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读《论语》?(上)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dingmanz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作为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是我们了解孔子思想的最重要典籍,如果要说哪一本古籍在中国社会中流传最广,可能非《论语》莫属。
  那么,我们今天应该如何读《论语》呢?
  文字是最基础的钥匙和工具
  我们解读任何一本典籍,最基础的就是文字关。文字,是解读书籍的钥匙,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不搞懂文字就可以研究透彻书籍的。所以,我们读《论语》首先也就要从文字方面下功夫。
  《论语》大概成书于战国早期,所以我们在解读的时候,一定要多考虑当时文字的含义,以及单音节词为主的语境。比如《学而》中说“有朋自远方来。”朋,不能简单翻译为今天的“朋友”一词,《说文》解释说“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就是说出自同一师门的才称为“朋”,有共同志趣志向的人称为“友”,后面有一句“毋友不如己者。”即是说不要和志趣不同志向不同的人为友。“远方”,今天是一个双音节词了,“方”的最初本义是指一种掘土的工具,后来逐渐引申出“区域”“地域”的意思,“远方”即是说远处的地域,这个含义跟我们今天所用的“远方”相似,所以翻译为我们今天的“远方”也无不可。再比如说,《学而》里面还说“……为人谋而不忠乎……”,《八佾》里面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今天可能不少朋友会把这里的“忠”理解为“忠诚”之忠,还可能理解为“忠君”之忠,甚至理解为“愚忠”之忠,但其实“忠”的本义是尽心尽力的意思,《说文》曰“尽心曰忠。”这与后来所说的那种臣子对皇帝或者下级对上级的那种忠是有区别的。
  类似情况很多,我们注意到文字、词语层面的一些因素,在解读《论语》时候一般就可以解读出更加靠近文本原始含义的意思,而不至于完全以今天的语言内涵去解读。
  先了解历史背景更有利于我们理解其人其思想
  在解读《论语》中孔子所提倡的思想之前,如果我们先对于孔子生平、春秋史乃至整个先秦史有个大概了解的话,对于我们理解孔子思想会更容易。比如我们都知道孔子感叹当时礼坏乐崩。在《八佾》中,孔子对于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达出了“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愤怒。那么怎么看这种“礼坏乐崩”呢?




  礼,繁体写作禮,表示在礼器里面装满祭品举行祭祀,本义是指祭祀神灵以求福。《左传》里面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在产生之后就一直受到重视,进入西周后,周公制礼,继承并完善了此前已长久存在的祭祀文化,这就是礼乐文化。礼,在进入西周之后不仅仅是指礼仪,它更是指当时的周王朝的政治制度。礼,规定了天子、诸侯国、卿大夫、士等各阶层的权利与义务,通俗地讲,礼即是“别尊卑,明贵贱”。但随着历史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逐渐发生变化,于是这种旧的社会制度就注定不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从这个角度上,周代礼乐制度的破坏,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从这角度上来讲,孔子主张恢复周礼其实是一种“逆历史潮流”的行为,所以一般称他为保守派。但从另一方面来讲,东周自成立起,就开了一个乱的头,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孔子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提出想要恢复到西周时代那样秩序井然的时代是再正常不过的,毕竟,我们不能要求他站在我们今天的文明高度去提出一种超出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说通俗点,就是我们要理解“历史局限性”。
  再比如说,同样属于礼的范畴内,孔子特别重视“孝”。我们知道,周施行宗法制。嫡长子拥有优先继承权,嫡长子在继承天子之后,将自己的弟弟们分封出去建立新的诸侯国,在诸侯国内部也是如此,嫡长子继承国君位置后,将自己的弟弟们分封为大夫。在这种模式下,儿子对于父亲的尊重和顺从、弟弟对哥哥的尊重和顺从,是决定王朝以及诸侯国统治是否稳定的重要因素。所以,周特别强调孝悌,因为儿子对父亲孝,就不会忤逆弑父篡位了,弟弟对哥哥悌,就不会弑兄作乱了。孔子尊周制,很看重孝悌,而《学而》里面有子也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因为《论语》记载的孔子言行,而孔子是活动在春秋晚期的人物,所以我们在了解春秋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再去了解《论语》中所记载的孔子言行,就更容易理解了。
其他文献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养好生,一年四季身体好。”春天是万物复苏之机,人们应该借助春天的生机,养自己的生气。五脏有了生气,生命才能旺盛,人才有活力。一年四季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以春天尤其要会养生。  食补:清淡与营养并重  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始,阳气上升,气候温暖,人体的各组织器官功能活跃,细胞代谢旺盛。所以,饮食除了注意清淡外,还需补充大量的营养物质,只有营养供给充足,才能保证供给机体
期刊
背景资料:在公司召开的研发工作专项会议上,徐新建董事长把在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世界顶尖学府的见闻作了分享,包括许多新鲜概念和词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家居、智能机器人、跨界等等,如何将它们和当下的企业结合,笔者在不断思考。  曾经有一段时间,笔者系统地了解了“现代企业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的一些管理思想,如企业战略思考、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盈利模式与竞争优势、创新与企业家
期刊
满洲正白旗人阿克当阿不算一个如何了不得的人物。他虽然曾任嘉庆时的内务府护军都统,官居二品,历史记载却很少,网络上连个“百度百科”都没有。  然而,此人的奢侈却见于史书。嘉庆十三年(1808年),阿克当阿奉朝命来到扬州,督理两淮盐政,兼管三山事务。三山,一名护国山,位于南京西南板桥镇三山村的长江边,南北相连,三峰并峙,系江防要地。管理三山虽然属于兼职,地位却非同一般。做盐政还要兼管军务,可见嘉庆帝对
期刊
晚甘侯,甘氏如荠,字森伯,闽之建溪人也。世居武夷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奥。甘氏聚族其间,率皆茹露饮泉,倚岩据壁,独得山水灵异,气性森严,芳洁迥出尘表。呼吸之间,清风徐来,相对弥永,觉心神倍爽,顷滞顿消。大约森伯之为人,见若面目严冷,实则和而且正;始若苦口难茹,久则淡而弥旨,君子人也。然亦卒以此不谐于俗。庆历间,蔡君谟襄为福建运使,始荐于朝。得召对,使待诏尚食郎,而为开府于建之凤凰山,置北苑使领之
期刊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一种。武夷岩茶是我最喜欢的茶之一。  武夷岩茶有着众多的品种,也有与生俱来的“岩骨花香”。花香是很平常的,品质好的茶如铁观音、碧螺春等都有花香;但是“岩骨”使武夷岩茶从群芳中出挑出来。  一泡茶,自从她滋生出芽叶的那一刹那,就在等待,等待着经历光与火的褪变,等待着在水中复活。或许有人读懂了她的种种,或许只是随便喝掉,或许泡过了却忘了喝终被倒掉,或许根本连喝都没有喝,只是因为时间太
期刊
翻开中国近现代史,大家都会对“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肃然起敬。他是一位光芒四射的“外交奇才”,24岁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27岁成为驻美国公使,34岁出任外交部长。在中国第一代职业外交家中,顾维钧服务的年限最长,资历最为丰富。从踏入外交界那天起,顾维钧的杰出表现一直证明着他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对他的评价——“这所大学有史以来最有才华的学生”。  顾先生名垂千秋且又寿比南山,他生于1888年
期刊
关于芈字  古装剧《芈月传》的热播,使生僻的“芈”字广为人知,芈读作mi,有两个意义,一为羊叫,二为姓。芈字跟羊有关,《康熙字典》就把芈字归入羊部。芈字的发音和意义都是羊的叫声咩。咩为羊的叫声,牟为牛的叫声,也许古人觉得用羊的叫声咩作为姓不好,才变音变形为芈。  尽管《百家姓》中没有芈字,芈确是个古老的姓,《史记·楚世家》记载:“楚之先祖,出自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颛顼是五帝之一
期刊
近日,笔者看到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研究员李万来教授撰写的《“心”的呼唤》一文中,谈到“心本管理”,颇受启发。  一百多年来,管理学经历了物本管理、人本管理、心本管理三个阶段,很多专家明确提出了“心本管理是管理学的第三次革命”,当代管理学正在实现从“管理霸道”向“管理王道”的飞跃,也就是从“管理控制”向“管理无为”或者是“自主管理”的飞跃。  所谓的“心本管理”和《大学》里的“八条目”——“格物、致知
期刊
太上曰:上士不争下士好争,上士不徳下士好德。不争是智慧,无为是道。不争不是无能,而是取舍。不争不是放弃,而是包容。不争是一种境界,不争是一种生命态度。俗人好争,争强好胜,争名夺利,巧取豪夺。甚至为了控制,争得头破血流。西洋主流文化主张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自然界是争夺,企业之间就是竞争,国家间就是战争,总是演绎丛林法则。中国文化主张让,谦让、禅让、礼让。有理让三分,让,是一种不
期刊
第二站:丹凤县博物馆  1月1日下午6点左右,抵达丹凤县。丹凤县是一个很小的县城,县城内大部分地方都可以步行走到。  在赴陕之前,已和博物馆取得联系,对于我的拜访,刘馆长表现得非常热情,随着话题深入,亦是越谈越多。商洛本属于楚国,商鞅变法后,秦国强大,遂取商於之地。商於地方六百里,南接楚国,东接魏国,在魏楚两大强国的重压下,秦国能如此扩地,南取商於,东收河西,可谓扬眉吐气。自古有八百里秦川之说,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