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消失了?

来源 :全球商业经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n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称呼一个男人为“父亲”时,究竟赋予了他多少理所当然的“责任”和“义务”?
  相比之下,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亲子关系中的“母亲”角色似乎有更多关注;当代心理学研究的关注焦点,也大量地放在了母婴关系上。而“父亲”则常常处于公众视野与专业探讨的边缘,有时或被遮蔽、遗忘。
  “父亲”这一角色在家庭中所占据的位置毋庸置疑至关重要;即便在单亲家庭中,无论父亲离开或离世,其角色意义都不会真正地灭失,而是转化成其他的表现形式,持续发挥着家庭功能。而在不同社会的文化中,以及同一社会的各种亚文化中,“父亲”角色所承担的责任也常常表现出某些共通性。“父亲”,是亲子关系中至为关键的一环,只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我们对“父亲”在亲子关系中的意义及影响往往认识不足,甚至常有偏见。
  “父亲”在家庭互动中诞生
  认识“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意义,必须首要回答的问题是,“父亲”是怎样“走进”家庭的。
  在男性的成长史中,其角色的变迁至少有三重:“始为人子,继为人夫,终为人父”。在探索家庭中“父亲”角色的意义时,首先要认识到这种角色的变迁过程及其意义。只有充分认识男性的角色变迁历程,才有机会进一步探索男性内心世界的一系列嬗变。假如只是孤立而僵化地谈论“某个人是怎样 当父亲的”,却忽略了探索其“子—夫—父”的角色历程,则无异于把“父亲”的角色,视为某种外在于个体内心世界的荣誉称号或身份属性。
  家庭中的“父亲”角色,有“前世”也有“今生”;我们可以精准地记录下儿女降生的时刻,但我们却难以精准地指明某个人在哪一时刻“成为父亲”:“他”既可能早于儿女降生,就在心理上基本完成向“父亲”角色的演变历程;也可能在得知儿女降生的那一刻,才第一次感受到内心的撼动,从那一刻起才开始“准备当父亲”;当然,实际上还有一些人恐怕在儿女出生后的几年、十几年后,依然无力承担“父亲的责任”—有趣的是,即便在这样的家庭里,生父只是个“挂名的父亲”,但通过观察我们还是能发现,在这个家庭里事实上是另一个人承担了,或由另几个人分担了“父亲”的角色。
  通常,人们会认为随着一个孩子的呱呱坠地,一个男人就升格为父亲了。可是,从家庭系统的角度看,“父亲”却没那么容易就诞生。正如“丈夫”角色的确立,实际上是需要“妻子”来映衬与配合一样,“成为父亲”,也意味着必然有人“成为母亲”。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家庭角色与动力分配,就不难做出一个推论:假如在某个家庭中,看到某个男人当“父亲”当得不够格,那就不能简单地去指责“他”不够担当、不够成熟或不够男人,而需要探索在这个家庭中,“母亲”是什么样的。简而言之,家庭中的父亲是互动出来的角色,其前提是儿女,其搭档是母亲。
  有些女性会认为,在孩子出生后,自己自然而然是个母亲了,那么丈夫也应该自动地变成一个父亲。会这样想,很自然;可是呢,现实生活却往往有另一番并不可爱的模样:有时候,事实是“母亲”吝于给丈夫一个做“父亲”的机会。
  曾经遇到一位郝女士说:“女儿6岁了,我从来没有让她独自跟爸爸在家待过,因为我担心爸爸不能很好地照顾女儿,不会给她洗漱,不会给她梳头,甚至不会跟孩子玩。”我要求郝女士澄清一下“不会跟孩子玩”指的是什么时,她补充道:“就是爸爸总会有很多肢体上的碰撞行为,而这些动作太危险了。”
  其实,我们不能要求父亲所提供的亲子互动,跟母亲的一模一样。父子或父女的互动中,必定会带着父亲这个角色所独有的特征。孩子既要学会与母亲温柔地互动,同时也需要充分体验另一种互动的感受,一种来自于男性的不同感受。这位女士自以为在尽母亲的职责,尽力保护女儿,而实际上她却蔽塞了丈夫“成为父亲”的路,她只看到自己的委屈和不满,却不知道自己对丈夫难以“成为父亲”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还有一种说法是:“生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让丈夫在场;不为别的,就是要让他看看我们女人生孩子有多辛苦,这样他以后才知道要多疼疼我。”
  这种带有“劝训”味道的告诫,在女性身上常有体现。可是如此一来,男性在产房里的陪伴,就很难是以一个“父亲”的角色在参与了。假如男性出现在产房里陪伴生产,其意义仅仅是便于日后“忆苦思甜”,那么丈夫则更像是个在接受训导的孩子—一直被教导着的、总也长不大的孩子,他又如何才能“成为父亲”呢?
  鼓励男性参与到子女的生产过程里来,其意义一方面是作为丈夫,一方面也是作为父亲;一方面丈夫需要在这一刻协助妻子,缓解妻子生产的痛苦,另一方面,对男性而言,孩子降生也为他提供了做父亲的感觉初体验,这对于男性而言的重要意义,并不亚于对母亲的意义。
  从原生家庭以及家族系统中去看“父亲”角色,我们会发现,“父亲”的前生是“儿子”;从核心家庭角度看,“父亲”的前生是“丈夫”。“父亲”的诞生并不如世人所常常误解的那样:时间到了,男人就变成了“父亲”。
  “父亲”怎样参与亲子互动
  在传统精神分析学的观点看来,幼儿在3岁左右进入所谓“俄狄浦斯期”,“父亲”在这时介入到母子(女)关系中,从而形成婴儿人际关系的最基础模型,即三人关系。男孩子展开与父亲的“竞争”,争夺母亲的爱,进而发现父亲更为强大,继而渴望自己也成为像父亲一样的男人,借由这一过程男孩子完成了向父亲的认同。而女孩子则是在“恋父”的过程里,与母亲争夺,并经受挫折,进而认同母亲,为自己今后成为女人奠定下心理基础。
  虽然传统精神分析的这种观点现在已不再被看得那么重要了,至少它不是婴幼儿心理成长描述中的唯一观点,但重温这一经典观念,依然有助于我们对“父亲”角色在儿童心理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随着当代心理学的发展,尤其依恋理论的研究发现,父亲与母亲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是一致的。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常常被赋予很多象征意义,比如勇敢、独立、规则、权威等。孩子在与父亲的互动过程中,能习得勇敢、独立,适应规则与权威,通常,人们认为孩子养成这些能力,从父亲那里获得会更为容易,更为自然,而母亲通常赋予孩子以温柔、退让、抚慰等其他能力。这些能力(或者说是情商),通常在孩子未来走进社会生活时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很多人会误解依恋关系,只把它理解为是属于母亲和孩子之间的独有关系,然而当代研究发现,谁能花大量时间和婴儿玩耍并交流,谁就能与婴儿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在美国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如果父亲可以更多地与儿童相处,参与到其游戏活动中,那么儿童通常会在未来的学校或同伴群体中有更好的表现。
  母亲与父亲之间,的确存在一些东西是相互不能代替的。比如国内外对婴儿观察的实证研究都发现,当母亲抱着孩子的时候,母亲的姿势和感觉所传递出的,是安全;而父亲则往往不然,他们通常在开始的时候还比较规矩,到后来就会把孩子“抛来抛去”,做出一些危险性的动作—很少有母亲会这样做。可是,从婴儿角度看,这无非是两种不同的体验与感受而已:婴儿在母亲那里体会到安全,而在父亲身上感受到力量。
  再比如,母亲给孩子讲故事时,多是“大灰狼和小白兔”的故事。孩子在母亲的故事叙述中,体会到诸如同情心等情感。而父亲在给孩子讲故事时,多伴有挑衅和攻击的内容,他很少给小孩子讲“大灰狼和小白兔”;即便讲此类故事,由于男性的独特视角与生活体验,都会使得故事中往往包含着主动出击、攻击挑衅之类的“打打杀杀”。事实上,这两类知识与体验都是孩子需要的,带着“攻击”意味的内容并不等同于坏事;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把攻击视为贬义,然而,“攻击”也包含着试探、进取、破坏等意味,而这些却都是创造力的源泉。
  由此看来,认识“父亲”在亲子关系中的作用,首先要打破的迷思是“父亲不会带孩子”。这种误解需要被加以修正:我们需要接受,父亲作为成年男子,其陪伴孩子的方式绝不可能是对母亲所作所为的重复。在母亲责怪“父亲不会与孩子相处”时,或许先需要思考:母亲是否在用自己的尺子丈量父亲?母亲能否接纳父亲有自己陪伴孩子的方式?母亲所体会到的危险,是否更多地源于“她”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经历?“他”作为一个成年男性,真的是无力掌控自己的行为么,抑或是母亲在“他”的行为中体验到了担心且难以耐受呢?
  假如在母亲眼中,父亲只是个手脚笨拙的大男孩,是不值得信任的,那么父亲在亲子关系中的作用势必就难以发挥,“他”的一言一行恐怕都会被否定、被指责。事实上,基于男女性别的差异,大多数成年男子对自己的行为掌控能力是更强而不是更弱,对安全边界的理解是更宽而不是更窄,其对自身与周边事物的掌控是更为有力而不是更为孱弱,这些都是父亲在亲子互动的宝贵资源。
  “缺席”的父亲
  父亲的缺席,既有字面意义上的,也有隐喻层面上的。前者指的往往是因为生活变故,父亲离世或者从家庭里离开;而后者出现的情形常常更为隐蔽:家庭中每天都能看到父亲这个人的存在,可是却难以觉察父亲这一角色在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在父亲离世或离开的情形下,单亲家庭中“父亲”的角色通常是由另一个人承担的,有时候是母亲,有时候是大家庭中的另一个成年男子,成为象征意义上的“父亲”。中国人熟知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在这样的家庭里,“父亲”虽然缺席,但家庭并不因此而崩解,母亲往往会挺身而出,部分地承担父亲角色,承接教养子女的责任;同时,社会规范、道德教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成为隐形的父亲。
  由于母亲是婴儿早期的抚养者,使得母子(女)关系更为紧密,母亲有时候不放心将孩子交给父亲似乎也在情理之中。然而,在暗中争夺“谁才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人物”时,母亲有时会巧妙地“利用”孩子。比如:强调生育孩子的辛苦,抱怨丈夫始终不能帮到自己,表达自己在养育孩子过程中付出的牺牲远远超过丈夫等等。这时,丈夫往往会感到自己极为无辜,他们会说“你从没给过我机会”。或许,因此“父亲”便开始变得不负责任了,有时充满了孩子气,耽于玩乐;有时全身心沉浸在工作中,渐渐放弃家庭责任。虽然社会评价往往会指责前者,同情后者,但是从家庭角度看,两者情况都是“父亲”的缺席。
  有时候“父亲”缺席,是因为男性在其原生家庭中,与自己父母的互动关系使然;有时候,男性会相当主动地借由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回避其“父亲”责任;甚至,很多时候我们是难以对“父亲”缺席的现象加以归因的。尽管在之前举例时,我侧重于从“妻子”或“母亲”的角度来观察“父亲”的,但这只是一种便于表达,便于理解的叙述角度而已,我丝毫没有将“父亲”缺席的责任单方面归责于“母亲”的意思,事实上“父亲缺席”的缘由往往极为复杂,假如说我有什么结论是能够坚定而清晰地加以阐明的话,那就只有一点,即“绝非只是一种力量在促成父亲缺席的结果”。
  “父亲缺席”之后,除了母亲会挺身而出充当父亲角色之外,在家庭治疗中我们也很常见这样一种现象:孩子会“自告奋勇”作为父亲的角色出现,以维系家庭的平衡。这类的孩子可能会变得很坚强,显得像一个“小大人”一样,小心体贴,处处为父母着想。我们的世俗传统对于这样的孩子往往极为褒奖,殊不知从家庭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孩子这样的表现既让人欣慰,也让人感到心酸。孩子过早地承接了成人应承担的责任,在家庭系统中他们显得像一只“替罪羊”。
  家庭中出现了过于早熟的孩子,借由这一角度我们可以获得观察父亲责任的视角,从这个方向去认识“父亲”在亲子互动中的责任,或许会更为容易理解。之所以说早熟的孩子令人心酸,是因为每一个早熟的孩子,往往都映射出一对心理发展迟滞的父母。
  在某个电视节目中,有个小孩子表现得极为“体贴懂事”,处处在安慰他的“父亲”。假如这样的行为偶一出现,或许不值得大惊小怪,可是如果这已经成为孩子的惯常行为模式,那么我们几乎就可以由此去推想其父子在日常互动中的情形了,恐怕父亲在更多时候没能很好地抚慰幼小的孩子,而是有意无意地在“倾倒”自己的焦虑吧。孩子“懂事”地接下了父亲的焦虑,将自己变成一个“小大人”。
  在亲子互动中,由于父亲的力量强大,通常扮演的是保护伞和引导者的角色。他为孩子撑起一片天空,提供安全环境,让孩子有足够的空间完成对陌生世界的探索。温暖而坚强的父亲,会成为孩子的一个良好客体,让孩子体会到安全与稳定,并将这种安全与稳定内化到自己人格核心中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孩子的安全和勇敢,常常源于父亲。
  当“父亲”游走在家庭边缘,有时“消失”在家庭中时,很多女性会抱怨丈夫找各种借口推卸做父亲的责任,比如“工作很忙,无暇照顾孩子”,比如“男主外女主内,带孩子这种事情还是女人的事情”等等。但从家庭结构的角度看,“父亲”最后成为“这样”,一定不是他一个人可以做到的。“父亲”的缺席,也不会只在孩子身上造成影响。通常“母亲”也会因此显得“不伦不类”,角色混乱。只是通常我们很难清晰地辨明,究竟是“父亲缺席”才导致“母亲不像母亲”,还是“母亲挤占了父亲的空间”,才导致“父亲缺席”。
  无论是丈夫与妻子的关系,还是父亲与母亲的关系,它们总是在互动中不断变化、演进的;因此,在调整家庭关系时,任何一方的主动调整都会带来整个家庭系统的变化,而机械归责或单方面抱怨则往往于事无补。我们通常会强调成人在主动做出调整上富有更多的责任,而不会将这个责任置于未成年的子女身上。从这个角度上说,幼年的孩子主动变换角色以满足父母的需要,并不合适,更不值得赞颂。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那些在家庭中缺失的角色,总会在家庭结构运作过程中重新加以自行组织,总会有某种修复与补偿。同样,那些“尚未长大的父亲”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人们不会永远停滞在某一阶段不前。“他”随着与妻儿、与邻里、与工作伙伴及其他人的互动,其父亲角色也会慢慢浮现,变得清晰。
  多元的世界给了我们展现更多能力的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家庭结构“并不完整”,绝非意味着孩子也无法顺利成长。健康的抚养关系,归根到底取决于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其他文献
改革以后增加经济自由,人往高处走,他要往较高的收入方向去努力。城镇化不到20%,到了去年50%多,这个脉络很清楚。新的问题是什么?新的问题是经济自由的发展,在不同方面不平衡。因为经济自由要靠权利去规范它,不能说你一个自由去妨碍其他人的自由,但是不同的资产权利规范难度不一样了。  人身上的资产是比较容易规范的,我打工的能力,或者我的人力资本,我背起来就可以走。哪里收入高就可以到哪里去。中国几亿人,这
期刊
好莱坞电影《荒岛余生》接近末尾的部分有这样一个场景:联邦快递送来一份重要文件,但应门的老太太把按铃者当作了推销员,未等来人开口,挂着门链先推拒道:“不管你是卖什么的,我们家都有了。”  去年11期《全球商业经典》做了“产品经理改变世界”的封面故事,之后我们就一直持续关注着好产品动态和产品家群体。“产品”不是个新词,但“产品家”自有新义。在我看来,他们就是突破“都有了”这个貌似过剩的的市场瓶颈的特殊
期刊
这一次,雷军没摔手机。  2013年8月12日,10万台红米手机通过QQ空间发布预售码的方式在1分半钟内被抢完。一切都静悄悄的。  24天后,2013年9月5日下午2点,雷军在一阵“雷布斯”的呼喊声中走上国家会议中心宴会厅舞台,在随后的两小时里,他先后发布了小米手机3和小米电视。  其间,英伟达(Nvidia)联合创始人CEO黄仁勋走上台,连喊了几声“小米威武”。谷歌全球副总裁,Android产品
期刊
看到手拿大号厨刀出场的选手,评委席和现场出现了一阵轻微的骚动。虽然比赛才刚刚开始,但是现场的很多人都认定,这道川菜中的名菜-蒜泥白肉的冠军已经产生。  "这个选手一出来,我就感觉-'对了'!传统的蒜泥白肉一定是要用大刀'片'出薄薄的片儿,只有这样才能让拌好的成品既入味儿,又肉质鲜嫩!切和'片'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烹调方式。改片为切,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道菜的灵魂没有了,所以这味道肯定不对。"  时隔两天
期刊
11月15日,在社会各界的期待之中,新华社全文播报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公允地说,《决定》凸显了高层改革决心,因而一反此前《公报》带来的争议和疑虑,激发了普遍的赞许与肯定。不过,当惊喜慢慢褪去,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在于:改革能否得以执行?  利益格局固化是渐进式改革的必然局面,未改革部分会使市场畸形运作。在这个阶段,全社会的财富蛋糕虽然做大,但分配却极不公平,垄断、官僚、
期刊
2013年5月20日,供职于咨询公司博思艾伦(Booz Allen Hamilton)的斯诺登从美国夏威夷降落到香港机场。不久之后,这位29岁的青年制造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起泄密事件。6月9日斯诺登在香港通过英国《卫报》(The Guardian)的采访视频公开身份,并透露了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棱镜”(Prism)监听项目。证实NSA要求电信巨头威瑞森(Verizon)必须每天提供数百万的
期刊
2013年年初,国家主席习近平偕夫人彭丽媛出访俄罗斯。彭丽媛穿着由毛继鸿和前妻马可共同创立的中国本土品牌 “EXCEPTION例外”设计的高级成衣系列走出机舱,这个品牌迅速走红。新闻播出之后的那几日,“例外”广州门店里展示的与第一夫人所用相似款式的黑色羊皮手袋被抢购一空。  “例外”的创始人之一,毛继鸿也成了媒体追逐的对象。但“例外”谢绝了媒体的采访。对此,毛的解释是,不想被简单地定义为“为第一夫
期刊
为什么需要“改革六十条”?因为,顶层与基层达成改革的共识之后,最大的阻力来自中间—积重难返的中间层,他们远比顶层保守又远比基层凶狠。所以,中国的改革,往往需要“顶层设计”—非如此而不能摧毁中层阻力。并且,顶层的设计必须在各领域各主题有足够明确的改革方针,否则就被中间层扭曲,用来维护或强化既得利益。  为什么改革动力只能源于基层和顶层?因为社会矛盾最终集结为顶层感受到的政治压力,中间厚重的官僚群体本
期刊
我第一次做别人的老师时,18岁。我记得阶梯会议室里有一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姑娘站起来提问:“如果你觉得四周一片黑暗,怎么办?”  那时候,我实在太年轻了,根本没有理解这个问题里所蕴含的智慧,但作为一个初涉江湖轻狂自大的小镇姑娘,我尚有回答这个问题的机巧:“如果你的四周一片黑暗,那说明你自己就不是一盏明灯!”  整整十年之后,我觉得四周一片黑暗时,遇到了我的皈依师,第一次见面,他题写了这样一句话:“于
期刊
2013年8月,在被问及是否真的要把企业整个搬到国外去时,“娃哈哈公主”宗馥莉说:“真的有可能,你知道李嘉诚都已经搬出去了,为什么我以后不可能搬出去呢?”宗馥莉还自称为处理和政府的关系头疼不已,“我觉得政府需要面对我们这一代,我们一代永远不可能像我老爸这一代一样。”此言一出,争议四起,一直精心平衡政商关系的宗老爷子更是大怒,估计同时还得大冒一身冷汗。  这位“中国首富”的女儿还以“叛逆者”的姿态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