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化改革,初中教育不再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学生优异与否的唯一衡量标准,而是将目光放在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上。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初中班级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重点围绕如何提高初中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展开论述,旨在为相关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一点思路。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实践;探索
随着我国现代教育观念和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提升,学校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应鼓励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大方面取得均衡的发展。在初中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意识到班级管理对初中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通过合理引导,纠正初中生遇事易急躁冲动、集体观念淡薄、学习行为习惯不好等不良习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一、提高初中班级管理有效性的必要性
首先,增强初中班级管理有效性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基于新课改要求下,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全面发展是学生今后在社会上立足的关键。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通过有效的初中班级管理,促进学生领导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协调发展,是新课改对学生综合发展提出的要求。其次,提高初中班级管理的有效性,有利于弥补常规班级管理中的缺陷。不同的班级人数也不尽相同,对于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人际交往能力存在区别的学生来说,常规的班级管理存在较大难度。因此,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班级管理,对班级管理的权力适当向学生转移,摆脱传统班级管理中学生层次不同带来的管理缺陷,最大限度减少初中班主任的工作量,达到提高管理实效的目的。
二、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与学生之间沟通较少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班主任都不愿意主动与学生沟通,学生自然也不会主动到办公室找老师交流,因此很多学生出现困难都会憋在心里,或者只能与同伴倾诉,久而久之,导致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缺乏信任,使得班主任的工作陷入被动的状态。开展班级管理,第一步就是要解决好初中生的思想问题,良好的班级管理中,学生遇到难题或者有什么烦心事,第一时间会想到找老师倾诉,寻求老师的帮助,但如果老师摆出一副“请勿靠近”的高高在上的姿态,班级管理自然难以得到落实。
(二)没有做到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在班级管理中,一些老师更愿意与学习成绩好、表现“乖”的学生沟通,但是对其它学生则是以否定为主,专制的管理方式和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学生。更有甚者,老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对表现较差的“后进生”持厌烦的态度,这样的班级管理很显然没有做到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与素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班主任平时与学生交流甚少,也不愿意主动与学生沟通,即使开展班级管理也只是与班干部打交道,然后让班干部转达自己的要求。
三、探索加强初中班级管理实效的对策建议
(一)班主任尝试尊重并理解学生
尤其是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作为一名教师,笔者更加真切的感受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重要性。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以学生的思维和角度看待事物,想学生所想,为学生所为,使师生双方都切实感受到教育的魅力和价值。很多时候,学生之所以会成绩下降或者出现不良行为,与教师的行为也有着很大的关系。比如老师对提高学生考试分数的急于求成,对偏科严重的学生总是以命令、苛责的语气对待,几乎没有耐心的、平等的对学生加以引导过,造成了班级管理陷入被动的局面。如果班主任总是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自居,表面看来,学生可能还是“尊重”你的,但实际上,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已经在无形中大打折扣。
(二)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很多班主任容易忽略暂时落后这部分学生的需求,实际上这部分学生比普通学生更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关注。针对这部分学生存在的个别问题,建议班主任通过加强学生的个别教育的方式来解决。比如,可以通过个别交流等方式对学生达到教育的目的,有的学生可能行为习惯不好,有拿同学东西的习惯,这种情况下如果采取强制手段或者在公开的场合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收到的效果甚微,甚至容易触发学生的抵触心理,開展个别交流有利于对问题的解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如果不能做到平等的对待学生,学生不仅会滋生强烈的抵触情绪,还有可能导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后果,对班级管理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教师应当帮助所有的学生建立学习自信,以此来推动班级管理的实效。
(三)突出班级自主管理
自主管理符合营造民主的班级管理氛围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大大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学生自主管理行为的最终受益者还是学生自己,这也是学生在教学管理中占主体地位的重要表现。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制定并完善以自我教育为主的班级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突出学生自我管理的目的,结合班级学习和管理的实际情况,让制度更接地气。例如,制度要能够引导学生自行解决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进步表示肯定,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此外,结合班级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管理的实际要求,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合理设置学生自主管理岗位,这个岗位与班干部岗位不同,自主管理岗位可以实行全面民主竞选的形式,并且实行定期轮换制,让班级管理工作轮流进行、人人有份。在进行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体量教师和班干部进行班级管理的难度,督促自己的行为自觉,促进班级投入高效的学习中。
四、结语
总之,传统的班级管理没有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导致也不愿意与班主任交流,十分不利于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加强初中班级管理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切入点,应当引起广大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徐颖.浅谈初中班级管理中的道德教育方式[J].中国新通信,2020,22(12):193.
[2]张兵.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运用沟通艺术的探究[J].华夏教师,2019(30):93.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实践;探索
随着我国现代教育观念和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提升,学校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应鼓励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大方面取得均衡的发展。在初中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意识到班级管理对初中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通过合理引导,纠正初中生遇事易急躁冲动、集体观念淡薄、学习行为习惯不好等不良习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一、提高初中班级管理有效性的必要性
首先,增强初中班级管理有效性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基于新课改要求下,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全面发展是学生今后在社会上立足的关键。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通过有效的初中班级管理,促进学生领导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协调发展,是新课改对学生综合发展提出的要求。其次,提高初中班级管理的有效性,有利于弥补常规班级管理中的缺陷。不同的班级人数也不尽相同,对于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人际交往能力存在区别的学生来说,常规的班级管理存在较大难度。因此,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班级管理,对班级管理的权力适当向学生转移,摆脱传统班级管理中学生层次不同带来的管理缺陷,最大限度减少初中班主任的工作量,达到提高管理实效的目的。
二、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与学生之间沟通较少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班主任都不愿意主动与学生沟通,学生自然也不会主动到办公室找老师交流,因此很多学生出现困难都会憋在心里,或者只能与同伴倾诉,久而久之,导致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缺乏信任,使得班主任的工作陷入被动的状态。开展班级管理,第一步就是要解决好初中生的思想问题,良好的班级管理中,学生遇到难题或者有什么烦心事,第一时间会想到找老师倾诉,寻求老师的帮助,但如果老师摆出一副“请勿靠近”的高高在上的姿态,班级管理自然难以得到落实。
(二)没有做到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在班级管理中,一些老师更愿意与学习成绩好、表现“乖”的学生沟通,但是对其它学生则是以否定为主,专制的管理方式和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学生。更有甚者,老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对表现较差的“后进生”持厌烦的态度,这样的班级管理很显然没有做到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与素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班主任平时与学生交流甚少,也不愿意主动与学生沟通,即使开展班级管理也只是与班干部打交道,然后让班干部转达自己的要求。
三、探索加强初中班级管理实效的对策建议
(一)班主任尝试尊重并理解学生
尤其是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作为一名教师,笔者更加真切的感受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重要性。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以学生的思维和角度看待事物,想学生所想,为学生所为,使师生双方都切实感受到教育的魅力和价值。很多时候,学生之所以会成绩下降或者出现不良行为,与教师的行为也有着很大的关系。比如老师对提高学生考试分数的急于求成,对偏科严重的学生总是以命令、苛责的语气对待,几乎没有耐心的、平等的对学生加以引导过,造成了班级管理陷入被动的局面。如果班主任总是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自居,表面看来,学生可能还是“尊重”你的,但实际上,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已经在无形中大打折扣。
(二)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很多班主任容易忽略暂时落后这部分学生的需求,实际上这部分学生比普通学生更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关注。针对这部分学生存在的个别问题,建议班主任通过加强学生的个别教育的方式来解决。比如,可以通过个别交流等方式对学生达到教育的目的,有的学生可能行为习惯不好,有拿同学东西的习惯,这种情况下如果采取强制手段或者在公开的场合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收到的效果甚微,甚至容易触发学生的抵触心理,開展个别交流有利于对问题的解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如果不能做到平等的对待学生,学生不仅会滋生强烈的抵触情绪,还有可能导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后果,对班级管理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教师应当帮助所有的学生建立学习自信,以此来推动班级管理的实效。
(三)突出班级自主管理
自主管理符合营造民主的班级管理氛围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大大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学生自主管理行为的最终受益者还是学生自己,这也是学生在教学管理中占主体地位的重要表现。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制定并完善以自我教育为主的班级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突出学生自我管理的目的,结合班级学习和管理的实际情况,让制度更接地气。例如,制度要能够引导学生自行解决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进步表示肯定,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此外,结合班级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管理的实际要求,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合理设置学生自主管理岗位,这个岗位与班干部岗位不同,自主管理岗位可以实行全面民主竞选的形式,并且实行定期轮换制,让班级管理工作轮流进行、人人有份。在进行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体量教师和班干部进行班级管理的难度,督促自己的行为自觉,促进班级投入高效的学习中。
四、结语
总之,传统的班级管理没有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导致也不愿意与班主任交流,十分不利于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加强初中班级管理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切入点,应当引起广大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徐颖.浅谈初中班级管理中的道德教育方式[J].中国新通信,2020,22(12):193.
[2]张兵.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运用沟通艺术的探究[J].华夏教师,2019(3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