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的鱼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ferhi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要觉得舒坦,还得去山中走走。大部分中国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总觉得城市到处都挤得满满当当的,个个都像浑水中缺氧的鱼。我迷恋着到处游走,随便什么天气,随便什么风景,随便什么偶尔一声鸟叫。
  谷雨过后,一个周末有朋友邀约去大塘乡郊游,我机械枯燥的心倏然鲜活起来。
  我们一早从郴州出发,刚抵山脚,岭势便陡峻起来,公路沿山坡盘旋蜿蜒而上。一边是悬崖峭壁,万丈深渊,但茂林修竹,飞泉流瀑,柴扉农舍和杂色野花扑面而来。这些原生态的景色,是城里模仿不了的。
  我们驱车一口气爬到一个叫分水岭的班车点,稍作歇息便继续往上走,山势起伏不大,道路较平坦。虽然海拔越来越高,沿途牧草却透出盎然生机,一眼望去,山峦如园丁修剪过一般,绿油油,软绵绵,好一床厚茸茸的绿毯啊。绿毯上绣满野花,黄的、红的、紫的、白的、粉的……各种怪石横空出世,层层梯田生机勃勃,灌木丛中深沉的黑松和青春的毛栗特别显眼。我突然看见蓝天白云下骄阳似火,我大叫着,看,杜鹃花,杜鹃花。我们马上停车,爬上高坡拍照。我们走走停停,说说笑笑,一路拍照。山坡草场上牛羊群在悠闲地吃草。
  又转过山头,一座奇峰突兀在眼前。从侧面看过去,活脱脱一尊巨石雕像:眉宇轩昂,双目突出,鼻梁高耸,嘴巴微张。这便是传说中的仰天巨佛。
  我们几乎异口同声叫起来:看,看,巨佛,巨佛。
  走进寨门,有一排生活用房,旁边是巨石坪,上面山风很大。进佛堂前,巨型直立石壁上面,镌刻“金仙寨”三个大字及一副对联:
  古寨依然永傲乾坤日月
  闲云似旧不闻人事沧桑
  这个佛堂供奉千手观音,塑像不大,供堂也未必宽敞轩达。通过供堂出去,是回转的长廊,光线较阴暗,两侧依次摆放一些雕像。出门再上十几级台阶,又是一个供堂,供奉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这里经幡较多,随风飘动。再上几级台阶,便是巅峰,上面还有一个小供堂,供奉一位现代伟人。供堂旁边都是巨石,四周景色尽收眼底。东南方,是云遮雾绕的骑田岭主峰;东北方,是兀立仰天湖高巅的大风车群;西南方,则是香花岭主峰。顺着大佛面对的南方往下俯瞰,左边是大塘的层层梯田,村庄农家鳞次栉比;右边则是金江、荷叶良田万顷。
  站在巨石坪上,天空碧蓝如洗,耳旁有山风吹动杂草的声响。我们屏住气息,进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境界。
  金仙寨原先叫高峰山。据传元末,金山和尚到此,以传教为名暗中组织反元。造营房,筑寨墙,设山门,并以此为据点,劫富济贫。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金山不愿赴京受封,而是在高峰山诚心念佛,修心养性,活到九十余岁。朱元璋感其义举,亲题挽辞“金山为民风范永存”。后人为纪念金山和尚,遂改高峰山为金山寨。又说他死后得道成仙,得名金仙寨。因金山是六月初六圆寂的,后每年六月初六,来焚香祈福的人很多。
  那天我们去金仙寨,只碰见几个零星游客,守庙管事的人也没在,多少显得有些冷清。刚出寨门,我顺手把一些照片发到微信,说我在大塘爬金仙寨,马上有临武微友指出:此寨有争论,不要轻易下结论!
  我马上意识到,我第一次观看到仰天巨佛是在临武金江,那是一处观佛的绝佳位置。
  现在临武说金仙寨是临武的,桂阳说金仙寨是桂阳的,北湖说金仙寨是北湖的,甚至宜章也有人说金仙寨是宜章的。其实,金仙寨只是立于临武、桂阳、北湖交界之巅,可以明显看出周边山势,把三个地方分开,正所谓一脚踏三地。虽未与宜章接壤,其直线距离估计也不过千米,难道是一块飞地?
  我很理解三地,甚至四地的立场,但于我这个郴州人来讲,金仙寨到底是谁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下山路上,蓝天明丽得刺眼,我突然发现远处的盘山公路,缠绕在大大小小的山岭间,想到虽然好行车,却分明是一道道鲜明的久不能愈的伤痕。还有立于各个山头的大风车群,在贡献给我们清洁能源的同时,又是否破坏了生态?人类发展的速度是不是快了些?
  “开慢点!”
  我不知为什么突然对司机这样说。
  责任编辑:蒋建伟
其他文献
2500年前,一部春秋大戏由吴王夫差导演,邗沟打开,沟通南北,运河肇始。运河与淮安拂袖而舞,舞出一个河下古镇。从此,一个古镇对于一条河流的痴恋,整整相守了2500年。2500年之后,运河依旧敞襟撩怀,一个城市的前世今生、繁华落寞,尽在胸腑流过。古镇也是一身素雅,拙朴自然,没有浓妆艳抹,没有光华四射,静静地踞守在古运河畔。运河之于河下,也许他们有了前世的一次相逢,才有了今生的千年等候。  走进250
期刊
爷爷是旧社会的挑夫。1927年盛夏,宜黄的商人雇用爷爷挑一担南货到宁都去,宁都商贩急等货,必须日夜兼程。爷爷中途中暑,倒在去宁都的路上。  为了安葬爷爷,值钱的东西都卖了,三间老屋显得空空荡荡。一七过后,几户债主又上门封了房子,这夜,奶奶和三个未成年的孩子便凄惨惨没地方可去安身落脚。无奈之下,最后娘儿四个牵扯着来到村西头的侯家老祠堂前。祠堂都是光线昏暗,屋顶高深,两边阁楼上摆满了侯氏老人早置办的棺
期刊
1984年暑假,时值农村双抢。那天上午,我跟着家人在门口的稻田里打谷子,父亲和哥哥俩男劳力踩着笨重的脱谷机,我和姐姐一人一边递稻穗。头上毒辣辣的太阳肆虐着,脱谷机轰隆轰隆地滚动着,人人身上都是一身汗,两腿泥。  突然,进村的石板路上响起一串清脆的自行车铃声。  我的眼前一亮,穿橄榄绿制服的邮递员一进村便扬声问:“彭喜元,请问彭喜元的家在哪儿?”(后来读初二时,语文老师将‘元’字改成‘媛’字”)  
期刊
记得小时候,家里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空酒坛,奶奶就利用这些酒坛储存大米、面粉、菜煸、萝卜丝干等农产品,酒坛密封性好,防潮防虫蛀,是非常好的储物器具。每年夏天,荸荠秧都已经下种了,奶奶还能从酒坛里摸出保存完好、果皮饱满、水分充足的荸荠给我们吃,让我们十分的惊喜。而逢年过节,左邻右舍们常来我家借用饭甑、筛子、蒸笼等用具,用以炊饭蒸糕,盖因这些用具我家一应俱全。  原来家里这些酒坛、蒸笼、饭甑、团箕等器具,
期刊
编辑本县作家作品年选本,久居京华的谢老大作连续选为“打头篇”。那天,他老人家收到新出版的《午马》后,来电话连连说好。谢老的表扬,是对家乡作者的最大鞭策和鼓励。我问他,今年要选您哪篇作品呢?新近,家乡为您成功举办了书画展,开幕时,还特地朗诵了您的一封“来信”,乡情浓浓,真切感人,选这篇行吗?他想了想,说,我写过一篇苏渊雷先生纪念馆的碑记,在钱库那边,你去看看。一股气息弥漫过来,我顿时预感到乡音中的沉
期刊
1976年,村里有两件大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一件是,杞花乍开的初春,县里一支工作队踩着残雪进村了,说是来“割尾巴”的。这尾巴就是每家的自留地种的瓜菜、房前屋后的果树、圈里的猪、笼里的鸡和一切与生产队主业无关的副业。这些“尾巴”都得充公!工作队说了,家家都有一根姓“资”的尾巴,别人护不住,自己藏不了,想护、想藏,就是想跟社会主义作对、挑衅。护尾巴,是说给大队干部听的,大队干部尴尬地干咳一片;藏尾
期刊
1985年7月,我高中毕业,考上了绍兴师专,终于圆了大学梦。  当初读师范虽有伙食费补助,但与念高中时相比无疑会增加各种开支,给经济状况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家庭徒添了负担。为了筹集上学的费用,减轻父母的压力,趁暑假空闲,我毅然决定卖棒冰。在父亲的帮助下,做了一只四角见方的木箱子,外面刷上雪白的油漆,既醒目美观,又显得比较干净,油漆干了以后,又在箱子后面写上“棒冰”两个绿色的大字。木箱内壁衬上厚厚一层棉
期刊
儿时,一直有玩风筝这种游戏,可以说玩风筝伴随着我的成长。每年,放风筝的季节一到,我便四处找来竹子、旧报纸、旧课本、剪刀、糨糊,跟大哥哥大姐姐们学着扎风筝,削篾、扎型、绘图、剪纸、裱糊,一番忙碌后,带两条长尾巴的燕子风筝就做好了。接着找来坚硬的树丫,自制线轴,主丫作握柄,削留两或三条枝丫,截成适当长度,简易线轴便完成了。再用平日省下来的钱到百货商店买回风筝线,一圈一圈绕在自制的线轴里,线的另一头接驳
期刊
阳春三月,我和我的三个老乡,与村支书郭定祥相约,同步“甩胞衣罐子”的地方——南山乡建华村。  那天虽细雨蒙蒙,绵绵不绝,但依稀可见翠竹泛绿,油菜吐金,花木飘香,群鸟飞翔。还有那引人注目的吊鼓山,蜿蜒东西,将村庄三百来户一分为二。  垸区田方地平,渠沟纵横,桂花、紫薇、阔叶樟、红叶石楠和青松翠柏等树木,如缎似锦,煞是好看。一字形排开的房屋,红白相间整洁明亮,朦胧中不时露出几幢别墅恰似海市蜃楼,颇为壮
期刊
我家中有一把油纸伞,听父亲说,那是爷爷分给我父亲母亲的一份家产。  上世纪70年代末的春天,父亲担任中何自然村党支部副书记,着手筹建茶叶加工厂,联系机械、供电、培训技术人员等,跑来跑去、忙里忙外。一天,父亲一大早就赶去城里办事,说好下午回来的,可晚饭时间过了,天黑了还没有回来。偏偏天又下起了雨,把母亲急得不停地门里门外地走动,嘴巴不停地唠叨。放学回家的我早已饥肠辘辘,母亲规矩着:等父亲回来了才能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