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与构建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hkie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新疆“7·5事件”为主题,对《纽约时报》与此相关报道的话语修辞进行分析。《纽约时报》通过词语的选择、隐喻的运用,将“7·5事件”的实质定义为“自由与人权”问题,这与他们对西藏问题的看法不谋而合。这种话语结构凭借美国在世界新闻流通市场的强大话语权而传遍全球。解构与重建这些话语结构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新疆 “7·5事件” 《纽约时报》 话语分析
  
  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严重暴力事件,地域的特殊性加上敏感的民族问题,此事件迅速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国外媒体积极要求进疆采访。众所周知,西方媒体在报道2008年西藏“3·14事件”时有很多不实之处,那么在新疆“7·5事件”中,他们会如何阐释这次同样发生在中国西部的暴力行为呢?为了深入考察这一问题,本文选取了2009年7月5日至9月6日两个月的《纽约时报》所有对新疆的报道作为研究范本,并运用话语分析理论对这些文本进行深入考察。
  “以荷兰学者梵·迪克为代表的话语分析理论在新闻话语中的运用,使得新闻理论研究从外部研究转向了新闻话语的内部研究。然而,传统的对新闻话语的分析仅注重静态的新闻话语结构的探索。因此,在对新闻话语的分析中,不能仅仅将注意力集中在以结果形态存在的新闻话语上,更要把注意力放到新闻话语形成的动态过程中,在结构——行动、国家——社会两种视野下寻求新闻话语生产的动力机制。”本文主要通过对语篇的特点和他们生成的历史背景来考查语言结构所隐藏的意识形态意义,进而解释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在以“xinjiang”为关键词,在《纽约时报》官方网站共搜到31篇文章。话语分析理论认为文本意义的产生是以下逻辑作用的:词汇选择——隐喻的产生,勾起了话语接受群体内心的某些原型沉淀和集体记忆,从而完成对有关主题的话语阐释。因此,词语的选择、隐喻的产生和集体记忆的唤起构成了本文的分析逻辑。
  词语的选择——话语生成的场域
  文本的生成意义首先源于对词语的选择。词语的选择能够反映出话语主题对被界定对象的心理与暗示。文中以“中国政府”、“汉族人”、“维吾尔族人”以及“热比娅”为轴心,分解出围绕这些轴心所运用的关键词。具体情况见表1:
  从表1.中不难看到,话语主体在重复某些词汇的过程中建构起来了四个话语系统。中国政府为了丰富的石油资源,鼓励汉族人移民到新疆地区,大力开发西部,并在此过程中推行“汉化”政策,从而改变了新疆的地域以及人口结构。维族人在不断被边缘化的过程中与移民至此的汉族人产生了矛盾,他们因语言、文化的边缘化和失业等问题对汉族人充满了仇恨。在压迫中开始反抗,但遭到了中国政府的镇压。热比娅作为维族人的领袖,流亡海外,她是“达赖喇嘛式的人物”。
  隐喻与转喻的运用——神话的构成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纽约时报》在新疆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同时还可以从修辞分析中了解《纽约时报》建构这一话语神话的结构秩序,即比喻。符号学中比喻分为隐喻和转喻。隐喻,即利用两个符号之间的相似性,以一个类比另一个。转喻就是部分代替整体,以某一事件代替事实全部。隐喻和转喻所蕴涵的正是符号的隐含义,或者说,符号的隐含义通过隐喻和转喻手法表现为符号的深层意义和潜在意义;揭示隐喻和转喻,正是为了揭示言外之意。这种隐含义来自社会的文化观念、心理结构、意识形态,这正是符号产生所依托的环境。
  在对热比娅进行报道时,两次提到了达赖喇嘛。达赖喇嘛在美国媒体中通常以“和平的”、“非暴力”、“引领宗教信仰”的“领袖形象”出现。《纽约时报》通过“达赖喇嘛”这个隐喻将热比娅与达赖喇嘛化为一谈,进而将新疆问题化作了美国人对西藏问题的固定理念(人权、自由问题),起到了很强大的修辞效果。
  此外,纽约时报记者在《Migrants
  Describe?摇Grief?摇From?摇China’s?摇Strife》(移民诉说冲突的痛苦)中,描述了一个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号召下来到乌鲁木齐的家庭的遭遇。这是一个三口之家,儿子在暴乱中死亡,死亡前的那个春节他才刚刚在老家定亲。文章这样说,“The?摇killing?摇of?摇Mr.?摇Lu,?摇25,?摇was?摇a uinous end?摇to?摇the?摇journeyof
  afamily that?摇had?摇fled their poor?摇farming?摇village
  in central?摇China orethan a?摇decade?摇ago?摇to?摇forge a
  new?摇lifehere in?摇China’s remote?摇desert region……The?摇fatherstared atcigarette butts strewn
  across?摇the?摇floor.“We’ll?摇never?摇come back,”?摇he?摇said.?摇”
  虽然没有直接评价,但是这个来自中国河南,打算在新疆开拓新生活却丧命于此的家庭的悲惨结局,不能不说是《纽约时报》对“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隐蔽的注脚。这种隐蔽的意义转移进而影响了美国民众对“7·5事件”的看法——中国推行移民政策不当所导致的灾难。
  “自由”、“民主”、“人权”——集体记忆的传播效果
  在对“3·14事件”和“7·5事件”的阐释中,《纽约时报》都勾勒出了“自由与压迫”、“移民与边缘化”这样的二元体系。事实上,权利主体采取任何一种阐释方式并非偶然,必然在某处与某些意识形态或权力体系暗合。
  “集体记忆”(collective?摇memory)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法国史学界出现的新概念。“哈布瓦赫认为,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是过去的重构。我们关于过去的概念,是受我们用来解决现在问题的心智意象影响。集体记忆在本质上是立足现在而对过去的一种重构。”
  1620年,当一群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邮轮到达北美土地时,自由、平等、人权这些概念成为一种集体记忆埋藏在他们心中,或者说,正是这些情结在他们离开故土时就已经形成。
  “‘原型沉淀’或‘集体记忆’通过斯图尔图·霍尔所称的‘优先解读’(preferred?摇reading)得以实现,他认为人们总是习惯性地首先接受话语中的支配性价值,而取消其潜在的‘革命意义’。”因此,当《纽约时报》用“被压迫”、“愤怒的”、“语言和文字被边缘化”的话语结构来阐释这群人和他们所实施的暴行的时候,盎格鲁-撒克逊种族的“要民主”、“不自由毋宁死”的集体记忆又被重新勾起,那么这场暴行也会被美国民众顺理成章地定义为少数种族对抗强势种族的正义行为。
  哈布瓦赫还认为,对于记忆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记忆者本身对过去所体验事件和意象的回忆,而是社会的需求促成了记忆者对事件和意象的重建。也就是说,记忆是根据某种需要而重新构建的。无论是出于国家利益,还是出于吸引读者的需求,抑或是本身的价值观所在,《纽约时报》有关“7·5事件”的报道在客观中立的报道宗旨下,隐蔽地、巧妙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修辞手法,从而将想要呈现的“真实”呈现在美国民众面前。
  结语
  自近代以来,世界一直处于坚不可摧的二元对立的格局,从殖民的分割,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对立,乃至“东西”、“南北”的分裂。无论后殖民主义者和后解构主义者如何在符号层面上解构和打破这一话语体系,事实上对于中国的刻板印象依然固执地沉淀在他们的集体记忆中。
  西藏“3·14事件”发生后,有学者对《纽约时报》的报道进行研究后,发现了《纽约时报》在塑造两类典型形象时的特点(见表2):
  表2与文中的开篇分析有很多不谋而合之处。在此次“7·5事件”报道中,《纽约时报》的编辑记者们在“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的内心情结推动下,用自己的眼光定义了维族人与汉族人的冲突,巧妙地通过话语修辞手法又一次把这次冲突模式化、固定化。可见美国媒体在西藏和新疆问题上已经将中国政府牢牢地固定在了“虐待少数民族”、“殖民者”的十字架上。
  这正是我们值得思考和警惕的问题。奥威尔在他的小说《1984》中描述了浸润在“老大哥”组织下的人们每天接受单一的信息来源,对世界已经无法判断。尽管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旅游,未来也许还有更多的人会接触到真实的中国,但是大部分人还在通过《纽约时报》这样的媒体来了解世界、了解中国。不难想象,凭借着强大的信息输出,在有关新疆、西藏问题上,西方国家的声音必将在全球新闻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引导着他国民众的心理。2009年3月14日,在西藏暴力事件发生一周年之际,国内媒体精心准备的稿件鲜有被国外媒体采用,在世界新闻流通中我们的声音依然薄弱。话语分析不仅提供了分析问题的视角,同时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可能,也许政治修辞学的训练需要成为新闻媒体,特别是对外宣传媒体的必备知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邹建达:《多维视野下的新闻话语分析——兼论话语分析在中国新闻理论研究中的运用与拓展》,《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2.文中所分析的新疆“7·5事件”报道均来自《纽约时报》官方网站http://www.nytimes.com/pages/todayspaper/index.html
  3.涂光晋、宫贺:《中美官方西藏主题新闻发布的政治修辞分析》,《国际新闻界》,2009(8)。
  4.庄曦、方晓红:《全球传播场域中的认同壁垒——从〈纽约时报〉西藏“3·14”报道透视西方媒体“他者化”新闻框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3)。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
  编校:郑 艳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报纸媒体在应对数字化挑战的实践中,如何实现其新闻产品数字化的健康转型?本文以台湾《苹果日报》“动新闻”事件为例,试图对该问题作一粗浅剖析。  关键词:报纸新闻 数字化 底线 操守    随着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第四媒体”互联网、“第五媒体”移动网络,正在给传统报业带来极大的冲击和强力挤压,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传统报业的转型再造,已经成为报界共识。虽然报业数字化涵盖了报纸媒介定位、发展方向、
期刊
随着新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崛起與兴盛,关于人的生命价值在新技术应用下是否得到高扬、人的精神世界在信息地球村的现代社会是否获得了更充分的自由的讨论,就一直没有停歇。其中,主流的观点以麦克卢汉为代表:“欢呼电子文化的来临,因为它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它使西方人能够从传统的西方文化中解放出来,重新组合成为完整的部落人……电子时代的人应该是感知整合的人,整体思维的人,整体把握世界的人。”①人的延伸,似
期刊
如果说发生在2003年的“非典”疫情是一场发生在我国的史无前例的卫生战役的话,那么发生在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更是一场世界性的没有硝烟的战争。这种“危机”事件是一个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条件下必须迅速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与“非典”时期相比,作为社会公器的传播媒介在这次事件中又表现如何呢?从“甲型H1N1”流感发生至今,新闻媒介发挥了其强大的宣传能力,真切地做到了新闻的公开性原则,并发挥了积
期刊
摘要:《新闻1+1》重视媒介的公共价值,开播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关于热点话题的节目评论都要被各大网站转载引用,作为此事件的权威意见。《新闻1+1》构建公共话语空间,传递出新闻评论节目所蕴涵的人文关怀,与倡导公共理性、传播公共精神,舆论监督、维护公共利益的作为,是传媒公共性的最大实现。  关键词:公共性 新闻评论 《新闻1+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急剧转型发展、社会冲突也随之加剧;
期刊
摘要:数字化的崛起,使人的感性与理性关系在虚拟的世界中得到全新的融合,景观文化的传播必然顺应数字化的潮流。建立起数字化的虚拟景观是各种景观文化的必然追求,数字景观成为景观文化的另一种面貌。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数字景观文化的实现相对来说较为容易,但是对以文化为主或以文化与自然并重的景观而言,不仅要求要以感性为动力、文化为线索来实现数字化,而且在消费观念上也要从以“物”与娱乐的内涵转向以文化、“物”、娱乐
期刊
当前,无论是公共事务还是个人私事,均呈现出日益复杂化的态势,信息传播立体化、多元化,不仅信息量大、短平快是新闻媒介的生存基础,而且开发观点信息资源已成为媒介竞争的制胜之道。多元化的社会生活和价值取向使舆论空间发生多元性的变化,尤其是在网络中,多种多样的观点交错混杂,致使受众完全凭借个人经验、知识水准和思考能力,已经很难准确把握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受众对于新闻媒体的依赖性更强。作为基层媒体,地市级党
期刊
摘要:由于办报主体、传播机制、媒介制度和媒介功能等的不同,中西方新闻业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两者在近代新闻业发展过程中却以不同的方式走入相同的误区,即都经历了一段“政党报刊”阶段,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两者在新闻业发展的道路上又探索出了各自不同的发展方向。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报刊”的出现代替了政党报刊,使得报刊重新回归到了政治家办报的传统;而西方以经济为本位的新闻传播动力机制注定了“廉价报刊”的
期刊
摘要:随着公交移动电视的发展,人们快乐地体验着公交移动新媒体带来的便捷。公交移动电视是否真的适应了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其节目编排、传播效果、产业价值和前景展望是否值得瞩目和期待?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本着从实际出发、为实践服务的宗旨,力图发掘以上问题所在,分析存在原因,并提出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公交移动电视 传播效果 考察 评估    蒸蒸日上的公交移动电视  2009年3月5日,ICT研究与
期刊
引言  2009年11月15日,WCG2009世界电子竞技大赛在四川成都圆满闭幕。这是全球顶级电子竞技盛事WCG成功举办的第九届,也是首次在中国举办。中国选手包揽了魔兽争霸项目的冠亚军,当五星红旗第三次在WCG冠军领奖台上飘扬的时候,国外媒体无疑是满眼的羡慕,而留给中国媒体和广大电竞爱好者的除了自豪之外,便是沉积了多年却又无法排遣的酸楚。在像CNN这样的主流电视台通过自己的图像让全世界的人们都为中
期刊
我国公民对非洲地区的印象主要是通过便捷的媒体阅读获取的,报纸媒体是其中的主要途径之一,公民对非洲的了解程度就与国内报纸对非洲的关注度有关。基于此,我们对《人民日报》等国内报纸对非洲的报道进行了研究。  研究对象及方法介绍  我们选择《人民日报》等九大刊物作为分析对象。主要在中国知网按照年度进行关键词和主题检索获取新闻,如果符合要求的新闻特别多,则按照随机抽样来选取新闻,并通过乘以系数来计算总数(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