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拉拉家常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he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妨发挥一下主导作用,提供一些有价值、有内涵、适合学生探讨的开放性话题,开展“拉家常式”的对话交流,让学生在宽松的对话环境中充分表达所思所想,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话题、问题和话题教学
  话题是指谈话的中心和主题。话题有别于问题,问题是指需要研究解决的疑难和矛盾,一般有明确的指向,常依托具体的题目和其他学习材料予以呈现。话题的指向较为模糊,只是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探讨主题,范围更加宽泛,不可控因素增多,生成性资源更为丰富。话题教学是指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话题展开讨论,通过探讨交流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几类常见的数学话题
  (一)梳理型话题——天马行空,万变归宗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话题,因为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指向相对模糊,教学内容宽泛,知识点多,易于展开话题讨论。
  如复习“因数与倍数”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宽泛的话题供学生讨论交流。如在自然数中哪些数比较特殊,特殊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对0、1、2、3、4、9这些特殊的数展开讨论。
  生:我觉得1很特殊,因为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生:我也觉得1很特殊,因为它是最小的奇数。
  生:我觉得2很特殊,它是偶数中唯一的质数,质数中唯一的偶数。
  ……
  教师可以有意地准备一些讨论材料,引导学生拓展思维面,提升思维层次。如教师觉得120是一个特殊的数,因为它是能被2、3、5整除的最小的三位数。以此启发学生对105、990等一些特殊的数展开讨论。
  这样的话题探讨不仅达到了复习“因数与倍数”单元相关内容的目的,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二)研究型话题——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面对基本知识掌握较好、思维品质比较优秀的学生群体,教师可以提供思维难度较大的话题组织讨论,以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如话题:数与数之间的互质关系(如8和15)、倍数关系(9和18)等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通过讨论使大部分学生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是由它们的质因数的情况决定的,一个自然数质因数的组成情况决定了它的内在品质,使学生更加明确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求法的数学原理。这种极有深度的话题讨论对于培养优等生来说,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提供相关的话题。如推导圆面积公式后,可以开展关于极限的讨论,如0.9999……和1相比,哪个大,为什么?要求学生开展猜想和验证,教师可以补充“龟兔赛跑,兔子永远也追不上乌龟”这一著名的数学悖论,提升讨论的趣味性和思考性。
  (三)法理型话题——提炼体悟,举一反三
  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已经开始加速发展,并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有能力开展一些逻辑性、概括性强的数学思考。这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强调法理的话题,引导学生围绕话题进行思考,以提炼学法、解法,体悟思想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例如,在简便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挑起这样的话题:在简便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生:我们要注意观察数据的特点。
  师:你能说得具体点吗?
  生:要看看有没有接近整百、整千的数;有没有相加是整百整千的数;有没有25、125这样特殊的数。
  师:其他同学明白他的意思吗?你能举例子来说明吗?
  生举例……(略)
  生:我觉得还要注意算式的特点,要看清楚是什么符号,再来做。
  师:同学们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通常有哪些常见的算式?(生举例)
  生:我觉得还要注意一些来故意骗我们的题目,如3.7 4.8÷4.8 3.7。
  师:你说得真好,还有哪些我们曾经上当受骗过的题目呀?
  ……
  这样的教学已经脱离了具体题目的范畴,在显性地提升学生简算技能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数学思考的水平。同理,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就“怎样提高解方程的正确率”“如何做简算题”“怎样解决分数应用题”等话题展开探讨。
  三、话题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话题教学因其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自由宽泛的教学内容、不拘一格的教学方式,十分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数学思维品质。但由于它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比较难于把握驾驭,因此就需要教师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一)话题要有价值
  话题教学一定要顺势而为,教师要精心挑选探讨的话题,抛弃一些内容狭隘、难以发散、探讨价值不大的话题。
  (二)主题要集中
  要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探讨,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充分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及时纠正偏离主题、缺少价值、缺乏深度的话题,合理调控教学进程。
  (三)探讨要有目标
  话题教学不是没有教学目标,而是应该具有一个大致的教学目标,并在课堂生成中准确把握和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师要遵循有效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在话题探讨中取得的成长和发展,防止漫无目的的空谈闲谈。
  (四)教师要有预案
  话题教学也要认真备好课,教师要对“主话题”及可能发散的“分话题”认真分析,对课堂进程作一定的预想,准备一些预案。同时,教师也要准备一些有效话题参与学生的讨论,作为引导学生思维的神兵利器。
  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先生逢有风和日丽之时,便会与学生结伴郊游,踏青访幽,观景揽胜,论诗衡文,畅谈人生,借此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学素养。虽然文理有别,但究其本真,我们所说的话题探讨的教学方法或与朱先生有一脉秉承、异曲同工之妙吧。
  (浙江省嵊州市鹿山小学 312400)
其他文献
【摘要】对上海市S区54名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案例分析能力所作的调查表明,教师的教育教学案例分析视角较准确,能基于幼儿的行为展开分析,但存在解读不够全面、缺乏理论支撑、提出的对策较为低效等问题。研究者据此提出,教师要注意积累案例分析经验,提升专业水平;幼儿园要把握好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期,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案例分析;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
【摘 要】如何突破教学的难点,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以“烙饼问题”教学为例,对教学难点的成因进行简要分析,通过教学实践,在抓住问题的数学本质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分类、量化等方法,较好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也为同类问题的教学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以现实问题的数学本质为纲,为解决问题作思路上的引领,是有效解决教学难点的一种可行途径。  【关键词】烙饼问题;问题本质;难点突破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
一、习题背景分析  数学知识的巩固、内化、拓展离不开必要的练习。设计练习题时应摒弃机械的“题海战术”,更应注重练习本身的开放性、科学性、挑战性和思维含量。好的练习作为一堂课好的学习材料,不仅应该具有起点低、开放度大等特点,而且要保证人人都能参与,能在同一个问题情境中使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获得,而且学生能够通过练习探寻有价值的数学任务,渗透转化思想,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基于以上的思
一天晚上洗澡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腰间鼓起了一个包。   这个包比鸡蛋还大,形状像椭圆形,外表红通通,摸起来硬硬的,用手轻轻一按,还有点疼。我连忙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包,急得一夜没睡着。   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就急匆匆地带我去海门人民医院做检查。医生郑重地告诉妈妈:“一定要动手术,才能消除这个大包。如果有脓包的情况,还需要二次手术。”妈妈当时就吓得不知所措,腿都软了,感觉气都
如果单从形式上进行分析,分数的认识应当说与自然数和小数的认识十分类似,从而似乎也不会有特别的困难;但任一稍有教学经验的数学教师都知道,这又正是小学数学教学最困难的论题之一。例如,有评论者就曾针对“单位,让分数更好玩”这样一个论题发出如下的感叹:“在我的印象中,小学时学分数并没有好玩的感受,有的是‘要命’的感受。”(彭刚)  进一步说,这显然也是现行各种小学数学教材中何以将“分数的认识”分成“初步认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教材简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对有关角的知识有了基本认识之后安排学习的。内容编排结构十分清楚:比较角的大小,提出问题;角的度量单位的产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量角器的正确操作使用,形成数学学习技能;感悟角的大小本质,形成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  【教学目标】  1.理解度量角的单位“度”的产生过程和度量角大小的基本原理。  2.认识量角器,
【摘 要】怎样的练习学生更喜欢,很大程度取决于练习的情境是否引发学生愿意进入练习的场域,练习的追问是否激发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喜好”“心理喜好”和“认知喜好”出发创设练习情境,并通过“同与异”“算与理”“形与数”等方面的层层追问,探求练习的高效之策。  【关键词】练习 情境 追问  平时的教学中,时常听到教师为学生的练习情况犯愁:“这个练习并没难度,学生解题怎么就花费了那
【摘 要】计算教学是数与代数领域重要的基础内容。算理的理解是计算教学中公认的难点。就计算教学而言,可以采取用图示贯穿整个教学,用图形表征问题等方式发挥几何直观的价值。通过直观助力,让学生经历思、画、析、辨、算和悟,既可以对相关难点进行有效突破,也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几何直观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升几何直观素养。  【关键词】算理算法 几何直观
一、案例引发的思考  【教学案例】  师:1分钟究竟有多长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体会一下。(教师计时,学生感受)  师:1分钟时间长吗?  生:长。  师:1分钟内能做哪些事情呢?我们来分组体验。(学生分成口算、写字、跳绳、做眼保健操、数脉搏五个小组)  生:我1分钟做了18道口算题。  生:我1分钟写了10个字。  生:我1分钟跳了43下。  师:还有什么想说的?  生:1分钟的时间太短了。  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解决问题是知识技能在运用层面上的体现,而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精准的问题则是走向创新、迈向成功的关键要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立足于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需求,更要拓展学生的视野,诱导学生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