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啦啦操是中职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参与啦啦操的积极性明显低于其他体育教学内容,究其原因在于啦啦操的学习难度较大,教材内容千篇一律,教学模式简单、单一,这些都是中职啦啦操课程教学的实际问题。“互联网+”时代,实现互联网与啦啦操课程教学的结合,有利于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啦啦操教学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体育;啦啦操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6-0036-02
“互联网+”时代,可以信息和互联网平台为基础,融合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利用互联网具备的优势特点,为传统行业创造新的发展机会。中职啦啦操课程教学在教学模式、内容等多方面较为单一,而依托“互联网+”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改革传统啦啦操课堂,提升学生参与啦啦操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推进啦啦操课堂的高质量发展[1]。
一、“互联网+”对中职啦啦操课堂产生的影响
“互联网+”注重分享、创新,对中职啦啦操课堂产生了极大影响。从思想上看,其强调通过分享让学生认识到啦啦操的价值,通过创新让教师转变认知,积极开展啦啦操的创新工作,改进了传统的啦啦操教学思想;从教学模式来看,“互联网+啦啦操”教学更加注重构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主张利用信息技术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从教学内容来看,“互联网+”利用信息技术将单调、静态的啦啦操教学内容转换为动态的知识进行展示,释放课堂教学的压力,让教师有更多时间关注学生的成长,提升啦啦操课堂教学质量[2]。
二、“互联网+”时代中职啦啦操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加强宣传,转变教师、学生思想
啦啦操对中职学生而言比较陌生,加上传统学习思想的影响,学生对啦啦操理解有限,存在偏见,甚至认为啦啦操就是“穿着好看的衣服乱跳”,参与啦啦操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部分教师虽然承担啦啦操的教学任务,但在教学中只注重教材讲解,不重实际操作和指导。而将互联网和啦啦操教学结合,有利于打破这种思想,转变师生观念[3]。
互联网为学生和教师学习和教学啦啦操打开了新的一扇窗户。对教师而言,中职啦啦操教学起步较晚,在实施中总会受到一些质疑,包括学校、教师、学生的质疑,而教师利用互联网可以播放啦啦操在多个场合的应用,播放各种场合中啦啦操的表演和气氛营造视频,同时在全校范围内播放录制的啦啦操内容,让校园内部充分感受到啦啦操的青春与活力,认识到啦啦操的价值。对学生而言,啦啦操并不是女生的专属,也不是“穿着好看的衣服乱跳”。利用互联网,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啦啦操知识与内容,了解啦啦操的魅力,特别是通过男生动作与女生动作的特点的学习,加深认知。此外,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些经典的动作,如俄罗斯选手伊辛巴耶娃在北京奥运会中破纪录后,用的向前抱腿翻动作[4],这个动作是啦啦操中的经典动作,也很好地展示了啦啦操的魅力和特点,学习这一动作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啦啦操学习的积极性。
(二)改革内容,形成电子课件内容
电子课件是“互联网+”课程教学的产物。在教学中,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将传统的啦啦操教材内容转换为具体的课件内容,且通过电子课件动态展示课件内容。同时利用电子课件可编辑的优势,教师可以对啦啦操的前沿知识,包括新的啦啦操动作、啦啦操比赛内容等进行补充和示范,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确保学生掌握啦啦操的一手资料。
啦啦操的动作內容比较多,包括基本手臂动作、基本跳步、基本下肢动作等,在此基础上需要完成多个成套动作,包括花球组合和各种创编的啦啦操内容。依托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教师可以将啦啦操的动作内容转换为具体的电子课件资料,将静态的教材资料转为动态内容进行展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制作啦啦操电子课件要坚持图片分解和动画演示的结合。以搭架子为例,搭架子动作是啦啦操中的常见技巧,分为底座、后点和尖子,一般由两个底座、一个后点和一个尖子组成[5]。在视频讲解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底座、后点和尖子的组成过程,通过图片解释底座、后点和尖子的作用和如何引导动作,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视频资料快速完成搭架子动作。以“图片+视频”为主的电子课件资料实现了啦啦操动作的分解,能帮助学生快速完成动作的学习,同时视频资料可以通过校园网渠道提前提供给学生,学生也可以在课下自由结组学习,这样为学生的啦啦操学习提供了便利。
(三)改革方法,实现师生互动效果
啦啦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一般根据教材而定,教师关注的重点是学生能否掌握啦啦操的技巧和示范内容,对学习中的其他问题很少关注。“互联网+”技术在啦啦操教学中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教学内容可以通过电子课件的方式展示,而教师可以实施走动管理,针对学生的动作内容进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问题,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
以“跳跃”的教学为例,跳跃是啦啦操教学中的难点,主要分为高飞、高踢、前屈和C字跳。传统的指导方案是教师示范,学生根据教师示范内容学习。学生受到场地、视野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并不能很好地观看到细节,导致在后续训练中频繁出现动作错误,而教师受课时限制,将教学精力主要放在讲解和说明上,很难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教师可以选取与“跳跃”相关的电子课件信息资料[6],在课堂上展示和说明,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跳跃各个动作的细节。教师不需要详细讲解(视频中有说明),只需要实施走动管理,观察学生的每一个模仿动作是否标准,对细节问题直接纠正。此外,学生可以反复观看电子课件,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具体动作时并不影响学生后续动作的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学习啦啦操提供便利。而且教师可以将精力主要放在学生动作指导方面,特别是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规范学生啦啦操的动作,有效提升学生动作完成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 (四)开放空间,实现舞蹈与动作合理编排
舞蹈与动作编排是啦啦操教学的核心,传统的舞蹈与动作编排基本以教材为主,缺乏创新。而“互联网+”啦啦操教学为舞蹈动作与音乐编排提供了更开放的空间,教师可以通过舞蹈与动作的合理应用,利用互联网虚拟现实技术提供的试错机会,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啦啦操进入中职课堂的时间比较短,在音乐设计与动作编排方面还处于发展阶段。音乐设计方面,啦啦操的整体音乐风格不统一,甚至存在声音忽大忽小的问题;动作设计方面,缺乏个性化特点,缺乏基于院校的独特风格,男女动作区分不大的情况较为普遍。“互联网+”啦啦操教学为音乐与舞蹈设计提供了便利。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教师在音乐编排中可以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剪辑,制作出符合本校实际的音乐类型。可以对风格、节奏、旋律等方面进行搭配设计,通过在线修订系统和音乐教师的合力,确保啦啦操音乐富有个性化特点。舞蹈编排方面,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教师可以针对男女生的不同特点设计啦啦操,既考虑男女生的动作、体能等特点,也融入本校的特点,制作出个性化的舞蹈动作。对于舞蹈动作与音乐的搭配,可以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模拟,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尽快熟悉舞蹈动作。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再在具体教学中修正,实现音乐与动作的完美结合。
总之,中职啦啦操的教学改革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对宣传、方法、模式、内容等多方面进行设计与改革,发挥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价值和优势,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真正认识到啦啦操的价值,参与到啦啦操学习中。
【參考文献】
[1]吕慎.“体育强国”视域下啦啦操运动进中职校园的战略定位、现实功能与可持续发展策略[J].青少年体育,2020(5).
[2]张慧.校园啦啦操在中职体育课程开展的可行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37).
[3]闫怀娟,钱福鸿.浅析校园啦啦操文化与中职校园文化建设[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8(6).
[4]江志坚.啦啦操运动对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影响研究[J].林区教学,2018(1).
[5]喻丹.基于能力范式教改目标下我省高职院校舞蹈啦啦操课程构建与实践研究[J].才智,2020(18).
[6]曹晓坤.啦啦操在县级职业中学推广的实证研究——以赵县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为例[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0.
【作者简介】
王义平(1982~),男,汉族,福建南浦城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中职体育教学。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体育;啦啦操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6-0036-02
“互联网+”时代,可以信息和互联网平台为基础,融合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利用互联网具备的优势特点,为传统行业创造新的发展机会。中职啦啦操课程教学在教学模式、内容等多方面较为单一,而依托“互联网+”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改革传统啦啦操课堂,提升学生参与啦啦操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推进啦啦操课堂的高质量发展[1]。
一、“互联网+”对中职啦啦操课堂产生的影响
“互联网+”注重分享、创新,对中职啦啦操课堂产生了极大影响。从思想上看,其强调通过分享让学生认识到啦啦操的价值,通过创新让教师转变认知,积极开展啦啦操的创新工作,改进了传统的啦啦操教学思想;从教学模式来看,“互联网+啦啦操”教学更加注重构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主张利用信息技术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从教学内容来看,“互联网+”利用信息技术将单调、静态的啦啦操教学内容转换为动态的知识进行展示,释放课堂教学的压力,让教师有更多时间关注学生的成长,提升啦啦操课堂教学质量[2]。
二、“互联网+”时代中职啦啦操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加强宣传,转变教师、学生思想
啦啦操对中职学生而言比较陌生,加上传统学习思想的影响,学生对啦啦操理解有限,存在偏见,甚至认为啦啦操就是“穿着好看的衣服乱跳”,参与啦啦操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部分教师虽然承担啦啦操的教学任务,但在教学中只注重教材讲解,不重实际操作和指导。而将互联网和啦啦操教学结合,有利于打破这种思想,转变师生观念[3]。
互联网为学生和教师学习和教学啦啦操打开了新的一扇窗户。对教师而言,中职啦啦操教学起步较晚,在实施中总会受到一些质疑,包括学校、教师、学生的质疑,而教师利用互联网可以播放啦啦操在多个场合的应用,播放各种场合中啦啦操的表演和气氛营造视频,同时在全校范围内播放录制的啦啦操内容,让校园内部充分感受到啦啦操的青春与活力,认识到啦啦操的价值。对学生而言,啦啦操并不是女生的专属,也不是“穿着好看的衣服乱跳”。利用互联网,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啦啦操知识与内容,了解啦啦操的魅力,特别是通过男生动作与女生动作的特点的学习,加深认知。此外,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些经典的动作,如俄罗斯选手伊辛巴耶娃在北京奥运会中破纪录后,用的向前抱腿翻动作[4],这个动作是啦啦操中的经典动作,也很好地展示了啦啦操的魅力和特点,学习这一动作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啦啦操学习的积极性。
(二)改革内容,形成电子课件内容
电子课件是“互联网+”课程教学的产物。在教学中,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将传统的啦啦操教材内容转换为具体的课件内容,且通过电子课件动态展示课件内容。同时利用电子课件可编辑的优势,教师可以对啦啦操的前沿知识,包括新的啦啦操动作、啦啦操比赛内容等进行补充和示范,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确保学生掌握啦啦操的一手资料。
啦啦操的动作內容比较多,包括基本手臂动作、基本跳步、基本下肢动作等,在此基础上需要完成多个成套动作,包括花球组合和各种创编的啦啦操内容。依托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教师可以将啦啦操的动作内容转换为具体的电子课件资料,将静态的教材资料转为动态内容进行展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制作啦啦操电子课件要坚持图片分解和动画演示的结合。以搭架子为例,搭架子动作是啦啦操中的常见技巧,分为底座、后点和尖子,一般由两个底座、一个后点和一个尖子组成[5]。在视频讲解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底座、后点和尖子的组成过程,通过图片解释底座、后点和尖子的作用和如何引导动作,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视频资料快速完成搭架子动作。以“图片+视频”为主的电子课件资料实现了啦啦操动作的分解,能帮助学生快速完成动作的学习,同时视频资料可以通过校园网渠道提前提供给学生,学生也可以在课下自由结组学习,这样为学生的啦啦操学习提供了便利。
(三)改革方法,实现师生互动效果
啦啦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一般根据教材而定,教师关注的重点是学生能否掌握啦啦操的技巧和示范内容,对学习中的其他问题很少关注。“互联网+”技术在啦啦操教学中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教学内容可以通过电子课件的方式展示,而教师可以实施走动管理,针对学生的动作内容进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问题,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
以“跳跃”的教学为例,跳跃是啦啦操教学中的难点,主要分为高飞、高踢、前屈和C字跳。传统的指导方案是教师示范,学生根据教师示范内容学习。学生受到场地、视野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并不能很好地观看到细节,导致在后续训练中频繁出现动作错误,而教师受课时限制,将教学精力主要放在讲解和说明上,很难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教师可以选取与“跳跃”相关的电子课件信息资料[6],在课堂上展示和说明,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跳跃各个动作的细节。教师不需要详细讲解(视频中有说明),只需要实施走动管理,观察学生的每一个模仿动作是否标准,对细节问题直接纠正。此外,学生可以反复观看电子课件,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具体动作时并不影响学生后续动作的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学习啦啦操提供便利。而且教师可以将精力主要放在学生动作指导方面,特别是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规范学生啦啦操的动作,有效提升学生动作完成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 (四)开放空间,实现舞蹈与动作合理编排
舞蹈与动作编排是啦啦操教学的核心,传统的舞蹈与动作编排基本以教材为主,缺乏创新。而“互联网+”啦啦操教学为舞蹈动作与音乐编排提供了更开放的空间,教师可以通过舞蹈与动作的合理应用,利用互联网虚拟现实技术提供的试错机会,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啦啦操进入中职课堂的时间比较短,在音乐设计与动作编排方面还处于发展阶段。音乐设计方面,啦啦操的整体音乐风格不统一,甚至存在声音忽大忽小的问题;动作设计方面,缺乏个性化特点,缺乏基于院校的独特风格,男女动作区分不大的情况较为普遍。“互联网+”啦啦操教学为音乐与舞蹈设计提供了便利。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教师在音乐编排中可以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剪辑,制作出符合本校实际的音乐类型。可以对风格、节奏、旋律等方面进行搭配设计,通过在线修订系统和音乐教师的合力,确保啦啦操音乐富有个性化特点。舞蹈编排方面,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教师可以针对男女生的不同特点设计啦啦操,既考虑男女生的动作、体能等特点,也融入本校的特点,制作出个性化的舞蹈动作。对于舞蹈动作与音乐的搭配,可以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模拟,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尽快熟悉舞蹈动作。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再在具体教学中修正,实现音乐与动作的完美结合。
总之,中职啦啦操的教学改革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对宣传、方法、模式、内容等多方面进行设计与改革,发挥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价值和优势,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真正认识到啦啦操的价值,参与到啦啦操学习中。
【參考文献】
[1]吕慎.“体育强国”视域下啦啦操运动进中职校园的战略定位、现实功能与可持续发展策略[J].青少年体育,2020(5).
[2]张慧.校园啦啦操在中职体育课程开展的可行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37).
[3]闫怀娟,钱福鸿.浅析校园啦啦操文化与中职校园文化建设[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8(6).
[4]江志坚.啦啦操运动对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影响研究[J].林区教学,2018(1).
[5]喻丹.基于能力范式教改目标下我省高职院校舞蹈啦啦操课程构建与实践研究[J].才智,2020(18).
[6]曹晓坤.啦啦操在县级职业中学推广的实证研究——以赵县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为例[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0.
【作者简介】
王义平(1982~),男,汉族,福建南浦城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中职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