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成就显著。但校园暴力、欺凌事件频频出现,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加强法制教育,培育法治精神,有助于遏制校园暴力,建设平安校园。国家、学校、家庭环环相扣,形成强大合力,共建防范校园欺凌的安全墙。
关键词:法治精神;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学生故意或恶意的欺负其他学生,利用肢体、语言、互联网等手段造成他人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的活动。校园欺凌多发生在校园周边或者人少僻静处,但是也存在光天化日之下出现了校园欺凌的案例,甚至还有欺凌者将施暴过程上传至社交媒体炫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十个省市对5846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的学生占到6.1%,“偶尔被欺负的”占到32.5%,男生较女生更容易受到同学的欺负。2018年7月5日,教育部首先发布北京市中小学欺凌治理方案:发生校园欺凌,必须限时上报。各地各学校也对校园欺凌引起了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一、校园欺凌现象出现的原因
美国学者斯蒂芬·弗兰左认为,攻击是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校园欺凌是一种具有特定目标的理性行为,欺凌者倾向于使用沉着冷静的先发制人的暴力方式来达到他们的目的。那么,什么是这种行为的根源?又是什么因素导致某些学生在校园里面横行霸道呢? 笔者认为,以下几个因素是校园欺凌的重要原因:
第一,有关学校欺凌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可操作性不强。
第二,家庭氛围欠佳的孩子暴力倾向通常较为严重,容易出现过激行为。
第三,学校对校园欺凌防范意识不强,法律、政策宣传工作不到位,日常校园安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不少漏洞和死角。
二、防范校园欺凌的有效途径
校园欺凌破坏了校园的安宁,危害了学生身心健康,是教育领域一个新生的毒瘤。防范校园欺凌必须广泛动员国家、学校、家庭等积极因素,群防群策,才能有效遏制这一不良现象。
首先,国家应完善法律法规,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美国早在上世纪已经制定了《校园网络安全法》,2013年日本国会通过了《校园欺凌预防对策推进法》,以法律制裁校园欺凌行为,值得我们借鉴。我国已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通则》、《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等法律,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但是有关校园欺凌方面的专门法律仍然没出台,对校园欺凌责任的认定、处理问题的具体实施细则仍然存在盲区。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现有的法律规定已经不能满足社會发展需要,不能有效的威慑施暴者,不能有效保护受害学生的合法权益。2019年10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修订草案)》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审议。这次修订是七年来最大的一次。保护优先原则贯穿于整个立法精神和具体的法律原则、规定,家庭监护责任、学校纪律责任和有关部门特别是公安机关的保护责任,有了明确的规定,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其次,针对校园欺凌,家庭法治教育不能缺席。法国思想家卢梭: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12岁,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发芽滋长,以致以后参与手段去改的时候,他们已经扎下了深根,以致永远也把它们拔不掉了。家庭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生活环境。父母离婚或关系紧张、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暴力等因素是校园欺凌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调查结果表明:96%的少年犯反映父母很少教他们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家长必须加强自身法治修养,只有自己掌握了法律基础知识,才能对孩子进行法治教育。通过学习、生活中的实例教育孩子,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共秩序。
第三、建设法治校园,遏制校园欺凌。学校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走出唯分数论的误区,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学校可以通过版报专栏、演讲比赛、法制副校长专题讲座等形式,宣传反对校园欺凌的法律知识,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营造美丽和谐的校园环境,净化学生的心灵。道德教育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增加路灯照明,在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加强管理。学校要完善反对校园欺凌的规章制度,遇到欺凌案件进行及时有效处理,严重的欺凌行为要报告公安机关。教师要多关注成绩差、胆子小的学生,帮助他们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发现苗头及时处理,把校园欺凌消灭在萌芽状态。即使校园发生欺凌事件,也要做好心理疏导,避免二次伤害。学校要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建设家长学校,家校合作,共同预防校园欺凌。
爱尔兰作家奥斯卡·王尔德说,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有人依然仰望星空。治理校园欺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国家、家庭、学校三方合作,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为基础,多方位、多层次的架构防御系统,重建安全的校园。
参考文献
[1] 苏比努尔·夏热皮丁《我国中小学生校园欺凌事件的司法救济研究》/《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 范政、王淑合《校园被欺凌者易被欺凌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现代教育科学》
[3] 覃玉琼《校园欺凌现象的研究》/《华人时刊(下旬刊)》
[4] 刘艳《增强家长参与家校合作中的有效性对策初探》/《新课程·上旬》
基金项目:该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及其培养路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JK19CJC091。
关键词:法治精神;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学生故意或恶意的欺负其他学生,利用肢体、语言、互联网等手段造成他人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的活动。校园欺凌多发生在校园周边或者人少僻静处,但是也存在光天化日之下出现了校园欺凌的案例,甚至还有欺凌者将施暴过程上传至社交媒体炫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十个省市对5846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的学生占到6.1%,“偶尔被欺负的”占到32.5%,男生较女生更容易受到同学的欺负。2018年7月5日,教育部首先发布北京市中小学欺凌治理方案:发生校园欺凌,必须限时上报。各地各学校也对校园欺凌引起了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一、校园欺凌现象出现的原因
美国学者斯蒂芬·弗兰左认为,攻击是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校园欺凌是一种具有特定目标的理性行为,欺凌者倾向于使用沉着冷静的先发制人的暴力方式来达到他们的目的。那么,什么是这种行为的根源?又是什么因素导致某些学生在校园里面横行霸道呢? 笔者认为,以下几个因素是校园欺凌的重要原因:
第一,有关学校欺凌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可操作性不强。
第二,家庭氛围欠佳的孩子暴力倾向通常较为严重,容易出现过激行为。
第三,学校对校园欺凌防范意识不强,法律、政策宣传工作不到位,日常校园安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不少漏洞和死角。
二、防范校园欺凌的有效途径
校园欺凌破坏了校园的安宁,危害了学生身心健康,是教育领域一个新生的毒瘤。防范校园欺凌必须广泛动员国家、学校、家庭等积极因素,群防群策,才能有效遏制这一不良现象。
首先,国家应完善法律法规,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美国早在上世纪已经制定了《校园网络安全法》,2013年日本国会通过了《校园欺凌预防对策推进法》,以法律制裁校园欺凌行为,值得我们借鉴。我国已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通则》、《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等法律,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但是有关校园欺凌方面的专门法律仍然没出台,对校园欺凌责任的认定、处理问题的具体实施细则仍然存在盲区。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现有的法律规定已经不能满足社會发展需要,不能有效的威慑施暴者,不能有效保护受害学生的合法权益。2019年10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修订草案)》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审议。这次修订是七年来最大的一次。保护优先原则贯穿于整个立法精神和具体的法律原则、规定,家庭监护责任、学校纪律责任和有关部门特别是公安机关的保护责任,有了明确的规定,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其次,针对校园欺凌,家庭法治教育不能缺席。法国思想家卢梭: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12岁,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发芽滋长,以致以后参与手段去改的时候,他们已经扎下了深根,以致永远也把它们拔不掉了。家庭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生活环境。父母离婚或关系紧张、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暴力等因素是校园欺凌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调查结果表明:96%的少年犯反映父母很少教他们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家长必须加强自身法治修养,只有自己掌握了法律基础知识,才能对孩子进行法治教育。通过学习、生活中的实例教育孩子,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共秩序。
第三、建设法治校园,遏制校园欺凌。学校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走出唯分数论的误区,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学校可以通过版报专栏、演讲比赛、法制副校长专题讲座等形式,宣传反对校园欺凌的法律知识,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营造美丽和谐的校园环境,净化学生的心灵。道德教育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增加路灯照明,在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加强管理。学校要完善反对校园欺凌的规章制度,遇到欺凌案件进行及时有效处理,严重的欺凌行为要报告公安机关。教师要多关注成绩差、胆子小的学生,帮助他们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发现苗头及时处理,把校园欺凌消灭在萌芽状态。即使校园发生欺凌事件,也要做好心理疏导,避免二次伤害。学校要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建设家长学校,家校合作,共同预防校园欺凌。
爱尔兰作家奥斯卡·王尔德说,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有人依然仰望星空。治理校园欺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国家、家庭、学校三方合作,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为基础,多方位、多层次的架构防御系统,重建安全的校园。
参考文献
[1] 苏比努尔·夏热皮丁《我国中小学生校园欺凌事件的司法救济研究》/《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 范政、王淑合《校园被欺凌者易被欺凌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现代教育科学》
[3] 覃玉琼《校园欺凌现象的研究》/《华人时刊(下旬刊)》
[4] 刘艳《增强家长参与家校合作中的有效性对策初探》/《新课程·上旬》
基金项目:该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及其培养路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JK19CJC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