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琴”走近儿童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602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弦乐器之一,最早称之为“秦筝”,它是中华民族乐器中独具魅力的一朵奇葩,又是一件具有特色和独特价值的乐器。它造型古朴、音域宽广,音色清越、典雅,委婉动听,富有神韵。它有着丰富的表现力,既能细致微妙地刻画人们的内在感情,又能描绘动人壮观的场面,无论是如泣如诉,还是慷慨激昂,或是高歌吟唱它都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被奉为“群声之主,众乐之师”。当下古筝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广大民族乐器爱好者,由于这种乐器,不仅可以陶冶情操,锻炼大脑的思维和反应,而且简单易学,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使越来越多的儿童加入到古筝学习的行列中来。现在,结合本人在古筝教学中的一些实践,谈几点儿童古筝教学的体会。
  一、培养兴趣爱好 激发学习欲望
   1.兴趣的产生
  随着儿童身心各方面的成长,对身边看到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兴趣对儿童学琴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儿童最好的老师。所谓兴趣是人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它对人的心理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人如果从小培养了兴趣,必然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健康的心灵。古筝,造型简单、音色优美、易学易懂,儿童比较容易产生兴趣。因此,兴趣是关键,是一种动力,是取得事半功倍的一个有效途径。
  兴趣的产生有两种。一是自发的,也就是儿童的自身对某些事物比较感兴趣,倾向性强,这是一种客观行为。另一种是培养的,创造出一种环境和氛围来。兴趣的发展又有着不同的程度,最初的兴趣,尤其是对儿童来说,属于“有趣”,这时的兴趣不稳定,也可能是暂时性的。当兴趣不断发展,会演变成乐趣,这时的兴趣就显得比较专一而稳定,此时,就会把感兴趣的事当做一种乐事。在古筝教学中,不能只是单纯地教给他们弹奏的技巧,更多的应是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由教师的培养诱导,从而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当儿童被音乐和教师吸引,把古筝作为自己的朋友,以学习古筝作为一种生活乐趣,这样才会形成有益的发展和深化,才能把兴趣和爱好转化为理想与目标。
  2.兴趣的培养
  古筝的教学应以琴激趣,点燃儿童的学琴兴趣和热情。抓住儿童爱玩好动、注意力集中在感兴趣的事物上这一心理特点,因势利导,使无意识变为有意识,完成从好奇心到产生兴趣的转变。在教学时,可采用融技巧与乐曲为一体的教学方法,注意用美的旋律、学习耳熟能详的乐曲,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还可采用演奏和表演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举行一些活动,教师在活动中可以发现每一个儿童的闪光点,及时鼓励与表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汇报演出,让儿童在准备练习中提高演奏水平和竞争意识,在演出中体验成功,享受成功。“教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在古筝教学中只有把单纯的教学表演化,把抽象的定义具体化、形象化,把枯涩的概念优美化,使知识性和趣味化相结合,教育才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琴成为学生学习之外的乐事。
  二、循序渐进教学 掌握弹奏技巧
  艺术教育要顺其自然、循序渐进,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不能盲目地拔高演奏水平。古筝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年龄小的孩子更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由浅入深的学习。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儿童年龄小这一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一些由浅入深的教学内容,循序渐进,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如:左右手的演奏从保持基本手型的顺指法开始,逐渐拓展;在节奏音型的选择,技能技巧的安排,练习曲和乐曲的选择等方面均做到逐渐增加难度,不让儿童有过量的负担。这样的教学过程步骤清晰、目标明确、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可以水到渠成地让孩子们扎实地掌握古筝弹奏技巧。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对儿童进行规范性学习和训练,在教材教学方法上,要遵循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进行学习的宗旨,不能按成人的进度去要求每一个学生,照搬现成的教材有时也不一定合适。教师需要把弹奏技巧按儿童本人的实际接受能力来加以分析,调节切入点,要把进度放到儿童伸一伸手就能拿到果子的程度,不造成他们望而生畏的局面。可选择几首儿童熟悉的儿歌,让他们练习,一步步提高技巧。当前许多的学生、家长都把考级当成学习的目标和方向。但考级只是检验学生学习水平的一种方式。有感染力的演奏才是教师的追求。有些家长盲目追求、相互攀比,对教师和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只在乎级别高低,而不在乎儿童的实际演奏水平。有些教师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急于求成,不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只练考级曲目,荒废了基本功的练习。而学生达不到教师的要求,会自然而然产生畏惧、厌恶的心理,最终导致扼杀原来学琴的兴趣。因此作为教师要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让家长明确只有根据孩子的年龄、学习程度,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正确掌握古筝的演奏技巧,才能真正的提高演奏水平,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扎扎实实地学好古筝。
  三、坚持持之以恒 培养演奏人才
  古筝是一件易学难练的乐器,除了持之以恒的刻苦学习练习之外,没有任何捷径可走,这意味着教师不仅要有科学正确的引导方法,还要具有耐心、爱心、细心、多鼓励肯定儿童,让他们懂得这份坚持的重要性。对于那些有懒散情绪的儿童,要调动他们的兴奋点,然后再进行教课,使儿童能乐与听、善与做,较长时间保持一定的兴趣。
  在训练时,由于儿童缺乏毅力,需考虑儿童一些自主的空间和权力,以表扬为主,使他们有了学筝的动力。古筝的学习是需要反复的练习,作为教师应该注意磨练和培养儿童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常言道:“不怕慢,就怕站”,规律的坚持持续学习,是学好古筝的重要方法之一。总之,儿童的学习是由兴趣支配的,然而兴趣的保持需要有积极有效的手段,不断的调动儿童兴趣的产生和延续,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古筝是祖国的艺术瑰宝,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古筝的继承与发展系于儿童身上,只有体会儿童心理、生理特点,认真探索少儿古筝教学,才能使古筝这门源远流长的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永葆艺术青春。
  
其他文献
摘 要 和谐发展观要求关注人际关系,微观求“和”,宏观求“谐”,掌握“和谐度”。在领导行为上应统筹兼顾,和谐协调,和谐发展,把握好“度”。  关键词 和谐发展观 领导行为    营造一个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社会各阶层互惠互利,各自的利益都能得以基本满足,各阶层间的利益关系能够不断得到协调的社会。它给我们把握现代化建设中的矛盾及科学地处理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期刊
所谓“有效教学”,不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也不可以凭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多少来衡量教学是否“有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下面结合《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谈谈我对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
期刊
摘 要 青年官兵身体早熟而心理晚熟形成身心发展失衡,心智能力难以控制因生理成熟、心理发展、情绪反映等因素衍生的动机,加之现在社会多元化、复杂化、变化快,这些都易促使部分学员内心充满矛盾与困惑,各种心理困惑、心理矛盾相互交织,相互碰撞。准确把握学员们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自我疏导与心理引导,努力提高学员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其在军校生活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 自我疏导 心理承受能力 军校学
期刊
摘 要 目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需要我们老师转变教学方式,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着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实施高效课堂迫在眉睫。  关键词 高效课堂 地理 导学 教学模式 能力    本学期,已是我们学校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第二年了,通过亲身的教学实践,使我感觉收获不少,深感以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教育形式了,而当前推陈出新的有效教
期刊
摘 要 在语文阅读教学的互动模式下,教师作为另一个阅读主体,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对阅读文本必须具有自己的个性阅读体验。这样才能在阅读活动中进行向多元化的思想碰撞,使阅读文本和学生主体进行更好的沟通,帮助学生与作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心灵对话。  关键词 问题解决 教学 语文阅读    一、通过读去感知  “文者,情之经”,语文教学要重视美读,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体味涵咏,读出文章的美味,品
期刊
时代在呼唤创造型人才,作为输送人才的主阵地——学校,就需要与时俱进。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主体能力、回归学生主体地位,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新课程改革指出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人,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
期刊
摘 要 本文试着从自读感知阶段朗读的“量”,精读领悟阶段教师指导的 “度”,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朗读的“质”,这三个方面谈一些自己浅显的看法。  关键词 朗读 感知 领悟 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熟读”。所谓朗读,就是声音清楚、响亮地读,就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通过朗读可以声情并茂地把书面语言融情于声,从而变为富有感染力的
期刊
摘 要 本文对中学文言文教学进行讨论,认为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恰当引导、注意启发,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文言文 重点 提纲 诵读 能力    今天,教学改革已进入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发展学生智力为目标的高层次教学。普遍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实现三个面向,讲究教学实效,是教改的关键。旧的教学方法,
期刊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衔接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提高学习效果,我在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数学语言生活化,理解
期刊
一、稳定是硬任务的基本涵义  “稳定是硬任务”,要求我们在实践“发展是硬道理”的同时,着眼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做到未雨绸缪,争取主动。这就要求我们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强大动力;就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减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