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倾听;激发;引导;方法;示范;评价鼓励
  
   在新课程改革大潮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孩子们变得活泼了,胆子大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了。但我们也该清醒地看到:在经历了这么一场深刻的改革之后,孩子们的倾听能力和水平是否达到了预想的要求?是否给孩子们知识水平的提高带来了良好的时机?我想其实不然。纵观如今的课堂,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
   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起了手,大声嚷到:“老师,我来,我来……”当老师指名一位同学回答时,其余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了听讲,因为探秘没有得到老师的赏识;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在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当老师布置作业时,学生总是审错题意,没有按要求去做……
   凡此种种,不由得引入深思。
   在活跃的课堂上,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学习效果才能最优化,课堂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地进行。那么,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倾听。
  
   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都全神贯注是不可能的。教育专家安尼福来斯特曾说:“你的教室将很少有完全的宁静,分享和交流是轻松气氛的关键。新的发现和受到的新的成功所带来的强烈的喜悦,会引导学生产生急切倾听下去的兴趣。课堂气氛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倾听气氛可以将师生的心智融为一体,达到充分的沟通。”教师可以不断地运用新颖实效的教学手段来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倾听的兴趣,如把音乐引入课堂、编排课本剧等。教学艺术的魅力是可以调动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情与潜力,使课堂气氛紧张而不死板,活跃而不紊乱。新教材中引入了许多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有许多色彩鲜艳的插图。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利用谜语、故事等引入,诱发学习兴趣,再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开展各种形式的游戏,比如扑克算24点、竖式接力赛、开火车口算比赛和表演提问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结合课题引入故事。这样创设情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之产生倾听下去的强烈愿望,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明确目标,引导倾听。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去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因为课堂上常常是学生在回答问题,其他的学生却在干着别的事情:或发呆、或摆弄文具盒、或趁机和别人讲话、或乱画着什么,好像认为这不关他的事。教师这时可以让大家静下来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明白应该怎样倾听同学的发言。要自己教育自己,给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现在你们应该干什么?
  
   三、教给方法,善于倾听。
  
   那么,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叫认真听呢?学生对此认识比较模糊。教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我在教学中就明确提出了“学会倾听要五心”,即倾听时要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它的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别人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之上或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的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四、以身作则,示范倾听。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的一举一动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学生发言的时候,教师要以听众的角色首先带头倾听,用非言语信号和言语信号同学生做积极的信息交流。非言语信号包括交换眼神、侧身倾听、举目凝视、含笑点头等。言语信号可以说出表示支持性的言语,如“你说得有道理”、“我被你征服了”。当学生感到老师在倾听自己的发言时,一定会对自己充满信心,而教师良好的倾听习惯,可以影响学生。他们会采用同样有活力的倾听策略,并在听完后提出建设性的反馈。
  
  五、恰当评价,鼓励倾听。
  
  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听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表扬,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我经常会说:“你听得认真,这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啊!”“你能认真听同学发言,不但听明白了,而且还指出了不足,真了不起”……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都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就能养成倾听的习惯。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培养倾听习惯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课、别人意见的习惯。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和倾听习惯,促进课堂的有效交流。让学生学会倾听,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时下,经常听到同行感叹学生语文素养差,提高的难度大,对于这一点语文教师都有共同的痛:课堂教学四十五分钟听、说、读、写步步到位,课后安排大量的练习、作业兢兢业业,结果依然是作文时的抓耳挠腮,考试时愁眉不展。语文素养依然如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思路,活跃文思,《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课外阅读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的确,通过大量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增强语言
摘要 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感悟,让学生在反复、有效的朗读中,理解、感悟课文的妙处,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结合实例,阐述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悟中提升”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感悟 品词析句 诵读 创新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阅读教学要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进行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人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教师在进行朗读指导时,应重视学生自己对
【摘 要】新课改是一个充满探索、创造和建设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在信息技术背景下诞生的新生事物,是针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存在的弊端而设计的。因此,与传统的教育观念相比,它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的实施是农村小学教育条件面临的重大挑战,真要在农村小学广泛推广和实施,仍然任重道远。  【关键词】新课改 传统的教育 碰撞    新课改是一个充满探索、创造和建设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在信息技术背景下诞生
从前年起,我就接手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在教学中,我逐渐感觉到我对教材的研究和处理能力,对教学的设计能力,对所授知识的掌握了解都是那么贫乏,我最真实地感受到了“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在艰难教学一期之后,我所教的那个班级期末成绩名落孙山。在成绩面前,我终于冷静下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我和众多的老师一样,都是在专职语文、数学教学之外,兼任品德、科学学科的教学。首先,我们没有重视这些所
【摘 要】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里,逐步推行开放性实验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能力。本文是通过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切身体会,对高中生物开放性实验教学方法引发的思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 开放实验教学 教学质量 学生能力    在科技化、科学化、知识化的今天,遵循守旧、一成不变已经不能成为社会选拔人才的标准。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更多有创新能力的人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教育
阅读能力是中学教学大纲所要求培养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阅读是学习外语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在中学英语学习这个循环过程中,初中重在听、说能力的培养,高中重在读、写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教材中丰富的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是值得我们广大英语教师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拟从分析高中英语阅读材料的特点入手,探讨教学策略,以求有效
在这个通讯日益发达,交流日益国际化,生活节奏日益快速的时代,“诗意地栖居”已成为奢侈。这个缺少诗情的时代,学习诗歌对于正处在诗一般年龄的学生来说也逐渐演化成为一种应试的手段。在日益物质化的今天,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又该如何去唤起少年心灵的诗性,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文化眼光呢?在教学《乡愁四韵》时我做了如下尝试。    课前导入    师:上课前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思念是什么滋味?(板书)  
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又具有一定思维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他们必须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并能从事创造性的劳动,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师生互动,创设自由安全的学习环境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充分自由安全的境界中展开自主学习,树立“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活动”,形成师生
学习爱好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在实践中,爱好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爱好,就会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爱好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说:“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爱好。”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
教育部副部长韦钰指出,创新是产生于激情驱动下的自觉思维,创新思维是由于爱、追求、奋斗和奉献所形成的精神境界高度集中,浸沉于那种环境里所产生的自觉思维。创新能力由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三大要素构成,创新意识是个体对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持有一种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有了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引导,个体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