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英语”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是英语在国际化过程中与中国特有文化相融合的结果,是目前客观存在的事实。“不折腾”的翻译表明“中国英语”在译介中国文化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它将在中西跨文化交流中产生重大的人文影响。
  关键词:“不折腾” “中国英语” 跨文化交流
  
  “不折腾”翻译方法难倒国际媒体
  2009年12月18日召开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的一句北方方言“不折腾”,难倒了国内外媒体界的双语精英。在表明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不移决心时,胡锦涛连续用了三个“不”:“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但是,对希望了解中国想法的国际媒体来说,“不折腾”三个字如何翻译呢??摇
  网络上也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各种译法,如“翻来倒去”(don't flip flop),“别走岔路”(don't get sidetracked),“别反复”(don't sway back and forth),不踌躇(no dithering),还有翻译成“没有重大变化”(no major changes)的。
  英语媒体的同行说到上述译法,觉得都不够精彩,没有把“折腾”里头还带着的“混乱”、“自我消耗”含义体现出来。有趣的是,在2009年12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上,当有记者问到与“不折腾”有关的问题时,现场翻译干脆根据汉语拼音念出“bu zheteng”。事后,中国媒体在报道中赞扬一番,说“bu zheteng”或许将成为英语当中的专属名词。
  三个字的译法折腾了半天,折腾出了一个“bu zheteng”。而现代中国人为英语增加词汇,之前有先例。像宇航员,美国的叫“astronaut”,苏联的叫“cosmonaut”,2003年以后航天词库中又新增了“taikonaut”(源自“太空”的汉语拼音taikong),指中国的宇航员。一个国家国力增强,或受关注的程度增加,就有机会为外语词库作贡献。同“Fuwa”(福娃)、”wushu”(武术)、“qigong”(气功)、“yangko”(秧歌)等一样,这是典型的通过音译手段进入英语交际的“中国英语”。它们丰富了英语词汇,对英语的发展壮大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英语”的有关论述
  对于英语在世界范围内使用从而形成许多新的变体的问题,是近20年来一些社会语言学家探讨的课题。一种语言使用的人数越多,范围越广,就越容易产生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变异分化。英语在漫长的扩散与发展过程中,如今已成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英语通过与世界各地语言和文化的接触,产生了许多英国本土以外的变体。
  最早提出“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概念的是葛传槼,他在1980年《翻译通讯》上的一篇题为《漫谈由汉译英问题》中提出:“英语是英语民族的语言,任何英语民族以外的人用英语,当然依照英语民族的习惯用法。不过,各国有各国的特殊情况。就我国而论,不论在旧中国或新中国,讲或写英语时都有些我国特有的东西要表达。”葛先生接着举出“四书”(Four Books)、“双百方针”(Two Hundreds Policy)、“思想改造”(ideological remoulding)等作例子,认为“所有这些英语都不是Chinese English或Chinglish,而是China English。英语民族的人听到或读到这些名称,一时不懂,但经解释,不难懂得”。葛先生这段话从翻译的角度指出,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不必挖空心思去找对应的表达法,实际上也找不到,应该大胆地使用中国英语去表现它们,从而填补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而造成的表达真空。
  目前,国内不少学者展开了对“中国英语”的讨论,认为“中国英语”是以国际规范英语为核心,把中国独有的文化、事物、意念和传统等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等手段传入国际(英语)世界,同时也融入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如别有风味的词汇、句式、认知方式及行文手段。“中国英语”作为一种英语变体,能为说英语的人所接受,这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英美报刊上经常出现的各种“中国英语”如“yasuiqian”(压岁钱)、“taiji”(太极)、“Four modernizations”(四个现代化)等便是很好的证明。可以说中国英语是在与外国的平等交往中,为了宣传中国特定的文化而使用的以规范英语为基础的语言,其语音、词汇和语篇结构都带有中国的色彩。
  “中国英语”跨文化交流的现状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在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经济、政治、科技、旅游、人口迁移以及人口密度迫使我们越来越多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不管我们喜欢与否,这种交往将会更加频繁。这种交往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分享思想、感情和信息时代所发生的一切。这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我们称之为跨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确切地说,指的是不同文化铸就的双方以语言为媒介,通过信息源——编码——信息传递——解码——反馈等环节所构成的一个双向信息交换的动态连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在一种文化背景下进行编码,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下进行解码,也就涉及了文化的相异性。
  跨文化交流包括文化输入和文化输出两个方面,主要通过翻译这种途径完成。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化,它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文化趋同性的发展潮流下,理应通过译介将它介绍给世界人民,让他们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同时也为世界文化的繁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然而,令人可惜的是,我们在文化输出方面做得并不是很理想,其效果远远不及在文化输入方面出色。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以铺天盖地之势广泛影响着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小孩儿喜欢去“麦当劳”和“肯德基”,年轻人流行过“情人节”等,不一而足。反观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多少能在国外产生深入人心的影响。如今在西方国家,能有多少人知道中国的“端午节”和“七夕节”呢?如果这种文化输入和文化输出的局面长期继续下去,势必会造成西方文化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而我国的文化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小,久而久之,很可能造成我国文化的民族特色越来越模糊,甚至逐渐失去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在东西文化趋同的过程中被融合乃至消亡。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也是不能容忍的。要避免出现这种结果,最好的办法是设法保持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输入和文化输出的平衡。我们在学习和吸收国外优秀文化的同时,应该努力向世界译介和宣传中国文化。
  “中国英语”的形成方式
  由于汉英文化的差异,在使用英语表示中国社会文化中某些特有的事物与现象时,经常会发现空词项,即英语中无对应表达法,出现了表达真空。这时人们必须通过音译、借译、新赋语义等手段,使用“新造”的英语进行交际,这就出现了中国英语。它通常有以下几种形成方式:
  音译(transliteration)。中国英语中有一些词汇或短语是根据中国普通话发音直接转化生成的。例如:xiucai(秀才),wushu(武术),taiji(太极),qigong(气功),jiaozi(饺子),fengshui(风水),kowtow(叩头),yinyang(阴阳)等。
  借译(translation)。将汉语词汇通过翻译手段逐词借用英语表述形式。比如special economic zone(经济特区),reform and opening up program(改革开放),family planning(计划生育),fairly comfortable standard of living(小康水平),One China Policy(一个中国的政策),iron rice bowl(铁饭碗),comfortable housing project(安居工程), return students(复读生), new year’s film(贺岁片), Golden Rooster Awards(金鸡奖), three represents theory(三个代表), tube-shaped apartment(筒子楼),Western Development(西部大开发),Little Smart(小灵通),Chinese knot(中国结)等。
  新赋语义(giving new meaning)。中国英语中有一部分词汇、短语、句子是从汉语意思译成英语后而生成的英语意思,如heart-broken bridge(西湖断桥),bird nest(燕窝),bear's paw(熊掌),work point(工分),hundred flowers(百花齐放),reform through labor(劳动改造),work one’s heart out(呕心沥血),people mountains and people seas(人山人海),one arrow, two hawks(一箭双雕)等。
  “中国英语”在传播中国文化中的优势
  “中国英语”在译介中国文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英语”在形式上独一无二,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易于被接受;表意准确,能够准确传递中国特有的文化色彩。首先,由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很多时候无法在英语中找到“对等语”来加以表达,有时勉强找出的“地道”英语表达也只会让西方读者不知所以然,甚至引起误解。例如,以前我们在向西方读者介绍“太极拳”这一中国文化时,煞费苦心地找了个“地道”的英语表达“shadow boxing”,然而,他们对于我们的“煞费苦心”却似乎并不买账,很多人弄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后来,我们用“taiji”这个“中国英语”代替了“地道”的英语表达“shadow boxing”,反而更容易为他们所接受。此外,如果我们在向国外译介中国文化时一味地追求使用英语中的“对等语”,势必会将自己置于弱者的地位,这将不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保持平衡和独立性。
  如今,语言学家在如何用国际英语描写中国文化方面已达成共识,那就是向中文靠拢,吸收汉语特有的表达法,即用“中国英语”向国外读者介绍中国文化。如尼克松访华时曾在祝酒词中说:“Ten thousand years is too long. Seize the day, seize the hour.”他正是引用了毛主席的警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还有“These friendship will last for 10,000 years and still be forever green.”(友谊万古常青)。另外有时为特意保留中国语言中的文化蕴涵或形象而不用英语中的对应表达方法,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surpass Zhu Geliang the mindmaster.”(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家花没有野花香:“The wild flowers are more fragrant than the grown ones.”(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fence.)。
  跨文化交流需要中国英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中国国力的日益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反映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的“说法”需要通过“中国英语”这种途径进入英语大家庭,促进英语的不断发展。西方读者为了更准确地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中国人民的生活,也愿意接受自己语言中没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达。以政治经济方面的表达为例,国内外的许多报刊在报道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概念时,往往以“中国英语”为桥梁。例如,China Daily(《中国日报》) 和Beijing Review(《北京周报》)上有关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词汇大部分是通过“译借”方式生成的“中国英语”:One country, Two systems(一国两制);three Represents(三个代表);harmonious society(和谐社会);Hong Kong people governing Hong Kong, Macao people governing Macao(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等。而这些词语又会慢慢地出现在Times(《纽约时报》)、Washington Post(《华盛顿邮报》)等外国报刊上,为国外读者所接受。
  结语
  近年来,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渴望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国英语”提供了中国人进行自我观照的全新视角,同时也让外国人在领略中国特有文化的同时,感受到清新的气息。中国英语的出现意味着一个正融入国际文化的现代社会的中国在国际交往中有了自己的文化认同,对世界、对中国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在对外宣传当中,中国英语能较准确、较流畅地表达中国人特有的思想和文化,进而能有效地弘扬中国悠久的思想和文化。我们有理由相信“bu zheteng”这个译名或将成为英语家族的一分子,向世界宣传中国的文化。我们更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英语”也将在中西跨文化交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葛传槼:《漫谈由汉译英问题》,《翻译通讯》,1980(2)。
  2.金惠康:《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讨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5)。
  3.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年版。
  4.江晓红:《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国英语》,《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6)。
  5.李海军:《从“福娃”英译变迁谈“中国英语”》,《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6.李文中:《英语全球化及其在中国本土化的人文影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5)。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编校:赵 亮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字化的崛起,使人的感性与理性关系在虚拟的世界中得到全新的融合,景观文化的传播必然顺应数字化的潮流。建立起数字化的虚拟景观是各种景观文化的必然追求,数字景观成为景观文化的另一种面貌。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数字景观文化的实现相对来说较为容易,但是对以文化为主或以文化与自然并重的景观而言,不仅要求要以感性为动力、文化为线索来实现数字化,而且在消费观念上也要从以“物”与娱乐的内涵转向以文化、“物”、娱乐
期刊
当前,无论是公共事务还是个人私事,均呈现出日益复杂化的态势,信息传播立体化、多元化,不仅信息量大、短平快是新闻媒介的生存基础,而且开发观点信息资源已成为媒介竞争的制胜之道。多元化的社会生活和价值取向使舆论空间发生多元性的变化,尤其是在网络中,多种多样的观点交错混杂,致使受众完全凭借个人经验、知识水准和思考能力,已经很难准确把握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受众对于新闻媒体的依赖性更强。作为基层媒体,地市级党
期刊
摘要:由于办报主体、传播机制、媒介制度和媒介功能等的不同,中西方新闻业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两者在近代新闻业发展过程中却以不同的方式走入相同的误区,即都经历了一段“政党报刊”阶段,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两者在新闻业发展的道路上又探索出了各自不同的发展方向。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报刊”的出现代替了政党报刊,使得报刊重新回归到了政治家办报的传统;而西方以经济为本位的新闻传播动力机制注定了“廉价报刊”的
期刊
摘要:随着公交移动电视的发展,人们快乐地体验着公交移动新媒体带来的便捷。公交移动电视是否真的适应了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其节目编排、传播效果、产业价值和前景展望是否值得瞩目和期待?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本着从实际出发、为实践服务的宗旨,力图发掘以上问题所在,分析存在原因,并提出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公交移动电视 传播效果 考察 评估    蒸蒸日上的公交移动电视  2009年3月5日,ICT研究与
期刊
引言  2009年11月15日,WCG2009世界电子竞技大赛在四川成都圆满闭幕。这是全球顶级电子竞技盛事WCG成功举办的第九届,也是首次在中国举办。中国选手包揽了魔兽争霸项目的冠亚军,当五星红旗第三次在WCG冠军领奖台上飘扬的时候,国外媒体无疑是满眼的羡慕,而留给中国媒体和广大电竞爱好者的除了自豪之外,便是沉积了多年却又无法排遣的酸楚。在像CNN这样的主流电视台通过自己的图像让全世界的人们都为中
期刊
我国公民对非洲地区的印象主要是通过便捷的媒体阅读获取的,报纸媒体是其中的主要途径之一,公民对非洲的了解程度就与国内报纸对非洲的关注度有关。基于此,我们对《人民日报》等国内报纸对非洲的报道进行了研究。  研究对象及方法介绍  我们选择《人民日报》等九大刊物作为分析对象。主要在中国知网按照年度进行关键词和主题检索获取新闻,如果符合要求的新闻特别多,则按照随机抽样来选取新闻,并通过乘以系数来计算总数(如
期刊
摘要:本文以新疆“7·5事件”为主题,对《纽约时报》与此相关报道的话语修辞进行分析。《纽约时报》通过词语的选择、隐喻的运用,将“7·5事件”的实质定义为“自由与人权”问题,这与他们对西藏问题的看法不谋而合。这种话语结构凭借美国在世界新闻流通市场的强大话语权而传遍全球。解构与重建这些话语结构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新疆 “7·5事件” 《纽约时报》 话语分析    2009年7月5日,新疆
期刊
摘要:本文以番禺垃圾焚烧选址事件(以下简称番禺事件)为个案,重点分析公众、媒体、政府如何通过共同参与这场环保“公共议题”,形成一种“互动”的传播模式,并对三重参与主体在参与公共议题传播过程中所担当的角色进行探讨性的总结。  关键词:公共议题 参与主体 传播模式    番禺事件从进入公众、媒体、政府视野,到最终落幕,历经2009年9月至12月四个月的时间,其间,由于公众的积极参与、媒体的大力推动、政
期刊
摘要:大众传媒在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推波助澜的同时,自身也正渐渐被大众文化所影响,晚报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也受到大众文化的冲击。以平民化视角选新闻、理性化思维评新闻、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图片化形式讲新闻是大众文化时代晚报走出困境、求得长远发展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大众文化 晚报 生存策略    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在其著作《民众的反抗》一书中,第一次使用了“大众文化”这一概念。其英文表述有“popula
期刊
新闻自由的作用  西方历来将新闻从业者称为“无冕之王”,新闻舆论被当做现代社会中除了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权力之外的“第四种权力”,可见新闻业在社会中的地位有多么重要。那么新闻媒体的言论自由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又有多大作用呢?美国著名的报业大王约瑟夫·普利策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