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体验式传播空间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ster6352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活类节目一直本着服务百姓的原则,深受大家的喜爱。《交换空间》是一档贴近普通电视观众,以自己动手、环保家装、节俭装修为宗旨的服务类节目。它所提倡的建构参与式空间,把情景剧引入其中。运用合理的情境架构赋予节目丰富的社会意义与人文关怀。建构体验式传播空间,提升社会认同感,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交流,创造出新颖的节目类型与独特的品位。
  关键词:建构 情景 情境架构
  
  《交换空间》于2005年4月开播,收视率节节攀升,当年就获得《新周刊》的“2005年中国电视节目榜”中的“最佳生活节目”奖。至今近5年的时间过去了,仍深得观众喜爱。
  关于它的各种各样的新闻层出不断,《交换空间》吧的跟帖不断,拥有一大批忠实的“粉丝”。在《交换空间》走过的城市,都会有大量的观众向节目组咨询设计师的电话,希望其为自己家做装修设计。
  《交换空间》本着轻装修、重装饰的装修原则,注重对居室的二度陈设与布置,注重居室装饰的个性化、风格化、休闲化与朴素化,普及装修知识、家装创意、家装常识。其目的是让所有的电视观众重新认识家庭装修的乐趣,推广绿色环保装修,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睦相处。它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得益于其独特的传播方式。
  
  媒介与受众的互动。主体与主体间的交互
  
  传播学家施拉姆认为,受众与传播的关系应总结为使用与满足理论。他将其比喻为“自主餐厅”:受众参与传播,犹如在餐厅内就餐。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口味及食欲来挑选饭菜。自主餐厅的主角是受众,媒介只是为受众服务的,特别强调受众的作用,受众使用媒介来满足自己的愿望。
  受众自主地选择媒介,他们使用媒介来满足自己盼需要和愿望,而媒介与媒介之间为被选择、关注和使用而竞争。媒介为迎合受众制作不同的栏目,去吸引受众,从而达到传播讯息与盈利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大众媒介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明朗化,媒介为满足受众的愿望或需求而不断地做出相应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受众的心理状况与需求都是随机不确定的。因时因事而变。媒介与爱众之间不断地进行主体与主体间的交互,最终达到“双赢”,得到普遍的社会认同。传播活动与所有的人类实践活动一样。都包含着主客观两方面的要素,并构成了交互作用的情境架构与传播的关系。
  参与体验式《交换空间》节目的受众大都是“70后”、“80后”的年轻人,电视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摄影和网络又成为他们环境的一部分。这部分人受过良好的教育并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有自己的品位,热衷于动手,追求时尚与新潮,更关注环保与居住质量,他们需要一类这样的栏目满足自己的需求。《交换空间》是一档专业与休闲结合的家装类节目,“70后”、“80后”是最好的人选。满足这部分受众的信息需求,就能够更好地将节目中的家装与时尚的讯息传播出去。,
  特定的传播理念。受众的潜在需求,精准的受众定位,精彩的节目内容,使得《交换空间》成为热播的节目。《交换空间》中的大量家装讯息与业主亲自参与的动手装修,使得二者相映成趣,受众喜欢,栏目的收视率自然就高,达到了“双赢”。
  
  情景剧式的真人秀
  
  如今的电视节目多种多样。观众的欣赏水平也日益提高,对电视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个电视台都在推陈出新,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尽可能地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受众要求,抢占市场,寻求利润的最大化。
  《交换空间》打破了生活类节目的常有形态,把情景剧融入其中。情景剧需要一个封闭的、相对独立的结构,剧情具有贴近性和地域性。在《交换空间》中,业主和设计师成为剧中的演员,根据不同类型的房屋做出不同的装修设计,在不同城市的家庭的房屋内上演一幕幕不同剧情。成为有独立剧情的、不可复制的、不同情节与结果的情景剧。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综艺部总监田明曾说,“大众用真实的生活语言、真实盼生活情态进入节目当中,节目具有极其巨大的生命力。”源于美国的真人秀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解读,真人秀强调实时现场直播,没有明星,只有普通的民众,不是角色扮演,也没有剧本,是一种百分之百反映真实的电视节目。
  《交换空间》中参与节目的业主和设计师在特定的情景居室中,遵守节目规则,分别给红蓝双方拿出交换的屋子(如客厅、卧室、露台等)。做出合理新颖的家装设计。业主、木工与设计师一起动手,为实现这个设计而进行48小时的装修,其间不断进行各种各样的交流,一举一动也均被记录下来,属于典型的真人秀。综上所述,《交换空间》构成了独特的双重性的节目类型:情景剧式的真人秀。
  双重性的节目类型,不仅让普通受众“秀”上一把,而且每一期由于业主、设计师和房屋的不同,使得节目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它永远都有一个未知的悬疑的剧情在发展。这样的节目设置不仅可满足节目内容的翻新与不同,呈现出良好的节目收视率,而且因为它是平民化的真人秀,本着人人平等的原则。不管是谁只要报名就有可能参加节目,极大地满足了老百姓的“草根情节”,提升了社会认同感。
  社会认同感是一种认识、态度和过程。认同存在于行动者之间互动的过程中,在情景的建构中,它不是预先给定的。正是这种情景中的社会认同。让受众认可了《交换空间》,并喜欢上了《交换空间》。那么这种认同的情景是如何架构的呢?
  
  体验式传播的情境架构
  
  传播活动是在一定情境架构中发生的,传播者需要在此把讯息传播出去,实现传播的预期效果,所以说传播的情境架构显得至关重要。传播的情境架构主要有四个层面:物质层面、关系层面、心理层面和时间层面。《交换空间》作为一种情景剧式的真人秀栏目,需要在一个特定的空间中,传递最新的家装讯息,一个良好的情境架构显得至关重要。
  物质层面。物质层面的情景架构主要指所存在于客观世界的环境。《交换空间》中的情景架构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参加录制节目小区的绿地或是某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两者均是公共场所,是一个开放的、没有私密性的空间。在此环境中,参加节目的红蓝双方交换钥匙,领取各8000元家装基金与家电基金,作出48小时不回自己家、不打听装修进度与效果的承诺,显得非常正式。这一系列的过程在大的户外的环境中完成。使得红蓝双方的业主要自觉地遵守栏目规则。提升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理解。其次,业主所要交换的空间即需要装修的房间。红蓝双方领取了对方的钥匙后要实地考察,根据业主的意见与要求设计房屋,随后把房间清空构成一个新的空间。再次,建材与家居市场。在看完房间做出设计后,需要购买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和家居用品。用于完成整个设计,此时的情境架构的物质层面又从屋内搬到了户外。这个物质层面下的活动为“搜街”,设计师将介绍最新的家装趋势、家装材料和价格,一些装修的小窍门与省钱攻略。
  关系层面与心理层面。关系层面指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约定俗成的文化习俗等。心理的情境架构指受传者对所设置的传播环境是否感到舒适。
  《交换空间》虽然说是在不同的城市进行录制的,但参与的业主和设计师都是同一个城市的,具有相同的生活背景与信仰,关系是平等的、和谐的,在观念上不会产生冲突。双方在看房、设计与搜街中关系逐渐融洽,装修与施工也是在相互交流中进行的,没有利益的纷争,都在为共同的作品而努力。
  时间层面。时间层面即传播的时机或它在历史中所占有的时刻,即《交换空间》的播出时间。首播时间是每周六晚6:45,即“黄金时间”,受众多,收视率高,广告投放密集,传播效果相对于其他时间要好。另外这个时间是周末,观众的心情都较为轻松,容易接受节目所传递的休闲与时尚的家装讯息。再好的栏目播出的时间不当,观看的人也不会增多,所以说恰当的播出时间对栏目的收视率与讯息的传达至关重要,在恰当的时机传播的内容更容易被接受。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传播,传播的讯息对人们的生活非常重要。受众在对媒介的选择上,也同样体现受众的品位与媒介的优劣。媒介在引导服务社会、舆论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交换空间》轻装修、重装饰,注重对居室的二度陈设与布置,它引领着居室装饰开始由消费型向节约型转变,符合大时代下集约型社会的建设理念。在节目的录制中,业主与业主、业主与设计师之间其乐融融,相互信任的人文理念也得到最好的诠释。这就是《交换空间》所提倡的走出家门,“交换情感”的意义所在。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办报主体、传播机制、媒介制度和媒介功能等的不同,中西方新闻业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两者在近代新闻业发展过程中却以不同的方式走入相同的误区,即都经历了一段“政党报刊”阶段,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两者在新闻业发展的道路上又探索出了各自不同的发展方向。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报刊”的出现代替了政党报刊,使得报刊重新回归到了政治家办报的传统;而西方以经济为本位的新闻传播动力机制注定了“廉价报刊”的
期刊
摘要:随着公交移动电视的发展,人们快乐地体验着公交移动新媒体带来的便捷。公交移动电视是否真的适应了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其节目编排、传播效果、产业价值和前景展望是否值得瞩目和期待?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本着从实际出发、为实践服务的宗旨,力图发掘以上问题所在,分析存在原因,并提出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公交移动电视 传播效果 考察 评估    蒸蒸日上的公交移动电视  2009年3月5日,ICT研究与
期刊
引言  2009年11月15日,WCG2009世界电子竞技大赛在四川成都圆满闭幕。这是全球顶级电子竞技盛事WCG成功举办的第九届,也是首次在中国举办。中国选手包揽了魔兽争霸项目的冠亚军,当五星红旗第三次在WCG冠军领奖台上飘扬的时候,国外媒体无疑是满眼的羡慕,而留给中国媒体和广大电竞爱好者的除了自豪之外,便是沉积了多年却又无法排遣的酸楚。在像CNN这样的主流电视台通过自己的图像让全世界的人们都为中
期刊
我国公民对非洲地区的印象主要是通过便捷的媒体阅读获取的,报纸媒体是其中的主要途径之一,公民对非洲的了解程度就与国内报纸对非洲的关注度有关。基于此,我们对《人民日报》等国内报纸对非洲的报道进行了研究。  研究对象及方法介绍  我们选择《人民日报》等九大刊物作为分析对象。主要在中国知网按照年度进行关键词和主题检索获取新闻,如果符合要求的新闻特别多,则按照随机抽样来选取新闻,并通过乘以系数来计算总数(如
期刊
摘要:本文以新疆“7·5事件”为主题,对《纽约时报》与此相关报道的话语修辞进行分析。《纽约时报》通过词语的选择、隐喻的运用,将“7·5事件”的实质定义为“自由与人权”问题,这与他们对西藏问题的看法不谋而合。这种话语结构凭借美国在世界新闻流通市场的强大话语权而传遍全球。解构与重建这些话语结构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新疆 “7·5事件” 《纽约时报》 话语分析    2009年7月5日,新疆
期刊
摘要:本文以番禺垃圾焚烧选址事件(以下简称番禺事件)为个案,重点分析公众、媒体、政府如何通过共同参与这场环保“公共议题”,形成一种“互动”的传播模式,并对三重参与主体在参与公共议题传播过程中所担当的角色进行探讨性的总结。  关键词:公共议题 参与主体 传播模式    番禺事件从进入公众、媒体、政府视野,到最终落幕,历经2009年9月至12月四个月的时间,其间,由于公众的积极参与、媒体的大力推动、政
期刊
摘要:大众传媒在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推波助澜的同时,自身也正渐渐被大众文化所影响,晚报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也受到大众文化的冲击。以平民化视角选新闻、理性化思维评新闻、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图片化形式讲新闻是大众文化时代晚报走出困境、求得长远发展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大众文化 晚报 生存策略    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在其著作《民众的反抗》一书中,第一次使用了“大众文化”这一概念。其英文表述有“popula
期刊
新闻自由的作用  西方历来将新闻从业者称为“无冕之王”,新闻舆论被当做现代社会中除了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权力之外的“第四种权力”,可见新闻业在社会中的地位有多么重要。那么新闻媒体的言论自由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又有多大作用呢?美国著名的报业大王约瑟夫·普利策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期刊
摘要:“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是英语在国际化过程中与中国特有文化相融合的结果,是目前客观存在的事实。“不折腾”的翻译表明“中国英语”在译介中国文化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它将在中西跨文化交流中产生重大的人文影响。  关键词:“不折腾” “中国英语” 跨文化交流     “不折腾”翻译方法难倒国际媒体  2009年12月18日召开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的一句
期刊
摘要:《鸟奴》中的鹩哥夫妇是弱小但绝不向命运低头的抗争者形象。这一形象有独具一格的美学价值和震慑人心的艺术力量,而且还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从生命的本质意义角度来看,弱者的生命同样值得敬畏。人类同类中的弱势群体,就更需要社会的关爱。  关键词:动物小说 鸟奴 形象分析    短短的20多年,沈石溪的动物小说获得了几十项儿童文学奖和其他各种荣誉,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之王”。他以敏锐的感悟力,带着西双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