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情境 有效追问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sw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怎样的练习学生更喜欢,很大程度取决于练习的情境是否引发学生愿意进入练习的场域,练习的追问是否激发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喜好”“心理喜好”和“认知喜好”出发创设练习情境,并通过“同与异”“算与理”“形与数”等方面的层层追问,探求练习的高效之策。
  【关键词】练习 情境 追问
  平时的教学中,时常听到教师为学生的练习情况犯愁:“这个练习并没难度,学生解题怎么就花费了那么长时间呢?”“反复强调 ,练习中要阐述清晰过程和思路,学生怎么总是做不好呢?”……显然,从教师的话语中,看得出大家很关注每次数学练习的效果。然而,效果的达成度往往是由学生对练习的喜欢程度决定的。上述拖延时间、答题过程不清晰等现象,都是学生对练习主观淡漠、情感懈怠的不积极反应。这些都将引发我们深入思考:这样的练习学生喜欢吗?怎样的练习能够真正引发学生“练一练”的兴趣,能够真正拨动学生“究一究”的欲望?经过实践,笔者认为,学生喜欢的练习应该包含“良好的练习情境”和“优质的练习追问”两要素。创设良好的练习情境,能引发学生自主进入练习场域,享受信息的渐入佳境之感;拟立好优质的练习追问,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探究热情,收获思维不断生长之力。
  一、设“比较”之境,拟“同与异”之问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可知异同。生活中的选择、评价等都是以比较为基础的,所以练习中我们可以尝试迎合学生的“生活喜好”,关注“比较心”,创设“比较”情境。同时,利用比较,可以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由表象推及本质。
  例如,六年级“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教材呈现的例题教学层次清晰,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检验反思”为线索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此时,如果安排几个类似的练习题给学生做,学生依葫芦画瓢求出正确答案肯定是没问题。但这样的安排会导致学生对练习的欲望不强,对问题的分析不深刻,对解决问题经验的积累不丰富。为此,笔者以学生的 “比较心”为出发点,分别设计了“选择性比较”“求同性比较”和“求异性比较”三组练习,步步追问、层层深入。
  第一组“选择性比较”练习:
  追问:通过交流,这两题大家都找到了“書的总页数-已经看的页数=还剩的页数、书的总页数-还剩的页数=已经看的页数、已经看的页数 还剩的页数=书的总页数”等几个数量关系,你在列方程时,分别选哪个数量关系比较恰当,为什么?
  第二组“求同性比较”练习:
  (1)一桶油,用去25%,正好用去2.5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
  (2)一桶油,用去25%,还剩7.5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
  追问:这两题为什么都可以列方程解答?两题都是列方程解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第1题是简单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第2题是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为什么认为第2题稍复杂,它复杂在哪里?
  第三组“求异性比较”练习:
  (1)学校买来篮球和足球共80个。其中篮球占45%,其余的是足球。买的足球有多少个?
  (2)学校买来一些篮球和足球,其中篮球占45%,足球有44个。买的篮球和足球一共有多少个?
  追问:这两题有什么不同点?为什么第1题不列方程解?
  先后设计三组练习,第一组培养学生选择恰当的数量关系,这是学习的关键;第二组引导学生思考已知量之间是否存在直接对应关系,这是学习的重点;第三组帮助学生进一步厘清单位“1”的量已知和未知情况,这是学习的难点。同时,在一定的比较情境中多次追问“异同”,很好地引发了学生进行自主比较。学生在比较过程中能更好地掌握题目特征,更好地关注问题的核心,更透彻地分析问题。
  二、设“互助”之境,拟“算与理”之问
  互助合作是教学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取向,合作既能面向全体,又能促进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根据当下学生的年龄特点,沟通、交流、合作是他们的交往需求,所以,我们以学生该方面的“心理喜好”为契机,关注“互助情”,创设“互助”情境。在互助情境中,充分体验同伴合作的愉悦,在合作中对练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大的动力。
  例如,五年级“小数乘小数”是典型的关于数的运算知识,关于这方面的练习,有的可能是靠练习的题量来完成教学要求,有的可能是通过整理错题集有针对性地练习来达成教学目标。总之,这方面的练习要在形式上创新很难,而要在内容上能讨学生的喜好那就更难了。但特级教师张齐华设计的“小数乘小数”练习,无论是练习形式还是练习内容的追问都紧紧围绕“互助互学”展开,真可谓是精妙独到。
  第一组“互推荐”练习:
  复习巩固整数乘一位小数,教师出示以下几题:1.6×24、9×4.7、4.2×32、1.36×4、72×0.56、1.15×12。
  追问:你推荐哪两道题帮助大家复习比较合适呢?
  学生分组积极讨论后,基本都自主选择了第1、第6题进行练习,这两题既体现了练习的梯度,又迁移了整数与小数相乘的计算法则。
  第二组“互设计”练习:
  为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能动性,教师请学生尝试互相出题:要想真正设计出好的小数乘小数的计算题可不容易,请大家试着设计三道小数乘小数的练习题,并说说为什么设计这几题。
  一番思考后,学生都设计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比如有“7.5×3.7、7.5×0.75、6.5×4.4”难易层次比较明晰的三道练习,还比如有“9.13×1.18、9.99×23、1.15×1.2”计算量大且容易混淆的三道练习,这些练习为归纳和演绎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作了充实的准备。
  第三组“互诊断”练习:   “爱找茬”是小学生的童趣心理特点,教师“奖励性”地设计了“王阿姨计算8.6×3.2得23.4”这样的练习,并追问:这个结果是否正确,为什么?
  瞬间,学生的思维之花踊跃绽放,有的说:我估计了一下,这题的结果不可能比24小,因为整数8×3=24。有的说:我通过两个乘数的末位数相乘2×6=12得出积的末尾应该是2,不可能是4。还有的说:8.6×3.2的积应该是两位小数,从积的数位上判定就不可能是一位小数。学生从各个角度对练习进行了“纠错”。
  师“乘胜追击”,出示“王阿姨儿子的口算方法(如右图)”,追问:结合图,你能看懂王阿姨儿子的口算方法吗?
  三组的互助合作练习,很大程度激发了学生的练习热情。第一组的“互推荐”,学生从原先以为6题的“工作量”降低至现在只要2题的“工作量”心理中产生“获得福利”的兴奋感,因而推荐得特别起劲和认真。其实,这个推荐是对旧知的回顾整理,也是为新知的创作铺垫。第二組的“互设计”,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要“露一手”的激情。学生竭尽全力想让自己设计的练习既典型,又最好能够难倒对方,因而创作时极其投入。其实,这样的趣味性“刁难”,又何尝不是对创作者本人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思维提升能力进行自我考验的良方呢?第三组的“互诊断”,真可谓是一箭双雕,既丰富了学生知识检验的途径,又通过竖式计算与图形结合,再次厘清了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三、设“探究”之境,拟“形与数”之问
  在探究活动中,可以发现新现象,得出新思考,深层次剖析和解决问题。形象直观和猎奇探索是学生的“认知喜好”,我们不妨培养学生的“探究欲”,尝试创设具有探究情境的练习。同时,“数无形,少直观,形无数,难入微”,利用数形结合,可以使所要研究的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例如,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这是一节概念性的课,知识抽象,即使学生在新知学习时对分数的含义、读写及各部分的名称等都有较好的掌握,如果不安排进一步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对知识提炼、概括与深化,那么学生对分数的感知和理解将是很有限的。为此,对于该方面的知识,不妨设计一些颇具探究意味的练习。
  第一组“究意义”练习:
  (1)下面哪些图里的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12]。
  
  追问:图1、图4的涂色部分怎样变化就也可以表示它的[12]了?从这些图中你明白了什么?
  这组题使学生明晰:不管是什么图形,只要是把它平均分成2份,表示这样的1份都是它的[12]。
  (2)如果下面的每一个圆都表示1,请分别用分数表示下列各图的涂色部分。
  
  追问:仔细观察这些分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感悟到:不管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涂色部分都表示平均分的几份中的1份。
  第二组“探大小”练习:
  结合上图,比较同一个圆的[12]、[13]、[14]、[15]的大小。
  追问:按顺序观察这些分数,你又有什么发现?
  通过比较,得出:同一个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则它的每一份就越小。
  第三组“悟思想”练习:
  如果把[12],[13],[14],[15]……这些分数在分数条上表示出来,又会有怎样的发现呢?
  追问:这个是[1( )],你是怎样想的?[14]有多大,[15]呢,你是怎样想的?(学生依次交流说出[16],[17],[18],[112],[116],[132])
  逐渐地,在学生面前展现的是由许多单个分数条堆砌成的神奇分数墙,这样的分数墙的出现,在学生心灵中产生强大的震撼效应:“两个[14]是一个[12]。”“分母越大,分数越小。”“像这样的分数我们还可以找很多。”……学生在数形结合方法的引领下,不仅直观感知分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还深切体会分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更惊奇地发现分数个数的无限性。尤其值得惊叹的是,如此的数形结合方式,已悄悄地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了“数轴”的种子,函数概念已呼之欲出。
  综上所述,教学中我们应从学生的喜好出发,设计出具有良好情境和优质追问的练习,这样的练习学生会更喜欢。
  (江苏省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小学 214185)
其他文献
新课改后的课堂是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师经常会在课堂上看到学生侃侃而谈的回答,会遇到学生辩论不休的场面,也会碰到学生鸦雀无声的静思课堂。作为教师,很希望学生的课堂发言能够在自己的预设范围内,尽量不出差错。其实当学生的思维徘徊在预设的周围时,才是学生思维真正展开的时候,教师如果能抓住学生的这些“纠结”之处,深入挖掘一番,或许有不一样的效果。在听“三角形的认识”一课中,笔者对此体会颇深。  【片段一】“
一、教学背景  1.教学内容  “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中的一种类型。之前学习的“整数除法”与“小数的意义”是本课学习的重要基础,“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算法都与整数除法基本相同,是根据小数的意义将整数部分的运算向小数部分拓展。  人教版教材中“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共安排了3个例题:例1是小数除以整数,除到被除数的末尾没有余数;例2是整数除以整数,除到被除数末
如何帮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对此,笔者结合自身的研究和实践认为, “悟”是帮助学生获得探究经验的一条好路径。这里的“悟”主要是指通过反思来领悟探究过程中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方法。因为思想的感悟和经验的获得是隐性的东西,光靠老师讲是不行的,必须注重让学生自
轴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是小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学生的年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等的不同,教材分别在二年级上册和五年级下册出现了有关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当然其教学的目标、难点、重点等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对此,笔者针对不同年级中的相同内容的教学设计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一、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分析  二、教学设计
【摘要】对上海市S区54名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案例分析能力所作的调查表明,教师的教育教学案例分析视角较准确,能基于幼儿的行为展开分析,但存在解读不够全面、缺乏理论支撑、提出的对策较为低效等问题。研究者据此提出,教师要注意积累案例分析经验,提升专业水平;幼儿园要把握好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期,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案例分析;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
【摘 要】如何突破教学的难点,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以“烙饼问题”教学为例,对教学难点的成因进行简要分析,通过教学实践,在抓住问题的数学本质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分类、量化等方法,较好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也为同类问题的教学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以现实问题的数学本质为纲,为解决问题作思路上的引领,是有效解决教学难点的一种可行途径。  【关键词】烙饼问题;问题本质;难点突破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
一、习题背景分析  数学知识的巩固、内化、拓展离不开必要的练习。设计练习题时应摒弃机械的“题海战术”,更应注重练习本身的开放性、科学性、挑战性和思维含量。好的练习作为一堂课好的学习材料,不仅应该具有起点低、开放度大等特点,而且要保证人人都能参与,能在同一个问题情境中使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获得,而且学生能够通过练习探寻有价值的数学任务,渗透转化思想,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基于以上的思
一天晚上洗澡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腰间鼓起了一个包。   这个包比鸡蛋还大,形状像椭圆形,外表红通通,摸起来硬硬的,用手轻轻一按,还有点疼。我连忙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包,急得一夜没睡着。   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就急匆匆地带我去海门人民医院做检查。医生郑重地告诉妈妈:“一定要动手术,才能消除这个大包。如果有脓包的情况,还需要二次手术。”妈妈当时就吓得不知所措,腿都软了,感觉气都
如果单从形式上进行分析,分数的认识应当说与自然数和小数的认识十分类似,从而似乎也不会有特别的困难;但任一稍有教学经验的数学教师都知道,这又正是小学数学教学最困难的论题之一。例如,有评论者就曾针对“单位,让分数更好玩”这样一个论题发出如下的感叹:“在我的印象中,小学时学分数并没有好玩的感受,有的是‘要命’的感受。”(彭刚)  进一步说,这显然也是现行各种小学数学教材中何以将“分数的认识”分成“初步认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教材简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对有关角的知识有了基本认识之后安排学习的。内容编排结构十分清楚:比较角的大小,提出问题;角的度量单位的产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量角器的正确操作使用,形成数学学习技能;感悟角的大小本质,形成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  【教学目标】  1.理解度量角的单位“度”的产生过程和度量角大小的基本原理。  2.认识量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