拖欠的话和他读书人的身份不符而已。孔乙己想保护知识分子身份的心理,不是通过孔乙己的独白,而是通过他展现出的不同于短衣帮的姿态,巧妙地表现出来。除此之外,对于恶意的嘲笑,孔乙己采取了不同的态度。这样的变化,是孔乙己对冷酷的人世感到失望无奈并沮丧颓废的心理表现。鲁迅通过细致的描写,间接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在心理。
  作品中的暧昧分析
  读《鼻子》和《孔乙己》,就会知道周围人都嘲笑主人公。但是,两者对主人公的嘲笑写法是不同的。《鼻子》中,即使有一个中童子嘲笑内供的场面,但城中百姓、弟子们、武士都是在背地里谈论内供的怪鼻子,从来没面对面嘲笑他。与之相比,《孔乙己》中,酒客和酒店掌柜都是直接嘲讽孔乙己的。例如, “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你又偷东西了”等。同样是嘲笑主人公,为什么芥川龙之介和鲁迅采取不同的方法呢?
  芥川龙之介也许并不是不想表现人的利己主义本性,只是不能露骨地表达出来,只能让读者心神领会。这是缘于芥川成长背景的影响以及包括芥川在内的日本人的暧昧性。
  照顾芥川的姨母是被其兄嫂抚养的身份,一直生活得小心翼翼,害怕他人的目光。于是,她把同样身份的芥川教育成了坚守情理、礼节,重人情的人。我认为芥川龙之介也许把他那种好客气、彬彬有礼的性格投射到作品的创作中了。
  日本人的暧昧和其风土有很大的关系。日本四周环海,19世纪中叶以前,与世隔绝。日本人单一的民族习惯,以及相互之间长期使用同一语言,使彼此非常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及行为规范,日本人之间产生了某种默契,即使话说得不够清楚,也能理解对方的意思。于是日本的暧昧文化也随之产生了。另外,日本人集团主义意识很强,最重视人际关系的“和”。在群体生活中,为了维持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及平安无事,和人交流时,尽量避免摩擦,用词非常谨慎。在《鼻子》中,作者也是通过非辛辣、非严厉的致密心理描写把内供在意他人目光的个性表现出来。不管芥川多么想表达利己的人性,他还是选择了谨慎暧昧的写法。
  鲁迅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黑暗中,燃起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弃医从文。鲁迅把自己看到的中国民众几千年来所遭受的压迫,借用文学的力量表现出来,试图唤起他们的觉醒。正如《孔乙己》写的那样,鲁迅通过严格的分析,用锐利的笔锋,把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卑鄙的人性赤裸裸地暴露出来了。对鲁迅来说,从事文学并不是想成为艺术家,只是想让民众看到自己所见到的中国社会的病态,并希望挽救这样的社會。这才是鲁迅文学创作的目的。因此,与芥川龙之介不同,鲁迅选择了露骨的表达方式。
  结尾的创作
  芥川龙之介以“这样的话,一定再没有人笑了,内供自己心里说。使长鼻子荡在破晓的秋风中”结束全文。小说到此突然停止了,看起来会给人一种不太放在心上,随意结束全文的感觉。但其实这样的结尾包含着没有表现在外的千言万语,是回味无穷的。
  今后真的没有人再嘲笑内供了吗?这仍然是未知数。文末“破晓的秋风”弥漫着悲凉的气氛,它也许暗指的是残酷冷淡的人世。内供经历了鼻子变化的反复,这不仅仅是鼻子长短的问题了,已经成为一件趣闻了。那么,内供依然会受到他人的嘲笑,甚至比以前更为厉害。“这样的话,一定再没有人笑了。”也许是内供对自己未来的主观忧虑和愿望吧。我们从内供这样的愿望中,能够看出生根于他心中的软弱的人性。
  但我们想把它解释为内供向崭新的人生迈进的起点。只要内供的鼻子是长的,就无疑会遭到周围人的嘲笑。不过,我们认为内供恐怕不会再把鼻子弄短了。鼻子由长变短的过程,公然暴露了内供一直苦恼于鼻子的心理,但愿他能够超越、克服心理自卑的枷锁,能够从容对待世人的嘲笑。另外,小说最后“院子里像是铺了黄金似的通明”这样的色彩描写,也会给人一种希望的力量吧。再者,我们认为芥川也企盼内供能够成为不在意他人目光的真正高僧。
  小说《孔乙己》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看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为结尾。如果分别看,“大约”表示推测,“的确”表示肯定,两者给人互相矛盾的感觉。那么,孔乙己最后到底是死了还是没死呢?其实这样的结尾已经含蓄地道出了孔乙己的结局。从内容的叙述来看,自从孔乙己在中秋节前被打折了腿之后,就一次也没来过酒馆,所以周围人推测他也许已经死了,但将近初冬的一天下午,孔乙己又来了。之后,到了年末,到了第二年的端阳节、中秋节,直至再到年末也一直没有看见他,所以可以断定孔乙己早已离开人世了。另外再从孔乙己的性格特征来观察,首先他是一个爱喝酒的人,如果不死的话,一定还会来买酒喝。再者,他从不拖欠酒钱,没有现钱时,不出一月也一定还清。如果孔乙己还活着的话,他一定会来还钱的。由他还欠着十九个钱看来,“我”推测孔乙己的确死了是有根据的。但又始终没有听到他已经死了的确实消息,所以又在“孔乙己的确死了”的前面加上“大约”。鲁迅用这样一个含蓄的语句来结尾,意在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孔乙己的悲惨结局。在语言的矛盾中,明晰地表达了深刻的意义。鲁迅同情孔乙己悲惨命运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冷酷病态社会的不满和愤慨。
  作品的结尾耐人寻味是芥川龙之介和鲁迅的创作魅力。它们并不是单纯的故事结尾,而能给人一种思考的力量。
  文学不是属于某一国的,它是全世界的,应该遵循相同的规则。所以,很多作品具有相似性,但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作家创作的作品理应各具千秋。
  参考文献:
  1.三好行雄:《芥川龙之介论》,筑摩书房,1981年6月版。
  2.王志强:《如此日本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1月版。
  3.刘笑明:《日本国家概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4.于荣胜:《日本现代文学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
  5.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17页。
  (作者单位:王丽丽,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宁翠玲,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陈谦倩,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编校:施 宇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新疆“7·5事件”为主题,对《纽约时报》与此相关报道的话语修辞进行分析。《纽约时报》通过词语的选择、隐喻的运用,将“7·5事件”的实质定义为“自由与人权”问题,这与他们对西藏问题的看法不谋而合。这种话语结构凭借美国在世界新闻流通市场的强大话语权而传遍全球。解构与重建这些话语结构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新疆 “7·5事件” 《纽约时报》 话语分析    2009年7月5日,新疆
期刊
摘要:本文以番禺垃圾焚烧选址事件(以下简称番禺事件)为个案,重点分析公众、媒体、政府如何通过共同参与这场环保“公共议题”,形成一种“互动”的传播模式,并对三重参与主体在参与公共议题传播过程中所担当的角色进行探讨性的总结。  关键词:公共议题 参与主体 传播模式    番禺事件从进入公众、媒体、政府视野,到最终落幕,历经2009年9月至12月四个月的时间,其间,由于公众的积极参与、媒体的大力推动、政
期刊
摘要:大众传媒在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推波助澜的同时,自身也正渐渐被大众文化所影响,晚报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也受到大众文化的冲击。以平民化视角选新闻、理性化思维评新闻、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图片化形式讲新闻是大众文化时代晚报走出困境、求得长远发展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大众文化 晚报 生存策略    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在其著作《民众的反抗》一书中,第一次使用了“大众文化”这一概念。其英文表述有“popula
期刊
新闻自由的作用  西方历来将新闻从业者称为“无冕之王”,新闻舆论被当做现代社会中除了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权力之外的“第四种权力”,可见新闻业在社会中的地位有多么重要。那么新闻媒体的言论自由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又有多大作用呢?美国著名的报业大王约瑟夫·普利策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期刊
摘要:“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是英语在国际化过程中与中国特有文化相融合的结果,是目前客观存在的事实。“不折腾”的翻译表明“中国英语”在译介中国文化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它将在中西跨文化交流中产生重大的人文影响。  关键词:“不折腾” “中国英语” 跨文化交流     “不折腾”翻译方法难倒国际媒体  2009年12月18日召开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的一句
期刊
摘要:《鸟奴》中的鹩哥夫妇是弱小但绝不向命运低头的抗争者形象。这一形象有独具一格的美学价值和震慑人心的艺术力量,而且还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从生命的本质意义角度来看,弱者的生命同样值得敬畏。人类同类中的弱势群体,就更需要社会的关爱。  关键词:动物小说 鸟奴 形象分析    短短的20多年,沈石溪的动物小说获得了几十项儿童文学奖和其他各种荣誉,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之王”。他以敏锐的感悟力,带着西双版
期刊
摘要:生活类节目一直本着服务百姓的原则,深受大家的喜爱。《交换空间》是一档贴近普通电视观众,以自己动手、环保家装、节俭装修为宗旨的服务类节目。它所提倡的建构参与式空间,把情景剧引入其中。运用合理的情境架构赋予节目丰富的社会意义与人文关怀。建构体验式传播空间,提升社会认同感,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交流,创造出新颖的节目类型与独特的品位。  关键词:建构 情景 情境架构    《交换空间》于2005年
期刊
摘要:国家形象之于国家而言,是本国国民及国际社会对一国评价的综合体现,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文化底蕴、社会构成等的外在认知。在国际社会中、国家形象是极具说服力的软实力,而在传媒飞速发展的今天,媒体已经成为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力量,政府如何参与、如何积极地配合媒体进行国家形象塑造,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国形象 危机 形象规划 国际标识 软实力    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其责任
期刊
随着21世纪新媒介时代的到来,人类正在飞快地进入数字化时代、网络时代、光子时代、生命科学时代。新媒介是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技术服务,有别于书信、电话、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介的新型媒介。对于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的高校大学生来说,他们对流行和时尚充满兴趣,成为接触和使用新媒介最早、最直接的群体。研究新媒介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成为
期刊
摘要:从审美的角度来说,文学是一种认识,是社会人生的一门艺术。大学生在选择与确立人生目标的过程中,需要一个广阔的参照系,文学审美就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好的文学作品是可以供大学生欣赏和审美的,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人生和社会,由此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感情认识,接受文学艺术带来的美的陶冶。  关键词:文学审美 延伸 大学生 艺术    文学是艺术的一个重要品种,从审美的角度来说,文学是一种认识,它形象地揭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