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要求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现在,学校和老师都认识到了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重要性,不再单纯的以灌输知识为目的。但有些学校和老师对学生品格上的教育方式过于单一,有的只是通过加强对学生纪律的管理来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稍好一些的能够通过政治课上的理论教育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一个好学生。如果上述两者做的较为深入的话,也能起到较好的效果。通过这十几年的语文教学,我发现运用好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格引导,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何通过语文教学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呢?
  第一,利用课堂教学中的机智,将教授知识和教育学生结合起来。课堂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组织管理,因为有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有时老师讲课他听不懂,坐功又差,课堂上很难安安稳稳的坐在板凳上。更有甚者,因为学习的枯燥无味,故意以接老师话茬为乐,引得学生哄堂大笑,他便以此为能事洋洋自得。如果此时,老师揪起这一学生将其大训一通,未必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时间长了,还会引起多数学生的反感,万一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先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采用一些更好的办法来应付。
  有一次,我在课堂上检查学生背古诗,有一名同学背的特别好,我想何不趁表扬这位同学的机会激励一下大家背诵古诗的积极性呢?于是我说:“看这位同学的表现大家不感到羡慕吗?有些同学是不是该感到惭愧呢?”这时我看到学生表现出的神情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偏偏这时有一好事者接了一句:“不羡慕!”顿时将我刚才营造的良好氛围给打破了,一时间我很恼火,但我还是忍住没发脾气,而是说了一句:“那——我可真佩服你呀!”班里的学生都笑了,教室里的气氛缓和了许多,于是我又接着问了一句:“刚才我那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反语——”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这时我分明看到刚才那个捣乱的学生红着脸垂下了头。从那以后,这个学生在课堂上老实了许多,接老师话茬的毛病也改掉了。
  第二,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教育。新课改之后课文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更注重了对学生品格的教育和素养的提高。每一块内容对于影响学生品行,陶冶学生情操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品行善恶这一单元对于学生区分善恶,去恶择善,今后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第三,注重作文中与学生的思想交流。作文是语文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一般要求学生两星期写一篇大作文,一星期一篇周记。大作文和周记是老师必改的,周记可以浏览改,大作文必须细改。
  作文是学生和语文老师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因为作文不仅体现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而且渗透着学生的思想情感。对于学生作文中反映出来的消极颓废思想和仇恨情绪,语文老师不能不闻不问,,应本着“发现问题就得积极解决问题”的原则,或者找这位同学谈心,或者对这位同学的错误认识用评语的形式在作文中指出来,用诚恳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书面交流。也有时学生会在作文中给老师提一些问题,对于这些愿意与老师进行书面交流的同学,老师要积极去对待,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告诉他们,给他们生活道路上一些指引。
  作文有时是学生倾吐心声的地方,作为老师,切忌将学生告知的内心情感公布于世,因为有些可能是学生不愿公开的内容。如果老师为了一时快活嘴,将学生的作文内容到处宣扬,不但有损学生对你的信任,而且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伤害。
  要做到以上三点,首先要有一颗真正关心爱护学生的心,当学生感受到这一点的时候,自然也就愿意接近你,“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更有利于以后的教学工作。其次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多动动脑子,找到一些更好的方式方法教学,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利用“语言”工具的特殊性对学生进行开发启导,引导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其他文献
怎样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是所有语文教师的共同愿望,也是避免枯燥乏味,吸引学生回归文本的重要途径。然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恐怕尚非易事。种种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就说明了这一点。笔者认为,除不断改革的课堂模式化,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也尤为重要。  一、好的课堂语言,应做到“五讲”“四美”  1.讲实际,要言之有物。“物”是指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不应夸夸其谈,不信口开河,不空
期刊
在语文新课程实践中,如何把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在语文课的教学之中,真正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使学生真正得到发展,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语文教学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来实现这一点。  一、拓展合作空间,改变合作方式的单一化、形式化  新课标倡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注意在教学过程渗透这一理念,但合作的
期刊
我国面向新世纪振兴教育的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从幼儿教育到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共同任务。”每个教师都应树立创新教育理念,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责任在教师。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就必须要有具备创新精神的教师。语文教学的创新,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我们对语文教学目的的认识,也应该从传统教学追求高分、
期刊
作文个性的培养是作文训练的重点。写作本身就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它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能力,其中语文思维能力是核心,而语言表达能力是关键,如何才能使学生具备创新的作文个性,使作文的表达个性化?  首先,要学会肯定,激发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人的个性是有差异的,学生作为写作主体,必然呈现着多样化的写作个性。有的倾向于艺术型,有的倾向于思想型,有的二者平衡。艺术型的人或重实感、或重想象,一般擅长写记叙文、抒情
期刊
多年来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得分率普遍不高,是语文高考试卷上的难点,大多数学生只是靠经验思考,凭感觉解题,盲目瞎碰,猜题押题,出现许多失误。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对文本理解不透;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这些学生审题马虎,解题步骤混乱,解题方法不当。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一方面要不断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训练其正确的解题步骤、掌握恰当的解題方法。这样,学生提
期刊
三四月份,高三的语文复习已经进入到作文这一块了。每到此时,教师的作文教学往往就一笔带过了。虽然我们都知道作文在语文考试中起决定性作用,得作文者得语文。可是学生的实际语文综合水平的确是不容乐观,按照正常的教学程序是很难有所成效的。那么怎么样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的作文能够有所提高,并且满足高考的需要呢,笔者在实践的过程中摸索了些行之有效的议论文训练方法。  议论文是高中比较常见的文体,学生也乐于接受,
期刊
随着2010年高考的落幕,2011年高考语文的复习又悄悄来临了。高考“语言表达”板块历来为高考“主菜单”的一道“金牌菜”,养眼夺目。如何在这块自主创新园地里播种出艳丽多姿的“创新之花”,也是考量一份高考语文“套餐”成败的关键。这部分内容12分的分值不算小,所以也是我们广大备考者关注的热点。  一、分析特点,研究类型  1.特点:语言表达题形式自由,创新度高,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也正因为它的
期刊
一提到孔子,我们不觉想到“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圣人”等这些光环照耀下的形象,只能远远的仰视,如同仰视大成殿中那尊华装塑像。近年来,乘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实验的春风,我们七年级师生共同诵读《论语》。读着这些睿智朴素的名言,我熟读之余,不觉穿越千年风尘,渐渐走近这位长者,走近这颗高贵善良而又执著的灵魂。  在言行方面,孔子主张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君子把自己
期刊
素质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的指导思想。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基础。当代农村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与心理的发育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他们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经济、文化等各种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学生家长陈旧观念的影响对教育者来说带来了新的课题与挑战。为此,我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期刊
诗歌的题目中包含了很多的信息,对于中学生解读诗歌起到很大的作用。只要学生主动去发现,努力去寻找这些信息,总是可以看到一些独特的“美”,例如了解到作者的心境、写作的目的、主观的情感和独特的手法,因此仔细地解题是学生赏析诗歌的一个首要步骤,也是关键的一步。  一、根据题目中的关键字了解作者的情感。诗歌的很多题目里面直接带有作者的主观情感,如“喜”“怨”等,作者在第一时间表达出本诗的情感,使得读者在解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