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两法”激发头脑风暴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tf_phoen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题活动阶段,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欲和探究欲,引发“头脑风暴”,提出大量的问题。但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呢?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开题活动;问题;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研究从问题开始,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最直接动因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真问题。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学校、家庭和社区生活中的现象,发现并提出自己感兴趣、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能将问题转化为研究的小课题,体验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解释。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受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限制,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还是比较凌乱、片面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各个问题加以分析、判断、提升,从而筛选提炼出有探究价值并适合同学们能力水平的研究小课题。
  一个大的活动主题下会产生很多活动小课题,而这些小课题是来自于学生的“问题”。在激发学生的“头脑风暴”后,他们根据自己的认知,提出大量的问题,然而这些问题,有的是重复的,有的不具备研究价值,有的甚至无法研究。
  面对形形式式的问题,我们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处理好“问题”与“课题”的关系,使之形成有价值、有意义的活动小课题。那如何才能正确把握两者的“度”,使之形成可行有效的活动小课题呢?今天,笔者就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下,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两个方法。
  一、发散——归纳法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学生回答的表现如下:
  大学生:(太简单,不屑回答)。
  高中生:是零。
  初中生:是英语字母“O”。
  小学生的回答最有趣:“是太阳!”“是月亮!”“是铁环!”“是皮球!”“是乒乓球!”“是足球!”“是烧饼!”“是汤圆!”“是唱歌时的嘴巴!”“是老师发脾气时的眼睛!”……
  从实验结果中不难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想像力越受限,发散思维会受到学习经历、社会阅历的约束。实验的结果显然易见,越早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越快发展起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与此不谋而合,在活动的准备阶段,教师充分结合学生的经验,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了活动主题选择以及提出问题的机会。
  在开展《带你游南国桃园》这一活动主题时,我先是用猜谜的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在问题情境下,学生大胆地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有学生这样提出:南国桃园有什么花可以做成美食?看,多好玩的一个问题啊,南国桃园花多是总所周知的,但孩子却能根据这样一个特点,想出与生活更有相关性的一个问题。这样的提问,大大的开发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发散思维得到更大的提升。
  大量问题的出现,有些是重复的,有些是没有探究价值的,有些是难以操作的,这时我们需要学生对问题进行第一次筛选。在团队合作中,孩子们通过讨论、交流,从而锻炼了问题的归纳能力。
  小组归纳出的问题,或者和其他小组重复,或者问题思考得不够深入,还值得商榷的,所以一次筛选往往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第二次的筛选。第二次的筛选,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根据现有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必要时还要进行问题的补充。
  《带你游南国桃园》的课例中,学生在二次筛选后,归纳得出了几大的探究问题:概况、交通、景点、美食、发展、环保、其他。从提问到归纳,孩子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并自主地得出了活动的小课题:关于南国桃园的交通调查研究、关于南国桃园美食的探究……
  但是,在课后查阅学生的问题本中,我发现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大部分的学生提出的问题类型都是比较类似的。例如,张同学的问题是这样的:南国桃园在哪里?南国桃园有多大?南国桃园有什么好玩的?南国桃园有什么好吃的?南国桃园由几个园区组成?南国桃园需要入场券吗?张同学的提出的问题都是围绕了概况、景点、美食这三类型,很显然,提出的问题是比较局限,不够全面的。教师又如何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全面地提出问题呢?
  二、演绎——推理法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第8课《魅力纸文化》的开题课中,按惯例,让孩子们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结果课室寥寥数语,很多孩子顾左顾右,就是开不了口,连平时最积极的文宇同学也“偃旗息鼓”了。问其原因,孩子们告诉我,不知提什么问题好。笔者问他们都想到什么问题了?孩子们来来去去就提了这么几个问题:①有哪些类型的纸?②各种纸有什么特点和用途?③佛山剪纸是怎样一回事?其实,这些问题都是书本中的,对于不熟知的主题,学生提出的问题范围比较狭窄,缺少了创造性。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经验,为学生提供活动主题选择以及提出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构思选题。而在选题过程中,我们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不仅仅是要考虑主题本身的操作难易程度,还要考虑到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的知识能力发展水平,学生学习兴趣等因素。但是,总不能“讳疾忌医”,学生不感兴趣,学生不熟悉,更甚是有部分学生的能力还达不到此水平,我们就把一些很有意义的主题放弃?这显然是不妥的,首先,40个学生,就有40种性格、爱好,我们很难去统一大家的意愿;其次,能力的发展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提升一级的,长期处于一个较安稳的状态,学生的能力是难以提高的;还有,孩子的认知是片面的,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引导孩子去涉足他们不熟知的事物,从而扩宽孩子的知識领域……但是,我们又将面对一个难题,孩子提不出问题,怎么办?
  笔者认为,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归纳出几大的主题,然后再去提问题,这就是我提出的“演绎——推理法”。演绎就是概括出主题的几大要点,根据每个要点,提出相关一系列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主题,进行探究活动。
  回到《带你游佛山》的开题活动阶段,课前,我让孩子们搜集有关佛山值得游览、探索的景点,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景点进行提问。课堂上,有学生这样问:皂幕山位于佛山市的哪个位置?我在黑板中板书:位置。并提出:一个景点,除了位置,你们还需要了解它哪些概况吗?于是,陆陆续续有学生会提到:景点的面积是多少?建于哪一年?名字的由来……是的,这些是最基础的,我们统称为“概况”,或者也叫“简介”。除了概况,我们还能从其他方面去进行探究吗?我让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先概括出问题的类型。讨论后,孩子们提出,可以从些方面去提问题:概况、交通、实用、景点特色、未来发展、游玩安全、环保措施,甚至有同学还能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提问。通过集体的努力,学生自主地建立了一个问题体系。根据问题的类型,每位学生在问题本中能比较全面地写出了有价值的问题。
  很明显地,学生在问题体系的引导下,提出的问题不仅仅是建立在基础问题上,通过这样的一个“演绎”阶段,他们更多地想了解景点的实用信息、交通线路等,提出的问题就更多元化了。教师进一步提升孩子的能力,指导他们由浅入深地提问,集结成完整的问题体系,这样对之后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奠定了更扎实的基础。
  “演绎——推理法”除了充分地激发学生全面提出问题,还能帮助学生实现“迁移”能力。像这样的归纳概括后,我们可以把这样的学习方式迁移到一些较难处理的主题中,如“魅力纸文化”“中国戏剧”等等,它们都是同理可得的。
  在开题活动阶段,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问题欲和探究欲,引发“头脑风暴”,提出大量的问题。在提问题期间,我们最重要的是开阔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的头脑处于活跃状态,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新的想法,通过相互启发扩展问题空间。
  提问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开端,它是学生从自身出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它能充分地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兴趣与好奇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敢于提问,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得到更有效的提高,才能真正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17,9.
其他文献
摘要:新时期的小学英语教学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并且符合素质教育的需求,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本论笔者结合教学经历,探讨了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故事教学法以及思维导图法在小学英语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创新教学;情景教学  随着新课标英语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英语教学模式也在经历着变革与创新。在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许多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而个性化阅读,是指向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策略。个性化阅读是在创新的前提下,为学生自身制定教学目标、制定一定的阅读方向,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本文具体分析个性化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策略的具体方向。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l"学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小学高年级的语文阅读大多数只是浅层的内容,一般以记
期刊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体制内也发生着一次次的碰撞,这使得高校音乐专业教师教学理论和管理的改革成为了当下人们越来越重视的领域。音乐学科的有效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鉴赏能力、表现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丰富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所以高校音乐教育被提出了更新的、更高的、全方位的挑战和要求,如何能够更好的结合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特点,改革音乐教师的教学理论与方法,树立以人为本
期刊
当前的中学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的体育能力评价有了更深远的认识,通过中学生体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在教学实践中,能促使教师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能够涉及的各种体育能力范畴,通过分层教学更好的结合学生各项能力指标的具体情况、个体差异,在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有侧重的把学生潜在的各项体育能力尽可能的发挥出来。课堂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行为的关键环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和
期刊
当前,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改革“深水期”,各种新颖的教学手段不断涌现,信息技术作为重要的辅助技术得到小学数学教学同仁的“热捧”,成为教学的“香饽饽”。信息技术与课程之间的融合是一种技术媒介的有效利用,教师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介体,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信息技术是小学数学课堂的“助动剂”,它能够让原本无趣、枯燥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并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应。  一、构建快乐学习的
期刊
◆摘 要:高三英语的一轮复习教学当中,如何能够帮助高三学生在短暂的六个月复习时间里提高词汇记忆的效率,较好的掌握词汇的用法,更好地服务于高三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输出表达,这主要取决于教师观念、教学手法的改变和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教师应积极探索词汇教学的模式,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学会放手并且要大胆放手,时刻关注学生词汇学习的效果,进而提高词汇复习的效率。  ◆关键词:词汇教学;学习策略;教学效果;改变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让阅读成为学生感悟生活、情感的主要工具,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让阅读成为启迪学生思维的“活水”,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一篇优秀的文章,不仅仅是“只言片语”的感悟,而是一种整体的理解和品位,然而现在的小学生在语文阅读理解方面出现了“喜欢、表面化阅读”的情况,这将严重影响其阅读感悟。学生只是流于形式的读,不去体会文章的
期刊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极强的学科。在教学中,要使学生不断地产生学习意向,引起学生的认识需要,就必须要创设出一种民主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急欲求知,主动思考,并利用学生旧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创设问题情景,以造成认知冲突,即创设了思维情境。这样,学生便有了展开积极思维活动的动因、时间和空间,从而有助于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设悬·质疑·演示:新课引入中创设思维情境  新课的引入,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
期刊
一、实施背景  礼仪可以帮助人们规范言谈举止,学会待人接物;塑造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尊重;架设友谊桥梁,通向成功之路。  可现在的一些孩子被长辈的宠爱、娇惯,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例如,不尊重父母、长辈;与人交往不懂谦让、不讲礼貌;在公共场所乱跑乱闹、不遵守秩序……等等。学前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所形成的习惯往往影响人的一生而成为个人行为准则的组成部分。“少成若天性,习
期刊
◆摘 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理念,坚持走“以生为本,德育先行”的特色教学之路,能使学生在学校循序渐进的小学语文特色教育中个性化成长。以生为本,制定适合每个孩子个性发展的教育方式。德育先行,培养既有良好品行、丰富知识又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人。学校应该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以课程改革与创新为手段,变革语文教育思路,创新语文教育方式,这样才能使小学语文特色化教育落到实处,更好地為学生,为教育服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