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个国家的国际战略是为其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服务。美国国家利益的核心是争取和维护全球霸权。美国从建国初期的奉行“孤立主义”一心谋求自身发展,远离政治对抗,到初步展露野心的“门罗主义”开始划分势力范围,一战后开始参与世界事务管理并逐步成为世界顶尖强国,二战后一跃成为国际格局主导者,冷战结束后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国际战略主要围绕霸权的争夺和巩固展开,具有一定的霸权性质,但也一直根据其自身综合实力及国际环境和格局的改变而不断调整变化,调整上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战略手段除了包括传统的军事和文化,也发展了新的经济和非传统安全等领域的合作战略等。现今,随着美国实力的相对衰退及区域性大国的崛起和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发展,美国的霸权巩固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但美国国际战略的调整和变化仍然将会对国际格局和区域国家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关键词】:美国;国际战略;霸权;战略调整与变化
国际战略是主权国家在较长时期内参与国际竞争的总体方略,其主要表现形态是主权国家的对外战略。一个国家的国际战略包含了国家利益、国家目标、国家实力和战略资源以及战略手段的选择等要素,其目标和核心任务就是运用国家综合力量维护其国家利益,美国也不例外。
美国的统治阶级是资产阶级,政府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受更大市场和利益的驱动,资本主义国家通常有强烈的扩张需求,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利益。现实主义观点认为权力是决定分配结果的最重要因素。只有权力最大化才能使国家最大程度获得资源和利益,而一个国家权力和利益最大化的途径就是建立霸权国及霸权体系。美国的国际战略主要围绕其霸权的争夺和巩固展开,但它也一直根据自身综合实力及国际环境和格局的改变而不断调整变化,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其国际战略手段除了包括传统的军事和文化战略,也发展了新的经济、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等领域的合作战略等。
一、建国初期-19世纪末期美国的国际战略考论
建国初期的美国羽翼未丰,其首要问题是维护国家统一和国家基础建设,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来自外部势力的威胁。当时的美国自身实力有限,在国际格局的权力分配中不占据重要地位,因而其“孤立主义”色彩十分浓重。美国希望能够远离欧洲大陆的地缘政治对抗,只有与其他国家扩展单纯的商务关系,发展自身经济,尽量避免与他们发生政治联系,这是当时华盛顿处理对外事务的“伟大规则”。建国初期的美国建立了以扩展经济联系和避免政治战略牵连为原则的国际战略。
19世纪初期,美国的经济发展卓有成效,而此时的欧洲在世界各地掀起了瓜分狂潮,殖民地范围不断扩大。当拉丁美洲的国家正在奋力争取独立时,美国已经将拉丁美洲划分到自身的势力范围中。1822-1823年,当欧洲“神圣同盟”企图干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时,美国提出“门罗主义”政策,强调“美洲事务是美洲人的事务”,并宣布“不干涉”原则,即美国不干涉欧洲国家之间的内部事务,也反对欧洲列强干涉美洲事务。美国通过“门罗主义”明确提出了美洲是美国利益所在,逐步确立美洲體系,体现了称霸美洲的想法,这也是美国第一次向欧洲要求划分势力范围,初步展露了美国对国际权力的野心,也是美国为争夺霸权迈出的第一步。
之后,美国发动美西战争、花钱购买菲律宾、占领夏威夷群岛等一系列动向都体现出美国已经开始有意识地争取更多的势力范围。由于当时的美国实力有限,并没有正面与欧洲传统强国展开对抗,而是选择逐渐瓜分拉美和亚洲殖民地。美国首先在1853年向日本进军,在日获得了最惠国待遇和自由贸易的权利,打开了日本市场的大门,更在1899年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的“门户开放”政策,要求中国对美经济开放,并实现贸易机会均等,主张与列强在华利益均沾等。亚洲成为美国继美洲之后争霸的另一个目标。
二、19世纪末-二战结束美国的国际战略考论
19世纪末,随着美国农业的不断增长和工业规模的发展壮大,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范围持续扩大,此时的美国需要新的对外政策来保护其国家利益。一战后欧美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欧洲列强的军事实力大都遭到削弱,反观美国,经济实力迅速膨胀,取代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军事力量也随之发展壮大。美国的对外扩张战略开始从“大陆扩张”发展为“海外扩张”。1918年,威尔逊提出关于战后和平问题的“十四点计划”,包括消除贸易壁垒,解决欧洲冲突的领土、殖民和军事问题的各个方面,实质是为一战后美国的争霸之路创造条件,美国开始插手干涉欧洲事务。美国还提出建立国际联合机构的问题,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机构,对世界事务进行指导。
战后美国还召集各国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瓦解了英日同盟,获得了同等于英国的海上地位,为其日后争夺霸权奠定了海上实力。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也为美国实施海外扩张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马汉的“海权论”为美国海外扩张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二战后到冷战结束美国的国际战略考论
(一)遏制战略和“和平战略”
俄国十月革命后,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国际社会中迅速崛起,而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头羊,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斗争开始成为美国战后这一时期的对外战略主题。
美苏的合作对二战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美国希望能建立美苏等大国主导的联合国,又利用英、法削弱苏联的势力。二战后,苏联实力不断壮大,并且也展现出对外扩张的需要,苏联强大的实力和意图都对美国造成巨大的威胁,美国迅速将其视为战略对手。艾森豪威尔政府在杜鲁门政府“遏制战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军事上发展核武器,与苏联形成核对抗和威慑。
美国还与西欧、北美发达国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是战后资本主义阵营的军事同盟,也是美国“马歇尔计划”在军事领域的延伸和发展,美国成为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发达国家的联盟领导,奠定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而美国也改变方针,突出发展空军和核武器,与苏联展开军备竞赛。 之后,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肯尼迪、约翰逊政府(1961-1969)“提出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实质就是以军事遏制为前提,并采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手段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削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并在亚非拉地区推行新殖民主义。
(二)“尼克松主义”和世界秩序战略
20世纪70年代美国深陷越战之中,实力和地位在与苏联的对抗中遭到严重削弱。在国际战略地位下降的情况下,为了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尼克松、福特政府改变了以往的扩张性战略,对外从主导型变为更多地合作,与同盟国建立伙伴关系,要求盟国在政策上协调一致,共同对抗苏联,以此作为美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在经济上对盟国相对让步,希望盟国帮助美国渡过难关;在军事上调整部署,重点加强欧洲地区的力量,希望盟国共同分担军事责任,减轻美国的军事负担。并以综合实力为后盾,通过谈判制约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并缓和与各方的矛盾,与中国建交,积极打开对华关系大门,利用中国制约苏联。
卡特政府初期延续了尼克松主义的政策,上台后提出了“世界秩序战略”,主要内容包含加强美、日、欧三边合作关系,推进美中关系正常化,谋求建立共同抗苏的战略合作关系,把缓和东西方关系作为首要目标,以经济力量和道义力量对付苏联的扩张,并且十分重视人权外交。
(三)“以实力求和平 ”和“世界新秩序”
20世纪80年代,苏联加紧对外扩张,里根政府(1981-1989)在军事上提出了“新灵活反应战略”,主要内容是大幅度增加军费,重振军备,以针锋相对的强硬姿态和灵活多变的手法对付苏联的扩张。里根政府建立攻防兼备的核战争体系,大力推行战略防御计划,主张在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多条战线上对苏作战,遏制共产主义扩张。同时利用美国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与苏联对抗,争取对苏联的战略优势,力求在经济上拖垮苏联,并努力恢复对西方的领导。
之后的老布什政府(1989-1993)又提出超越遏制战略,将战场渗透到苏联的势力范围,其目的是彻底摧毁社会主义制度,让东欧脱离苏联纳入西方体系,希望以此在欧洲建立新的格局,实质是为了确保美国在欧洲的利益。还提出建立“世界新秩序”要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价值观,按照美国的方式改造世界,是以军事手段为核心、以威胁为向导的冷战战略。
四、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国际战略考论
(一)“参与和扩展”战略
克林顿政府(1993-2000)为了在全世界巩固和扩大美国的“领导地位”,维护核心利益,即美国的世界霸权,把经济问题放在对外政策的中心地位,促进经济繁荣、增进国家安全和向国外推广民主成为新的外交使命,经济、安全、人权成为对外战略的三大支柱。通过在安全和经济领域的“参与”达到扩展民主的目的,加强了美国对外扩张的合法性。这一时期美国的国际战略由“威胁导向型”战略向“使命向导型”战略转换,更加着眼于谋取增加本国利益。
(二)“單边主义”
2001年9·11事件使美国的国家本土安全取代经济安全上升为美国国际战略的首位,并且单边主义特征明显,贸易保护主义和反移民情绪严重。在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之后,军事上一向推行“先发制人”战略,全力扩大美国军事优势。而由于受到恐怖袭击的影响,美国开始将伊斯兰激进势力视为主要敌人,也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意在控制中东石油,在中东推行美国式民主。9· 11事件更使打击和反对恐怖主义成为美国的中心任务,反核扩散也是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持续进行的一项任务。
(三)发展恢复经济和“亚太再平衡”战略
美国的国民经济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国际形象和地位也由于“反恐战争”中的单边主义和侵犯人权的行径而明显受损,美国面临严重的内外困境。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美国着力于恢复发展自身经济实力为先,把对外政策建立在恢复、繁荣美国经济力量的发展战略之上。
奥巴马政府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提出了美国要追求四项持久的国家利益:“安全”、“繁荣”、“价值”、“国际秩序”,其中“国际秩序”即由美国领导地位推进的、通过更好的合作从促进和平、安全和机会以应对全球挑战的国际秩序。
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的重点区域,区域性大国中国的崛起影响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使美国感到威胁,美国出于地缘战略意图和经济意图提出了战略重心东移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美国从全球范围内调整力量配置,收缩其在欧洲的力量部署,并将其转移到亚洲地区,也从原先主要力量集中的阿富汗、伊拉克等地区脱身,并将这部分力量转移到东南亚国家,实现各区域内美国力量的均衡分布,力求达到对各区域的控制,希望重新掌握亚太地区的领导权“亚太再平衡”战略也是美国国际战略与国内战略的再平衡。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便不断在振兴国内经济与推进国际战略之间寻求平衡。
世界形势、国际环境和自身实力的消长等因素影响着美国国际战略的制定。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全球化的发展、区域性大国的崛起、恐怖主义的威胁等都对其霸权产生了挑战,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存在也相对限制了美国霸权的发展。未来美国仍会在国际形势的转变中调整自身国际战略,巩固加强与盟国的关系,与新兴大国的竞争和合作,总体上维护美国在全球各区域的主导权等都将有可能会成为美国国际战略的重点,而美国国际战略的调整和变化长时期内也仍将会对国际格局和各区域国家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亨利·基辛格:《美国的全球战略》[M].胡利平、凌建平等译,海南出版社,2009
[2]汉斯·摩根索(美):《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M].徐昕、郝望、李保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01)
[3]陶文钊.奥巴马的外交“新政”与战略调整[J].国际观察.2010(01)
【关键词】:美国;国际战略;霸权;战略调整与变化
国际战略是主权国家在较长时期内参与国际竞争的总体方略,其主要表现形态是主权国家的对外战略。一个国家的国际战略包含了国家利益、国家目标、国家实力和战略资源以及战略手段的选择等要素,其目标和核心任务就是运用国家综合力量维护其国家利益,美国也不例外。
美国的统治阶级是资产阶级,政府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受更大市场和利益的驱动,资本主义国家通常有强烈的扩张需求,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利益。现实主义观点认为权力是决定分配结果的最重要因素。只有权力最大化才能使国家最大程度获得资源和利益,而一个国家权力和利益最大化的途径就是建立霸权国及霸权体系。美国的国际战略主要围绕其霸权的争夺和巩固展开,但它也一直根据自身综合实力及国际环境和格局的改变而不断调整变化,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其国际战略手段除了包括传统的军事和文化战略,也发展了新的经济、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等领域的合作战略等。
一、建国初期-19世纪末期美国的国际战略考论
建国初期的美国羽翼未丰,其首要问题是维护国家统一和国家基础建设,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来自外部势力的威胁。当时的美国自身实力有限,在国际格局的权力分配中不占据重要地位,因而其“孤立主义”色彩十分浓重。美国希望能够远离欧洲大陆的地缘政治对抗,只有与其他国家扩展单纯的商务关系,发展自身经济,尽量避免与他们发生政治联系,这是当时华盛顿处理对外事务的“伟大规则”。建国初期的美国建立了以扩展经济联系和避免政治战略牵连为原则的国际战略。
19世纪初期,美国的经济发展卓有成效,而此时的欧洲在世界各地掀起了瓜分狂潮,殖民地范围不断扩大。当拉丁美洲的国家正在奋力争取独立时,美国已经将拉丁美洲划分到自身的势力范围中。1822-1823年,当欧洲“神圣同盟”企图干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时,美国提出“门罗主义”政策,强调“美洲事务是美洲人的事务”,并宣布“不干涉”原则,即美国不干涉欧洲国家之间的内部事务,也反对欧洲列强干涉美洲事务。美国通过“门罗主义”明确提出了美洲是美国利益所在,逐步确立美洲體系,体现了称霸美洲的想法,这也是美国第一次向欧洲要求划分势力范围,初步展露了美国对国际权力的野心,也是美国为争夺霸权迈出的第一步。
之后,美国发动美西战争、花钱购买菲律宾、占领夏威夷群岛等一系列动向都体现出美国已经开始有意识地争取更多的势力范围。由于当时的美国实力有限,并没有正面与欧洲传统强国展开对抗,而是选择逐渐瓜分拉美和亚洲殖民地。美国首先在1853年向日本进军,在日获得了最惠国待遇和自由贸易的权利,打开了日本市场的大门,更在1899年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的“门户开放”政策,要求中国对美经济开放,并实现贸易机会均等,主张与列强在华利益均沾等。亚洲成为美国继美洲之后争霸的另一个目标。
二、19世纪末-二战结束美国的国际战略考论
19世纪末,随着美国农业的不断增长和工业规模的发展壮大,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范围持续扩大,此时的美国需要新的对外政策来保护其国家利益。一战后欧美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欧洲列强的军事实力大都遭到削弱,反观美国,经济实力迅速膨胀,取代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军事力量也随之发展壮大。美国的对外扩张战略开始从“大陆扩张”发展为“海外扩张”。1918年,威尔逊提出关于战后和平问题的“十四点计划”,包括消除贸易壁垒,解决欧洲冲突的领土、殖民和军事问题的各个方面,实质是为一战后美国的争霸之路创造条件,美国开始插手干涉欧洲事务。美国还提出建立国际联合机构的问题,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机构,对世界事务进行指导。
战后美国还召集各国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瓦解了英日同盟,获得了同等于英国的海上地位,为其日后争夺霸权奠定了海上实力。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也为美国实施海外扩张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马汉的“海权论”为美国海外扩张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二战后到冷战结束美国的国际战略考论
(一)遏制战略和“和平战略”
俄国十月革命后,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国际社会中迅速崛起,而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头羊,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斗争开始成为美国战后这一时期的对外战略主题。
美苏的合作对二战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美国希望能建立美苏等大国主导的联合国,又利用英、法削弱苏联的势力。二战后,苏联实力不断壮大,并且也展现出对外扩张的需要,苏联强大的实力和意图都对美国造成巨大的威胁,美国迅速将其视为战略对手。艾森豪威尔政府在杜鲁门政府“遏制战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军事上发展核武器,与苏联形成核对抗和威慑。
美国还与西欧、北美发达国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是战后资本主义阵营的军事同盟,也是美国“马歇尔计划”在军事领域的延伸和发展,美国成为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发达国家的联盟领导,奠定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而美国也改变方针,突出发展空军和核武器,与苏联展开军备竞赛。 之后,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肯尼迪、约翰逊政府(1961-1969)“提出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实质就是以军事遏制为前提,并采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手段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削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并在亚非拉地区推行新殖民主义。
(二)“尼克松主义”和世界秩序战略
20世纪70年代美国深陷越战之中,实力和地位在与苏联的对抗中遭到严重削弱。在国际战略地位下降的情况下,为了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尼克松、福特政府改变了以往的扩张性战略,对外从主导型变为更多地合作,与同盟国建立伙伴关系,要求盟国在政策上协调一致,共同对抗苏联,以此作为美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在经济上对盟国相对让步,希望盟国帮助美国渡过难关;在军事上调整部署,重点加强欧洲地区的力量,希望盟国共同分担军事责任,减轻美国的军事负担。并以综合实力为后盾,通过谈判制约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并缓和与各方的矛盾,与中国建交,积极打开对华关系大门,利用中国制约苏联。
卡特政府初期延续了尼克松主义的政策,上台后提出了“世界秩序战略”,主要内容包含加强美、日、欧三边合作关系,推进美中关系正常化,谋求建立共同抗苏的战略合作关系,把缓和东西方关系作为首要目标,以经济力量和道义力量对付苏联的扩张,并且十分重视人权外交。
(三)“以实力求和平 ”和“世界新秩序”
20世纪80年代,苏联加紧对外扩张,里根政府(1981-1989)在军事上提出了“新灵活反应战略”,主要内容是大幅度增加军费,重振军备,以针锋相对的强硬姿态和灵活多变的手法对付苏联的扩张。里根政府建立攻防兼备的核战争体系,大力推行战略防御计划,主张在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多条战线上对苏作战,遏制共产主义扩张。同时利用美国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与苏联对抗,争取对苏联的战略优势,力求在经济上拖垮苏联,并努力恢复对西方的领导。
之后的老布什政府(1989-1993)又提出超越遏制战略,将战场渗透到苏联的势力范围,其目的是彻底摧毁社会主义制度,让东欧脱离苏联纳入西方体系,希望以此在欧洲建立新的格局,实质是为了确保美国在欧洲的利益。还提出建立“世界新秩序”要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价值观,按照美国的方式改造世界,是以军事手段为核心、以威胁为向导的冷战战略。
四、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国际战略考论
(一)“参与和扩展”战略
克林顿政府(1993-2000)为了在全世界巩固和扩大美国的“领导地位”,维护核心利益,即美国的世界霸权,把经济问题放在对外政策的中心地位,促进经济繁荣、增进国家安全和向国外推广民主成为新的外交使命,经济、安全、人权成为对外战略的三大支柱。通过在安全和经济领域的“参与”达到扩展民主的目的,加强了美国对外扩张的合法性。这一时期美国的国际战略由“威胁导向型”战略向“使命向导型”战略转换,更加着眼于谋取增加本国利益。
(二)“單边主义”
2001年9·11事件使美国的国家本土安全取代经济安全上升为美国国际战略的首位,并且单边主义特征明显,贸易保护主义和反移民情绪严重。在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之后,军事上一向推行“先发制人”战略,全力扩大美国军事优势。而由于受到恐怖袭击的影响,美国开始将伊斯兰激进势力视为主要敌人,也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意在控制中东石油,在中东推行美国式民主。9· 11事件更使打击和反对恐怖主义成为美国的中心任务,反核扩散也是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持续进行的一项任务。
(三)发展恢复经济和“亚太再平衡”战略
美国的国民经济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国际形象和地位也由于“反恐战争”中的单边主义和侵犯人权的行径而明显受损,美国面临严重的内外困境。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美国着力于恢复发展自身经济实力为先,把对外政策建立在恢复、繁荣美国经济力量的发展战略之上。
奥巴马政府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提出了美国要追求四项持久的国家利益:“安全”、“繁荣”、“价值”、“国际秩序”,其中“国际秩序”即由美国领导地位推进的、通过更好的合作从促进和平、安全和机会以应对全球挑战的国际秩序。
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的重点区域,区域性大国中国的崛起影响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使美国感到威胁,美国出于地缘战略意图和经济意图提出了战略重心东移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美国从全球范围内调整力量配置,收缩其在欧洲的力量部署,并将其转移到亚洲地区,也从原先主要力量集中的阿富汗、伊拉克等地区脱身,并将这部分力量转移到东南亚国家,实现各区域内美国力量的均衡分布,力求达到对各区域的控制,希望重新掌握亚太地区的领导权“亚太再平衡”战略也是美国国际战略与国内战略的再平衡。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便不断在振兴国内经济与推进国际战略之间寻求平衡。
世界形势、国际环境和自身实力的消长等因素影响着美国国际战略的制定。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全球化的发展、区域性大国的崛起、恐怖主义的威胁等都对其霸权产生了挑战,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存在也相对限制了美国霸权的发展。未来美国仍会在国际形势的转变中调整自身国际战略,巩固加强与盟国的关系,与新兴大国的竞争和合作,总体上维护美国在全球各区域的主导权等都将有可能会成为美国国际战略的重点,而美国国际战略的调整和变化长时期内也仍将会对国际格局和各区域国家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亨利·基辛格:《美国的全球战略》[M].胡利平、凌建平等译,海南出版社,2009
[2]汉斯·摩根索(美):《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M].徐昕、郝望、李保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01)
[3]陶文钊.奥巴马的外交“新政”与战略调整[J].国际观察.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