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植诗歌中的“浮云”意象

来源 :写作(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t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曹植诗歌中的“浮云”意象是其情感的有力载体,可分为“壮志之云”、“孤独之云”和“自由之云”三类。这充分展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对孤独的恐惧与压抑以及对自由仙界的向往与理想人格的追求,是曹植在跌宕起伏的人生中经历的孤独与落寞的写照,更是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意识的展现。
  关键词:浮云意象;理想;孤独;自由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浮云”意象历史悠久,象征意义也不断丰富。先秦时期,《诗经》就有作动词和助动词的云字意象,但涉及自然天文的意义较少。“浮云”意象的真正萌芽源于《楚辞》,当中有大量自然意义的云类意象:如“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思美人》)、“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远游》)。此时,“浮云”是作为抒发愁苦不得志的依托,其余“玄云”、“青云”等则多带有神话的色彩。在两汉的《古诗十九首》中,“浮云”就象征了两种含义:其一是《行行重行行》中的“浮云蔽日”,其二即《西北有高楼》中的“高楼入浮云”。魏晋时期,“浮云”意象的思想内涵更为多样。
  一.壮志之云
  曹植生于汉末大乱之际,“生乎乱,长乎军”是他幼时生活的写照。但饱读诗书的曹植在儒家传统诗教的影响下,也有一番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
  29岁之前是曹植文学创作的早期,以赠答诗和饮宴诗为主,包括《斗鸡诗》、《应诏诗》、《赠徐干诗》等6篇。其中,云的意象就有浮云、青云、朝云、烟云等,大都洋溢着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字里行间透露出青年时代壮志在胸、毫无牵绊的心绪。
  “青云”这一意象,是积极的。例如《斗鸡诗》中,“长鸣入青云,扇翼独翱翔”一句则刻画了一只斗胜的鸡对着高空的云啼叫、拍打翅膀羽翼的情形,写得扬眉吐气、雄浑壮大。云,不过是自然界一客观景象,然而在他笔下,却有喜忧之变,这取决于诗人一时一地的心理感受。反观诗歌的创作背景,当时曹植与曹丕還是兄弟关系,诗中虽然写出了贵公子的享乐生活,却也透露出一种昂扬不羁、志得意满的生命精神,一定程度上是曹植内心的反映。一如曹植奉诏之后所作的《应诏诗》,在一番“秣马脂车”的匆忙准备后,诗人奉诏入京,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流风翼衡,轻云承盖”一句中,“流风”、“轻云”正是寄托了曹植应诏途中踌躇满志、不胜欣喜的情感意象。而“轻云”又意为薄云、淡云,一路上,马儿疾奔,云淡风轻,穿山越岭,诗人的心情也异常愉悦。这也暗含了想要展翅高飞、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
  二.孤独之云
  《三国志》中载:“植任性而行,不白雕励,饮酒不节”,加之行征虏将之责前往救援时,被曹丕怂恿再次酒醉,令曹操一怒下“悔而霸之”。及至曹丕当权,曹植便被逐出邺城,结束了自己的贵族公子生活,陷入更加水深火热的封地生活。当初那个满怀壮志的青年,此刻内心除了恐惧,更多则是孤独。
  在《浮萍篇》中曹植提到:“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悟勤在朝夕,无端遭罪尤……行云有反期,君恩倘中还”。显而易见,诗中多用比兴,以女子的视角进行写作。先以浮萍起兴,又以琴瑟、商参、茱英等作比,意象十分丰富。女子虽然“烙勤在朝夕”,仍然“无端遭罪尤”。可见君恩如逝水,一去不复返。而女子孤身一人,仍不忘蒙受恩宠的过去,又被承受着现实的当头棒喝。以“行云”即流动的云为喻,借其一路跟随反衬君恩轻离弃。这也是诗人内心复杂、孤独处境的写照,借此委婉而激愤地表达自己心中的怨恨。
  同样,《杂诗》、《当墙欲高行》、《赠白马王彪》等6首诗歌也表达出了曹植孤身一人的困顿。《杂诗》中“浮云翳日光,悲风动地起”则直陈不满,以“浮云”喻“中人”,这是古典诗歌中对奸吝小人蒙蔽君主的常见比喻。可见,曹植对曹丕父子的严酷迫害极度恐惧,始终不敢直言君主过错,无奈说成小人怂恿。而《吁嗟篇》中“吹我入云间”和另一《杂诗》“吹我入云中”的“云间”、“云中”,暗含的是曹操在世时,曹植曾随他南征北战,后进爵封侯的通途日子。自以为在朝为国辅弼之臣,不期跌至谷底,这巨大的落差一直冲击着诗人敏感的心灵,也加剧了他的孤独。
  三.自由之云
  黄初二年,监国使者的一份奏章几乎令曹植丧命,后因太后维护才得以保全。不久他又因诬告而几欲获罪,这都使得曹植如惊弓之鸟一般惶惶不可终日。现实的失意迫使曹植将目光和思绪转向虚无飘渺的远方。在游仙诗营造的幻境中,“云”成为了他追逐仙人的工具和阶梯。而这种乐此不疲的追逐,却是对现实世界的强烈批判。曹植不堪现实压迫,渴望挣脱现世的苦难,飞升到另一个世界。但他又不像屈原,在诗中一番徜徉之后,到结尾处便从精神的高峰跌入现实的谷底,戛然而止。一如刘熙载在《艺概》中的评价:“曹子建、王仲宣之诗出于《骚》”。
  而曹植的游仙诗不在少数,在仙境中,他把潜意识的幻想,用诗的感情、韵律和语言表现出来。如《仙人篇》:“飞腾逾景云,高飞吹我躯”,诗中描述了诗人在仙界飞腾之时穿过云层,高处的风拂过他身体的情形。《苦思行》有言“下有两真人,举翅翻高飞。我心何踊跃,思欲攀云追”,而想要到达另一个世界,则必须要有所凭借。曹植选择了腾云驾雾,云端、云际都是他所依托的工具,并借此到达心向往之的世界。除此之外,浮云意象也是他向往世界的表征。《飞龙篇》有“晨游太山,云雾窈窕。忽逢二童,颜色鲜好。乘彼白鹿,千聆芝草……”,《陌上桑》亦不乏“望云际,有真人,安得轻举继清尘。执电鞭,驰飞麟……”正因为现实世界使曹植无法看见未来,但他所追求的仍是一颗自由之心,唯有借助对仙境的描绘,才能聊以慰藉。
  四.结语
  以上三类浮云意象,无不饱蘸了诗人的充沛的情感,暗含身世遭遇之不幸,并能点染出时代特征。因而内涵深刻,使浮云意象在建安时代焕发出了绚丽的色彩,在整个先唐史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浮云”意象既是诗人复杂心情与情感的记录,也是作者审美观照的折射,蕴涵着丰富的精神内涵。
其他文献
摘要:梭罗隐居两年所著的《瓦尔登湖》批判了工业时代的人类过分追逐物质生活而导致精神生活贫乏的现状,并提出了保护自然,追寻心灵本真的命题。一方面,从梭罗对自给自足的生活的描写及瓦尔登湖生态环境的刻画,与城市严重的环境污染对比,显现了科技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从深入自然的程度的递进,对现世的反省与对生命本源的追溯更值得注意,这种精神的收获可以转化成生活的智慧,有较大的现世意义。  关键
期刊
摘要:《上海往事》以“上海”为名,主体部分(高潮和结局)却在水乡小镇和一座孤岛上展开,并通过对乡村风土人情的大量描写,营造出浓郁的乡土氛围,饱含乡土元素。本文从“想象”和“现实”两个角度切入,结合小说的人物形象和关系、环境描写以及情节设置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上海往事》中的城乡关系,提出“乡土‘永远’是城市的精神故乡”。  关键词:人物;环境;情节;城乡关系;精神故鄉  一、“想象”——城市与乡村的
期刊
摘要:关于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学界至今尚无定论。本文主要从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两大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意图为“讽喻说”提供更多参考材料,同时对“爱情说”的部分观点进行反驳。  关键词:《长恨歌》主题思想;讽喻说;爱情说  《长恨歌》是中唐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但关于其主题思想的争论在学术界从未止息。综其要者,主要有“爱情说”、“讽喻说”和“双重及多重主题说”三种。本文通过对诗歌创作背景、诗
期刊
摘要:萧红香港时期的创作具有较为明显的分区,一方面是对于故乡童年的回忆;另一方面是战争形态下的国民性书写。看似毫不相干的两条叙事主线,在内里却有着殊途同归的精神内核,饱含着作家内心对于人性的无力和体味人生百态后日渐生出的同情。  关键词:香港创作;人物分析;悲悯视角  香港作为萧红创作转型的一个基地,在萧红创作生涯中的作用不可估量。香港的稳定和它的自由的政治环境以及文坛的包容,让萧红可以充分展现个
期刊
摘要: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独创《说难》篇针对游说现象进行总结,对上游说需要在把握君主需求的基础上陈述自身观点,达到君主认可自身观点的效果。韩非子详谈游说过程中的“七危”和“八难”。游说的关键不在于“放”,而在于“收”。《说难》一文对后世者游说提出了三个目标,最低追求是保全自身,其次是运用技巧使得君主能够接受自己的意见,最终目的是达到和君主之间“亲近不疑”的关系。体现出的“术”的智慧对后世有着不朽的意
期刊
摘要:残疾曾让史铁生丧失了生的希望,是写作让他重燃生命之火。对死亡的态度让他超越了思维,成为一种永恒的精神,他的文字看似朴实淡雅,但里面却流淌了豁达与平静。他已经超越俗世对死亡的看法,化作一种永恒的精神活在人们心中。  关键词:史铁生;写作;生命;死亡  史铁生于1951年生于北京,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调回北京,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期刊
摘要:现阶段信息化的发展促进了知识的广泛传播,人类已经全面进入信息时代,这对于教育界而言,也带来了很多新的事物,推动着教学方式的变革。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以“微课”为代表的“微”教育时代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的日常。微课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拓宽学生的课后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实现实时查漏补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探讨微课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作
期刊
摘要:议论文的写作要注重结构的构思,以《六国论》为例,《六国论》用的是议论文中最典型也是常见的三段论模式。文章的第一部分首先提出问题,也就是中心论点。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分别从两个论点的角度进行论证。第三部分解决问题,也是结论部分。总结教训,借古讽今。掌握了这些基本结构,在写作时做到三要素完备、突出;论证结构严密、逻辑性强、合乎规范模式;语言准确、鲜明,写好议论文就不难。  关键词:议论文;《六国论
期刊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的思维逐渐步入成熟的阶段,这一时期对学生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作文教学,尤其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应当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作文思维能力切实得到发展与提高,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和学习能力。本文基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具体的案例,论述并探讨了高中作文思维训练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作文;思维训练;案例探讨  纵观近些年教育教
期刊
摘要:《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一部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作为中古阿拉伯社会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它从多方面反映了阿拉伯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环境、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生活状况等。在《一千零一夜》内容丰富、庞杂的故事中,创作者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其中女性形象特别是反面女性形象的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阿拉伯社会的风俗人情、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等情况,值得探究。因此本文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