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题备考思路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010年高考的落幕,2011年高考语文的复习又悄悄来临了。高考“语言表达”板块历来为高考“主菜单”的一道“金牌菜”,养眼夺目。如何在这块自主创新园地里播种出艳丽多姿的“创新之花”,也是考量一份高考语文“套餐”成败的关键。这部分内容12分的分值不算小,所以也是我们广大备考者关注的热点。
  一、分析特点,研究类型
  1.特点:语言表达题形式自由,创新度高,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也正因为它的形式丰富多样,备考时很难做到有章可循。如果仔细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考纲,我们就会发现,无论语言表达题如何变化,“万变不离其宗”,它所考查的知识点与能力点没有太大的变化。其实质也就是对于文意、风格、情境等的理解,对语言的实际应用,在语言修饰的基础上文字的表达。
  2.结合近年来各省市的考题形式,考查内容大致有以下的类型。
  创设情境,展开话题;联系图标,文字表述;形象理解,寓理阐释;融于生活,多媒相通等。
  所针对的是我们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联想展开能力、想象完善能力,还有对情理融会的认识、对修辞文笔的把握、对现代媒体的理解、对生活实际的感知等能力。了解语用题的命题特点及用意,掌握语用题的答题宗旨及技巧,是攻克语言表达题的关键。
  二、提高能力,落实训练
  1.练火眼金晴,提理解能力。从文题中明旨意,从画面中寻道理,从图表中读信息,从形象中悟哲理。首先是审清楚题目。语言表达题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针对性突出,所以其隐性条件往往较多,这就要求在审题时一定要留心。比如写欢迎辞,就要注意欢迎者和受欢迎者的身份;写广告词就要注意宣传对象的特点;写建议书就要注意提出建议的技巧;写邀请语就要注意如何恰当使用谦称与敬称;写口号就要注意不可过于书面化;写短信就要注意言“简”与意“赅”的关系等。有的学生在做题时,草率行事,没细看题的要求和限制就匆匆下笔,结果错误百出;还有些学生心理压力大,一看题目没见过,就紧张导致思维混乱,于是解题语言不合规范,表达不合要求,严重失分。其实,只要学生能冷静对待,透过“现象看本质”,明确所要考的考点,调动所学的知识,沉着应战,是可以拿到高分的。其次是强化技巧训练。按考试说明中的要求,“在演练老题型、琢磨方法、提高技能的前提下,高度重视新题型”。
  三、在生活中应用,在创新中取胜
  从10年高考语言表达题来看,新题型中有“文化”与“地域”特色,突出了其中的个性参与,更加强调了与现实的契合度,注意表述人称与场景的切换,特别注意了交际运用。在众多语言表达题中,图文转换题是一大亮点,其次是写推荐语及感悟题,都侧重于思维能力的考查。从近年来的命题趋势看,语言运用题不断地放宽对学生思维的限制和表达的限制,已经有好多语用题只拟一个答案示例,甚至只拟一个评卷说明,而没有标准答案,试题的开放性已经越来越大。寻找开放和限制的最佳结合点,是高考命题人一直在努力的方向。面对开放性和限制性相结合的试题,学生不能总是这一个模式那一个模式,做题时不能生搬硬套;应发散思维,敢于标新立异。只有充分注意考题的显性限制和隐性限制,然后再在开放的区域大胆地发散和创新,才能做出高质量的答案来。
  总之,“语言表达运用”是整个高考试卷中时代感最强、变化最繁妙、样式最灵转的一片风景。但我们相信,无论试题的题型怎样推陈出新,能力立意的基本原则不会变,联系现实的基本方向不会变,前后相继的基本标准不会变,只有学生扎实的复习,沉着的应战,以“不变”应“万变”,才能赢得2011年高考语文的“满堂春”。
其他文献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学生能否主动学习;学习应该始终处于课堂的中心地位,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是对这种教学关系的最好诠释。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走出了一条“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改革之路。在不断探索中,我们将新的理念转化为普适性的教学策略,使教师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方式,养成了新的课堂行为习惯,建立了民主平等的课堂新文化。使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合作学
期刊
几年来的语文教学让我一直困惑着:到底该如何上好作文课呢?   传统的作文课堂上,多是教者滔滔不绝的作文技巧的讲解,教师讲解得激情洋溢,学生听得专心无比,学生说起写作技巧来也是头头是道,可就是下笔作文时依旧抓耳挠腮,就是咬破了笔尖也很难写出一篇令自己满意的作文来。这些实际上就是传统作文课弊病的表现。   那么传统的作文教学具体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偏重于写作理论知识的指导  传统的作文课过于注重
期刊
在作文教学中提倡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是最基本不过的事。写作本身是一种创造,是一种独创性的精神劳动。这种劳动就是将自己在某一特定的条件下,观察到的特定物像引发思想深处的意味、激动、痛苦、振憾、憎恶等等,然后诉之笔墨,而这一系列心理、情绪活动幻化成形的过程一定会伴着联想、想象、感悟来展开的,离开了联想、想象与感悟的文章,立意就难以突显,理性的光芒更是难以展露。因此,如能在平时的工作和教学中,经常性地,
期刊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今语文教学中提得最多、最响的一个话题。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的志趣活动,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就中学生来说,对一门课程感兴趣,会促使他刻苦钻研,并且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不仅会使他的学习成绩大大提高,而且会大大地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那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期刊
怎样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是所有语文教师的共同愿望,也是避免枯燥乏味,吸引学生回归文本的重要途径。然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恐怕尚非易事。种种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就说明了这一点。笔者认为,除不断改革的课堂模式化,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也尤为重要。  一、好的课堂语言,应做到“五讲”“四美”  1.讲实际,要言之有物。“物”是指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不应夸夸其谈,不信口开河,不空
期刊
在语文新课程实践中,如何把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在语文课的教学之中,真正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使学生真正得到发展,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语文教学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来实现这一点。  一、拓展合作空间,改变合作方式的单一化、形式化  新课标倡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注意在教学过程渗透这一理念,但合作的
期刊
我国面向新世纪振兴教育的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从幼儿教育到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共同任务。”每个教师都应树立创新教育理念,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责任在教师。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就必须要有具备创新精神的教师。语文教学的创新,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我们对语文教学目的的认识,也应该从传统教学追求高分、
期刊
作文个性的培养是作文训练的重点。写作本身就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它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能力,其中语文思维能力是核心,而语言表达能力是关键,如何才能使学生具备创新的作文个性,使作文的表达个性化?  首先,要学会肯定,激发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人的个性是有差异的,学生作为写作主体,必然呈现着多样化的写作个性。有的倾向于艺术型,有的倾向于思想型,有的二者平衡。艺术型的人或重实感、或重想象,一般擅长写记叙文、抒情
期刊
多年来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得分率普遍不高,是语文高考试卷上的难点,大多数学生只是靠经验思考,凭感觉解题,盲目瞎碰,猜题押题,出现许多失误。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对文本理解不透;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这些学生审题马虎,解题步骤混乱,解题方法不当。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一方面要不断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训练其正确的解题步骤、掌握恰当的解題方法。这样,学生提
期刊
三四月份,高三的语文复习已经进入到作文这一块了。每到此时,教师的作文教学往往就一笔带过了。虽然我们都知道作文在语文考试中起决定性作用,得作文者得语文。可是学生的实际语文综合水平的确是不容乐观,按照正常的教学程序是很难有所成效的。那么怎么样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的作文能够有所提高,并且满足高考的需要呢,笔者在实践的过程中摸索了些行之有效的议论文训练方法。  议论文是高中比较常见的文体,学生也乐于接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