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认知及职业发展的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cao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酒店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改革首先应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将酒店职业标准、工作岗位标准和考核标准融入到专业课程设计、课程标准、课程实施、课程开发全过程,真正培养出酒店所需要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职业能力的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学生
  关键词:课程体系;改革思路;改革措施;改革保障
  国家教育部在今年发布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指出:“深化和扩大专业学位教育改革,把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任务,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制定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建立政治过硬、行业急需、能力突出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机制。推进课程改革,加强不同培养阶段课程和教学的一体化设计,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学相长,将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融入课程体系。”我国从加入WTO以来,酒店业得到了空前的迅猛发展,行业发展急需具备较高专业素质的酒店管理人才,据“最佳东方”2017公布的数据,应届酒店管理类高校毕业生(含本专科)从事酒店工作的仅为39.47%,如果刨除专科仅毕业生仅算本科毕业生这个比例将会更低;同时数据还显示近5年酒店行业应届毕业生中,42.34%的人在入职后仅半年便选择了离职,也就意味着我们培养的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后大多没有从事酒店行业工作,学位教育与行业人才需求出现了“ 供需错位”。究其原因是酒店业对员工需求标准与高校对专业人才培养上存在差异。我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长期以来较为强调理论教育,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本身就是应用型专业,从专业人才培养上就应该注重与行业人才要求紧密结合;综上所述,为了执行国家教育部对高等教育战略性指导方针,培养符合新时期酒店业发展对管理人才的需求,基于酒店岗位认知及职业发展的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一、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1、明确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酒店行业具有综合服务性特点,对各层次的专业人才首先要求是具有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酒店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还应扩大外延,增加内涵,将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培养的专业人才除了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岗位技术、开拓的视野,还应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应变能力。因此,酒店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及相关人文学科等基础理论,通晓国际酒店管理专业领域核心理论与实践,具有现代酒店业服务技术、生产运营和商业管理的知识、能力及个人素质,拥有国际视野和较强创新创业意识的应用型、复合型酒店人才。
  2、学位教育标准引入行业职业标准
  针对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建立人才教育标准时,应通过与企业合作进行“产教合作、产教引领”,侧重培养学生入职后所需要的特定职业技能以及可持续发展职业能力,融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资源,引入酒店行业员工培训标准和要求,调整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位教育标准。
  3、开发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课程内容
  “应用型本科”知识结构强调“应用性”,传统本科课程内容一般偏向于理论学习,理论学习内容大都数是将知识从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剥离和抽象,学生对未来工作场景并不了解,最终导致所学内容无法直接应用于酒店岗位工作,所以专业课程内容需要依据酒店员工要求融入职业素养、职业核心能力,拓宽学生专业视角,把握酒店行业发展趋势,开发教、学、做一体化、突出职业性的课程内容,从而达到训练和提升学生职业岗位工作及管理能力。
  4、更新优化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一般以老师为中心,借助案例分析、PPT课件等教学资源讲授教材内容,形成了老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局面,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地位,学习的主动性不易被调动;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教师重新定位角色,不再是“唱独角戏”,而是成为课堂的引领者,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以酒店岗位工作认知及管理为导向,采用项目驱动、任务主导、情景教学、校外课堂等教学方法,利用PC客户端、智能手机,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关注专业要点、学科亮点、行业热点、时代焦点,以保持学校教育和酒店实际应用的一致性。
  二、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1、“职业能力”引入课程设计
  酒店行业目前是一个爆炸式发展的行业,酒店在产品设计、服务理念、服务方式、管理模式上在不断变化。酒店行业职业能力主要包涵“职业素养”、“任职能力”、“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能力”。在进行课程设计之初,通过校企合作設立由酒店在职高级管理人员、行政部门资深专家及学校教师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让行内专家全程参与专业课程设计,将酒店行业“职业能力”要求引入到专业课程设计,加强学生对酒店各岗位的认知,循序渐进地培养必要的职业素质,掌握基本的岗位技能,提升未来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当学生进入酒店工作后能迅速适应岗位工作,并明确自己职业发展目标。
  2、“行业岗位标准”构建课程标准
  对酒店各岗位工作要求以及岗位标准进行分析,在各专业课程标准编制时突出与职业岗位要求相对接,将酒店各岗位标准融入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据此再制定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计划,依据行业标准要求的岗位职业能力来撰写课程教案,形成全新的专业课程标准,参照酒店工作环境、设计学习情境,进而缩短行业标准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差距,培养学生成为能适应酒店行业不同工作岗位的人才。
  3、“职业意识”侵润课程实施
  酒店职业意识,是指作为酒店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主要包括“服务意识”、“服从意识”、“合作意识”和“安全意识”,酒店从业人员的职业意识是酒店服务质量的保证,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目前还普通存在着不愿从基层岗位做起的想法,认为酒店基层工作又苦又累地位低下,完全不符合本科生的身份,容易在实习阶段就产生排斥心理,工作中产生不良情绪,最终造成职业稳定性差,甚至不愿意到酒店行业就业的局面。将酒店职业意识融入到学生进校到离校各个专业课程教学实施每个环节中,用浸润教育的方式使学生建立酒店职业意识。   4、“创新创业”融合课程开发
  国家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同时体现酒店管理专业的本科“应用型”特点,必须对酒店管理专业本科传统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合到课程开发。一般课程开发遵循的步骤是首先确定专业就业面向岗位、分析实际岗位工作任务、制定学习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开发就是要将创新创业意识、技能、知识全过程、全方位融入到课程开发过程。例如可以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将课程开发成实际经营场境,如茶艺室、咖啡店、小酒吧、休闲餐厅等,创造一个完全真实的经营实体,从进货到出产品及服务,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沟通服务、逻辑分析、现场管理、产品营销等实践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
  三、课程体系改革保障
  1、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在“职业教育”一章中提到:“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对于学校、酒店和学生三者都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首先对于学校,校企合作能让学校与酒店对所用人才的职业综合素质、知识结构、技能水平要求无缝对接,使人才培养的方向更明确;酒店可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及管理成本,并能储备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到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也使学生拥有了酒店业运营与管理工作的初步经验,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酒店管理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有助于专业学生结合自己的个人发展目标,确立未来职业发展的目标。
  2、师资重组,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本科院校的专业教师主要来源于高校,对酒店经营情况并不熟悉,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学校可以聘请酒店管理者为客座教授或教师;这些人工作之余到校为学生举办讲座或承担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向学生们传授酒店经营及管理经验,并且让他们能够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同时选派专业教师到酒店进行顶岗挂职,提高教师的行业实践能力;以上措施可以实现师资结构重组,建立起“双师型”教师队伍。
  3、融合标准,重构考核评价机制
  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是教学质量的保障,将酒店对员工岗位考核标准融入到专业课程,如餐饮部餐厅服务员、领班、主管及经理考核标准完全可以引到《餐饮服务与管理》这门课程的考核标准,并采用 “多元考核评价方式”,评价主体除了授课教师,还包括酒店相关人员及学生,形成职业素质、理论知识、岗位技能及团队合作的“应用性”多元考核。
  在酒店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過程中,相关专业负责人和教师还应不断深入酒店和相关行政部门进行调研,不断调整课程内容,充分发挥与利用学院专业教育优势和酒店职业培训优势,全面实施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教育、行业培训、岗位实习、职业发展为一体的人才培养计划,最终实现培养有理论、会操作、综合素质高并适应未来酒店业发展需要的酒店业领导人才和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服务业管理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姚利民 高校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 中国大学教学 2013(08)
  [2] 徐燕 论供需错位视角下酒店管 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J].湖南 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04).
  [3] 张雅静 王晓辉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新思路[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10)
  (作者单位:四川旅游学院酒店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改革开放带给我国经济等各方面影响,且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多元价值观及文化理念均发生碰撞,对我国国企政工工作某种程度上产生重大影响。现如今,在推进政工建设中,工作者需积极的贯彻科学发展的战略,从企业政治教育水平、内部管理结构等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促进国企健康且可持续化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管理体制;国企政工;工作  1国企政工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面临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我国正处
期刊
摘 要:BIM技术也就是建筑信息化模型,通过可视化的模型的设计和出图,使项目工程的设计、建造以及管理的目的和过程更加清晰。而机电工程往往和建筑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多维模型的建立,能更好的把握项目工程当中的各类信息,对机电工程有着较为直接的帮助。  关键词:BIM技术;机电工程;施工;管理  引言:对于机电工程而言,了解项目工程的整体设计能够为工程的施工和管理提供有效的帮助,而BIM 技术刚
期刊
摘 要:网上购买食物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本文通过调查大学生网购食品风险感知状况,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大学生网购食品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大学生网购食品风险感知影响因素有三方面构成:产品方面,食品网站和大学生自身。通过对大学生网购食品风险感知分析,从政府、网络销售商和大学生自身三方面提出对于提升大学生网购食品安全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购物;
期刊
摘 要:纪检监察组织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是降低贪污受贿事件发生的关键保障,在国企中能够有效对领导干部及企业员工行为起到规范作用。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是国家资产的核心使用者,因而加强国企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对确保国家、社会经济高效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此首先论述了加强国企纪检监察工作的时代意义,指出了当前国企纪检监察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国
期刊
加强工会维权机制建设,提高维权能力,是新时代党对工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贯彻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的具体体现,对于维护职工队伍稳定,促进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煤炭企业加强维权机制建设的必要性  煤炭企业加强维权机制建设是新时代发展所趋。在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日益复杂,各种矛盾逐渐凸现,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的任务越来越繁重,作用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企
期刊
摘 要:员工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因素。在新形势下,企业领导只有充分了解和把握员工的思想状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前面,才能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企业;员工队伍;新形势;思想建设  一、目前企业员工思想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员工各方面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使企业员工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加上不少员工难以把握工作与家庭的平衡点,缺乏必要的释放途径和
期刊
摘 要:随着近年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生源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这种现象,在分析了目前生源现状和汽车维修行业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教学适应性研究。  关键词:生源结构调整;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适应性研究;教学质量  Research on Adaptability of automobile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 Specia
期刊
摘 要:以机械类专业为例,在实训教学中融入“机械创新大赛”思维,形成了以创新项目为导向的实训教学模式。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机械创新大赛;竞赛项目;课程改革;实训教学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course reform of students with mechanic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能源行业的不断壮大,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进一步巩固煤炭企业的发展,就必须加强煤炭企业的党建工作。煤炭企业党建工作的顺利进行能够保证企业紧紧跟随党的步伐,为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将对煤炭企业中的党建工作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煤炭企业;党建工作;制度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煤炭企业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竞争
期刊
摘 要:新媒体环境下多媒体媒介的广泛应用,给档案文化传播造成了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对新媒体环境下档案文化的传播现状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促进档案文化传播在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播策略和传播路径,希望对档案文化的成功传播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媒体;档案文化;传播;路径;策略  引言:新媒体环境下的档案文化传播媒介相较于传统档案文化媒介,其特点较为鲜明,传播效率和传播质量也更为突出。档案文化传播需
期刊