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史书写的新的可能性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yx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物的命名體现事物自身的建构方式,新诗从诞生之初就深陷于命名的纠纷,白话诗、自由诗、现代诗、中国新诗、现代汉诗等概念的提出,呈现出诗歌本体的自觉及研究者对诗学特定领域的关注。就一般意义上而言,新诗即采用现代汉语写作的诗歌。从上世纪初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本白话诗集即胡适的《尝试集》,到三四十年代层出不穷的诗人创作,到八、九十年代当代诗歌发展的新转向,再到本世纪不断个人化的诗歌创作,诗歌的发展呈现出多种态势,“主题”、“意象”、“结构”、“口语化”、“日常经验”、“叙事”、“反讽”等词语成为评论诗歌绕不过去的关键词。随着新诗及其评论的不断发展,新诗史写作也在不断进行,观览众多的诗歌史,不得不承认新诗研究在史料挖掘、经典重评、诗歌史自身建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5年由暨南大学出版的《百年新诗经典导读》就是代表之一。
  新诗史说到底是靠文本支撑的史作,观览众多诗歌史,对于文本本身的关注远远小于对新诗运动、思潮、艺术形式、诗歌流派的关注,以致读一本诗歌史记住的是“新月派”、“现代派”、“白洋淀诗群”、“朦胧诗派”等诗派的名字以及对这些诗派整体特征的描写,但是具体到诗作本身,能说的甚少。再者,在诗派、运动、诗潮的关注下,诗人与诗人之间的区别性特征也被掩藏了,诗歌史沦为事件史,见“史”见“论”,不见“诗”与“人”。洪子诚曾经提到,广义的诗歌史包括一切对新诗运动、思潮、艺术形式、诗歌流派和诗人创作的内在研究。新诗史的书写应该把对新诗运动、思潮、艺术形式、诗歌流派和诗人创作的内在研究建立在丰富文本的基础上。诚如作者在绪论中所言,《百年新诗经典导读》的写作立足于“以文本的形式来呈现中国新诗的历史发展轨迹”,非常重视“深入文本内部进行细致考察”。[1]P4全书共十六章,直接以经典诗歌史上的重要诗派命名,特别地将港台诗群、网络诗歌与新世纪诗歌及易被忽视的中间代诗群分别单独立为一章,让人十分醒目地在看到一个连贯的诗歌发展过程的同时对港台诗歌和当下诗歌有进一步的了解。新诗百年历程出现不少诗作,《再别康桥》、《致橡树》、《断章》等早已是耳熟能详的经典,作者浪里淘沙选择49位诗人约54篇作品,采用细读的方式对选取的诗歌作品的内在肌理进行挖掘,展现出超强的辨识能力和细读分析能力。具体到章节设置,简单的笔法对诗派和代表诗人进行介绍,落脚于对代表作品的导读,或许作者本人也意识到一位重要诗人只选一首代表作有些局限,所以才以附录的形式附上相关作品进行拓展。当然,全书最让人欣喜的是附录一的《新诗研读方法举隅》,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现行的教育形式下,现当代诗歌的教育是相对薄弱的环节,不少大中小学生纷纷表示读不懂诗、不知道如何读诗,更有人一提到现代诗歌就直接摇头否决:这能叫诗吗?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读诗读得太少、阅读的切入点没有找好。《新诗研读方法举隅》无疑为如何读诗提供了很好的范式,文章列举了新诗研读常见的六种方法(主题提取、意象穿缀、语词细读、结构剖析、中外比较、古今对照)并以典型的诗歌作为案例阐释方法的具体运用,不愧是经典“导读”。作者恰到好处地将西方现代文论的批评方法和中国新诗的独特气质融汇在一起,特别注重文本本身,使得整本书在见“史”见“论”的同时,见“诗”见“人”。
  诗人参与诗史书写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诗人被诗史家编入诗史;二是指“诗人”创作新诗史。具体来讲,“诗人被诗史家编入诗史”涉及到书写新诗史时对诗人的取舍问题。“诗人创作新诗史”中的“诗人”是广泛意义上的概念,包括曾经写诗,现在专注于诗歌批评、理论建设的诗评家。而“诗人创作的诗史”或许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诗歌史,包括随笔、日记等,它是另类的,稍带着“野史”的味道,被洪子城热情地称颂为“细节诗歌史”,它以“活泼”、“轻松”或“开放”的笔调对严肃的诗歌史有力回击,如诗人钟鸣的《旁观者》(海南出版社,1998年)、《沉沦的圣殿——中国20世纪70年代地下诗歌遗照》(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丰富了可供“主流”新诗史采集的资料。从《吕进诗学研究》、《新世纪诗歌研究》、《网络诗歌研究》等诗学著作中可以看出,《百年新诗经典导读》的作者是一位功力深厚的学者,同时在《星星》、《绿风》、《诗潮》等刊物上发表的大量诗作及诗集《行云流水为哪般》泄露了作者的诗人身份。正如诗人安琪所言“批评家向来以理论见长,职业训练造就出的发达的逻辑思维如果再辅之以诗歌的形象思维,可谓相得益彰。写诗的批评家进入文本往往更能一步到位已是批评界的共识,而诗人们对会写好诗的批评家自然也有着天然的亲近和信任。”学者的身份让作者有严谨、专业的思考方式,诗人的身份则能让作者更好地从一个“写作者”的角度出发理解诗歌。正因为二者兼有,《百年新诗经典导读》才显现出独特的气质。全书按诗派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安排章节,在分析诗人诗作时注重回到历史场域及诗作本身,例如在评论《致橡树》时首先就对诗作初发表时引起的论争进行论述,随后再对诗作的主题、意义进行分析。而在分析西川的诗作时,作者首先谈到的是卡尔维诺提出的“何谓经典”、诗歌创作的背景,再进行文本细读。理论和作品之间的阐释是讲究缘分的,没有一个理论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作者针对不同的诗作不同的特点选取合适的理论切入点,显示出作为学者本身独到的理论素养和充分的辨识能力。当然,《百年新诗经典导读》随处充盈着作者作为诗人的真诚和热情,写到动心处作者也会直截了当、毫不避讳地大加赞美或者写划上一个“!”,如在评论《天狗》“正是因为这种现代性的高峰体验才促成了闪烁着非凡艺术魅力的《天狗》这样的诗歌的出现,并最终促成了标志着中国新诗走向成熟的里程碑的诗集《女神》的诞生!”评论徐志摩《再别康桥》时坦言自己是把它当作爱情是来读的。在对中间代诗人古禾《父亲回到我们中间》进行评论时直接采用诗人安琪的文章。《百年新诗经典导读》在尊重文本的同时,看到掩藏于文本底下某种正在或已经在流变的东西,使得诗歌文本处于互文的交叉点,不论横向分析还是纵向引申,都有可供拓展的意义。
  《百年新诗经典导读》严格地说来并不是一本诗歌史,正如书名一样,它更像是导读,作者就像导游一样带我们游览百年诗史中的经典作品。然而,它却给了我们书写诗歌史的启示即让惯有的诗论史、诗史史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诗歌史、诗人史,让我们感受到的不是大事件大人物,而是丰富的细节。“今天,认为历史是可总览的整体的观念正在被克服,没有一个独此一家的历史总概括仍能让我们满意。我们得到的不是最终的,而只是在当前可能获得的历史整体之外壳,它可能再次被打破。”新诗史并不是一层不变,它在不断的书写过程中不断修缮,从而展现出多重可能性,正因为这种不确定性,新诗史书写才呈现出蓬勃的生机。
其他文献
1  在川渝两地的诗人中,蒋雪峰其实是一个充满幽默感的机智的青年。他滔滔不绝的口水常常通过那部酒醉后被他摔来摔去的小灵通猛烈地灌向全国各地——很多倾听的耳朵灾情严重;很多写诗的夜半鬼哭狼嚎。而蒋雪峰的玩笑总是从自己开始,那些促狭的话语和酒醉后的豪情,带给兄弟们的除了欢乐还有悲凉:首先,江油并非天涯,它亲切而温暖;然后,江油堵满了伟大的寂寞,因为它无法承担诗人蒋雪峰的巨大孤独。  我所能够勾画的场面
期刊
读张慧谋的诗,如看天地间翱翔的鸥鹭,鸣声在耳,翔影在前,上下蹁跹灵动,穿插,衔接,弧线,祥光,由灰白而渐白,而终于与白云融为一体……多么神奇、神秘。欣赏鸥鹭的目光被牵引着,由近而至远,飘逸,杳渺,悠然神往,内心却留下了鸥鹭飞过的划痕……那是一片白,永远定格在天地间,那是一种玄妙的感悟,打开生命境域的层级维度。  读张慧谋的诗歌的时候,眼前便会闪现他的身影:清癯,儒雅,温和,满身的书卷气息,却又平和
期刊
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这也是一个自我迷失的时代。作为独立的个体生活在群体的丛林里,以此确立和建构着自己的身份信息,并被这些身份符号赋予生存的意义,是突围抑或缴械,终究难逃身份塑造的“外壳”。每一种身份宛如一张张名片,携带着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折射出个体在时代滚滚向前的潮流中的生存处境。读完本期“新现实·星现实”栏目的诗作,我们可以窥见这些作品呈现出的个体身份焦虑与生存困境。  个体身份的建构
期刊
诗歌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和姿态介入现实,诗人如何在个人与社会的维度上建立诗歌伦理关怀,把对自己的关怀扩大至对社会的关怀,勇敢地承担起诗人的使命,这是我们现在乃至未来都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值得欣慰的是,当下很多诗人正在逐步复归写作伦理,将关注目光深沉地投向那些被很多人遗忘和漠视的社会角落,重新翻检出被遮蔽的生活真实与生存真相,用同情、理解和关爱去修复曾经一度紧张的诗与现实的关系。  “她的灰尘飘过她
期刊
1  在这“人生的中途”,我常常感到無话可说,有时则是厌倦于说。有多少东西是没有被说过的?面对没被说过的,是否应该沉默?如果不是,又该如何说?翻译于我,常常等于用别人的语言,说点自己的话;或者,用自己的语言,说点别人说过的话。但是,这依然不乏困难。  以赛亚·伯林在《浪漫主义的根源》一书里,引用18世纪初一位名为迪博的神父的话说:“凡能被一种语言优雅地表达的感受和思考亦能被其他任何一种语言优雅地表
期刊
著名诗人马培松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诗歌创作,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已经有了极为出色的成就,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的文学积淀和创作经验。其诗歌作品涵盖广泛,包罗万象,其作品多次在《星星》、《诗刊》、《诗歌月刊》、《诗潮》、《人民文学》、《诗选刊》、《诗林》、《芳草》、《诗生活》、《汉诗》、《中国艺术报》以及美国中文诗刊《新大陆》等重要刊物发表,并收录于《中国2012诗歌精选》、《中国星星诗刊五十年诗
期刊
诗歌是艺术,医学是科学,两个领域似乎并不存在交集。但是诗歌和医学又似乎自古就相互关联,交织在一起。希腊神话中的阿波罗既是音乐与诗歌之神,又是治愈之神,在诸如“伊利亚特”这样的故事中,他被描绘为缓解瘟疫的使者。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战国时期最伟大的诗人屈原,其高超的诗赋艺术更是与中医药相互交融,比如《离骚》中的诗句“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其中留夷与揭车,杜衡与芳芷皆是中药香草名。再比
期刊
韩东是“第三代诗”中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他的《有关大雁塔》、《你见过大海》、《温柔的部分》、《明月降临》等成为当代先锋诗的经典;韩东的“诗到语言为止”开启了“第三代诗”语言探索和试验的先河,余风所及一直影响到当下新诗;尽管韩东主持民间刊物《他们》的时间不长,但一直坚持“民间写作”立场,积极争取话语权。韩东是“第三代诗”以来有影响和有争议的诗人。韩东的新诗书写,坚持日常生活体验和开掘,自觉与时代宏大
期刊
画家丰子恺说:人有三种生活,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对应这三种生活的,分别是物质、艺术与宗教。  文学无疑属于第二个范畴,而诗歌的魅力又是独到而无穷的。在这个世界上,诗歌迷住了很多人,毫无理由,毫无征兆。我和散皮都在其中。  最早看到散皮这个名字,出于直觉,还以为是一位80后的朋克青年,而他诗歌作品的风格也强化了这个判断——他的诗有着明显的后现代感和轻微的嬉皮士风格。不管怎么说,
期刊
尼采在19世纪后期曾呐喊“上帝已死”。当时被许多人认为那不过是精神病患者的绝句,可在今天看来确是如此——上帝确实已经死了。  随着华丽的文艺复兴复活的古典价值观,在工业革命的资本支配和帝国主义的进程中渐渐加快了走向坟墓的步伐。信者,包括艺术家中的有识之士们纯朴到幼稚,在这一节点上,尼采用他人看来无比奇特的眼光审视了当时的哲学思想,并喊出“上帝已死”。  上帝似乎确实已经死了,不,确实是死了。  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