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言多元智能发展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en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元智能理论早在1983年就正式提出。这一理论在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许多教师和教育专家的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由此发生了改变。多元智能理论对中学语言学科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及实践指导。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语文学科教学的目标应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智能为主,并尽可能地利用学生的其他智能来发展语言智能。众所周知,语文学科由于语言和思维的密切关系,有着培养智能的优越条件,语言智能中的语言与思维以特定的结构组成系统,可形成非加和性的系统优势。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开发学生的语言潜能,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一、语言智能是多元智能发展的基础
  语言是反映客观现实的符号系统。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构成了语言的内容和语言智能的作用对象,人们通过观察把客观自在之物转变为语言主体的意识,先以表象的形式为智能的发展提供感性材料。大脑中储存表象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着智能的高低。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劳动的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在学生的智力发展中占有何种地位。由于时间、空间和手段的限制,学生的观察范围毕竟是有限的,阅读和课内学习便成了学生间接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它可以更快地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为此,教学应把对社会和自然的认识列入语言教学的目标,通过课内教学和课外阅读的衔接,课外语言活动的开展,以及综合文科的建立,不断地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由知而能,由杂而深。为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建立与语言训练、智能训练相统一的课外观察和课外阅读序列,让学生的记忆仓库源源不断地添加材料,并保持记忆的长久性和回忆的灵活性,从而奠定智能发展的基础。
  二、语言智能的本质是语感和思维
  1、培养语言感悟能力语言智能既来源于知识,也来源于语言实践,而以语感为基础层次。语感是对语言表层意义和深层韵味的敏捷、直接和整体性的直觉感知。其认知机制是据观察所得的表象和阅读所得的知识经验加以类推,而不经严密的科学分析。就像有经验的医生一看病人的症状就能判断病情一样,这是一种快速高效的语言感悟能力。一个语感好的人,阅读能见微知著,表达能规范达意。有经验的教师,对语感的培养都十分重视。语感说到底就是对语言和它所反映的客观现实之间关系的感知。而培养语感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多读多诵典范的文章,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二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更多真切的体验,做到胸中有生活,口中有语言,才可能获得对语言的敏锐感觉。(
  2、培养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形象思维是凭借表象进行的思维,表象是形象思维的起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勤于观察,广泛阅读,并用个体语言将所见所闻描绘成清晰的表象,从而丰富记忆仓库中表象的储存量。事物的表象具有可见、可闻、可感的直观性特征,有了丰富的表象,再根据主题需要,发散思维,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把握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便可在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背景下获得具体可感的形象来。如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理解,读者调动想象,眼前就会出现滔滔江水滚滚东流的壮观景象,就会听到历史岁月奔腾不息的脚步,就会看到一代代英雄豪放飘逸的雄姿。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除了引导学生自觉地储存表象之外,还要抓阅读时的形象再造、补充和分析能力的培养,抓写作时对表象的回想、再现、联想、对比乃至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培养,要做到把形象的特征及其成因的把握和具体细腻的语言描写相结合。抽象思维分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两者之间从形式、方法到规律都有所不同。这些逻辑知识尽管抽象,但它们对智能的发展起指导作用,在适当的时候以趣味的形式渗透一些逻辑知识,对学生思维的发展由自发到自觉、由量变到质变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语言和逻辑思维训练的结合。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心理的实际和教材特点,对各种思维能力、语言能力以及它们的知识基础作出评价,以防学生出现片面性和盲目性。训练内容具有系统性、程序性,才能保证学生智能沿着从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到高级的轨道推进,使知识和能力之间、语感和思维之间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三、注重非智能因素的作用
  为保证学生语言智能结构的优化和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在发展智能培养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积极的动机,广泛的兴趣,热烈的情感,高尚的情操,敏锐的自我意识和既独立而又融洽的性格,发挥非智能因素的协同作用,语言学习是一项特殊的认知活动,必须有全部心理因素(即智能和非智能因素)的共同参与,才能保证学习取得成功。非智能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思想和感情上。语言学科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语言运用能力,而语言的运用又是思想感情的交流,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教材本身既是客观现实世界的艺术再现,又大都浸透了作者深沉饱满的爱憎之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对文章大意的把握上,还要同跃动于作品字里行间的作家之心同振共鸣,引起优美的或丑陋的,崇高的或悲劣的,悲惨的或可笑的等种种感觉,从而在心灵上得到愉悦和陶冶,增强对生活中是非美丑的判断能力。可见,学生的情意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智能结构的建立与发展,它对语言智能的发展具有引导、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要贯彻全面、完整、和谐的发展原则,不失时机地渗透多元智能发展的意识和策略。这样,优化学生智能结构,培养高素质人才,就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其他文献
情感是维系和协调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是教学活动的灵魂,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尤其是体育教学,由专业特点决定教师经常要手把手教授学生动作,与学生情感交流更为直接、具体。教师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暗示、每一个眼神都传递着教师不同的情感,都可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巨大变化。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情感能增进师生间的情谊,缩短师生
期刊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人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该文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几点做法和体会表述如下。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过程,教书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为目标,从教学思路到教学方
期刊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审美的丰富性在于通过听觉能够刺激唤醒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从而在心中呈现丰富多彩的立体世界。反之亦然,其它艺术学科的信息作用于各种感官,也能激发听觉神经,从而产生乐感。白居易在《画竹歌》里说看绘画的审美感觉是“举头忽看不是画,低耳静听疑有声”,宋祁在《玉楼春》中说“绿扬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都是视觉与听觉审美艺术水乳交融的绝唱。本文试图就音乐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艺术通感,
期刊
内容摘要: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重头戏,需要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营造良好德育人氛围,形成良性循环的局面才能 抓住根本。 社会、家庭对教育的要求在提高,对孩子的期望值在提高,特别是学业成绩的要求提高,也引起教育内部激烈的竞争。这种局面给教育工作者以压力,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未成年人思想问题,引起人们对教育本质的思考。   关键词:未成年人 道德 建议    随着国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好转,
期刊
管理,简言之就是由管理者通过一系列协调性活动,把一组相关要素整合起来,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的实践过程,在学校管理中有许多要素,如何将这些要素调配好,这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关系到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学校管理的主要要素包括人、事、物、时间、空间、信息等,根据我在学校管理中的体会,我认为,要管理好一所学校,关键的两个要素是人的要素、事的要素。  一、人的要素  “事在人为”,人是管理中的核心要素,
期刊
以住对体育课的评价都是对运动的体能和运动的技能的评定,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少数学生获得鼓励,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大多数学生都成了体育学习的失败者,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相抵触的。在教学中如何对体育与健康课进行评价呢?根据教育部推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得出以下评价方案。  一、教学评价过程  1、出勤
期刊
原有政治课教学存在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的缺点。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品德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推进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来成年人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  高中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第一,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第二,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方法上改革和创新。高中
期刊
理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科学而先进的理念是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取得成效的催化剂。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必须以新的角色积极参与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的理论和观点,掌握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的方法,应当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完成以应试教育角色向以素质教育角色的转换。在现代社会中,数学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是公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是终身发展的需要。数学教师角色不仅是知识的
期刊
近年来,在各地中考试题中涉及到“分类讨论”的问题十分常见,因为这类试题不仅考查学生的数学基本知识与方法,而且考查了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然而从近几年的中考阅卷中发现学生在解此类问题时,考虑不周全导致失分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平时的教与学中,尤其是在中考复习时,对“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渗透不够。  本文将主要从近年来中考试题中举例说明“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这对提高同学们全面分析问题的能
期刊
情感对于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如果只从理性上讲给学生一些道德知识、道德规范,而没有伴之以必要的情感体验,那么这样的思想品德只能存之于脑,停之于口,而不能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只有启动学生的感情,才能增强他们内在的动力,并进而运用这种动力,最有效地去开发自身潜能。所以思想品德课中的情感教学不容忽视。那么,如何来加强思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