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策略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0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延迟评价,保持学生思维能力持续性
  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的、独特的、有创意的见解往往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即所谓的“顿悟”和“灵感”。倘若过早的对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问题的回答给予终结性的评价,势必扼杀了其他学生创新和发散思维的火花。运用延时评价,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更好的创新灵感,共同经历成长历程。
  例如在执教《中国的工业》时有这样一段探究对话:(节录)对照插图,对煤炭、石化、电力、钢铁等工业基地的分布进行讨论后。
  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分布?影响工业基地分布的因素有哪些?(短时的静场。沉默。)
  生甲(试探性地):资源因素。比如,电力基地要建在有水资源或有煤炭资源的地方。
  生乙:对!钢铁厂要办在铁矿多的地方;石化厂要办在有石油、天然气的地方。
  生丙(疑惑地):不是吧?上海的宝山钢铁公司,它的矿石、煤炭就是从外地运进去的。
  师:那么,这是——
  生丙:市场因素。
  生戊:我要补充,工业建设还要考虑交通运输,如上海钢铁基地就利用了海洋运输……
  生丁:还充分利用了长江内河航运的黄金水道。
  生已:这是交通因素。
  师:同学们,今天本课最为精彩的内容都让你们自己研究出来了啊,你们真聪明!
  这是一个根据地理事物信息,通过归纳、抽象、概括等探究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基本规律的例子。上例中,生甲归纳出“资源因素”,这显然是一个成功的突破,但后来,学生思维趋向同一,进入了定势的思维通道。这时,冷场,沉默,并非思维静止。沉默中,孕育着爆发,孕育着探究性活动的新的突破。当探究性思维活动尝试着新的突破时,当学生“试着在别处挖洞”时,课堂出现冷场,老师不要急于暗示、“诱导”,而应实施“延迟评价”,保持学生思维能力的持续性。
  二、个性评价,重视学生优势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
  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是彼此独立、以多元形式共存的一组智力,即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学习能力。对此美国成功心理学大师克里夫顿把人的“成功”定义为“最大限度地的发挥人的优势”。人的学习亦应建立在自己优势的学习能力上。
  “在哈佛的课堂,是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的”这就是哈佛的魅力所在。答案尚且不求唯一,何况我们面对不同个性、不同基础的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而言,有的学生自然观察能力比较强,有的学生分析地理现象、把握、再现能力较强,地理教学除了培养学生掌握一般学习能力、形成地理学科所独有的学习与初步研究的能力外,还要帮助学生发现他们的学习优势,并促使这一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学习成就或和理想的发展结果发现。
  三、自我、相互评价,在交流中使学习能力得到持续发展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程评价是为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和自我教育功能,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的状况,提出改进计划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在《认识沙尘暴》教学中,有这样的片段:
  师:通过同学们的研究,大家对沙尘暴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在同学们研究的同时,老师也进行了研究。大家看一下我的研究结果。(大屏幕展示文字内容,题目《沙尘暴并非百害而无一利》)
  学生很惊讶的看着屏幕。(很多学生没想到沙尘暴还有有利的一面,一些媒体也只注意宣传不利影响,所以老师选择展示这一研究内容吸引了学生。充分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师:看了老师的研究结果,你们有什么感想?
  生:原来沙尘暴也有有利的方面。
  师: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应学会从多角度看问题。把不利的因素利用好,也会转化成有利因素。
  师:通过我们认真的研究,现在我们对沙尘暴已经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土地沙化已经成为我国最严重的环境问题。那么为了防止沙尘暴的继续肆虐,我们作为学生应该怎么做呢?
  生1:爱护花草树木,不破坏生态环境。
  生2:多做沙尘暴的宣传,让大家知道沙尘暴是怎么形成的,自觉的保护环境。
  生3:还应该让大家知道沙尘暴的危害。
  师:总之一句话:让多样生物永在,愿地球环境更美!谢谢同学们这些天来付出的辛勤努力!相信大家将来会在保护环境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了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不仅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巧妙的融为一体,而且使得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在这节课都得到充分锻炼和发展。学生本人从评价中学习,不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地理思维能力。这时,评价就实现了从选拔,甄别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功能的转变。
  总之,地理教师在实施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时必须以“促进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评价指导思想、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等,都需要围绕着该价值取向进行调整。重视和加强对课堂教学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等功能,把课堂教学的重心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转移到正视学生的基础、着眼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各种潜能,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促进其地理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上来。
其他文献
原有政治课教学存在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的缺点。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品德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推进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来成年人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  高中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第一,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第二,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方法上改革和创新。高中
期刊
理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科学而先进的理念是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取得成效的催化剂。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必须以新的角色积极参与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的理论和观点,掌握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的方法,应当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完成以应试教育角色向以素质教育角色的转换。在现代社会中,数学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是公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是终身发展的需要。数学教师角色不仅是知识的
期刊
近年来,在各地中考试题中涉及到“分类讨论”的问题十分常见,因为这类试题不仅考查学生的数学基本知识与方法,而且考查了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然而从近几年的中考阅卷中发现学生在解此类问题时,考虑不周全导致失分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平时的教与学中,尤其是在中考复习时,对“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渗透不够。  本文将主要从近年来中考试题中举例说明“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这对提高同学们全面分析问题的能
期刊
情感对于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如果只从理性上讲给学生一些道德知识、道德规范,而没有伴之以必要的情感体验,那么这样的思想品德只能存之于脑,停之于口,而不能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只有启动学生的感情,才能增强他们内在的动力,并进而运用这种动力,最有效地去开发自身潜能。所以思想品德课中的情感教学不容忽视。那么,如何来加强思想
期刊
多元智能理论早在1983年就正式提出。这一理论在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许多教师和教育专家的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由此发生了改变。多元智能理论对中学语言学科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及实践指导。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语文学科教学的目标应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智能为主,并尽可能地利用学生的其他智能来发展语言智能。众所周知,语文学科由于语言和思维的密切关系,有着培养智能的优越条件,语言智能中的语言与思维以特定的结构组成
期刊
物理知识在现代生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有关试题在高考中频频出现,越来越引起广大师生的注目。特别是众多交通工具,几乎它们的每一部分都包含有物理知识的应用。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物理知识在实际交通中的应用,现将相关应用的题目归纳如下:  一、驱动力  例1:在平直公路上前进的自行车,则(A) 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均向后。(B) 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C) 前轮受到的摩
期刊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其中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培养新世纪新型建设人才的时代要求,也是教学的重任。我长期从事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抓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期刊
我从事外语教学工作十几年了,在教学过程中,每届都碰到了一定数量的外语学习上的差生。怎样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在这方面我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掌握差生心理,建立的师生感情  1、对症下药,开发非智力因素。作为教师对具体学生要作具体分析,各个突破,比如父母离异的学生,大多数较内向,自卑,性格孤僻,我主动给他们母亲般的爱,找他们谈心,了解
期刊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精彩的,应该有充分的师生互动,融洽的情感交流、巧妙的思维点拨、恰当的语言输出。而错误则是令授课教师头痛的问题,但错误常常会伴随着教学的始终, 很难杜绝。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允许学生出错,并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让其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道亮丽风景线。  笔者教授A Workaholic一课时,让学生看句子:The mo
期刊
高中历史教科书被同行形象地称为“压缩饼干”,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对教材上的一些内容必须进行“发水”,让其充实,使它更生动形象和易于理解。同时,这个“发水”的过程,就是学生训练思维、生成能力的过程。  一、知识和能力要求的层次性  深层次分析处理教材,这既是历史课堂教学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艺术的重要体现。历史基础知识由史实和史论两部分构成,体现在教材中包括目录、正文、注释和插图等具体内容,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