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的时代,周游六国,遇到过荷條丈人、佝偻者、耕者等等,这些隐士对孔子没有曲语。而所有的儒家道家经典记载,孔子也始终不失孔子应有的儒家气象,孔子的气象是不自大,洗耳恭听。尽管有时主张不同,孔子仍然尊重教训他的人。但是弟子们往往不服气,孔子从没有不服,隐者们不是为了羞辱他,孔子的圣境就在于他的大、和。孔子与批评他的隐者、智者所处都是同样的道境,都有一样的慈悲之心,所不同的是,孔子知不可为而为之,力图挽救正在堕落的世道人心。弟子们则不同,弟子们认为老师最伟大,遇到有人诋毁老师,他们要保护自己的老师。因为道心不同,而致情绪使然。如果连孔子身边的弟子都只能做到这样,那么天下人又能如何?后世随着时间推移,演变成对孔子膜拜的情绪。
在孔子时代,无论是孔子与庄子的对话,还是与弟子们对话都是为了真。孔门弟子让后世不可企及之处,在于弟子们看不懂师父就问,不用揣摩。例如,孔子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伙食。孔子倚树而吟,这份淡定。颜回端供而立,没有狼藉像,依然从容不失气象。另外一段,孔子弦歌不辍,子路跟子贡说老师无耻么?颜回转问孔子,孔子说,冬夏青青,唯松柏独能正。接上面颜回的问题,颜回偷看了老师一眼,说:仲尼恐其广己而造大也,爱己而造哀也,曰:回,无受天损易,无受人意难。孔子虽然倚树而歌,但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做师父的人终日行不离辎重,他的生命没有一刻是为了外在的肉身而活,行走坐卧都是道的履踐,为人师所在师道的层面,随时随地对弟子关注,随时随地因人而异的施教,不会遗漏每个细节。何时鼓励,何时搁置,何时教诲,都是施教的能力。恐其广己而造大,恐其爱己而造哀。所谓广己,人学了很多学问,很容易自以为是。自觉不自觉装懂,装圣人。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走夜路的其实很怕鬼,硬撑着装作不怕的样子。生死面前,颜回端供而站,但是内心有些惶恐,生死撞击他内心守不住的时候,孔子抓住这个苗头当头棒喝。爱己而造哀,因为珍惜自己的生命,才会生出哀伤,情绪一生,无论是革命性鼓动的情绪,还是爱己而造哀的情绪,都会被情绪所牵动,而使身心失重。君子居正,《大学》所谓正心,心一旦失正,意也失诚。失去信心,就会自乱阵脚,自己先败下阵来。
孔子爱怜颜回的称呼,回,无受天损易,无受人易难。意为,不遭天谴容易,做得好不介意别人不夸赞难。孝容易,又敬又孝难,敬孝容易,父母不知道你敬孝而孝难,做到极致,做到圣境。
以上面一点,稍稍窥见圣人时代的景象。那个时代,虽然标签为儒家。所谓的儒道不二,不是在知识层面的理解,不是口头禅,不是在概念上的弥合。人类历史是每个人以自己的身心个体,证圣的过程,上天造人,只有一个目的,让人成为人,但是不会无限制给你机会,所以就有了生死。生死是有时间段的。在段落范围内,不能完成人为人的过程,宗教会告诉你,你浪费了机会。出生落地,就开始了倒计时。儒家不用宗教的语言说明,但是意思相同。所以儒家也修身,三教都以修身为本。只有自己的船能度自己过河。糟蹋自己的身体,就不是修身。所以既要贵生,又不能贪生。如何用生命让自身贵出气象,孔门中,子路死的时候,戴正帽冠,以冠正身,庄严的活着,庄严的死去。以身为贵,道心宏大,生命的圣境就呈现了。不是两端的,一定是表里一如的,孔子称赞子路,一个人穿棉絮败露的破旧衣衫见最尊贵的人都面无愧色,就是子路。不以穿贵穿贱为分别,这就是基于生命尊严层面的对视和对话。
这个层面上,儒家、道家除了表述上面的不同,没有差别。都是为了激活为了呈现生命最壮观的部分。现今儒门研究多半限制在自我分类的经典研究之内。庄子中,设计如此多孔子的章节,打印出来已经那么厚,并未受到历代研究儒家的学者们的重视。有几点原因:第一,先天认为是道家,所以自动排出在外,此所谓割地卖国。天若不生仲尼,漫漫长夜。研究孔子,如何能将《庄子》中的仲尼切割?有什么权力不让孔子的光芒照见这块土地?先不说《庄子》中的孔子是否真实不虚,是否我们诚其意先看看?第二,在整个先秦,几乎无第二做学术评论的人能如庄子这般举证孔子。读《天下》篇,后世无人不承认此篇最为中道,无偏私。每个时代都会出现通人,这个人会来贯通即将扭曲的圣学。孔子,孟子,汉代董仲舒,五代王文通,然后周子,程朱,阳明,此后的学者多是知识层面的,直到民国出现了马一浮。最近评选的民国十大人物,并没有马一浮,马一浮是唯一没有民国范的人物,可以讲马一浮不属于民国,他超越了民国。
马先生说,孔子以六艺设教,六艺涵盖现在的三百六十行,六艺是道之显,因为道不可言。道以六艺的方式给人间做联通。人们通过这个通道,穿越肉身的障碍,达到道的境界。修道是上天的慈悲,人一旦离道,祸就被激活了。所谓道器不二,佛家也讲不二,道家也讲一,凡事使用一定是二的,不二不能使用,一是形而上的。只要是二,就容易被二牵引而撕扯出去。例如走在道上,一旦偏移就会背道而驰,在回收向道的时候,这种力量的撕扯和冲击就会使人受伤。小孩过独木桥的时候,不知道小心,大人看到危险,硬拉回来的时候,有时候就会把小孩拉伤。天地的大慈悲会对每一个偏离道的人施以拉力,两种力量的较劲,胳膊就脱臼了,祸患就出现了。大人不会因为胳膊疼了,而不拉,小孩因为不懂事,有时候会恨,这是愚蠢。俗人的愚蠢在于圣人越是想救他,越是认为圣人想迷信他,他就以圣人和佛陀为仇。道的力量,看到你偏离了道,就要把你拉回来,所谓道不远人。但是如果你硬是要偏离,随之而来的祸患,小者扯断胳膊,大者就是不得救。自绝于道,自毁的程序就启动了,不是世界抛弃了你,是你抛弃了世界。
在孔子时代,无论是孔子与庄子的对话,还是与弟子们对话都是为了真。孔门弟子让后世不可企及之处,在于弟子们看不懂师父就问,不用揣摩。例如,孔子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伙食。孔子倚树而吟,这份淡定。颜回端供而立,没有狼藉像,依然从容不失气象。另外一段,孔子弦歌不辍,子路跟子贡说老师无耻么?颜回转问孔子,孔子说,冬夏青青,唯松柏独能正。接上面颜回的问题,颜回偷看了老师一眼,说:仲尼恐其广己而造大也,爱己而造哀也,曰:回,无受天损易,无受人意难。孔子虽然倚树而歌,但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做师父的人终日行不离辎重,他的生命没有一刻是为了外在的肉身而活,行走坐卧都是道的履踐,为人师所在师道的层面,随时随地对弟子关注,随时随地因人而异的施教,不会遗漏每个细节。何时鼓励,何时搁置,何时教诲,都是施教的能力。恐其广己而造大,恐其爱己而造哀。所谓广己,人学了很多学问,很容易自以为是。自觉不自觉装懂,装圣人。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走夜路的其实很怕鬼,硬撑着装作不怕的样子。生死面前,颜回端供而站,但是内心有些惶恐,生死撞击他内心守不住的时候,孔子抓住这个苗头当头棒喝。爱己而造哀,因为珍惜自己的生命,才会生出哀伤,情绪一生,无论是革命性鼓动的情绪,还是爱己而造哀的情绪,都会被情绪所牵动,而使身心失重。君子居正,《大学》所谓正心,心一旦失正,意也失诚。失去信心,就会自乱阵脚,自己先败下阵来。
孔子爱怜颜回的称呼,回,无受天损易,无受人易难。意为,不遭天谴容易,做得好不介意别人不夸赞难。孝容易,又敬又孝难,敬孝容易,父母不知道你敬孝而孝难,做到极致,做到圣境。
以上面一点,稍稍窥见圣人时代的景象。那个时代,虽然标签为儒家。所谓的儒道不二,不是在知识层面的理解,不是口头禅,不是在概念上的弥合。人类历史是每个人以自己的身心个体,证圣的过程,上天造人,只有一个目的,让人成为人,但是不会无限制给你机会,所以就有了生死。生死是有时间段的。在段落范围内,不能完成人为人的过程,宗教会告诉你,你浪费了机会。出生落地,就开始了倒计时。儒家不用宗教的语言说明,但是意思相同。所以儒家也修身,三教都以修身为本。只有自己的船能度自己过河。糟蹋自己的身体,就不是修身。所以既要贵生,又不能贪生。如何用生命让自身贵出气象,孔门中,子路死的时候,戴正帽冠,以冠正身,庄严的活着,庄严的死去。以身为贵,道心宏大,生命的圣境就呈现了。不是两端的,一定是表里一如的,孔子称赞子路,一个人穿棉絮败露的破旧衣衫见最尊贵的人都面无愧色,就是子路。不以穿贵穿贱为分别,这就是基于生命尊严层面的对视和对话。
这个层面上,儒家、道家除了表述上面的不同,没有差别。都是为了激活为了呈现生命最壮观的部分。现今儒门研究多半限制在自我分类的经典研究之内。庄子中,设计如此多孔子的章节,打印出来已经那么厚,并未受到历代研究儒家的学者们的重视。有几点原因:第一,先天认为是道家,所以自动排出在外,此所谓割地卖国。天若不生仲尼,漫漫长夜。研究孔子,如何能将《庄子》中的仲尼切割?有什么权力不让孔子的光芒照见这块土地?先不说《庄子》中的孔子是否真实不虚,是否我们诚其意先看看?第二,在整个先秦,几乎无第二做学术评论的人能如庄子这般举证孔子。读《天下》篇,后世无人不承认此篇最为中道,无偏私。每个时代都会出现通人,这个人会来贯通即将扭曲的圣学。孔子,孟子,汉代董仲舒,五代王文通,然后周子,程朱,阳明,此后的学者多是知识层面的,直到民国出现了马一浮。最近评选的民国十大人物,并没有马一浮,马一浮是唯一没有民国范的人物,可以讲马一浮不属于民国,他超越了民国。
马先生说,孔子以六艺设教,六艺涵盖现在的三百六十行,六艺是道之显,因为道不可言。道以六艺的方式给人间做联通。人们通过这个通道,穿越肉身的障碍,达到道的境界。修道是上天的慈悲,人一旦离道,祸就被激活了。所谓道器不二,佛家也讲不二,道家也讲一,凡事使用一定是二的,不二不能使用,一是形而上的。只要是二,就容易被二牵引而撕扯出去。例如走在道上,一旦偏移就会背道而驰,在回收向道的时候,这种力量的撕扯和冲击就会使人受伤。小孩过独木桥的时候,不知道小心,大人看到危险,硬拉回来的时候,有时候就会把小孩拉伤。天地的大慈悲会对每一个偏离道的人施以拉力,两种力量的较劲,胳膊就脱臼了,祸患就出现了。大人不会因为胳膊疼了,而不拉,小孩因为不懂事,有时候会恨,这是愚蠢。俗人的愚蠢在于圣人越是想救他,越是认为圣人想迷信他,他就以圣人和佛陀为仇。道的力量,看到你偏离了道,就要把你拉回来,所谓道不远人。但是如果你硬是要偏离,随之而来的祸患,小者扯断胳膊,大者就是不得救。自绝于道,自毁的程序就启动了,不是世界抛弃了你,是你抛弃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