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到孔子,我们不觉想到“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圣人”等这些光环照耀下的形象,只能远远的仰视,如同仰视大成殿中那尊华装塑像。近年来,乘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实验的春风,我们七年级师生共同诵读《论语》。读着这些睿智朴素的名言,我熟读之余,不觉穿越千年风尘,渐渐走近这位长者,走近这颗高贵善良而又执著的灵魂。
在言行方面,孔子主张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君子把自己要说的话先做出来再说,君子言语迟钝谨慎而做事勤勉。他又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可见孔子反感那些言过其实的人,对夸夸其谈巧舌如簧的人尤其反感,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
谈到这里,我们会想言行讲诚信,就要“言必信,行必果”了。而孔子认为“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亦可以为之次也。”意思是说话必须讲信用,做事必须果断,这本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啊。不过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可见,孔子并不赞成那种不论青红皂白死板固守言行一致的人。孔子坚持道义原则却又很灵活。他认为君子贞而不谅,意思是君子要讲诚信,但不能固执死板,言行可以有一些出入的。
孔子人也曾有过这种经历。孔子师徒离开卫国,打算到陈国去。他们走到蒲地时又遭到拦截,原因是卫国贵族公孙戌叛逃到此,见孔子师徒从卫国来,便拦截住他们。孔子有个学生叫公良孺,他为人勇武,率领自家五本辆车子和一些人跟随空子。公良孺气愤地说:“我们刚从匡邑逃出来,到这里又遭难,我情愿战死,也不受这个窝囊气。”他边说边率众人和蒲人拚杀起来,子路等人合力相助,经过一番战斗,蒲人建议讲和。蒲人提出,只要孔子师徒不回帝丘向卫国通报蒲地的情况,就可以放行。孔子同意,双方举行盟誓。但是,一离开蒲城,孔子吩咐大家赶紧回帝丘。子贡不解,问老师说:“我们刚和人家订了盟约,怎能不遵守呢?”孔子说:“强迫我们订立的盟约,当然可以不遵守,即使神灵知道了也不会怪罪。”于是,孔子师徒又回到卫国。
走近孔子,你不能不为他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而感动,这种无比坚定的意志恐怕也是孔子成为圣人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在孔子推行他的“仁政礼治”社会理想的探索道路中,他的这份执著尤其突出。
孔子五十多岁时,在鲁国担任中都宰,司寇期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鲁国大治,初见成效。不久,孔子被当权者疏远。他带着一班弟子踏上周游列国的征程,仆仆风尘,寻求新的合作者,以期实现他的政治主张,长达十四年之久。其间有在卫国受到卫君怀疑监视的尴尬,在匡邑蒲地两度被困生死系于一线的危险,回到卫国后又有为求重用不得已见南子的屈辱。孔子忍辱负重不受重用仍不改其志。孔子后来想北上到晋国去,走到黄河边,听到晋国贤人被杀的消息,望河兴叹伤感而返。后来他们到了宋国,因不满权臣桓推做石棺的违礼伤民行为,受到桓推加害,仓促化装逃离。到了郑国,风尘满面,狼狈落魄如丧家之犬。孔子历尽艰辛仍不移其志。后来孔子师徒在陈蔡地区被困,绝粮多日,濒临饿死,弟子们信念动摇,而孔子仍弦歌不衰,困窘之极却固守信念。孔子师徒到了楚国,楚昭王想重用孔子,却遭到令伊子西等大臣嫉妒反对,孔子又失去从政希望。惆怅失意的孔子仍痴心不改,他说:“正是为了改变混乱的世道,才需要我们宣传正道,如果天下太平,那就用不着我们出来奔走推行大道,改变社会了。”孔子后又回到卫国,满怀希望却又是落空。孔子六十八岁时,被鲁国以隆重礼节迎接回国。
在言行方面,孔子主张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君子把自己要说的话先做出来再说,君子言语迟钝谨慎而做事勤勉。他又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可见孔子反感那些言过其实的人,对夸夸其谈巧舌如簧的人尤其反感,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
谈到这里,我们会想言行讲诚信,就要“言必信,行必果”了。而孔子认为“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亦可以为之次也。”意思是说话必须讲信用,做事必须果断,这本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啊。不过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可见,孔子并不赞成那种不论青红皂白死板固守言行一致的人。孔子坚持道义原则却又很灵活。他认为君子贞而不谅,意思是君子要讲诚信,但不能固执死板,言行可以有一些出入的。
孔子人也曾有过这种经历。孔子师徒离开卫国,打算到陈国去。他们走到蒲地时又遭到拦截,原因是卫国贵族公孙戌叛逃到此,见孔子师徒从卫国来,便拦截住他们。孔子有个学生叫公良孺,他为人勇武,率领自家五本辆车子和一些人跟随空子。公良孺气愤地说:“我们刚从匡邑逃出来,到这里又遭难,我情愿战死,也不受这个窝囊气。”他边说边率众人和蒲人拚杀起来,子路等人合力相助,经过一番战斗,蒲人建议讲和。蒲人提出,只要孔子师徒不回帝丘向卫国通报蒲地的情况,就可以放行。孔子同意,双方举行盟誓。但是,一离开蒲城,孔子吩咐大家赶紧回帝丘。子贡不解,问老师说:“我们刚和人家订了盟约,怎能不遵守呢?”孔子说:“强迫我们订立的盟约,当然可以不遵守,即使神灵知道了也不会怪罪。”于是,孔子师徒又回到卫国。
走近孔子,你不能不为他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而感动,这种无比坚定的意志恐怕也是孔子成为圣人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在孔子推行他的“仁政礼治”社会理想的探索道路中,他的这份执著尤其突出。
孔子五十多岁时,在鲁国担任中都宰,司寇期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鲁国大治,初见成效。不久,孔子被当权者疏远。他带着一班弟子踏上周游列国的征程,仆仆风尘,寻求新的合作者,以期实现他的政治主张,长达十四年之久。其间有在卫国受到卫君怀疑监视的尴尬,在匡邑蒲地两度被困生死系于一线的危险,回到卫国后又有为求重用不得已见南子的屈辱。孔子忍辱负重不受重用仍不改其志。孔子后来想北上到晋国去,走到黄河边,听到晋国贤人被杀的消息,望河兴叹伤感而返。后来他们到了宋国,因不满权臣桓推做石棺的违礼伤民行为,受到桓推加害,仓促化装逃离。到了郑国,风尘满面,狼狈落魄如丧家之犬。孔子历尽艰辛仍不移其志。后来孔子师徒在陈蔡地区被困,绝粮多日,濒临饿死,弟子们信念动摇,而孔子仍弦歌不衰,困窘之极却固守信念。孔子师徒到了楚国,楚昭王想重用孔子,却遭到令伊子西等大臣嫉妒反对,孔子又失去从政希望。惆怅失意的孔子仍痴心不改,他说:“正是为了改变混乱的世道,才需要我们宣传正道,如果天下太平,那就用不着我们出来奔走推行大道,改变社会了。”孔子后又回到卫国,满怀希望却又是落空。孔子六十八岁时,被鲁国以隆重礼节迎接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